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 团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土匪横行,为保境安民,陕西督军张凤$在全省普遍建立民团。宜川县乡间设民团,但无一定编制,人数多寡不一,有的数十人、数百人不等;有的是一村或数村农民联合举办的,但大多数是地方豪绅组织的。县设总团,置团总一人,官兵数十人,下设东、西、南、北四个区团。1914年,县总团改编为巡辑队,设队长一人,由县署委充,各区团未变。1929年,巡辑队改组为保甲总队。1931年,改称保卫总团,由县长史秉贞兼任总团长,另委任副团长一人,直辖一个中队,四个区团,区团各设区团长一人,官兵100余人。1935年,县保卫总团改为保安大队,由县长淮健民兼任大队长,陕西省保安处委派少校副大队长一人,下辖三个中队,归陕西省第三区保安司令指挥。1940年11月,县保安大队改编为省保安第3团,调离。后国民党宜川县组建自卫队1分队50余人,受陕西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指挥。1945年,县长又增编第2保警队。各乡成立七个分队。1946年,县长主持成立自救卫队。1947年,县长增编保警队为3大队。
在民团建立初期,一些由农民自发组织或由进步人士和开明绅士举办的民团,在消除匪患、维护地方安宁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那些由土豪劣绅组织把持的民团,成为称霸一方、摊粮派款、欺压百姓、大肆进行反共活动、破坏抗战的反动武装。1935年5月,国民党宜川保卫团、民团在屯石崾"、高树梁、集义等地同杨森率领的红军骑兵团、红军游击队多次作战;抗战时期国民党大搞反共摩擦,加之反动民团袭扰破坏,宜川抗日机构被迫撤离;1947年,宜川早期中共党员邓景亭就被民团杀害于集义阴凉沟。1948年,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国民党地方武装包括民团消亡。
二、国民兵
1933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兵役法》,193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兵役法》规定,兵役分为国民兵役和常备兵兵役两种。男子年满18岁至45岁,在不服兵役时,服国民兵役。服国民兵役者皆为国民兵,平时受规定教育,战时以国民政府之命征集。
(一)国民兵的编组
国民兵分脱产与不脱产两部分:脱产部分有警备队、常备队和后备队三种。县警备队为一个中队,大部分枪支齐全,其任务为担任地方警戒事宜。常备队与警备队任务大致相同,惟枪支不全;后备队为输送壮丁到部队的训练机构。不脱产部分,县编团,乡或数联保编中队,联保编大队,保编分队,一甲或数甲编班。
(二)国民兵的训练
国民兵训练形式分两种:一种是按集中在乡或联保处训练;一种是将乡或联保划分为数区,分区训练。训练内容亦分两种:一是军事,主要是立正、稍息、左右转、齐(正)步走、枪械知识等;二是政治,由政治教官每日进行“精神讲话”,如“拥护领袖”,“服从命令”,以及反共宣传等。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春、秋两季农闲时。规定每期训练三个月,但多数只训练一至两个月。
(三)国民军训
国民军训,即对全体国民进行的军事训练,使之成为“知战”之民与“卫国”之士。1937年,宜川县成立“社会军事训练总队”,设总队长、军事教官、督练员等。联保、保分设社训分队和小队,负责国民训练。较有系统的训练是从1939年春开始的。是年,成立了宜川国民兵团,撤销社训总队,国民军训和国民兵的训练,统由国民兵团负责。省政府为“普及全社会军训”,曾对各县社训组织加以调整,规定社训经费,并轮训各县社训督练员、分队长、社训教师等。1942年1月,为普及全民军训,成立宜川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归陕西省训练委员会直接领导。所长由县长担任,设教育长一人,总务、教育、训导三股,及军训队、国民党临时区党支部等组织,调训对向为保长、保队副、保学教师等,训练内容是政治、军事、业务,每期训练一个月,每年训练2~3期。1947年,训练所裁撤。
三、红枪会
宜川红枪会兴起于1926年,是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自发武装力量。主要是为了反抗国民党驻军横征暴敛和地方豪绅的苛派勒索。1926年,石谦部驻防宜川,苛派杂捐,致民不聊生,遂举起红枪。7月,韩英等人在安乐山组织红枪会设坛习武,被石谦部击溃。北九天也有几名河南人自称红枪会之师,教习村民,后被公正张明德遣散。而南塬红枪会声势浩大,准备到北赤立坛,石谦急调延长驻军康凤周带兵围剿。8月2日晚,红枪会与康部交火于北赤,到3日,被打死10多人,其余溃散逃走,同时河儿川红枪会也被击散。10月间红枪会又起,三冢庙等地有人设坛练习,12月,石谦派所辖7、8两个连镇压红枪会于太吉庵。1927年2月,红枪会师傅驾临高山设坛天神庙。4月,在茹兰庙与古勇寺的寨丁发生冲突。5月,在合兑村牛王庙设坛。5月7日,石谦命张协亭带兵弹压,红枪会四散,张又攻高山数日,红枪会投降解散。
