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700000021

第21章 Erik Satie 埃里克·萨蒂

最美之音藏在时空深处

萨蒂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不是最喜欢之一,而是唯一。所以提笔写他之前,总是很踌躇,因为喜欢反而不知如何下笔。萨蒂死在巴黎的郊区阿尔克伊尔(Arcueil),也葬在阿尔克伊尔,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从墓碑的照片上看,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墓,墓的正面是一个十字架,上面写着:“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侧面写着萨蒂的生卒日期:“1866~1925”,墓碑上方则镶着一块黑色的纪念牌,写着:

“这里安息着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一个真诚的人

一个杰出的公民”

但像“伟大”、“杰出”这样的字眼,我觉得萨蒂恐怕是不会喜欢也不会认同的,他是一个多么怪诞的、异乎寻常的人啊,怎么会接受这么平常的定语呢?说他怪诞,一点不夸张,比如,他给自己的头衔是音位测定师(phonometrician),而非音乐家。

认识萨蒂纯属意外,好多年前,在买打口碟的时候,发现一张封面很特别的CD,上面是一张椅子,在光影中,孤独地靠墙立着,极其简约的封面,但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想都没想就买下了。结果,一听就爱上了,而且很爱很爱,随后又找到其他一些演奏他作品的唱片,多少年来,百听不厌。

萨蒂最著名的作品是《裸体舞曲》(Gymnopédies)系列——无数钢琴家演奏过,包括我们的郎朗,还有台湾女歌手雷光夏,而创作这一系列舞曲的时候,他才22岁!怪人萨蒂喜欢给他的作品起古怪的名字,《裸体舞曲》的中文译名来自作品的注解“为斯巴达裸女而作的伴歌舞曲”,作品本名“Gymnopédies”是无从翻译的。后人对这个名字议论纷纷,“Gymnopedie”是古希腊斯巴达每年为祭祀太阳神阿波罗而举行的庆典。据说,当年萨蒂是因为看到一个希腊花瓶,上面印有关于gymnopedie祭典的花样,所以随手为新作的曲子安上这个名字。

其他的怪名还有《慢得近乎停止的曲子》《随手乱写的前奏(为一条狗而作)》《干涸的芽苗》《梨形作品》《从右向左看到的事情》《自动描绘》《倒数第二个想法》等,有些看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而关于他起怪名的癖好,一方面他本身就有怪异的才智和疯狂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则被后人认为是故意冒犯和蔑视当时的乐评人,他不喜欢乐评人,乐评人也不喜欢他。

他的作品不仅名字怪,琴谱上的批注更怪,比如:

“指尖要轻得像一只蛋。”

“灯要亮起来了。”

“打开你的脑子。”

“要弹得有如一只患有牙痛的夜莺。”

还有一些写给演奏他作品的人:“给某某。我禁止任何人在弹奏作品的时候大声读出这些文字。无论谁斗胆违反我的指引都将引起我的愤慨。谁也不能例外。”

更古怪的还有,在他的作品《烦恼》的琴谱上,则写着:“这个主题要连续弹奏840次,建议演奏者在最安静的环境中一动不动稳坐着事先练习。”

据说,后世许多卓越的钢琴家都严格遵守了这条指引,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但是,我不得不说,这难道不是萨蒂一时调皮,故意捉弄人吗?

还有他对德彪西(Claude Debussy)作品《大海》的著名评语,听完《大海》的“从黎明到正午在海上”那个乐章后,萨蒂说:“我喜欢这部分,在上午10点45分的时候。”

哈,看完上面这些古怪的内容,你难道不觉得可爱的萨蒂就是一个老顽童吗?有着一股艺术家的纯粹和天真,还有浪漫。

但古怪归古怪,他的作品实在是很动听,我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形容,我只知道,他的作品动人到可以令我流泪,总是让我在倾听的时候,脑子里浮想联翩,比如辽阔的天空、深邃的海洋、神秘的旷野、涓涓的溪流、清香的百合、温暖的冬日、清脆的鸟鸣、童年无知的欢乐……还有许多美好的、神秘的、温情的、宁静的、绝美的想象。

他的作品很难归类,被认为是超时代的、先锋的。有人认为他是印象派的鼻祖,也有人认为他是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先驱,曲风简洁,指法简单——据说有三年左右钢琴基础的人,大概就可以去弹《裸体舞曲》了。他对同时代的音乐家如德彪西、拉威尔(Maurice Ravel)、普朗克(Francis Poulenc)和以六人团(Le Six)闻名于世的一组青年作曲家等都有着深远影响,对现代的作曲家同样也是影响深刻。

