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看做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中央在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着令全球注目和中国人民最为关心的“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和新境界。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不讲发展就一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发展范畴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讲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科学发展,就是丰富马克思主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它的理论渊源,还有它提出的实践基础和国际环境。正如胡锦涛所说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而提出来的。同时,是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顺应世界潮流,借鉴国外发达与不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003年8月底至9月初,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在谈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标准表述。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同时,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以下简称《党章》),《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温家宝总理也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好”与“快”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通俗解读,“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好”和“快”是辩证的统一,其辩证关系是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永续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呢?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三个转变”,才能够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是否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也是检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当然,科学发展观也必然会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有四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所谓发展,就是指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规定的一个本质特征。党从这样的高度提出问题,不但表明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里又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发展成果不只体现在GDP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其二,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到发展的成果,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是一个“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其一,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其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是指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全面发展;其三,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指协调发展过程中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协调的关系主要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协调才能达到和谐。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其中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其二,经济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保持在适当的速度范围,持久地、连续地运行下去,既要实现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造福于子孙后代。胡锦涛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具有全面性、根本性、长期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专门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并指出,“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后来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了这一方法,他曾说:“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中心和重点;既要坚持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又要注意强调宏观调控,以规避经济风险;既要讲效益,又要讲公平,更要讲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指出:“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就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统筹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渊源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又一典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