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导者来说,在用人上应该不拘一格,最重要的是能够依势择人,根据不同的形势,选用不同的将才,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常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审时度势,即审察时机,忖度形势,灵活用人。诸葛亮权衡利弊用关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孙刘联合于赤壁破曹之后,曹操取道从华容道逃走,走不多远,忽然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领问道:“丞相为何大笑?”曹操回答说:“人家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我看之,到底还是无能之辈。若在此处设下伏兵,我们就得束手就擒。”
曹操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一声炮响,两边有五百名校刀手已经一字排开,为首的大将正是关云长,跨着赤兔马,提着青龙刀,正好截住了去路。曹军一见,顿时魂飞魄散,面面相觑。曹操眉头一皱,说道:“既然如此,只好决一死战了!”众将领们却说:“即使我们不胆怯,可是马力已乏,又怎么能再战呢?”程昱想了想,说道:“我素来知道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却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曾经对他有恩,现在只要您亲自说出来,就一定可以逃脱此难。”
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策,骑马向前,向着关羽施了一礼,然后说道:“将军别来无恙!”
关羽也还了个礼,回答道:“关某奉军师的命令,在这里已经等候丞相多时了。”曹操说:“曹操兵败势危,到了这里已经没有别的路了,希望将军能够顾念昔日之情。”关羽答道:“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但是已经斩了颜良,杀了文丑,解了白马之围,报答了您的恩情。今日之事,又怎敢以私废公呢?”曹操说:“你还能记得五关斩将之时的情景吗?大丈夫当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难道不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往日曹操的许多恩义以及后来五关斩将之事,怎么能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心中就更是不忍。于是勒回马头,对众军说:“四散摆开。”这分明就是放曹操一马的意思。曹操看见关羽掉转马头,便和众将一齐策马疾驰。等关羽再转回身来的时候,曹操已经和众将领冲过去了。放走曹操后,关羽大喝一声,吓得剩余的曹军都下了马,跪在地上大哭。关羽又不忍了。正在犹豫的时候,张辽骑马到了。关羽见了张辽,又动了念旧之情,最后只得长叹一声,全部放了过去。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诸葛亮料定曹操大败之后必定会从华容道逃走,因此派谁去担当此路守将要任就显得很重要。诸葛亮为什么最终选定了关羽而不是张飞,难道他这一次是用人失误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从大局上考虑,诸葛亮认为此时若把曹操杀掉,局势将会更加混乱,变得难以收拾,不利于“三分天下”战略方针的实现,于是就产生了“捉而放之”的战略意图,但是又不能明言。诸葛亮深知关羽乃是“忠义”之士,于是派他去守关,这样就收到了“一箭双雕”之效——既把曹操捉住了,给予他必要的教训,同时又把他放了,使得关羽不负恩怨分明、忠心仁义之名。若换上张飞,就有可能坏了大事。诸葛亮选择关羽正是依势择人,并借此创造了决定未来全局战略的时势。
成大事“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势篇》中讲道:“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依势。”卓越的领导者都将主导思想放在依靠、运用、把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将吏,因此能从全局态势的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因此,作为领导者也应该不仅看中招揽人才,更要善于对人才因势利导,能够依势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