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是从《孙子兵法》的谋略智慧中演绎出来的生存智慧。它告诫人们,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最高的智慧就是“伐谋”,即不使用武力,而使用智慧使对手心诚悦服地投降、屈服。古今中外,无数人使用这一智慧,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一、不战而胜的兵法谋略
“上兵伐谋”虽然来源于军事领域,但对其他领域如官场、商场、为人、处世等亦有其普遍价值,其“伐谋”、“伐交”、“伐兵”、“攻城”之道,为我们的现代竞争带来了诸多启示。
1用兵以谋,取胜之道
“上兵伐谋”一词出自《孙子兵法》。《孙子·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原文是: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兵的谋略,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次之。同理类推,使敌人全军、全旅、全卒、全伍投降是上策,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则次之。百战百胜虽好,但不是最好的方法,不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打仗取胜的上策是靠谋略,依次是靠外交、靠伐兵,最下策是死拼硬打攻城。死攻城池,要制造战车、器械,伤亡代价极大,攻城是不得已的事。因此,凡善用兵者,使敌人屈服却不一定去征战,夺人城池却不一定去进攻,打败一个国家却不用很长时间;也就是说,既要夺取天下,还要保持其完整性,这样做,不必派兵去就可获得所有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孙子这段话主要强调了一个“谋”字,即打仗仅靠死打硬拼是不行的,最高明的办法是“上兵伐谋”。“上兵伐谋”源于孙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也是孙子“知兵而非好战”军事文化智慧的具体体现。
2伐谋之道,慎战速战
“上兵伐谋”的具体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充分彰显了孙子“慎战”的思想。
相对于战争,和平是最佳的选择;相对于好战,“慎战”是最佳的选择;相对于旷日持久之战,速战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孙子强调的“慎战”、“速战”,是在战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最佳的战争观念。孙子清楚地知道,尽管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战争会消耗社会资源,所以要“慎战”。而一旦不得不开战,就要“速战”。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而“速战”则可以一方面减少因战争带来的巨大耗费,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补给困难的问题。
当然,“慎战”并非不战,而是讲究如何去战,即如何以最小的社会资源消耗去获取战争的胜利。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能把握胜利的五种情况。
《孙子兵法·谋攻》说:“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说,是否能够战胜敌人有五种情况可以判定:一是大敌当前时,知道该战还是不该战者胜;二是明白双方兵力多少的人胜;三是全军一心,同心协力者胜;四是有谋略、有准备者胜;五是将能胜而君王不干预者胜。这五种情况就是知道能不能打赢敌人的标准。这也反映了孙子的“谋攻”和“慎战”思想。
在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中,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崇尚智谋和慎战。这一文化价值取向,使得统一战争的谋划者在构筑其战略方针时,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减少了无数惨重的伤亡及无谓的物资消耗。
二、威加于敌的制胜砝码
“上兵伐谋”的首要条件是“威加于敌”,也就是说,你自己只有具备强大的实力,才能实行这个谋略。因为弱国或者弱者是不可能有威信和魄力的,更不可能不用武力就能迫使敌方投降。就好比战国时期燕、韩等较弱的国家不能奈何秦国一样。你只有拥有秦国那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才能威加四方,所向披靡。
1实力雄厚,智谋超群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提出的“善之善者”之策。应该说,只要是一个明智的指挥官,都会希望以这种方法赢得胜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战争时期,并非是每一方都能做到这一点的。那么,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究竟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呢?
首先,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其次,我军不仅要在数量上多于敌军,而且要在质量上胜过敌军;最后,还需要采取一些外交活动和智谋手段来达到目的。
《九地》篇中说:“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有了强大的实力,就可以将敌人震慑住,由此可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心理学上的威慑,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畏惧作为基础的。
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后,再以非军事手段的“伐谋”、“伐交”作为达到全胜的有效手段,才有可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指的是军事斗争的不战,而在军事以外的领域里则丝毫不能松懈,比如:外交努力以及策反、攻心等战术的运用。这里的“谋”、“交”即为达成全胜目标的各种手段,最常见的就是分化对手,激化对方内部矛盾、制造内乱,或扶植其中一方势力,或通过种种方法引诱对方做出错误的决定等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谋攻抵消对方的优势。
2有备无患,来则能战
打仗要打有准备之仗,强敌来临时,不仅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消灭敌人,还要用谋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所以,防御外敌的法则,不要把希望放在敌人不会来犯的可能上,而要做好准备足以消灭或打退敌人,才是上策;当敌人兵临城下后,不能寄希望敌人不发动进攻,而要充分做好防御,使敌人无隙可乘,无计可施。这一点是我方获胜的思想基础,只有自己不被敌人战胜,才有可能去“屈人之兵”。只有自己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实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的前提,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那么,任你口吐莲花,口若悬河,恐怕都难以屈人之兵,因为不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威慑力;没有威慑力,对方就不会惧怕你;不惧怕你,还何谈屈人之兵?
