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300000043

第43章 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否定批评多,客观评价少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它标志着中国大陆政治上统一局面的形成,中国的文化开始呈现出一种整合的发展态势,并且这种整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旗帜的。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中国新文学史事实上基本是以鲁迅、茅盾、叶绍钧、巴金等以及延安文学为主线来写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对鲁迅的研究,评论者推崇备至,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这段时期郁达夫研究专题文章较第一时期急剧减少,为数不多的有关郁达夫小说研究的文章,也大都散见于各类不同的文学史著作中,而学界也往往从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立场出发,对郁达夫及其作品的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近乎失语。这里还包括像王独清、穆木天、瞿秋白、梁遇春、何其芳等一大批流淌着郁达夫式的感伤和忧郁的现代文人”。

首先对郁达夫作出评价的是丁易。他在《郁达夫选集·序》中,一方面肯定了郁达夫“五四”时期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又认为“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是达夫先生作品中的一个主调”,并说“这种精神情绪实在是不健康的”,是“在客观上对青年们的前进向上的热忱起了一种很不好的消极作用”。丁易对郁达夫的有保留的肯定和简单化倾向的批评,直接影响了50年代~6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郁达夫的看法。

较多地承袭丁易观点的是这段时期出版的几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如张毕来的《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史稿〉之一节》、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由于在当时它们是普遍通用的教材,因此影响也尤为显著。特别是张毕来的《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史纲〉之一节》,对郁达夫几乎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首先,张著否定了郁达夫的爱国主义思想,认为“其狭小可不言而喻”,甚至申明他的“爱国热情自始就和他的悲哀、愤恨结合着,他看不见人民的力量,看不见民族的前途……”其次,认为郁达夫的作品在揭露旧礼教虚伪的同时,也起了副作用,即“对于青年读者,他的作品是很少教育意义的,相反有坏的影响”,这些近于武断的批评,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同时期也出现了几位力求客观公允地评价郁达夫的论者。如文学史家王瑶,他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一书中,基本肯定了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并认为郁达夫的“伤感颓废”,“是对现实不满的悲愤激越情绪的一种摧抑,浪漫的情调中是有反抗和破坏心情的”。又说:“其实他的小说大部都可以当作不满现实又不愿逃避的爱国的青年的苦闷、忧郁来读的。”这实际上为重新评价郁达夫小说中所谓的“消极因素”提出了新的视角。其他像曾华鹏、范伯群的《郁达夫论》(《人民文学》,1957年第5、第6期合刊),深入系统地探讨了郁达夫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对郁达夫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概括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如认为郁达夫作品中的“颓废情绪”和“色情描写”也有它“可理解的和积极的一面”,因为“性的苦闷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提出的”,而且“在于它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衅”,还分析了郁达夫思想矛盾的根源,并指出正是这种仅仅“在自己的理论中呐喊”的矛盾,构成了“郁达夫的悲剧”。还有田仲济的《郁达夫的创作道路》(《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虽然也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但在评论郁达夫其人其文时,也不失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对郁达夫作品中所谓的“感伤”与“颓废”问题,认为“是根源于社会现实的”,并认为郁达夫作品中的女性,作者“是把她们作为人来描写”的。

50年代中后期,文艺批评领域出现了以政治批判代替一切的错误倾向。进入了60年代后,政治运动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部分,关于郁达夫其人其文研究的论著更日渐稀少,之后再也见不到一篇(一部)有分量的专论(著)了。尤其是“文革”十年,批评家完全被剥夺了言论的自由,文艺争鸣更不可能(除了香港、台湾和外国的一些学者仍然对郁达夫情有独钟,不时发表或出版若干著述),此时在全国来说,郁达夫研究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并且郁达夫还同许多活着的作家一样,不断地遭到口诛笔伐,他完全被当作一种反面人物来看待了。

总之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这段时期文化上的相对封闭,对郁达夫其人其作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否定批评居多,客观评价较少;存在着重社会思想评价而轻艺术分析的弊端(即注重对文学作品与现实关系的剖析,而对文本本身则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对郁达夫的小说研究中,所运用的批评方法比较单一,论著往往显得机械、呆板,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人为的因素,延宕了中国新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

同类推荐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热门推荐
  • 鸿蒙天行

    鸿蒙天行

    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两茫然。披头褴褛志不改,曾经笑阑珊。有才不行,还得有力,有力也不够还得有心机耍阴谋啊,足不出户便能手掌天下权,只言片语便能屠杀天下人,嗯?枭雄?放屁!老子是宅男!丫丫的,什么东西,哥狼毫一挥便有千万弟兄与我征战疆场,风骚一对便有无数美人为我竞相折腰,且看哥如何纵横异世笑傲人间!
  • 天涯明月刀之丐爹

    天涯明月刀之丐爹

    一个宅男穿越到一款武侠网络游戏里的搞笑故事
  • 花开迟暮

    花开迟暮

    讲述民国时期的慕容家的兴盛败落与崛起,家族恩怨加上时代悲剧。
  • 阿瑞斯的穿越者

    阿瑞斯的穿越者

    白承逸发现通往穿越时空,能够前往阿瑞斯的虫洞,一个处于中世纪的社会,在其好友,以及导师刘恩的帮助下,穿越者们建立了工业,组建了军队,改造艾瑞斯的社会,发展贸易,有的想实现异世界的梦想,有的想拯救阿瑞斯的人民,也有人仅仅单纯是为了逃避债务,这群三心二意的喧闹的挤在一条船上,怀揣着各式理想,浩浩荡荡的向着阿瑞斯进发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倾世绝宠:爱妃晚上见
  • 吞噬炙炎

    吞噬炙炎

    三千世界,衍界遭劫,三千世界散落成一个个组合,世界之主陨落,世界之杯遗失,各界从此再无联系,当大千世界面临土崩瓦解的那天,魔物大举入侵的那天…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完结,究竟是谁,最后称为了神明一般的存在,是谁点燃了轮回之火…
  • 武侠之唯我独尊

    武侠之唯我独尊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善良思纯此生愿,却教苍生血如雨!他是世间最好的人,却也是世间最坏的人。看到了他抬手间血染诸天、君临天下的气魄,却也看到了在暗地里泪满乾坤、悲恸神佛的凄凉。“他是谁?”“也许,他不是谁,他是命运。”命运之上,唯我独尊!
  • 校草强势来袭:丫头,站住别跑!

    校草强势来袭:丫头,站住别跑!

    身后有一面墙,冷毅烁灵机一动,接着便一把壁咚了夏紫沫,夏紫沫像一个小白兔一样,刚好落入他的怀中,定睛的看着他,是的,你没听错,她被冷毅烁壁咚了!!!接着她便清醒了过来:“哎,冷毅烁,你别得寸进尺啊!本姑娘我不就弄脏了你一件衣服,至于吗?”夏紫沫神奇的姿态,一点也不输冷毅烁,“你知道那件衣服多少钱吗?”冷毅烁悄悄在她耳边说了一串数字,接着,夏紫沫就赶紧变脸,奉承地说道:“呵呵,少爷,刚才是我不好,你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小的我一定满足,一定满足!”,冷毅烁俯头邪魅一笑:“那我要你肉偿呢?”…………
  • 兵王的腹黑小妻子

    兵王的腹黑小妻子

    特种兵是部队中的精英,他们是兵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凌瑾谦,兵王中的精英,Z大大队队长,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沈梦雪有一个哥哥在Z大队当兵——沈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