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一)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文化事业机构的管理,一般称为“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简称”文化体制。它是建立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国家几乎包办了所有类型的文化事务,各类文化机构均被列为国家事业单位,各种文化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统包供给。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发展的低谷,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公共资源的再配置,也无力公平资助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机构。加上社会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各文化事业单位由国家包办、政府部门分工统管、财政统包供给,各事业单位仅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事业发展和营运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各事业单位既无自主权又没有实质性责任,更无“断炊:之虞,因此就形成各事业单位对上级”等、靠、要,吃国家财政大锅饭:的格局。这种传统文化体制有三个特征:
(1)文化事业主体的国营化(或称国办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下,所有文化事业均为国家所有,采用单一的国营体制,由政府设立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和经营,国家通过政府的事业职能部门及其所附属的事业单位来完成国家的事业计划,而各类研究院所、学校、医院、演出团体、文化馆、图书馆、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球队、体育馆等则成了国家事业单位。文化事业主体的国营化,表面上看是扩大了政府的事业职能,增强了国家主题话语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却抑制了社会办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各项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文化事业机构的行政化,即政府统管各项文化事业,还要直接控制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六级政府层级制,从上至下分为:中央政府→省→地区(地级市)→县(县级市)→区→乡镇(在特殊年代曾称公社:)。每一级的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文化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如文化部、文化厅、文化局等,其他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或机构则接受国家机关的领导,变成政府部门的某个直属单位或附属物,造成文化事业机构与行政部门一体化,导致文化事业机构的行政化。政府也在管理文化机构的过程中,将文化事业的举办者、机构所有者、行政管理者、业务经营者、运行领导者等职能集于一身,使文化事业机构变成政事不分、角色不明、无法行使自主权的群体,其文化创作、求新和产出的积极性自然会严重受挫。
(3)文化事业主体实行行政财务体制。由于受事业单位非经济化,即文化事业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等观念的影响,当时的文化事业单位所从事的活动均是非产业化的。没有生产能力,也就没有生产收入,因此,文化事业单位普遍没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只有依靠国家财政来供养。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补贴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补贴并没有对文化事业单位起到调控作用,反而造成铁饭碗,大锅饭:效应,文化事业的主体机构因此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已陷入瓶颈:境地,要使文化生产力得到释放并发展,只有改革。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体制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建国初至1966年这一阶段又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分界线是1956年全国范围内出现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这是当时中国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即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全面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在此之前,文化体制的管理既包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也包含自负盈亏相对独立的集体性质的文化组织,甚至还包含了相当数量的私人”事业,如私立学校、私营报业、私营出版社、私营电台、私营书店、以自由职业者为身份的作家、画家、自由撰稿人和个体艺人等。但在改造高潮:之后,国家实现了对私营文化事业:的国营化,并削弱集体性质的文化组织在文化体制中的地位和成分,整个文化体制向单轨的国家所有制转变。
2.第二个阶段:1966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时文化管理确立国有国营,又称全民所有,即全部或大部分财产均为国家所有;国营,是由国家授权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管理和经营,习称国办,这种单轨体制形成思想定式的时期。
3.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是对传统文化体制进行改革的阶段。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大致与国家体制改革同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国统一部署,自上而下进行的国家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共有四次,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这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对上述传统文化体制的三大特征进行改革:
(1)改革文化事业单一所有制的结构,将国家办的小文化:引向社会办的大文化。建立文化体制多元结构,重新引进或建立私有和集体所有制文化机构,借助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发展文化事业,形成文化新格局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2)配合国家行政机构的精简改革,对国家文化行政管理的职能进行调整,将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职责分开,国家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从指令性向指导性过渡,也就是使政府的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过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社会力量经办文化产业,即民营(个体经营、集体经营)文化产业再度兴起,国家文化行政管理基本上便分成两大块:一是对原来国有国营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指导;一是对民营文化产业进行管理指导。
(3)改变文化非经济化的旧观念,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发展的首位,与此同时,建全宏观调控机制,改革文化艺术生产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机制。具体做法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文化体制内,在文化产出与文化受众之间以及文化资源的再配置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生产和经营的运作机制,让各文化单位或机构在良性竞争中寻找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来建立规范、有序、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让发展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生产力的两大支柱。
4.第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文化体制进入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在对前一时期改革的反省和思考之后进行的,其宏观部署大致是: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文化管理体制的目标,发扬前期成果,修正不足之处,根据形势调整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1)明确目标,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两轮驱动,一个轮子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为全体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个轮子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企业,以壮大文化市场。
(2)确立文化立法框架,积极推进法制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21世纪初,随着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陆续进入中国,治理整顿文化市场和运用世贸规则去规范和管理文化市场,引导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资,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发了200多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涵盖了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
(3)广泛落实政企分离。按照国家体制改革的步骤,对文化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分类管理的改革)和转企改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成文化企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迄今为止,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在调整布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善管理: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文化事业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类文化产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局面。
1.从文化生产发展的态势上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呈现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大众化、商业化的特点20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知识经济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更是受到空前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十五:计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其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增加。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必定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或出于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或已不满足于经济大省的形象和定位而力争向文化大省的定位迈进,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专家和社会各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各个地区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情况来看,它们为各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也将会带动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从文化消费的发展态势上看,人们的文化消费面临着多种选择,呈现出多样化、从众化、流行化、时尚化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度假消费模式出现转型。由于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连续出台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措施,文化消费需求也持续增长。2007年在文化消费方面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继“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再度增长20%后,”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同比下降了0.5%。多年来持续上升的黄金周旅游人数,遭遇了第一个转折点。这一转折引发了关于“法定带薪假日:问题的讨论。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定带薪休假:的实施,将集中度假:改为分散度假。这一条例的实施有利于消费模式的转型和文化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从文化事业的发展态势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体表现在: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涌出了众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投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全社会所重视;加大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力度,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将继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动力,它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是现代条件下衡量人的综合性素质的科学标准。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实现理想的基础,纪律是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的表现,也是理想和道德的保证,有文化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又离不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需要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必须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宪法规定范围内,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创造性劳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只有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际,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扎根人民群众中,才能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坚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成果。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6)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长期坚持不懈,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手段,使文化领域的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是中性的,而是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文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及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观点,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现阶段广大民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做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则是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个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发扬和光大,时代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又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民族,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塑造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治国方略等主要方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旗帜鲜明地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简称八荣八耻。具体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首次提出八荣八耻,是对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