此外,当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时,也可以通过示弱,或夸大第三方势力的威胁等手段来起到保证自己置身事外,坐收渔利的效果。
三、企业经营的伐谋韬略
“上兵伐谋”之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已被广泛运用。“上兵伐谋”大意是说:用兵的将帅,要善于通过各种谋略手段,使敌人放弃原来的战略企图,或者通过一定的威慑手段,迫使敌人不敢产生这种战略企图。他们通过直接与战争决策者对话,晓以利害,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1企业经营,谋划为先
经营即筹划营谋之意。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营与商品经济连在一起,与市场连在一起,与竞争连在一起,商品经济的经营是靠经营者筚路蓝缕、深思熟虑才能获取的;是人的智谋在商场上的全面展现,亦即商战“伐谋”的结果。
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市场,以商品设计与生产为起点,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用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使企业产品实现其使用价值,以谋求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生存。
企业经营和商品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产品在生产领域中出世,在流通领域中流转,在消费领域中实现其价值。
产品的价值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实体,是区别不同产品品质的界限,也是区别不同生产厂家的标志;价值是产品生产中劳动量的投入,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凝结,是商品交换的凭借与依据。
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必然会遭遇同类产品的竞争,这时就要看你的劳动投入量是否低于社会平均水准,产品质量是否优于其他企业;如果满足这些要求,你的商品就会畅销获利,反之则会滞销亏损。
商品的畅销与否反映了一个企业“伐谋”水平的高低,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经营者只有摸准市场消费趋势和竞争者情况,然后确定产品生产方向,组织好生产,并通过一定的行销手段,把商品送入流通领域,产品才可能有销路,其间,经营者除了要保证生产优质产品外,还应在营销上做文章,再好的商品,也有个让消费者认知的过程,如果商品面市后无声无息,恐怕消费者也会不屑一顾的。
2管理时间,争取效率
《孙子·作战》中说:“兵贵胜,不贵久”,意思是说,在作战中不能拖延时间,贵求速胜。在企业经营中,时间也是个重要因素,合理利用时间,争分夺秒,企业就能创造价值,反之,时间效应差,单位时间的效益不高,经营就会出现负值。时间、速度、效率三者,时间是矛盾的基础,把握住了时间,有效地用好了时间,效益和速度就会同步提高。
“天无年,无可延也;人有年,可自人延之”。清末改革家谭嗣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时间是没有限制的,不存在能否延长的问题;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可以自己延长。他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人可以无限活下去,他是指要在时间的内涵上去延伸,在既有的时间里,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时间含量,即“延年于所办之事”。谭嗣同认为,西方经济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时间。他主张惜时,认为惜时就是惜财富,反对奢时,认为虚掷时间就是虚掷财富。“惜时,而时无不给。”惜时了,时间对你就会无所不给。“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在《致青年商人》中说:“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中国现代企业家不仅记住了他的这句话,还把其发挥为“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把时间与生命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使人们明白人生的短促,生命的可贵,继而珍惜时间,珍惜光阴。
珍惜时间,就应该把时间视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资源对待。资源需要用金钱去购买,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时间需要谋划,需要管理。只有把时间资源谋划好了,管理好了,时间的金钱价值和效率的生命价值才能成倍显现。
时间不偏不倚地属于每一个人,它是世界上最公正的资源,我们务必要珍惜时间,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3企业智囊,献计献策
每个企业都有各式各样的职能组织,如财会、人事、销售、后勤等,这些组织各司其职,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现代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有的企业又专门设置了智囊机构。智囊机构,在国外也称之为思想库,是一种属软科学咨询性质的机构。在这个组织中常常荟萃有各种专家,诸如懂社会学的、懂政治学的、懂军事学的、懂经济学的、懂法律的、懂科技的等,这些人专门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决策。美国的兰德公司、斯坦福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的战略研究所,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等,都是智囊机构中的佼佼者。那么,智囊的作用是什么呢?《六韬·龙韬·王翼》中说:“主图安危,虑未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意思是,智囊的主要职能是,谋国之安危,除国之隐患,评议将之德才,严明队伍赏罚,授人以官,决断疑难问题,对一些事情审度、裁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