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睛
中国人最讲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其实这也要看君是否贤君。“君不贤,则臣投别国”,这无可厚非。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平台,这也是弃暗投明。
“君不贤,则臣投别国”,这与封建的“愚忠”思想很不相符。其实,在今天看来,这无可厚非。怀揣大智慧者,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台,这也是一种弃暗投明。
郭嘉,字奉孝,颍川阴翟(今河南禹县)人。在东汉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身怀奇才的郭嘉想为当世所用,以建立自己的功业。因此在27岁时,他投靠了袁绍,住了十几日后。他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聪明人想成就大事,必须选择自己的主人啊。袁公模仿周公的礼贤下士,而不懂用人的玄机,头绪多,要领少,喜欢谋划而不作决断,想与他成就大事业难啊。我将另外选择自己的主人了,你们和我一起去吗?”二人却说:“袁氏对天下有恩德,人多归之,况且现在袁公势力最强,为什么离去啊?”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说,毅然离开袁绍。
当时,颍川的一位名士戏志才是曹操身边的谋士,曹操对他非常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希望他能举荐胸怀韬略的人才。荀彧见信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于是召见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听过郭嘉的一番言论之后,曹操高兴地说:“帮我成就大事的人必定是你啊!”郭嘉也觉得自己遇到了值得追随的主子,宾主尽欢。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后来,吕布率兵攻打刘备,刘备无奈归降曹操,寻求保护。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之志,现在不早作打算,今后必定会成为隐患。”曹操问郭嘉该当如何,郭嘉说:“大家所言不虚。然而您起兵为百姓除暴,是靠诚信来招纳天下俊杰的。现在刘备有英雄名气,因没办法才归降您,害死他,就是害贤能的人,会带来不敬贤的名声啊。如此下去,贤能之士会怀疑您,他们就会投奔他人,如此一来,还有谁会帮您平定天下呢?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多加考虑啊。”曹操笑着说:“你真明白我的心意!”
后来,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郭嘉随曹操大败袁绍。建安七年五月,袁绍因军败呕血而亡,少子袁尚继大将军,长子袁谭率少数兵力防守黎阳。九月,曹军渡黄河攻黎阳,袁谭请弟弟增兵。袁尚恐袁谭兵多后夺其权,于是亲自率军来援,与曹军相持于黎阳。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则认为袁绍的两个儿子内部争斗,又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必起内乱。急攻他们就使他们凝聚起来了,应该缓攻他们,离间他们,待起内乱后再进攻也不迟。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后来,果如郭嘉所说,建安九年,袁尚、袁谭起内讧,袁谭为袁尚所败,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于是以支援袁谭为名,攻打邺城,袁尚势力最后为曹操所消灭。
在郭嘉辅佐曹操的政治生涯中,郭嘉帮助曹操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又北征乌桓,中国北方只剩荆州刘氏。曹操能在北方稳固自己的地位,其在关键时刻的重要谋略都与郭嘉有关。因此,曹操后来封郭嘉为洧阳亭侯。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师不久逝世,年仅38岁。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会使我到这地步啊。”确实,后人曾说,如果郭嘉活得时间长一些,也许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一定会出现。当然这只是一说,只作为说明郭嘉之才的佐证。
成大事“三十六计”
郭嘉择主而伺,不失为智者。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不仅仅是君主选择人才,同时人才也选择君主。郭嘉看出袁绍好谋无决,难成大事,毅然弃袁投曹而获成功,可谓慧眼识明主。确实,在选择自己的人生平台以成就自己的事业时,要具备智慧的眼光以及灵活变通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