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资源
(一)地理位置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位置关系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中国有辽阔的领土和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广阔的水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领土东西横贯经度约62度,东西宽达5200千米,东西时差4个多小时,领土最东端在东经约135度的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合流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乌孜别里山口(东经73度40分)。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依然是满天星斗。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跨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米,领土最北边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度33分),最南端是北纬4度附近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当南海诸岛是一派盛夏风光之时,江南田野已是一幅春耕大忙画面,而黑龙江大地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中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也有广袤的海洋国土。中国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约18000多千米,中国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还有160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海洋面积及其之下的深海水域,都是中国的国土。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台湾岛面积最大,达35798平方千米。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中国领空为中国领土和领海以上的空域,共约1430万平方千米。
中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我国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东北与朝鲜为邻;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北面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相接;西南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东面为韩国、日本,东南面为菲律宾,南面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1.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而论,在国土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2)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峦、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现四级阶梯状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雄踞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越过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和北部的昆仑山与祁连山,地势急剧下降,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构成第二级阶梯。跨过第二级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的是第三级阶梯,此级阶梯地势下降到1000米至5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和岛屿带,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中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为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同时也会对其他地理要素,如气候、河流、交通产生影响。
(4)地形复杂多样。中国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有广袤雄伟的高原、纵横交错的山地、群山环抱的盆地、逶迤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各种地貌俱全,相互交织,景象万千。中国是多山地国家,其中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33%,高原占陆地总面积的26%。中国山地面积特别广大,以海拔高度为标量算,如果把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称为山区,那么全国2/3以上的面积均为山区。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9%,丘陵占陆地总面积的10%,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12%。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各种地形具有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势起伏、面积和坡度。复杂多样的地形,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有交通不便、水源渗漏、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农田相对较少的不利因素。
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是:位于中国西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位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面的黄土高原,跨云南和贵州两省的云贵高原。
中国有众多的盆地,著名的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全国较大的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同时还应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共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仅比10%多一些。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地区。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
2.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是一个河流丰富的国度。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和湖泊,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有1500多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为2.7亿立方米,受地形的影响,中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内流河。内流区指的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所流经的区域。外流区指的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所流经的区域。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比较多,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流域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64%。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湖泊总面积达71230万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0多个。位于内流区的湖泊为内流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为外流湖,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多为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西部以青藏高原地区湖泊较为集中,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全区湖泊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一半,仅西藏自治区就有湖泊1000多个,这些湖泊大都是咸水湖和微咸水湖,如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较高的纳木错湖等。
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中国的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48万种生物资源。其中20万种孢子植物,15万种昆虫,3万多种高等植物,5万余种其他动物。其中生物特有属种比例大,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众多。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并可为工业、医药、交通等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生物资源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已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
生物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果合理利用,并进行科学的抚育和管理,不仅能生长不已,而且能按人类意志,进行繁殖更生;若不能合理利用,不仅会引起其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种类灭绝。
中国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在中国东部季风区,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高山草原草甸灌丛、高原寒漠、干荒漠草原灌丛、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等植被类型。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远远多于全欧洲总数。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数的62%。有些植物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已经绝灭,如水杉、银杏等,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
