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最伟大的四大文明之一,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绵延不断,这一让世界学人感到困惑的不间断:之谜,是体认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的基点,它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和理念。
1.中华文化的不间断性显示了中华文化基本理念和精神的辉煌、伟大、韧性的生命智慧8000年前,中华进入农耕文化(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兴隆洼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河姆渡文化、彭头山文化),6000年前,出现三皇五帝(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中国境内的各氏族形成共识中国:的观念,一种灿烂的中华文化开始形成。4000年前夏王朝建立,形成了联邦式的中国。2000年前,秦王朝建立,形成了体制上的大一统帝国。中华民族的形成不仅体现在器物上彩陶、玉、青铜的辉煌,还体现在礼乐文化的形成和思维创造上。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从文武周公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规模。
在世界史上,中华先秦百家之学和希腊哲学、希伯来先知、波斯索罗亚斯德教、印度诸教,被称为哲学突破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承继远古、直面现实,形成了以儒家为核心、融纳百家的思想局面,形成了儒道互补、儒法互用、儒墨共持的中国理论思维的基本范式,至此而下,历经秦代至清代,不断地丰富,发扬光大。近代以来,面对世界的现代化大潮,中华文化在历史洗礼中经过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起了一个现代的、独立的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全方位地融入世界。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文化是一个从未间断地连续发展的文化,中华民族因而也是一个根据面临的境遇而不断地自我调整、与时俱进的民族。正是中华文化的不间断性或者说连续性,不但显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化时间观,而且也由这一连续的时间凝结起了一种历史地累积形成的物质、思想、艺术符号,这一种独特的时间模式和符号形式,是形成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的关键。
2.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宗教、多习俗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从三皇五帝的主线承传和黄帝、炎帝、蚩尤的共在与分合,到禹合万国,中华民族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念中,形成了四海一家、民族共和的思想。中华民族从来都有一种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念,有夷夏共生的统一理念。这种理念,是中华民族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远古分散的部落,凝结成以华夏为中心、多民族的统一体,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与中华文化从开始到发展,在自己特有的民族思想——信仰系统的感召下,所具有的容纳万物的博大胸怀、对宇宙之道的敬畏态度、对历史大化中人所体认的通变智慧、对人在宇宙大化中主体行为的反思精神紧密联系的。
3.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的丰富性,凸显了中华文化“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宽容、开放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从远古始,形成了个人、家、国、天下的天道一体的文化,这一文化并没有走向一种宗教型文化,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型文化。这一人文型文化,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身家国一体紧密相连的核心价值,形成了让这一核心价值神圣化的慎终思远、敬祖崇圣的信仰传统,三皇五帝和禹、汤、文、武、周、孔,形成了具有信仰性的文化精神,产生了诸子百家在思想上的多样性,有庄子的逍遥想象,有屈子的浪漫情怀,有墨子的兼爱非攻,有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有孙子的神奇兵法。在这一核心价值和信仰体系的基础上,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天学上,独特的星辰观察,辩证的阴阳历法;在地学上,从禹贡到奇特的风山理论,从《水经注》到《徐霞客游记》;在礼乐上,从远古威武的百兽率舞到战国编钟的宏大气魄,再到元明清的祭祀场面;在艺文上,从《诗经》、《楚辞》到秦始皇兵马俑,从汉赋、汉宫、汉画像到东晋书法、六朝骈文,从唐诗唐书到宋词宋画,从元曲到明清小说、版画年画、苏州园林、昆曲京剧;在宗教上,从道教、佛教到摩尼教、景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科技上,从彩陶青铜,到中医中药,到丝绸瓷器,到四大发明;在天下观方面,从张骞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在民族观方面,从远古的氏族联盟到唐尧虞舜的协和万邦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信仰系统辉煌而丰富,璀璨而多元,为世之罕有。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时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宋明理学。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按演变顺序,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代,但这些朝代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表现在:
(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二、中华民族精神
关于民族精神,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所以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另一种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劣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的话,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也就是说民族精神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创造人类文明的伟大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渗透在其血脉、贯穿于其悠久历史、熔铸在其灿烂文化及其光荣革命传统之中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社会心理及其所蕴含的旺盛生命力、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关于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论述。梁启超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重中庸与和谐、重统一与团结、重德、重爱国、重人文五方面。梁漱溟把中国民族精神概括为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郭沫若则指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一、富于创造力;二、富于同化力;三、富于反侵略性。鲁迅虽然深刻地鞭挞了国民性中的消极面,但对国民性中的积极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指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成年人的理智而又童心未泯的这样一种人;中国人的精神是心灵与理智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灵魂趋向,或用诗人的语言来说,一种恬静如沐天恩的神圣心境。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是中华民族凝聚、繁衍与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共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要素作了总体性概括,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指国家和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认同和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依恋与关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精神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维护祖国利益为最高职责,并反映了历史进步趋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爱国精神是世界上各个民族普遍推崇的思想情感,它以对祖国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以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准则。中华爱国精神表达了爱国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即为祖国的利益和尊严而奋斗的精神面貌,献身祖国的价值取向,以及自觉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的民族气节。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而作为行为模式,中华爱国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上,反对侵略,捍卫主权,实现民族平等;在群体与国家的关系上,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在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上,祖国利益为上,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所以古有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今有钱学森、邓稼先等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献身科学的两弹一星:精神。
