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此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并没有错,但也要看清事实,学会变通。正是,变则通,变则活,变则灵——成功,也由此开始!
变则通,变则活,变则灵——成功,也由此起步!《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若我们以“变”为法则,用兵如神,则人生中形形色色的“强敌”皆可降伏。秦末谋士蒯通一生将变通这一武器用得得心应手,因此在乱世得以存身,且时时被他人重用。
蒯通是范阳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诛灭暴秦,蒯通也乘时而起。当时,武信君武臣受命取赵地,声势浩大。蒯通见事有可为,便白头巾红臂带打扮一番去见范阳县令。范阳县令几日来正胆战心惊,见蒯通如此打扮,觉得很奇怪。
“白巾者,为吊你县令大人;红带者,为贺你县令大人也。”蒯通说,“天下大势不可阻挡,不过,幸亏遇上了我蒯通,说不定还能逢凶化吉呢!”蒯通将反秦形势、范阳形势、县令该何去何从分析得头头是道。又许诺保证只要归降武臣,依然可做县令。在得到范阳县令的认可后,蒯通又出城找武信君去了。这时候的蒯通连武信君都没见过面呢!
幸亏武信君早已闻知蒯通大名,很恭敬地向他请教平治之策。蒯通说,一味攻打,自然也可胜利,但时间太慢,代价也大。莫若劝降纳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武信君很是赞成。于是,派他招降范阳县令。
范阳县令开门归降,轰动燕赵各城。一时间,各县县令争先恐后献城开门。武臣兵不血刃,一举夺取燕赵之地三十余城。
蒯通初试锋芒,声名大振。但接下来几年,他却回家隐居了,他想待势而起。而这一隐便是五年,五年后,他来到了韩信的帐下。
汉王三军,大将军韩信进军齐国,正待渡河之际,郦食其成功劝降齐王,韩信欲罢回军。蒯通星夜去见韩信,劝他继续进军齐国,必将大胜,可惜韩信不听其计谋。
蒯通之所以力劝韩信攻齐,还是看上了天下即将出现的三分格局。当时,楚汉相争,你死我活而难分胜负,主动权实际已落入韩信之手。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所以,韩信成为双方拉拢争取的重点。蒯通则有自己的打算,他希望韩信能据齐自强,崛起于楚汉之间,鼎足而立,养精蓄锐,扩大力量。一旦天下有变,即可发兵出击楚汉,收拾残局。应该说,如此帝王之策而又有如此天赐良机,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蒯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失算了。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建议,他认为汉王待自己不薄,自己也没有多大的野心,不必招致天下非议。无论蒯通怎样劝说,韩信就是不听。蒯通害怕了,只得装疯避祸,做了巫师。
后来,韩信被吕后设计擒获,才后悔没听蒯通之言。蒯通也因此受累,被刘邦抓捕后下令要将他烹杀。
这时,蒯通又一次显示出自己远胜于郦食其的权变圆滑。当时,郦食其面对齐王的责难,他只要答应阻止汉军的进攻,还有可能取得信任,至少也不至于被煮了。可他就是不答应,“要杀要煮,绝不改口”。蒯通不同,他连呼冤枉,搬出跖犬吠尧,名为其主,实为自己辩护,竟然又死里逃生,不仅免于被烹,后来还当了相国曹参的幕客。
成大事“三十六计”
正是圆滑变通使蒯通逢凶化吉,摆脱生命危险。如果他不善于进行有效变通,而是用常理来处理问题,就很难全身而退了。
人生如棋,变幻莫测。要想在人生这盘棋中战无不胜,我们就必须有执著于目标的勇气,同时还要懂得灵活变通。执著固然是优点,但是见机行事,灵活转换,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