尽管如此,萨蒂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名气,比德彪西、六人团等差多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始终恪守自己的艺术信念,从不向评论界妥协,又因为他生性直率火暴,一碰到他看不顺眼的评论,他通常都是直接骂回去,丝毫不顾及后果——这种不合时宜的性格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讨好,所以他一直和乐评人相互嫌隙。也因此,尽管德彪西与拉威尔努力推销他的音乐,但仍然成不了名,一生穷困潦倒。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才渐渐得到应有的声誉。

萨蒂也有自知之明,在他的自画像下面写着:

“我踏入一个非常年轻的世界,却身处一个非常古旧的时代。”意思就是说,与时代格格不入吧——顺便说一句,多才的萨蒂还会画画和写一些骂人的小文章。

萨蒂的怪还不只在音乐上,生活中的他也是一样的怪诞,而且神秘莫测。萨蒂参加过神秘宗教,修建过一个小教堂,对自己的私生活掩藏得很深,他身边的好友们,包括德彪西在内都对他的生活一无所知。他生前在巴黎近郊阿尔克伊尔居住的房子从来没有人进去过,他不允许,连房东都不准——他在这里整整住了27年。等到他1925年因为肝癌去世,人们才得以进入他的房间,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房间里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设备,他从不打扫卫生,因此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窗户因为灰尘太厚,根本无法打开。

他还有收集的怪癖,人们在他的衣橱里发现了84块一模一样的手帕,将近10套一模一样的天鹅绒服装,还有100来把雨伞摆放在小屋的各个角落里,很多都是崭新的。他有四架钢琴,两架两架叠放在一起,最让人们诧异的是,这些钢琴上落满了灰——作为一名钢琴家,他竟然不弹钢琴!人们在钢琴中,在他的衣服口袋里,还有一些古怪物品中,发现了很多他尚未发表的作品,其中就有上文提到的要求重复840次的短钢琴曲《烦恼》。

后来有人这么形容平时外表高尚的他从陋室里出来的情景:仿佛一只完美的蝴蝶从丑陋的蛹中孵化出来。真是恰如其分啊!

他除了不让人进入他的房间,平日里,他也不愿意和别人谈论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他的一切音乐之外的东西,他的内心是紧紧封闭起来的。这颗层层包裹的心,唯一的出口便是他的音乐,我们只有从他的音乐中才能窥探一二。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萨蒂一生的足迹吧。

萨蒂的整个人生是在两个地方度过的,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法国北部诺曼底小城翁弗勒尔(Honfleur),一个是他成长成名的地方——巴黎。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在诺曼底流连,最后在无意中,去到小镇翁弗勒尔,然后又是在无意中,在翁弗勒尔纵横交错的小径里,居然发现了萨蒂故居博物馆,原来,萨蒂竟是出生于此!当时真是一阵惊喜,虽然,追寻名人的故居故里并非我所好,但真正碰见了,还是觉得冥冥中是有缘分的。

萨蒂1866年在这个美丽的小镇出生,4岁跟随家人搬到巴黎。6岁时,母亲去世,他又回到翁弗勒尔跟祖父母一起住,正是在翁弗勒尔,他跟随当地的一个风琴手,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2岁时,祖母去世,他又回到巴黎的父亲身边,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巴黎,一个怪诞音乐家就在巴黎成长起来了。准确地说,是在蒙马特成长起来了。

他1887年就离开家,自己一个人搬到蒙马特——那会儿的蒙马特还不到它最热闹的时候,但也已经是贫穷艺术家聚集的地方了。在这里,萨蒂真正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陆陆续续推出他的作品。同时靠在咖啡馆演奏钢琴赚钱生活,其中就有蒙马特最著名的小酒馆之一“黑猫”(Le chat noir Café-cabaret)——“黑猫”的形象如今已经成为蒙马特的标志之一,在蒙马特,到处可以看到这只被印刷在书上、明信片上的黑猫,用一对黄色的眼睛趾高气昂地望着你。

在蒙马特,萨蒂前后住了11年,因为经济困顿,搬了几次住所,越住房间越小,其中他在科尔多街(rue cortot)6号的住所至今还在,门口的牌子上写着“作曲家钢琴家埃里克·萨蒂在1890至1898年居住于此”。

也是在蒙马特,萨蒂经历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恋情,对方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女画家苏珊娜·瓦拉东,郁特里罗的母亲。但他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6个月,萨蒂在这6个月之内给她写了300封情书,称呼她为“我的小宝贝”,但这并没能留住苏珊娜,最终她不辞而别,留下萨蒂无限悲伤。他曾描述当时失恋的心情:“一种冰凉彻骨的落寞引发无尽的空虚哀愁,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他死后,人们还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苏珊娜当年给他画的肖像。