2.团结统一的精神
以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为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团结统一的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在思想家的理论成果中得以体现,同时在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自发意识和日常言行中得到展现。崇尚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共同观念。自古就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等思想,所谓大一统,实际就是要把中华民族视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国家统一、保持族群的完整性。统一的观念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这成了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这种取向逐渐渗透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成为我们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式。
中华民族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崇尚统一的整体观念,也形成了团结一致的价值准则。在本质上,团结一致的价值准则就是要求通过整体利益内部各个部分力量的凝聚,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中国历史中,尤其是在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刻,这种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政治纲领,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等。
团结统一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我们当代中国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力量凝聚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强不息的精神
《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古代哲人以天人合一:
作为哲学思考的立足点,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而人也应仿效天的运动精神,积极有所作为,永不止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不断地发展。这种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人生哲学,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腾飞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自强不息的本质含义是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永不止息。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古往今来,自强不息的事例举不胜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为中国传世格言。
4.勤劳勇敢的精神
勤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品格中的积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认同和传承。在《尚书·大禹谟》中,便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的基本要求是“习劳苦,因此将”勤:与“劳:并称;”勤:还表现为奋发精神,因此将“勤:与”奋:并称,要做到“勤劳,”勤奋,势必要珍惜时间,持之以恒。中国是个农业文明的国度,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只有勤劳才能生存下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勤劳的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中国人的勤劳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与象征。中国人崇尚勤劳的美德,主张通过劳动和节俭积累社会财富,全世界各地几千万华人华侨,许多人在各项事业中获得成功,他们给外国人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勤俭。
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主体品格中重要的方面,从古到今都为中华儿女所倡导和弘扬。勇敢顽强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在道德追求的过程中,它表现为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精神;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它表现为不屈不挠、永不退缩的精神;在责任与义务面前,体现为义不容辞、敢于担当的精神。中华儿女具有愈挫愈奋的性格特征,越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越是能够激发自身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突破了一次次艰难险阻,为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爱好和平的精神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不同事物之间和衷共济的状态。中华民族的先民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以中正和谐为理想境界,视天地人为统一整体,形成“贵和:的理念。”礼之用,和为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包容和谐的精神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内化成一种民族心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例如,修身讲究心平气和,齐家讲究家和万事兴,治国讲究“和睦兴邦,”和平共处,等等。和谐:在中国就是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代名词。
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著称于世,以平等友好为人称道,几千年来,培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经历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抵御侵略的岁月,也遭受过长期内战、十年内乱的痛苦,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当前,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但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局势的基本特征。就国内来说,伴随着总体小康的顺利实现,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同时,也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态势面前,中华民族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会遇到一些严峻挑战。它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平、发展的有利环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以和为贵、平等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进而维护世界和平。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外来的思想文化有先进的、积极的,也有落后的、腐朽的。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区分外来思想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积极还是腐朽;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先进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必须紧跟形势,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总之,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