做大事有时应该拿出大丈夫的硬心肠来,在事情无可挽救之时找到自己的替罪羊,这样才能成全你自己的全身而退。
寻找“替罪羊”是自古成大事者经常使用的手段。李渊在发迹称霸的过程中也玩了几手漂亮的幕后策划戏,其中之一就是寻到了李密这只“替罪羊”。
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不久,便选关中作为长远发展的基地。因此,他就借“前往长安,拥立代王”为名,率军西行。
李渊西行入关,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主要有三个:第一,长安的代王并不相信李渊会真心“尊隋”,于是派精兵予以坚决的阻击。第二,当时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半路杀出,纠缠不清。第三,瓦岗军还用一方面主力部队袭击晋阳重镇,威胁着李渊的后方根据地。
这三大危险中,隋军的阻击虽已成为现实,但军队数量有限,且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隋廷没有继续派遣大量迎击部队的征兆。但后两个危险却不可掉以轻心,瓦岗军的人数在李渊的十倍以上,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危险中,任何一个危险的进一步演化,都将使李渊进军关中的行动夭折,甚至有可能由此一蹶不振,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渊急忙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详细通报了自己的起兵情况,并表示了希望与瓦岗军友好相处的强烈愿望。不久,使臣带着李密的回信又来到了唐营。李渊看了回信后,口里说了声“狂妄之极”,心里却踏实多了。
原来,李密自恃兵强,欲为各路反隋大军的盟主。他在信中实际上是在劝说李渊同意并听从他的领导,并要求李渊速速表态。
李密拥有洛口要隘,附近的仓中粮帛丰盈,控制着河南大部,向东可以阻击或奔袭在江苏的隋炀帝,向西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取已被李渊视为发家基地的关中。因此,李渊知道李密过于狂妄,但他确实有狂妄的资本。
为了解除西进途中的后两种危险,同时化敌为友,借李密的大军把隋炀帝企图夺回长安的精兵主力截杀在河南境内,李渊对次子李世民说:“李密妄自尊大,绝非一纸书信便能招来为我效力的。我现在急于夺取关中,也不能立即与他断交,增加一个劲敌。”于是,回信一封,大意是当今能称皇帝的只能是你李密,而我年纪大了,无此愿望,只求到时能再封为唐公便心满意足,希望你能早登大位。因为附近尚需平定,所以暂时无法脱身前来会盟。
李世民看了信说:“此书一去,李密必专意图隋,我可无东顾之忧了。”果然,李密得书之后,十分高兴,对将领们说:“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李渊投李密之好,把他当成台面人物,使得他不再对自己做防范,不仅避免了与李密争夺关中的危险,而且还为李渊西进牵制住了洛阳城中可能增援长安的隋军,从而达到了“乘虚入关”的目的。李密中了李渊之计,十分信任李渊,常给李渊通信息,更无攻伐行为,专力与隋朝主力决斗。之后的几年中,李密消灭了隋朝最精锐的主力部队,而自己也被打得只剩两万人马。而李渊则利用有利时机发展成为最有实力的人,不费吹灰之力便收降了李密余部。
成大事“三十六计”
李渊利用李密的弱点,吹捧一番,便把李密送上了热闹却危险的舞台,自己则不露形迹,等到前台的戏一结束,他便出来收拾摊子,凭空取得天大的好处。李密的失误,在于他把指挥棒轻易地交给了李渊,自己粉墨登场演起了悲剧角色——“替罪羊”。
“替罪羊”的作用是为自己打头阵,让他们处于风口浪尖上。这样,他们虽觉得风光无限,却要去承受明枪暗箭、嫉恨攻击,成为众矢之的。而自己就做那个稳坐钓鱼台的渔翁,坐收渔利,成为最后的也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