这是我们所知的,萨蒂仅有的一段情史,有人说,萨蒂其实是同性恋,也有人说,萨蒂是性冷淡。我则认为,一般女人恐怕都难以接受这么一个怪人吧。

1898年,贫困的萨蒂被迫搬离蒙马特,搬往比蒙马特还要便宜的巴黎近郊阿尔克伊尔居住,这里离巴黎市中心5公里远。他曾经每天早上起床就步行到蒙马特或者蒙巴纳斯,去见他的朋友们,傍晚又步行回家。

踏入20世纪,他在蒙马特和蒙巴纳斯与新一代的艺术家有着密切的交往,比如毕加索、阿波利奈尔、杜尚、曼·雷等,参与过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活动,还协助曼·雷完成了一个著名的雕刻作品《礼物》(The gift)。

萨蒂虽然生活贫困,但却视金钱如粪土,对待金钱的价值观也很古怪。这里有一段逸事,1914年的时候,巴黎有出版商计划以一幅画作配一段乐曲的形式出版一套读物,之前找过别的作曲家,但报酬开得过高,出版商于是以较低的价钱来找萨蒂,结果,你猜怎么着?萨蒂居然觉得报酬过高了,因为他觉得用音乐来赚钱是不正确的,过高的报酬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侮辱!最后出版商降低了价钱他才肯答应。

如今,萨蒂已经去世80多年了,笼罩在他头上的神秘之光随着时间越长久,也变得越浓厚,关于他的很多事情,也越来越像传说,越来越虚幻。但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要享受他那些真真切切的音乐就够了。他是时空深处的谜,但却演奏着最美之音。所以,不要犹豫,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你还没听过萨蒂,那么一定要赶紧去听,绝不容错过!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创始新语

    创始新语

    “斯(师)傅,我要三猪(夫)四男,后院三千美男。为我全世界搜索奇花异果做美食^_^。”“额!乖徒儿好大的志向,不过为师认为,有师万事成,何必养那么多张嘴和乖徒儿抢美食。”“斯傅让我想想......”......“斯傅他笑话我没有门牙呜呜.....以后我再也不说话不张嘴了。”“是么?为师给你个小锤去把他满嘴牙都打掉。”“o(∩_∩)o...哈哈斯傅我要个大锤。”
  • 乱编

    乱编

    本人第一个坑,为了交代以后的坑而做出来的……是最坑的一个坑,分段都没分好,大家可以从我这里找到强烈的自信,总之是一大段我自己也看不懂的玩意而已,内容太过弱智了,现在想改也不知道从哪改,先发出来算了。
  • 一抹血红花事了

    一抹血红花事了

    爱情像一首小夜曲,在一抹残红后走上红地毯,同时也就步入了坟墓。人未死,玲珑了爱的离奇!心已碎,憔悴了情的伤悲。蓦然回首萧瑟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百折问仙

    百折问仙

    故事起源于古龙大陆,主角孺小墨自认为孤儿的他,从小便跟随一位神秘的大叔在古龙大陆上游历。伴随着一次次的劫难,孺小墨却一次次地从中成长。百折的寻道路上,是人、是妖、是魔、是圣、还是人们所谓的仙。百折问仙路,何时是尽头。心中存大道,不朽已成空。敢问上天路,万骨成追忆。仙道渺渺,终是化蝶还是成龙?蜿蜒盘旋的仙路终究将会如何?
  • 物是人非事事休

    物是人非事事休

    在没有遇见你之前,我想,这辈子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去了,但偏偏遇见了你,一切都变了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空灵砝码

    空灵砝码

    新纪元2749年,宇宙七个文明联合绞杀”空灵“文明,此文明最后一代星系级”砝码“能源智脑使用者携带能源离开天平星系,却不料来到了地球。地球2020年,科学家莫森在华夏空间站制作出了地球第一座卫星级探测器,竟通过探测器发现了”砝码“。超科技与超武力,颠覆一切!“地球,将是我碎魂者的世界!”
  • 半个竹马斗青梅

    半个竹马斗青梅

    白媛心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次醉酒后吐真言,而且,那个被吐对象竟然是是是她的竹马…怎么办怎么办,不行啦,糗大了,为今之计只有落跑了,小侄女要结婚了,不回去就死定了,唉,谁能明白她的苦啊!
  • 生死枯等

    生死枯等

    爱若有殇,我亦无悔。现代女孩田小贝,书海中的高中生,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陌生的人,陌生的事物,以及自己陌生的身份。在这里,她只想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穿越生活,像一般的穿越者一样吃吃喝喝,可以爱自己所爱的人,可是为什么爱情这么伤人?为什么爱一个人那么难?为什么她总是离幸福那么远?是她太贪心了吗?还是注定?她在爱的旋涡里浮浮沉沉,尝尽情之酸甜苦辣,末了,才知原来幸福是不易得的。女人有时候就是固执的可爱,为了爱,卑微,成长,流泪,哪怕是一生,也甘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