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最要不得的是一根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而应该左右兼顾,巧妙周旋,以保证自己屹立不倒。
为人处世时,千万不要把事情做绝,要时时给自己留有余地,这个道理不言自明。但是要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就要接受另一个理念:脚踏两船。这似乎有违道德,但关键还是看你怎么踏,如管仲的这一脚,就成就了他的千古名声。
管仲、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关系很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合作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
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我们三人不是都完了。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本人,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还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齐襄公在位时(公元前697—公元前686),荒淫无道,随意杀人,人人自危,纷逃国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襄公被杀,国内无君,于是逃往国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率兵回国争夺王位。
结果两方在路上偶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小白趁势诈死,骗过了管仲,日夜兼程直入临淄,赖高傒等重臣的拥戴,得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这时,鲁庄公方率鲁军护送公子纠行至乾时(今临淄区西境)地方,齐桓公亲自率军迎战,大败鲁军,并尽夺鲁国汶阳之地。
鲍叔牙这时还惦记着自己的朋友,生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新败,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小白做了国君,便是后来的齐桓公,他对那一箭之仇念念不忘,日夜想杀管仲。
鲍叔牙拜见桓公便贺喜。桓公很是不解,问他喜从何来,鲍叔牙说:“管仲乃天下奇才,齐国得到他,岂不可贺!”桓公切齿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焉能用他!”
叔牙正色劝说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桓公听后点头称是,说:“好吧,我暂且听你的话,先不杀他。”
一日,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
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再说。”
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
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车进城。结果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当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对其言听计从,专任不疑。后来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一代霸主。
成大事“三十六计”
正因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所以鲍叔牙可以在齐桓公面前说情,使齐桓公不但没杀管仲,反而让管仲当了宰相。因此,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看问题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而一厢情愿地去处理问题,要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脚踏两只船,用到情感中似乎不太明智,但用到生存上,不失为一大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