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将此次回调归咎于新股扩容太快,这种看法说的遍数多了竟成了主流的观点。其实扩容只是表象,顶多算根导火线,大盘早就想要调整———这是谁都感觉到却又不愿承认的现实,因为大多数人都愿意去回味“5 ·19”那样赚钱的疯狂,而不愿意面对2001年下半年以来那样缩水的残酷,更不愿意去思考由此带来的深层而长远的影响,仍然习惯于听风就是雨,稍稍缓了一口气就希望行情重来、再搏一把。其实新春以后一个多月的行情中,如果将“两会”期间作为行情主体部分,瞻前顾后一看就很明白,前期利好频传、利空不再,大盘一路上行,后期政策偏向中性或真空,利好传闻仍在传闻中,什么新股发行恢复对二级市场配售,什么调低交易佣金,什么吸引更多的储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始终只是天上的一片云,忽忽悠悠,就是不见下得雨来。周五下调交易佣金的公布更可看出利好是服务于一定目的,在使用上带有很大的功利性,那么传闻中的其他利好是否也将在类似的境况下才会推出。这样的安排可能有诸多原因,但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市场调控的着眼点都只是短期的,更长的思路和政策还只在酝酿中。
所以回过头再来老老实实分析大盘就应该不会困惑了。2001年下半年以来的深跌、深套,特别是机构被困和信心不足,决定了市场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消化和恢复,目前的量能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化上面的层层套牢盘,反弹、震荡、滞涨、回落将是行情的主基调,这是内在的决定因素;同时,管理层在调控方面已是左手右手并用,一手释放利好因素,刺激新增资金进场、修复投资者信心,一手推动着新股扩容的步伐,这两只手就像市场的两个阀门,一个注水,一个抽水,交替使用起来,市场相对平稳、窄幅运行就成为主基调,这是外在的决定因素。两种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市场的基本判断,原则上讲在这样一种格局下预测大盘的走势并没有多大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有人预测大盘调整结束,即将展开新一轮行情,目标低位沪指在1756点,目标高位在1800点以上时,真不知道他是摸着了大象的哪一个部位。
最近一段的市场上还有一个流行的特征,笔者将其叫做“以大为美”。券商要争取做大券商,市场要争取做亚洲数一数二的大市场,新股发行呢,要多推大盘股,下一步还在讨论CDR,将那些在境外上市的大国企再引回来,据说可以起到改善市场素质、结构和稳定市场的作用。遗憾的是券商并不争气,在前一轮大跌中受到重创,信誉受损,增资扩股已陷入困境;市场也不争气,一跌再跌,直跌到各方都看不下去、都急匆匆要出手相救;境内境外两地上市的公司也不争气,好几家公司当年业绩就出现下滑或别的问题,让人怀疑那比境外上市高得多的国内发行价是否有别的目的。还有我们的基金,在一段超常规发展之后,现在也面临最困难的时期,2001年48只封闭式基金披露年报的分红总额为23.4亿元,加权平均单位分红0.0338元,2000年33只封闭式基金分红总额为160.2亿元,加权平均单位分红0.286元,2001年分红能力为2000年的11.82%。基金扩容遇到障碍,一扩就扩到承销商手里,基金经理也频繁变动。以上这些大概都是一轮挤泡沫后的反应,有的是阵痛,有的是矫正,有的是严打,有的是株连,就像1993年整顿金融秩序一样,大家都得经过一次洗礼。
我想以大为美肯定是有其深层考虑的,比如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尽快改变市场投资者结构,希望以此降低市场的投机性;比如新股发行盘子增大,发行价同时调低,以此应对目前疲弱的市场,使扩容不至于中止;比如什么东西只要做大了,方方面面都会好看些的心理。但我想最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利用证券市场尽快打造几艘航母以应对开放带来的压力。比如招商银行百亿以上的筹资,比如CDR的策划,中国联通和南方航空已经放出的试探性气球,可能根本的目的还在于解决企业规模和资金问题。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的打造方式显然比过去政府出面拼组大集团的方式要先进得多,也更市场化一些,但并不是说就没有风险,最让人担心的大概还在公司本身。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过多寄望于公司上市带来机制的转换,而只能希望公司上市前的机制和素质就是较为优秀的,否则钱投进去恐怕只有多少的差别,而没有效率的差异,大而不当,其结果既达不到目的,又带来了市场风险,那可就事与愿违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既要打造航母,就不能在小河沟里敲敲打打,而要在海上,市场一定的资金面、活跃度包括投机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与目前证券市场自身的状况和下一步的发展与建设可能会有冲突,也就是说不排除因为打造航母而给市场带来一些风险的情况,或者使市场本身的某些改革延迟,这时需要做的可能不是认定对与错,而是分清缓与急,把握进与退的分寸。
佣金下调和不设底限的政策已经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喊狼来者居多,似乎由此要爆发一场券商间的惨烈厮杀,其实佣金折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此次不过是承认现实的合理性,今后的竞争可能主要还不在返佣的高与低,而在于服务方面的多样化和服务环节的延长,这一点正如外商投资中国一样,初期是优惠政策的吸引,长远则是多方面的服务和配套环境,券商的竞争会形成一个个性化的格局,生存的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
2002年的政策导向应该是一个平衡的策略,不会只有一个声音、一种方式、一个目标,方方面面的东西都会适度推进、缓缓而行,十个水桶八个盖,水桶一个也不能丢,一个也不能不管,惟一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倒腾盖子。
(发表于2002年4月8日)
(发表时标题为《券商机构以大为美》)
大盘如预期,上上下下总也跳不出这几十点的小箱体,个股的活跃还不足以形成整体的潮流,跟随其中忙活了大半天的人们总感觉是在原地踏步,所获者寥寥,所失者也寥寥。其实,既然大势如此,箱体太窄,无利可图、无法把握,一动反倒不如一静,选准了就死靠着,不再来回折腾。打开走势图看看就会发现,在并不算长的时间段里,不少股票的涨幅已不可谓不大,但真正能把握住从中取利者却不可谓多,这其中不能没有一点启示。
与大盘的疲沓不同的,是这两个月来市场中各方越来越明显感受到的自身生存状态已经和将要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