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9000000052

第52章 明、清的社会环境与习武热潮

每个时代流行的体育文化,一般都受传统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果说宋代兴起的军队与民间武术活动是由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宋的侵扰这种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习武热潮除受两宋传统的影响外,明代始终存在的边患、倭寇的频繁出没、清代的传统尚武之风、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以及两代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等,就是构成这一习俗的特定条件。

我们知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遍布各地的体育习俗,但至明代以前,多应用于军事战争,即以军事武艺为主,虽然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民间使枪弄棒的艺人涌入城市以艺谋生,使单纯的以强身健体、亦具攻防性质、初成套路的武术从军事武艺中分化出来,然只是初露端倪而已,远未占据主要地位。到了明、清时期,商业经济更加繁荣,体育商业化的趋势有增无减,加上这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使武术活动和军事攻防技术起到了互补的作用,特别是火药的发明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更使以前的拳术和兵器武艺普遍应用于娱乐健身,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武术项目。当然,这是对传统武艺的继承和明、清两代自身发展的结果。

明代,游牧于蒙古地区的鞑靼、瓦剌各部与明廷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明史·兵志》),为了防御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避免重蹈宋灭于金、元的覆辙,在明初经济得到恢复的基础上,除加强军队武艺的训练外,而且还取消了禁止民间习武的政策。一方面“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明会要》卷五九引),一方面允许“边民自备器械,团结边防”,使民间习武之风日益兴盛,并形成了武术的地方性特色,所谓“乡兵者,随其风土所长应募,调佐军旅缓急”(《明史·兵志三》),盖指此而言。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据《明会要》卷五九《兵二》引《世法录》记载:“东粤俗习技击,习长牌砍刀……河南嵩溪诸县……长于走山,习短兵……山东有长竿手,习长竿。徐州有箭手,善骑射。”而“闽漳、泉习镖牌,水战为最。泉州永春人善技击”,“延绥、固原多边外土著,善骑射”,此外“少林、伏牛、五台”等寺院也有不少研习武术的僧兵(《明史·兵志三》)。这些各有所长的武术技艺,为明代武术的汇成与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十四至十六世纪,日本的海盗在明朝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走私,给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沉重的灾难,明政府因此十分重视海防,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明总兵刘江曾大破倭寇于望海癮(今辽宁金县东北),使倭寇之势大衰,但十六世纪时,明军腐化,倭寇活动又愈益猖獗,促使沿海人民奋起抗倭,带动了沿海地区民间习武之风。长江下游沙岛上的沙兵,南汇盐民组织的盐丁,都是民间自发的抗倭组织,曾力战有功。在他们的促进下,明廷决心重振军队武风,遂出现了俞大猷、戚继光等著名爱国将领。他们招募新军,进行严格的军事、武艺训练,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彻底解决了倭寇的侵扰问题。这就是明代的御倭战争。

御倭战争对明代的习武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不仅使明军武风得到了振奋,促进了沿海地区的习武热潮,更重要的是因之产生了许多带有武术理论的军事著作。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纪》、唐顺之的《武编》等。特别是《纪效新书》,更是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验结晶,书中所述的拳法、刀法,枪法、棍法、射法等武艺,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代,由于始终存在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统治者在全国各地都驻有重兵防范,加上建立政权的满洲人尚武、重骑射的习俗的影响,故清朝军队中的习武活动也十分频繁。《清史稿·兵志十》记载:“为领侍卫府三旗亲军训练之制,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每月分期习骑射二次,习步射四次。八旗骁营训练之制,每月分期习射六次,都统以下各官亲督之。春秋二季,擐甲习步射,由本旗定期,擐甲习骑射,由部臣定期。”此外如前锋、护卫、健锐诸营皆有习武的制度,即便是火器营也必须“月习步射六次,骑射六次,马上技艺六次”。统治者一再强调“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除传统的骑射训练外,八旗军也以“长矛、藤牌、扁刀、短刀之属,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咸有成法”。足见统治者对军队武艺活动的重视。

满人入关后,推行民族高压政策,为避免人民反抗而严禁民间习武活动,但事与愿违,此举不但未能遏制人民的反清斗争,而且进一步激化了满汉民族矛盾,民间习武活动或公开或隐蔽,始终浪潮如涌,名手辈出,使武术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甚至有不少文人也受习武之风的熏陶,研习武术,成为文武兼备的学者,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佳话。如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就善于技击,《清史稿·黄宗羲传》说他父亲为魏忠贤阉党杀害,他曾入京复仇,并大获成功。相传他为了学习梨州技击,苦不阶进,“乃伪为受业于门,三年,乃尽传之”。可见他为学习武术所费的苦心及对武术的痴迷程度。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不仅富有学术成就,而且其膂力技击出众,清兵南下时,他还曾举兵进行过抗清活动。此外如王夫之、陆世仪、颜元等,都是当时极具民族气节、文武兼备的著名学者。特别是他们在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纷纷遁迹山林或归田讲学,有的在主持书院期间,还倡导学生习武,更助长了清初大量知识分子习武的热潮。

