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9000000044

第44章 养生新风的兴起

受宋代新兴的理学的影响,虽然在体育活动的某些项目上与前代比有所落后,但有宋一代文化思想比较活跃,富有开拓精神,在融儒佛道思想于一体、创立理学的过程中,道佛所倡导的行气、导引等养生理论和实践也为宋人所继承,并且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服食金丹的危害而逐渐加以摒弃,走向了较为切合生理实际且简便易行的道路,深受宋人喜爱。这就是宋代养生新风的兴起。其中宋代文人对导引养生术的研究与实践对新风的兴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著名的大文学家、词人苏轼,十分喜爱养生术,有不少关于养生的理论与主张,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简易的导引法。早在他青年时期,他通过对那些王公贵人不经风雨霜露寒暑之变却长年多病,而那些农夫小民一年到头虽经风雨寒暑之变反而身体健壮、很少有病的观察,得出“是故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苏东坡集·应诏集策别第十六》),亦即“生命在于运动”的正确主张。苏轼一生有不少养生著述,如《问养生》、《续养生论》、《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养生颂》、《养生偈》等。虽然内中也不乏佛、道迷信思想,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不主张服食金丹大药,而采用简便易行的吐纳导引术。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中就说,他“近来颇留意养生”,搜集了百余种养生方法,“择其简而易行者,间或为之”,其方法有叩齿、吐纳、按摩、梳头等,他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健身,而且“比之服药其力百倍”,以至于有“今此法特奇妙,乃知神仙不死非虚妄”(《东坡全集》)的夸张。在苏轼的养生思想里,最可贵的是他那比较豁达的精神风貌。他曾云游庐山白鹤观,看人纹枰坐对并作了一首诗: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后四句哲理深邃,无论对人生还是对体育竞赛,都可见他的养生态度:胜利者因自己是强者,固然应该高兴;失败者也不必为之而垂头丧气,所看到、想到你做事的目的,对事情本身不必介意——今天的失败,何尝不能成为明日的胜利。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注意养生,并对养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他在《删正黄庭经序》中指出:“后世贪生之徒,为求养生者,无所不至,至茹草木及日月之精光。又有以谓此外物不足恃,而反求诸内者。于是息虑、绝欲、炼精气、勤吐纳,专于内守,以养其神。其术虽本于贪生,及其至也,尚或可以全形而却疾。”他对练吐纳、食丹药的贪生之举嗤之以鼻,但对导引养生的健身作用仍持肯定态度。他的养生观就是顺其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理学家倡导的“静坐”,其目的虽在于养成“居敬”的工夫,但其手段也是导引之法,客观上对养生也颇有好处。如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爱好“静坐”,他在“导引”一诗中曾说:“居心无物转虚明”,“九转工夫早晚成”。在《调息箴》中更明确地说:“预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息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志,无暴其气也。”(《宋元学案》)显然在静坐中获益匪浅。作为一种受统治者青睐的思想,静坐必定在宋代为不少人所奉行,而宋代文人中就更多了。由此也可见养生在宋代的流行程度。

正是在养生理论和实践新风的影响下,宋代出现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健身操”,有的甚至流传至今。其中宋代道士蒲处贯的“小劳术”及宋代流行的“八段锦”最具代表性。

小劳术是蒲处贯根据前人导引术改编的一套健身法,他在《保生要录·调肢体》中说:“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他创造的运动方法是:“故手足欲时屈伸,两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两手上下升举如拓法;或双拳筑空;或手臂前后左右轻摆;或头颈左右顾;或腰胯左右转,时俯时仰……”显然这已是一套包括四肢运动、头颈运动和转体弯腰的健身操了,他认为“此法事闲随意为之,各十数而已。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体中少不佳快,为之即解。旧引方太繁,崇贵之人,不易为也。今此术不择时节,亦无度数,乘间便作,而见效且速。”确是健身操特点的总结。