2.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坚持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反映不同利益主体需求的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此,要正确面对这种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不断提高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要向历史与现实的不同文化敞开,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善于挖掘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学习借鉴国外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另一方面要关注新实践、新课题、新经验,进行新创造、新思考、新概括,不断汲取新的精神滋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对现实生活的发言权,发挥对其他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主体,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和影响力,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非放弃主导。只有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才能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群体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才能有效引导、带动较低层次的价值观念向较高层次转化,才能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又在总体上保持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协调与合作,使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具有多层次性,既有先进性的要求,也有广泛性的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形成和完善不同层次的道德体系。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必须要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和持久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国家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出大批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中国有13亿人口,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素质总体来说还不高。加快教育发展,是把国家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开发中国巨大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事业必须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子女就学困难问题。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身;义务教育缓解择校热;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教师行业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大学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13.5年;20%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大大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发展经济,科技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首先,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06年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而中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至2007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49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02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00亿元,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再次,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国家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化工、钢铁、铝材、聚合物材料、水泥、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最后,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为跟进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中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使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微电子装备、能源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生长点。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家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1988年,政府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2007年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从1990年的27个发展到54个,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当然,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要正确把握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对社会经济结构、现代化进程和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三、创建学习型社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意识,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指具有开放、灵活、发展、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人、家庭、组织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的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含义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整个社会以一个全新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全员学习、团体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社会的主流取向。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学习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方式和动力。
(一)学习型社会的特征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教育与学习的社会性、开放性和活化性。一是教育的全民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即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资源共享,个人终身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充分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二是学习体系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即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动,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实现组织或社会内部以及外部在学习上互相促进。三是学习观念的时代性和活化性。即在社会主体观念上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点,有活的知识观,高度重视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有活的信息观,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有活的学习观,在变化发展中学,随机地学,终身地学;有活的人才观,重视人的学习、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有活的资源观,重视可发展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有活的组织观,重视组织的适应性、可调性。
(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发达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条件
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以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虽然也需要学习,但这些新的潮流出现以后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就必须在信息网络建设和知识传播条件上进行投入,具备基本的学习型:基础。
2.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等。保障这种全方位的学习需要一种开放和互动的有效机制。所谓开放,就是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入本组织和社会,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所谓互动,就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实现组织或社会内部以及同外部在学习上充分地互相促进,同时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程序,使之互相促进。
3.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实际上,人力资源同学习型社会是逻辑地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是诸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并使之得到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的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手段,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
4.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氛围
缺少充分的创新动力和缺乏追求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必须要有激励人们创新的体制和氛围,使从事创新活动的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和获得尊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5.不断超越原有的观念和结构
每一种社会都有其相应的观念和意识。在学习型社会,人们在观念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善于与时俱进。每个人都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观念,在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不断超越自己。
(三)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
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民族。21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期,将成为全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1.营造社会氛围,确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观念的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灵魂。在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的过程中应着重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理念,把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推进社会发展和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上。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传统的终结式、完成式学习向即时式、终身式学习转变。
(3)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使学习行为经常化、普遍化、社会化。
(4)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体的学习纳入群体行为和组织管理与发展之中,致力于索取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有机统一。
(5)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升华与延伸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开发。
总之,要启动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氛围,更新理念,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舆论基础。
2.深化改革开放,构筑具有开放性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依法确定的本国学校教育体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完善的、开放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一方面,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重点突破制约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强化中国国民教育的开放性,面向社会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使学校教育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以满足人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和社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需要。
3.创建学习型组织,夯实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求社会各种组织,包括机关、企业、社区、家庭等都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创建学习型社会不可逾越的基础工程。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都要积极、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4.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保障机制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来保障、来推动。一是要建立组织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基础投入机制。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投入。三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四是建立文化推广机制。五是建立服务指导机制。六是要建立保障学习的政策动力机制。围绕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各级政府也要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具体的政策和规定,逐步建立和完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坚持依法治学,推动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进程,使创建学习型社会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怎样理解文化的概念和地位?并举例说明。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有哪些?
3.论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