中国也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果品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少于80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动物群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4.中国的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矿产有17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稀土、钼、钨、锑、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铅锌、铁、汞、银、锡、镍、铜、石棉、磷灰石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集中于某些地区,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匀。如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铁主要分布于川西、辽宁和冀东,而西北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为使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三)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实现自己的职能,便于行政管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相应建立各级行政机关、分层管理的区域结构。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区划层级呈下降趋势;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以三级制为主;地方首长多由中央派出官员转变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对省级行政区以及各级行政区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变更。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实行四级制(这是近几年的新发展,1982年宪法尚未认可)。另外,在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目前,中国(至2000年底)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668个市,1689个县(不含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在历史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或者行政中心),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目前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省——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共建立了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人口比较集中,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特别行政区——为一国两制:的实施,宪法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属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为止,中国共设立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一)人口数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内地人口13.28亿,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到13.39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口增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巨大惯性,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多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经历过三大台阶。
第一台阶:西汉时期是中国人口第一个倍增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前,人口长期停滞在1000多万。西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战乱,公元2年人口猛增至5959万。
第二台阶:清初到道光年间是中国人口第二个倍增期。西汉以后人口数量起落徘徊,直到明朝初年缓升到6600万。清朝初期社会安定,人口飞速增长,从乾隆年间突破1亿大关,到道光年间,一百年内人口猛增到4亿,1851年人口总数竟达4.32亿,登上历史上第二个大台阶。1851—1949年,近百年的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人口从4.32亿增加到5.46亿,年均增长率仅3‰左右。但是到1949年,人口总数已经突破5亿大关,奠定了当代中国人口的庞大基数和规模。
第三台阶:20世纪后50年是中国人口第三个倍增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战乱,控制了灾荒,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使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与此同时,国家也忽视了对人口总量的控制,致使20多年人口猛增到9亿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率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依然很高,使中国最终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2.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成因
中国发展为世界人口大国,其成因是复杂的。
首先,中国人口规模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遗产。人口绝对数目巨大是经过历史上三次人口发展大台阶形成的,是中国历史上长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诸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次,中国人口发展的巨大惯性,来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增加劳动力特别是增加男性劳动力成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多子女、多劳力是家庭谋生和富足的必要条件。反映到文化上,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列强入侵、战乱与灾荒、疾病与饥饿等导致高死亡率,也促使人们追求高出生率,以达到多子多福:的目的。因此,在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经济形态没有改变之前,中国人口增长的惯性始终强有力地存在着。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空前加快。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非正常死亡人数急剧减少,死亡率迅速下降:1949年死亡率为20‰,1952年为17‰,1953年为14‰,1957年为10.8‰;同时,人口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1949年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在人口出生率大体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1949年中国人口为5.4亿多,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口总数达到9亿多。
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各种压力,使人们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已迫在眉睫。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人口问题
第一,人口密度大,分布不均衡。
中国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受到自然、经济、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明显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并且分布不均衡。总的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黑河—腾冲线,成为中国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稀少。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密度差异很大。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加剧了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农村人口多、增长快、控制难。
多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大超过城镇人口。目前,中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镇,人口增长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而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控制的难度仍然很大。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人口的流动已成必然,而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则成为计生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目前,中国的纯农村人口为7.2亿,这种计算方式不包括已经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群。实际上这部分人群在中国的数量约为1.7亿至1.8亿。若按照包括县城在内的所有县以下的有农村户籍的人口计算,农村人口仍然维持在9亿。而按照已经离开农村但是户口仍然在农村的农村人口计算方式计算,这个数字应该在8.5亿以上。
改革开放30年来,城镇人口增加了4亿人。目前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6亿人。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在6亿城镇人口中,有27%是在城市工作但户籍仍在农村的农村人口。
第三,人口素质在地理分布上的区别。
人口素质也就是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总和。人口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素质和健康素质。中国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标差别明显,表现不平衡。
从教育素质来看,根据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从1982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的粗文盲率从22.81%迅速下降到6.72%。人均受教育年限则从1982年的5.2年上升到2000年的7.6年,提高了2.4年。到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80亿元,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741万人,在校学生总数1809万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22%。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整体提升了劳动力素质。1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7年的8.4年,提高了3.1年。其中,男性从6.5年提高到9.0年,提高了2.5年;女性从4.1年提高到7.8年,提高了3.7年。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各种成人教育迅速发展的影响,中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迅速增加。2007年底,总人口中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2.6%,比1982年的6.6%增加了6.0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6.2%,比1982年的0.6%增加了5.6个百分点。中国农村整体人口文盲率不断下降,1982年到2000年,从24.36%降到8.26%,下降了16.1个百分点。同时,全部农村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不断上升,从4.68年上升到6.76年。
从人口健康水平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属于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一直稳步提高。从1982年的67.88岁上升到2000年的72.43岁。2000年农村人口预期寿命是70.63岁,2005年提高到73.61岁,5年间提高了2.98岁。
从人才资源结构看,分布不合理。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中专以上学历以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92人,大致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0%。在西部各省区,分布也不均衡。比如四川和陕西两省,即使与全国相比也堪称科技强省。陕西省拥有各种专业人才82万,其科研水平在许多领域居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其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综合科研水平居于全国第四。但是其他许多西部省份人才资源奇缺。
第四,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现在移动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38%,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二是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速度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国家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国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三)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来影响和干预人口运动过程以及人口因素发展变化的法规、条例和措施的总和。