四、抗款军
抗款军兴起于1935年,是各乡百姓为反对官绅的苛捐杂税而自行组织的武装力量,领导人主要有新编抗日义勇军副司令员杨开德等人。抗款军政治上与官府豪绅对抗,倾向于共产党和红军,所持武器主要是大刀、长矛和少数枪支。
五、游击队、武工队
(一)宜川第1游击队
1935年,杨森率领红26军骑兵团围攻县城后,宜川县第1游击队成立,由赵正化(中共党员)带领,起初仅六七个人,后发展到七八十人,在高树梁、集义、赤塬、屯石崾"等地与民团作战,同年6月,与宜川游击队合编为“新编抗日义勇军”。
(二)宜川游击队
1935年,宜川游击队有多支,其中最主要的一支是由后九殿哗变民团组成,有30余人,武器装备良好,李振海任队长,刘安祥任指导员,后与第1游击队合编为“新编抗日义勇军”。
(三)新编抗日义勇军
又称宜川抗日义勇军,1935年由宜川第1游击队、宜川游击队改编而成,110多人,枪支七八十条。黑志德任司令员,赵正化任政委,在宜川、洛川等地活动,人员最多时发展到400多人,并在阁楼、殿头成立了由吴浩、曹贤清领导的第11游击支队和由张志孝、刘葆璋领导的第13游击支队,每队40~50人。1935年10月,黑志德、赵正化先后调离,由阎志俊接任司令,后被改编为红军第4路游击师。
1935年4月,抗日义勇军300人在赤卫军的配合下,在高树梁歼灭高双成部一个连,缴获长、短枪10余支,子弹数千发。国民党军队一个营和保安队进攻苏区,义勇军多次阻击,后退至高卢、安里、阿石峰、高树梁、罗子山一带活动。随后又在殿头、阁楼、太木一线展开武装斗争。6月初,义勇军五六十人与游击队共300多人联合行动,在骆驼塬与民团张正卿的200余人和地主武装上百人交火两次。
(四)红军第4游击师
1935年10月,红26军骑兵来宜川整编游击师,邵、杨调离,游击师大部改编为红宜独立营,其余人员编为游击支队,贺廷智任支队长,刘葆璋任政委。1935年11月,在宜川太留附近,由宜川新编抗日义勇军,宜川第10、11、13游击队,延安第4支队,延长第18支队,甘泉第6支队共同组建为红军第2路游击师(后改编为第4路游击师)成立,全师共600多人,司令邵凤林,政委杨凤岐。
红军第4路游击师是一支力量较为集中的游击队,主要活动在县川河以北和甘泉、临镇一带。1935年7月初,在宜川蝉塬村击溃进犯苏区的民团,毙伤30余名,缴获枪支10多条,子弹数百发。三四天后,又在阿石峰痛击民团,毙伤20多人,缴获枪支10余条,抓获2名地主并予枪决。后又在阿石峰、甘草、左家、云岩附近歼灭几股民团武装。在200多名赤卫队员的配合下,游击师越过县川河袭击白区官庄据点,全歼百余人,缴枪30余条,子弹300余发。此后游击师发展到700多人,枪支弹药得到补充。1935年10月,游击师和游击队、赤卫队随红军骑兵团到集义和韩城活动,消灭数支地主武装、民团。
(五)红宜独立营
1935年10月下旬,红军第4路游击师大部改编成红宜独立营,任大国任营长,张志孝任指导员。
红宜独立营成立后,首先与贺廷智游击队配合,在上马村击溃冯定国民团,毙伤20余人,俘虏3人。10月底,独立营和游击队在云岩附近堵截从延安溃逃的国民党东北军王以哲部,并击溃其一个团,缴获战利品30余驮。后因东北军后续部队赶到,独立营边打边撤,打死打伤数十人,缴获中正式步枪30多支,机枪两挺,子弹万余发。独立营亦伤亡30多人,营长张志孝牺牲。1936年2月,红军主力东渡黄河,独立营防守县川河以北,掩护红军渡河。3月,国民党军队和民团进攻苏区,独立营在新市河北丛多次阻击,伤亡较大。1936年4~5月,红29军进驻临镇、云岩,将独立营编入红29军第256团。
(六)宜川支队
1946年,黄龙军分区从教导队中抽调武装骨干30多人,组成宜川支队,在宜川工委领导下,寻机出击,有计划地组织暴动,配合了西北野战军和党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宜川支队突袭国民党军白子明部,后因力量悬殊,支队主动撤退。10月,西北野战军第2、第4纵队攻占宜川,宜川支队随工委一起进驻县城,后撤出。与国民党河清乡政府及民团谈判,使集义和平解放,收缴枪支20多条。但因国民党政府和反动民团反扑,宜川支队被包围,损失惨重,从此,宜川支队解散。
(七)宜川大队
1948年2月,黄龙地委行署派贺生高、封应书、自彦博三人,带领武工队员30多人,发动群众,支援前线,配合西北野战军主力攻打宜川。宜川解放后,留守地方部队一起被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宜川大队,并成立了民兵组织,一起配合政府,反霸、剿匪、安民,保卫新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