流传至今的“八段锦”,最早出现于宋代。宋人晁公武编的《郡斋读书志》云:“八段锦,不题撰人,吐故纳新之术也”,是一种揉行气于体操的健身法。此法有文武两种。文八段锦采取坐式进行,明·高濂称之为“八段锦坐功”。武八段锦是立式进行的,亦即现仍流行的八段锦。南宋曾癭辑的《道枢》中有其内容:

①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

②左肝右肺如射雕;

③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

④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

⑤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

⑥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

⑦摆鲜之尾所以祛心疾;

⑧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这种养生法动作不多,简便易行。如南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九载:政和七年(1117),起居郎李似矩“尝于夜半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且效果又好,故它也被称为“长生安乐法”。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它的简便程度及其作用大小,往往决定着它的流传程度和范围以及生命力。八段锦之所以作为古代养生手段并流传千年而不衰,就是最好的证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宋代首开了养生领域的新风气。

总之,与宋代社会风气相适应,体育活动在内容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活动方式上也有所倒退,和唐代体育活动相比较,与唐代文化的恢宏外向及宋代文化的式微、丰富而内敛的性格是基本一致的。各自的体育风尚,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姓名与人生

    姓名与人生

    怎样为个人、公司、产品、商标起名?名字并不像附号那么简单,起名字也不有随意为之。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决定一个人、一个产品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综漫之钢铁守护

    综漫之钢铁守护

    第一卷暂定为火影世界,第二卷往后会根据投票选择世界。——————————QQ讨论群:582523984,欢迎撕逼
  • 网游之枪者无敌

    网游之枪者无敌

    未来星际年代!科技高速发展,虚拟网游已经不是梦想!这是一个虚拟网游世界,这是一个枪者的天下,没有逆天的技能,没有牛逼的属性,更没有所谓等级就决定你一切的数据。有的只是你的技巧,你的智慧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力!在这儿,有神秘强大的万毒之王——强化药剂师,有高贵的神血后代——基因药剂师,还有枪之宠儿——机械改造师......当然更重要的是枪者!这里是枪者的领域,枪者的天下!......枪者、枪灵、枪王、枪皇、枪帝、甚至是传说中的枪圣、枪神!佣兵、生化体、两大主流阵营为首,围绕枪者大陆展开热血战斗!
  • 活跃10班

    活跃10班

    这是非常活跃的十班。,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活宝,里面有开心的不开心的难过的不难过的,这是作者亲身经历过,里面每个人都是作者的同学哦!因为快要毕业了,我写了一本这样的书,几年过去,依然记着那些同学们。不容错过哦。
  • 无上灵主

    无上灵主

    上古年间,天地大乱群候割地位面崩裂,大能以残魂方式转世重修,以期长生。一名幼童,天生绝脉,受尽侮辱,但他忍辱负重,他毅然选择了修炼痛苦艰难炼体,想引起家族重视,,,这个幼同长大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一把剑。这把剑在友同无所察觉中,融入了幼童的识海,幼童他也仿佛破茧成蝶一般是机缘……还是夺舍...
  • tfboys之遥不可及

    tfboys之遥不可及

    在种种巧合下,他们和她们在一起了新人,请多多指教
  • 御风而行

    御风而行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御风而行,四海为家。
  • 霸气公主的嗜血复仇

    霸气公主的嗜血复仇

    她是一家中最宠的小公主,清纯,善良,可爱是全世界的宝贝。十年前,贱人甲杀了小哥,她嗜血如花........“啪啪啪...”被贱人讪脸,她势必十倍偿还,爱恋又被插手,她服下无情水,今生今世不再爱,复仇时刻,十倍偿还.............
  • 魂回大汉

    魂回大汉

    缘分注定了几人?一个原本大姐大,穿越为大汉的皇后,但这仅仅是缘分的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们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我想,每个人都会因为成长,而不断的变化着。形象,性格,语言,喜好,可能还有更多,像是新旧衣服,不断的,脱掉旧衣服,然后,又穿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