清代始终存在的民间宗教及秘密结社组织,是清代民间习武活动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廷从其入主中原之初,就严禁民间宗教活动,采取过种种镇压措施。但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清情绪非常高涨,严厉的镇压并未使他们屈服,宗教与结社组织由公开而秘密,由集中而分散,遍布全国。各地的教首设立支派,发展力量,形成了支派林立、名目繁多的局面。如白莲教的支派比较著名的就有八卦(天理),闻香、混元、无极、无为、先天等等。天地会也有许多分会。这些宗教组织和秘密结社,思想上贯彻的是经典教义,行动上则是习武练拳,伺机进行起义。如山西朔县的善友会,曾于清初举行过起义,其会员都是娴习武艺的人。在《大清世宗宪皇帝圣训》中也有八卦教徒“隶籍于江南之庐、风及河南、山东、直隶、山、陕地方”,其男女会众“皆习拳棒技艺”的记载。此外,神拳、大刀等会的武术活动也都异常活跃,特别是嘉庆以后,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化,各种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的习武活动更趋广泛,许多教首都是著名拳师或其他武术名家,往往通过开场授徒、访友比武等方式,传习武艺,发展教徒或会员,为反清起义作准备。清代的这种情况非常多,故民间的习武活动十分广泛,对武术的传播、发展与拳派的进一步产生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威震武林的少林武功,在明清两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武术活动非常活跃,可谓明清习武热潮中的浪尖,也是这一时期尚武习俗的绝好例证。

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扬名于隋末唐初。史载少林寺武僧昙宗、惠癰等十三人,曾协助秦王李世民活捉王仁则,为逼降王世充,建立唐王朝作出了贡献。故唐太宗封昙宗为大将军,并赐少林寺土地四十顷,允许少林寺僧众练拳习武。从此少林寺武风日盛,其武术亦自成体系,逐渐名扬天下。在明、清习武成风的氛围中,以武功见长的少林寺更是出尽了风头,武术活动盛况空前。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少林寺已“以搏名天下”(《宁波府志》),吸引不少名家慕名前往学习、交流、观摩武艺,不仅促进了全国各地的习武活动,同时也使少林武术水平日益提高。少林寺僧常以精湛的武术表演接待香客、游人,明王士祯《嵩游记》云:少林寺僧四百余,“各习武,武艺俱绝”,表演时“拳棍搏击如飞”,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可见不仅寺中习武人多,而且技艺繁多,套路形象生动而丰富多彩。

少林武术在明代的繁盛,使不少人都慕名前往学习,有不少著名的民间武术大家都曾在少林寺拜师学技,像程宗猷、程云水、程君信、边澄等,无不如此。程宗猷是个武术迷,自小喜爱武术,凡闻名师,再远也要去拜访,后来投少林寺学艺,前后阅十余载,为其日后成名奠定了基础。明正德年间(1506-1521),边澄闻少林寺僧以搏名天下,遂赴少林寺,“甘居炊下者三年”,暗学武艺,“妙悟搏法”,出寺后游行江南一带,莫有敌者(《宁波府志》)。

少林武术不仅对风行全国的习武热起了推动作用,为各地培养了不少武术人才,而且其僧众极具爱国思想,如嘉靖三十二年(1533),正当倭寇活动猖獗之时,少林僧众挟技参加了御倭战争,他们个个“骁勇雄杰”,屡立战功(《吴淞甲乙倭变志》)。顾炎武《日知录》亦载:“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万表檄,御倭于淞江,其徒三十余人自为部伍,持铁棒击杀倭甚众,皆战死”。

