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名言是:“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我国是个有12.5亿人口、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果没有一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和指挥的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我国的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没有保障。就是说,一支强大的几百万人的军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和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和筹划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国防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把我军建设成为包括空军、海军、陆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坚持人民战争战略,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发展现代国防科学技术,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国防工业体系;建立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注重把现代化军队与强大的民兵有机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国防后备力量体制。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原则、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新时期国防思想和军队建设思想。这就是邓小平的军事发展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邓小平明确提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是一个总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革命化规定了军队的性质与政治方向,是我军建设的首要问题;现代化规定了军队建设的时代内容和必须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我军建设的中心环节;正规化则规定了与革命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战斗力的组织形式与军事运行机制,是我军建设的重要保证。
1.必须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
要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关系军队建设的全局,决定军队发展的方向,历来都是军队革命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大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邓小平的论述揭示了人民军队性质的科学含义,对于军队革命化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首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军队是属于阶级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军作为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是中国共产党独立缔造的武装力量,是执行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在党的绝对领导和直接指挥下的革命队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再三强调,军队要以党的宗旨为宗旨,党的目标为目标。
其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自有国家以来,军队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说过:“军队、警察、法庭等项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军队隶属于国家,其基本含义,指的就是军队作为国家机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集中反映在为国家服务的问题上。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这支军队肩负的双重历史任务。
再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服务人民,是人民利益的扞卫者。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军队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因此,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是我们这支军队的惟一宗旨和最高行动准则。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三者是完全一致的。三者的一致性,归根到底,是统一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上,也是统一在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以,党领导下的军队,当然也是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要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历史性贡献之一。他从政治原则高度明确了党同军队的关系,多次强调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一再重申:“我们这支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党要管军队,因为军队始终是党领导的。”他还强调说:“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不能搞小集团,不能搞小圈子”。我们国家之所以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我们这个军队仍然是人民子弟兵,也是因为没有脱离党的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忘记这条最重要和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必须懂得,没有党的领导,便没有人民的军队,军队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是要把坚持党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同加强纪律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要大力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三是要求军队永远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和坚定扞卫者;四是要维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条。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确保军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关键在于培养干部,选拔干部,让枪杆子牢牢地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人手里。
2.我军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军事发展观,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加强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还不相适应。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主要任务是解决现代化问题。1978年5月,邓小平在谈到军队建设时,就明确指出:“指导思想要解决现代化问题”。1981年9月,他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讲话时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军队现代化建设是我军全部工作的中心。这就是说,我军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
首先,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是军队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所在。实现军队建设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没有一支现代化的军事人才队伍,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就无从谈起。当今时代军事领域,许多国家纷纷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兴国强军的战略重点。而发展高技术,关键是人才。所以,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战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军要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紧培养军事人才。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建设来讲,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所谓合格的现代化军事人才,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而且要有现代科技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武装,真正做到红与专的统一。
其次,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整个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在国防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对此,邓小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他还说:“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是促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武器装备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要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如若武器装备落后,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对抗能力不强,赢得胜利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要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是加速我军和整个国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十分关注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展情况,多次明确指出,抓军队,不仅要抓编制,抓战略,而且要抓装备。江泽民也说,要集中力量把武器装备搞上去,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高技术防卫作战的重要条件。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此外,军队现代化还包括后勤现代化,还要搞好编制体制,因为编制体制是实现人与武器有机结合的军事组织形式,是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提高军队建设的正规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到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有鉴于此,中央军委、毛泽东就把正规化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提上军队建设日程。1952年7月,毛泽东致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这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实践证明,毛泽东提出的“五统”、“四性”是对军队正规化建设内容的科学概括,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正规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
军队正规化要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也要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强调指出,解决新时期的军队正规化建设问题,必须同军事领域内的变革形势相适应,坚持用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法规制度规范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建立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作为一个重点突出出来。
军队建设的正规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要实现军队建设法制化、治军要严、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等。这里着重阐述军队法规制度建设问题。
实现军队建设的法制化,是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法制化是衡量军队正规化水平的显着标志。一支军队正规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依法治军的程度如何。邓小平在总结我军和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正规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全局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依法治军,通过法制化、带动正规化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我军的正规化建设规划了正确的道路。他强调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决定因素。解决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治军,只有依法治军,才能加强我军“三化”建设。依法治军,重要的前提是有法可依。邓小平提出,一定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所有的领域,所有的方面,都要订出章程。他在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一直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领导全军恢复、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依法治军方针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来,军队法制建设同国家法制建设相适应,相继制定一系列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和军事行政法规、军事规章和军事行政规章,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军事法规体系。有了法规、章程,还需要切实执行。事实上,军队正规化的过程,就是对指战员不断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自觉地贯彻条令条例和其他法规制度的过程。
二、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我们的军队过去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那时培养干部,锻炼部队,主要靠战场考验,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现在处在相对和平时期,基本上不打仗,靠什么来锻炼部队,用什么来锻炼部队,用什么来提高干部,提高部队的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邓小平明确指出:“要从教育训练着手”,“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他还说:“要把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上。”邓小平关于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一系列指示和论述,为新时期军队教育训练指明了方向,对开创我军教育训练新局面,促进部队素质的提高和军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
军队的教育训练和作战,是军事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两个主要环节。训练,特别是军事训练,是作战的基础。实施战略指导,如果不把用兵和练兵统筹起来,不从作战方面思考和解决部队训练问题,就是没有通观战争全局和整个军事行动过程,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邓小平强调,在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情况下,仗总可能有一天要打起来。从应付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来看,教育训练问题,实际就是军事斗争的准备问题。没有这个准备,一旦战端一开,那就必然遭致失败,至少在战争初期要相当倒霉就是了。因此,无论是从遏制战争还是从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来讲,教育训练本身都处在战略全局的一个关节点上。
邓小平提出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地位,从根本上说,是从国际国内形势和军队的使命出发提出来的,充分揭示了相对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
1.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我军任务的变化,对军队素质和教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