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5年,当时的中国北方正处在金人的统治之下。离开轰轰烈烈的抗金年代虽然已经很久了,但年年南归的大雁,总是勾起汉人对故国的思念。
山西省汾水的东岸,匆匆地行走着一位年轻的秀才,他叫元好问。元好问是从家乡秀容赶去太原,当走到阳曲县城外的时候遇上一位汉子张罗着捕猎芦苇丛中的大雁。元好问此刻也走累了,便停下来站在树阴下,观看猎人如何捕猎飞鸟。
猎人远远地在芦苇丛南边的两棵大树上张起一张大网,又带着猎犬绕到芦苇丛的北边。他挥动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大声鼓噪着,击打着水面,猎犬听到攻击的信号,一头窜进密密的芦苇中,“汪汪”叫着,帮主人驱赶歇息在水面的大雁。
这一群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经过了几千里长途跋涉,正在芦苇丛中捕捉鱼虾来吃,以补充体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便“呷呷”惊叫着,从水面飞掠而起。离大网远的,已经高高飞到空中,可是芦苇南端的大雁中,有两只却一头撞进了大网,脑袋卡在网眼中,越是挣扎,网越是紧紧地纠缠着,再也无法挣脱。
猎人总算没白折腾,看到有了收获,哈哈大笑着走上前去捉拿到手的猎物。他放松网绳,伸手去抓一头雄雁。就在他把雄雁从网中拖出来的当口,雁儿拼命一挣,双翅狠狠拍打着猎人的手背。猎人一慌,一把没抓牢,竟眼睁睁望着它脱手而去,掌中只剩下几枝雁毛。望着“扑扑”连声飞到空中的雄雁,猎人又悔又恨,没等把另一只雁从网里拖出,便使劲地扭断了它的脖子,嘴里还大声骂着:“叫你逃,让你飞!”连网带雁一把掷到了地上。
元好问看到一场捕猎已经结束,正想重新出发,突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阵凄惨的雁叫声。抬头一看,刚才从芦苇丛里飞上天的一队大雁已经排成“人”字队形,继续朝南飞去,只有从猎人手里逃脱的那只雄雁,还在头顶上盘旋。它飞了一圈又一圈,不断长声哀鸣,似乎想召唤地上那只颈断骨折的雌雁,重新跟它翱翔长空,比翼齐飞。元好问的心忽地揪紧了,情不自禁地长长叹了口气,沉重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天空中又传来一声惨叫,那只孤雁突然收拢双翅,头朝下,箭一般地倒栽下来,“呼呼”一阵响声过后,“啪”的一声,如同一块石头落地,撞在大网附近一块巨石上,脑碎翅折,摔成一摊血肉。
元好问“啊”地地叫了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呆呆地站在两只大雁身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那位捕雁汉子也愣住了,目瞪口呆地站着,不断喃喃自语:“啊?何苦啊!何苦!”
听着捕雁人内心的自语,元好问不禁心潮翻腾。这只不惜以身殉情的雁儿,曾与它的情侣遭受过多少风雨的磨难,享受过多少双飞双宿的欢乐,它们正像人间几多痴情男女,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肯在别离的苦痛中受煎熬,不肯形单影只,寂寞终身,它们的感情何等深厚,它们的精神又何等高尚啊!元好问不禁热泪盈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模糊起来。
过了许久,元好问才惊醒过来,望了望身边的汉子,从衣兜里取出一小块银子,一声不吭递到那人手里。捕雁人的脸扭动着,也不作声,接过银子,收起捕网,默默地离开了,把一对大雁留给了元好问。
元好问捧起两只大雁,来到汾水岸边,找了一个土坑,恭恭敬敬地把雁放下;又从河滩上捡了许多石块,堆起一座坟,在坟的顶上树起一块木板,取出身边的笔墨,端端正正写上两个大字:“雁丘。”
他又在雁丘边坐了许久许久,取出纸笔,填了一首《摸鱼儿》。他一边念诵:“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边把词章焚化在坟头,作为对大雁的祭奠。
这时候,从北方又飞来一队大雁,它们的叫声响彻长空,它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
后人在元好问埋雁的地方,修筑了另一座“雁丘”,年年岁岁,都有人到太原府阳曲县的汾水边,来寻访当年元好问留下的遗迹。元好问填《摸鱼儿》一词的故事,也成为文坛千古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