1.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提出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计划生育提出和试行时期(1950—1965年)。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出生率上升到37.0‰,死亡率下降到14.0‰,自然增长率创下23.0‰的历史新高。这表明,从1949年到1953年短短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就迎来第一次生育高潮。这与当时中国有限的资源与落后的综合国力形成对比。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同时,中国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投身于社会劳动的人数日益增多。生育子女过多过密,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和对子女的教养。于是,她们要求摆脱家庭的羁绊和多子女的拖累,实行避孕,节制生育。而社会上一批有识之士也认为,中国人口增长太快,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不利,主张节制生育。1954年5月,邓小平在给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反映干部和群众要求节育的信上就批示:对此问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1955年3月,中央政府在卫生部关于节制生育问题报告上指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1956年初,在《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中明确提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分析了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曾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抓人口问题三年试点,三年推广,四年普遍实行:的设想,展露出新中国人口政策的雏形。不久,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建议设一个委员会,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1964年1月,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由此,节制生育,宣传为主:的人口控制政策,正在逐渐向国家调控的计划生育:
政策演变。
第二阶段:从节育到计划生育逐步推广时期(1966—1976年)。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突破8亿。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开始加大人口控制力度,生育政策也逐步明朗起来。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第一次提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力争到1975年在城市降低到10‰左右,在农村降低到15‰以下。这个计划被写入到四五:计划中(1971—1975年)。这预示着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式开始。
1973年,人口发展第一次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正式提出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强调核心是少。晚:晚结婚,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城市可略高;稀:两胎间隔4年左右;少:最多生两个孩子。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最理想:的口号。这一时期,人口数量控制措施由宣传教育和节育转变为国家计划,成为历次五年计划:进行指标限制的重要内容。
第三阶段: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时期(1976—1988年)。
这一阶段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来了,并且将计划生育写入宪法。计划生育走向法制化。
1978年10月,中央政府批转的《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79年12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最好生一个孩子……这是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要求。
1980年,在有关学者计算和预测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于9月25日第一次以《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形式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指出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是一家一户夫妇之间的事情,而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大事,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大政策。
为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81年中国成立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计划生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和具体的生育政策,对计划生育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82年8月召开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重申了要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的总目标。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此后,到1987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控制方式。其核心是晚、稀、少,而非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即实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有区别的生育政策。这个政策实际上是根据中国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所确定的一个多元化的生育政策,它适应了中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特点。
第四阶段: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期(1988年至今)。
1988年以来,根据既严格控制又切实可行的原则,国家先后制订了八五:
和九五:人口计划,提出到2000年把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的目标。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稳定下降。1990年是21.06‰,1991年是19.68‰,1992年是18.24‰,1993年是18.09‰,到1994年降低到17.70‰,1998年更是降低到15.64‰,并由此使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到了10‰以下的9.14‰的水平。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颁布,这意味着关于计划生育的原有政策性规定法制化了。
2.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总人口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第一,中国人口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近4亿人,使总人口达到13亿延迟了4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也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是在20世纪唯一达到低生育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并将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提早半个世纪实现人口零增长,为世界人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依据王金营对1972年以来人口发展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最小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贡献了61.21%,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第二,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一方面,人口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另一方面,人口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人口优势顺利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优势。
第三,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止,减缓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第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40年左右的人口抚养比(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相对较低的黄金时期。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国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迅速转化。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1949年到现在,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重大的转变(1949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进入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前,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状态,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活状况改善,一直维持居高不下的人口出生率。1949—1957年的8年间,人口净增1.05亿,出现了建国以后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62—1970年,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出现了建国以后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第二次重大转变(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是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阶段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的转变。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30.7‰,下降到1980年的18.2‰,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继续降低,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到2008年已降到12.1‰。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由1971年的23.4‰,下降到1980年的11.9‰。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由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人口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中国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迅速转化是人口再生产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虽然其中都有同样的人口低增长,但是两者存在质的不同。低级阶段的人口低增长原因是死亡率高,是被迫接受的严酷现实;高级阶段人口低增长原因则是出生率下降,是人类自觉行动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后人类对自身发展认识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从世界范围看,完成以上两种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其中大多用了近百年甚至数百年时间,而中国完成此两种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只用了30多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