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文化发展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早在1941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使文化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大众化”。“只有提高政治素养,才能提高对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丰满的现实性之艺术品,才能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解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思考和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而形成了他的文化发展观。其重要标志是邓小平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所阐明的关于文化发展的思想。在《祝词》中,邓小平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尊重文艺发展规律、贯彻“双百方针”以及培养文艺人才等一系列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从而确立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本纲领。邓小平的文化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文化事业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定时期的文化,不但属于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而且从来都是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一个基本观点。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因为“支配着的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既然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也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的原理,文化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新时期,文化工作要以党和国家的总任务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成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文化的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必然随之出现。邓小平阐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战略,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破字当头”、“大批判开路”等为内容的总的错误指导思想的纠正,也是对文化工作最重要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正确方向。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上。这是邓小平总结新中国建立后近30年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就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1956年党的八大虽然已经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深刻,以及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的错误和“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从1957年夏反右派斗争开始,实际上又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过快过急地改变生产关系,导致50年代末60年初的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损害。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左”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推向极端,阶级斗争扩大化恶性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时代。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大众,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经济获得的迅速发展,对比之下我们因保守而落后,因连续搞政治运动而拉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深感工作重点转移的必要乃至非常迫切。这种客观形势和需要促使党适时地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文化工作的重点也愈加明晰。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强调说:“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这一中心任务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应当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当然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是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结合我国文艺工作的实际,具体地阐述了文化工作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他说:“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他还指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为使文艺真正地“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邓小平强调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他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安定团结的促进派,维护祖国统一的促进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邓小平还对整个文化工作如何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结合起来,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他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邓小平提出的“五个宣传”有很强的针对性并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特别强调,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要求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把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题,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并把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作了根本性的定位。这正是邓小平文化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文化发展观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他多次讲:“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证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要求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主要是由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与精神产品。一般来说,精神文明在结构上包括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及其成果状态;二是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活动及其成果状态。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显然,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精神文明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史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赖以存在、发展和传播的物质条件、基础、手段和载体。因此,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实践,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和提供现实有利的各种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其成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条件,离开了这一动力和条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获得质的飞跃和良性发展,甚至会受到损害和破坏。实践证明,如果只埋头于经济工作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作用,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就会走弯路,甚至遭到失败。所以,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非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状,而且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供得以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条件和精神氛围。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多次教育和提醒全党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说:“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也强调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要经常讲,反复讲。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也难以搞好。他告诫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牺牲精神文明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包括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包括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其实,社会主义和文明是不可分割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也需要高度的文明。没有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达,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不但在于它能够在公有制基础上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且还在于它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所以,1992年初,邓小平在着名的南方谈话中强调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腐败现象,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
2.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