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党的建设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在一些地方、一些组织、一些党员和干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少数高中级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有的已堕入犯罪泥坑;一些部门、地方、团体,尤其是一些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中,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薄了,有的甚至提出要“淡化党的领导”,对党组织甚至党中央的决定置若罔闻,无组织无纪律,随心所欲,独断专行;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甚至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不团结、不协调,思想保守,能力平庸,难以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工作作风不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盛行,腐败现象明显;等等。这些不良现象都确实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来克服。党的自身建设需要加强,需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抓,而不能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只有各级党组织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才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现在,我们已进入新世纪。党的十五大已经制定了跨世纪的战略任务,绘就了进行新的长征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应该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极其艰巨复杂,是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要靠我们全党继续去探索、总结,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要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正如江泽民所强调指出的,我们党要领导这样的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取得胜利,“关键是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样我们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
党的思想建设是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我们党历来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予以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最根本的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1985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郑重提出:“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这是因为: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政治上坚定,才能过得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选拔培养接班人要选党性强的人,要选坚持改革开放路线的马克思主义者。党中央也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是否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是衡量党的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的需要。邓小平指出,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党在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党的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的根本途径。可见,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个人兴趣爱好的问题,而是能否提高自己,胜任领导,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越来越多。惟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加紧学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学习政治,而且要学习经济,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总的东西,“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够驾驭全局,掌握改革和建设的主动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任何风浪中站稳脚跟。”
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需要。对共产党员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改造主观世界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高度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在这里,决定性的是世界观的改造。不管你资格多老,职位多高,如果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就可能犯严重错误,甚至跌入犯罪的泥坑。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等就是很好的反面教员。所以,共产党员活一辈子,就要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在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改造主观世界,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把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
在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最为关键的是要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对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阐述。
第一,要按照“四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使干部队伍的状况能够适应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革命化,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年轻化,就是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选拔年轻人进班子,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层保持活力,保证党的政策的连续性;知识化、专业化,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干部队伍的“四化”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整体。当然首要的是要革命化,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第二,要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按照自然法则,人总是要衰老和死亡的,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历史过程。因此,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顺利进行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是保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层活力、完成党的战略任务、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把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特别重视选用优秀的年轻干部。进入90年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江泽民多次明确提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发展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取决于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为此,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框框,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二是要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三是老同志要主动“让贤”,把位子腾出来。邓小平曾不止一次地恳切地对老同志说:我们一些老同志要有这样的觉悟,要从我们事业的前途着眼。实际上,现在大批中青年干部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很多工作主要是依靠他们。邓小平不仅这样说,而且率先垂范,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堪称全党的楷模。
第三,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造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干部人事制度,明显地暴露出一些弊端,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提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他强调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
4.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邓小平曾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在当前,在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必须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一是正确对待群众,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列宁曾指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所以,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就有被群众抛弃的危险。我们应深切地认识到,党和人民的关系,不仅是“鱼”和“水”的关系,更是“船”和“水”的关系,水既能载船前进,也能掀起巨浪,把船倾覆,这样的历史教训难道还少吗?
二是正确对待权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切切实实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内的违纪、违法、犯罪现象十分严重,包括高级干部在内的领导干部由于滥用权力违法犯罪的也屡见不鲜。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干部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好处。绝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按照马克思的“公仆”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干部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资格多老,威望多高,都是人民的仆人。“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党成立80年来,我们就是为这个远大理想而奋斗,现在和今后的努力,仍然是为着这个崇高理想的实现。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看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是不是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关键在于能不能“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坚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半截子革命派”。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一定不要忘记前人“翻船”、“覆车”的沉痛教训,勤于学习,加强世界观改造,远离功名利禄思想,永葆高尚的理想信念,在人生历程上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