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睛
成大事者,鲜少有一帆风顺的旅程,而逆境,正是他们练就能力与性格的熔炉。处逆境时,彻底掩藏自己的志向,暗中积蓄力量,磨炼成事的心理和性格能量,一朝时机成熟,便势不可挡。
“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其意是指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而这位宣宗皇帝就是唐朝的李忱。他从一个身份、地位都很低下的皇子,历经劫难最后登上大宝,成为一国之君,其法宝就是韬光养晦。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于长庆中期被封为光王。即位之前,贵为王公的李忱却不得不离京出走,这得从他当时的处境说起。李忱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妃子,她作为当时叛臣的罪孥进宫,结果邂逅了当朝皇帝,生下了李忱。可惜在李忱的幼年,宪宗皇帝就被宦官暗杀了,留下这一对母子,既不能母凭子贵,也不能子凭母贵。
公元820年2月,李恒(李忱之兄)被宦官扶上皇位,是为唐穆宗;四年后穆宗服长生药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18岁,驾崩后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继接任。
在这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三朝皇叔李忱的地位既微妙又尴尬。他只能以黄老之道,韬光养晦,装傻弄痴。尽管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但光王的特殊身份,还是让他逃避不了侄儿们猜忌、排斥、挤压的命运。文宗、武宗两位皇帝更是对他心存芥蒂,非但不以礼相待,还想方设法地迫害他。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时,李忱为避祸,便“寻请为僧,行游江表间”,远离了是非之地。应该说,李忱当时作出的这一抉择,当属大智若愚、达人知命的明智之举。而流放底层,阅尽人世沧桑,也为他将来成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法号“琼俊”的李忱虽然隐居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但他并没有一心向佛,忘却心中之志。握瑾怀瑜的他,效法孔明抱膝于隆中、太公钓闲于渭水,准备待时而动。在唐武宗统治的六年间,他不停地通过秘密渠道打探宫内情况,积极从事夺权的活动,以实现“归去宿龙宫”的夙愿。
虽然他一直隐藏自己的这一志向,在福建境内的天竺山真寂寺的三年间,他大智若愚、言行谨慎、不露端倪。但在一次与黄蘖和尚观瀑吟联时,他那深藏于心的雄才大略却通过一副对联表露无遗。
黄蘖是当时福建一位名僧,他出家于福清黄蘖山,因拜江西百丈山海禅法师而得道,从此名声大噪。黄蘖当时云游四方,行踪不定,也曾入宫,与李忱熟识并成为知己。得知李忱龙潜于真寂寺,他特地赶来,在庙里长住下来。
一日,两人在山中闲话,面对悬崖峭壁上的一条飞瀑,黄蘖来了雅兴,对李忱说道:“我得一上联,看你能否接下联。”李忱也兴致盎然,说道:“你道来我听,我必对得上。”黄蘖于是吟道:“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几乎是脱口而出:“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黄蘖听了,赞赏有加。
李忱就像那瀑布,经历“千岩万壑不辞劳”的艰险后,终将飞珠溅玉、石破天惊。公元846年,深谙权谋、忍辱负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监们的拥戴下,从侄儿手中夺过大位,是为唐宣宗,时年37岁。由于他长期在民间阅世读人,深知黎民疾苦,故躬行节俭,虚怀纳谏,颇有作为。
成大事“三十六计”
《孟子》中有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忱在宫中装痴,在宫外为僧,都是他动心忍性的时候,他或者落魄寂寥,或者佯狂装痴,凡夫俗子、势利人物,或以此为怪,或以此为笑。
但是真正的智慧并不显现出智慧,真正的谋略并不显现出谋略。鸷鸟将要发动攻击时,一定先收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一定先贴耳伏地;圣君贤人将要行动时,一定会先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愚蠢和迟钝,以麻痹他人的神经,这正是“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的韬晦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