清兵入关后,少林寺僧众曾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加上清统治者严禁民间习武,故康熙年间,清廷以少林寺多明朝遗臣为由,焚烧了这座在武林极具影响的寺院,逼迫僧徒出走,殊不知清廷弄巧成拙,本想抑制少林武术在民间的影响,但僧徒的四散,反而更使少林武术向外扩散流传,推动了清代民间武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盛况空前的武术活动,随着两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里也十分活跃。在明、清首都北京,既有民间团体逢各种庙会而表演的形形色色的武会,也有习武强身以御敌抗暴的武林高手;既有专门以传授武术为业的武林名人,也有以高强武功结伙设局保镖谋生的行业局会;还有一些想从武术中寻觅养生之道的达官贵人。多种多样的武会,也称走会,武术表演娱乐性较强。表演者一边走一边做各种各样的武术动作。如白蜡杆会,是以白木柄矛为器械,“会各数十人,人持一杆,至场赛技,尽诸刺击之法,分合变化,数百杆如一杆,忽左忽右,观者目追瞬之而不能及。”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团体武术操画卷。双石担会,则是“以一大横杠子,两端嵌重数十斤之大磨盘石头……表演时以体壮力大者仰卧地上,双足蹬石,许多人在上协合作势,状极危险,俗谓之‘搭人牌楼’”。此外还有少林棍会、五虎棍会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明、清时期的武术活动热潮,使中国武术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极大发展,其标志一是它的健身、娱乐作用日益显著,逐渐脱离了过去以军事作战为主的框架;二是形成了自身的完整体系,过去形形色色的拳械之术,在这个时期得到综合归并,即所谓的十八般武艺,同时地域和师承的不同,各大类中又有细分,如明代拳法根据不同内容与风格已形成“内家”和“外家”两大流派,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即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像太极拳即内家拳的优秀代表。至清代,两大流派中的拳种更是繁多,仅《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的就有太祖拳、少林拳、通臂拳、大红拳,小红拳、二郎拳、梅花拳、罗汉拳、地蹚拳等二十余种,此外还有太极、八极、八卦、形意、秘踪等内家拳法。从派系、拳种之多上,也足以反映出当时习武活动的广泛程度。这个时期还形成了完整的武术结构,许多拳械之术有了完整的套路,既具攻防的技击内涵,又有锻炼身体各部位的优美姿态,且行之紧密而连贯,更有利于武术的学习与传播,如《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记载有拳法三十二势;《剑经》中有棍法十四势。这些招势由几个动作组成,若干招势又组成了套路。

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为武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之产生了许多总结武术成果的理论著作: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俞大猷的《剑经》、唐顺之的《武编》、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长枪法选》、《单刀法选》、王余佑的《拳术》、《十三刀法》、吴殳《手臂录》、黄百家的《内家拳法》、苌乃周的《苌氏武技书》、王宗岳的《太极拳经》,以及《阴符枪谱》、《六合拳谱》、《拳经拳法备要》、《长拳图谱》、《陈氏拳械谱》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武术理论专著。当然这些书的作者也都是当时著名的武术家。如吴殳就精通枪法、棍法,“好与四方枪师为戏”,并“屡折枪师”;王余佑也精技击,善枪法、刀法。无疑,他们的理论著作,就是对自己及社会上流行的武术经验的总结。

总之,风行明、清的武术活动,推动了武术的长足发展。武术活动的广泛性,反映了人们对体育娱乐文化的追求。由于武术具有综合锻炼身体的作用,且有着攻、防兼备的实用价值,故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长盛不衰,无论在古代还是近现代,它都曾起过积极作用。故视武术为国粹或国术,确是合乎实际的。

同类推荐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热门推荐
  • 本源界限

    本源界限

    讲述四维、五维千亿维时空的战争,讲述物质生命与能量生命之间的羁绊。一台智能是怎样掌控整个世界本源的!
  • 穿越之因爱而生

    穿越之因爱而生

    当你在阅读它的时候,请忘记一切的烦恼,跟着我的节奏与思绪进入它的世界,希望它能带给你幸福与欢乐!故事不会太长,也不会太复杂,因为简单就好,幸福就好,一如我们的人生!因为这样,我会努力把它完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 混沌魔神之逆天修罗

    混沌魔神之逆天修罗

    家族被灭的他,为寻亲生父亲,踏上这逆天之路。掌魔神之剑,承修罗之脉,修混沌之力。吾命由吾不由天,天要亡我誓逆天。
  • 豪门囚妻:帝少求放过

    豪门囚妻:帝少求放过

    顾染被陷害,冷若冰误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计划,削骨,抽脂,打掉孩子,冷若冰囚禁顾染,顾染生不如死,终于,决定誓死也要离开冷若冰,冷若冰发觉自己疏忽了,竟然冤枉了顾染,“老婆,是我错了,求求你快回来吧”某人可怜兮兮的说,所有人晕倒,这是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冷boss吗
  •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本书从生活与事业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内容分:世情中的谬误、人际中的谬误、生活中的谬误、职场中的谬误。
  • 万古混沌经

    万古混沌经

    十三年前“天弃之子”事件,十三年后,一少年从小镇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那些年一起追过我的女孩

    那些年一起追过我的女孩

    那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或许称之为爱情,或许不是,那都是早些时候。
  • 走进服务型政府

    走进服务型政府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编写的记录、总结、阐述多年来宁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解读论证,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具体工作方案的解读,经验的总结及收到的实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