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1600000021

第21章 读《红楼梦》随笔四题

(一)万艳同悲话“红楼”

——阅读《红楼梦》的随笔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红楼梦》

品读《红楼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些感动我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等,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迹。每每再读《红楼梦》,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让我产生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东西——荒唐言、辛酸泪、作者痴和其中味也在这些人物中散发出来!

《红楼梦》中除了众多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还的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他没有明说,但通过这成百的众多人物的神志、语言、动作与心理活动表现的惟妙惟肖,一个庞大的繁荣的贵族大家庭,到后来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下场,我们不难看出,封建资本家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长久。为了了解这些,我与《红楼梦》无法割裂!

于是,我手捧着《红楼梦》,人物与故事在我的眼前不停地行走着。

听宝玉在梦中游太虚幻景,看宝钗在滴翠亭潇洒地扑蝶,聆听黛玉在桃花树后浅吟低唱,谈笑湘云酒醉在芍药荫旁,欣赏探春挥笔写下的《咏白海棠》……

恍惚醒来,《红楼梦》里的一切一切,都尽收眼底,在脑海久久回荡。这些,又还如昨天的梦,冥冥魂牵,浩浩星汉,看到“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花红水流去,其主旨要义,竟隐忍如此之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连人名也隐含深意,处处充满象征,如“应莲”(应怜)、“冯渊”(逢冤),还有数不清的美食,岂是一部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韩剧《大长今》之所能比拟?!

可是,古往今来,有谁能读出它的荒?哭出它的泪?说出它的痴?解出它的味?

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顽石,被癜道与疯僧携下凡间来,赤瑕宫的神瑛与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也由此不约而同,双双来到人间,连那容貌出众的芙蓉花神也随之一道奔赴华夏神州……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他们一起相聚,经历了一场红尘是非,演绎了一曲悲欢离合,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雪芹老先生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他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我爱看《红楼梦》,它的故事,它的神奇,字字珠玑如玉石,不容他人随意更改。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不是么,补天遗石已成为神瑛嘴里的“命根子”,荣宁二府一大家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这“命根子”转悠,或许他们似乎都明白,若这通灵宝玉碎了,他们的家族也只能树倒猢狲散罢了。神瑛倒是出落得完美齐聚,呼名“贾宝玉”,既为宝,又是玉,他可真的得宠,令人人妒忌不已。人与玉相生,玉与人难弃,神瑛需要这通灵宝玉吗?如若需要,他又何必多次砸它?!倘若不需要,又何必砸了它后再戴它?!我以为,这玉分明是一道枷锁,是万恶的封建社会责任轨道压在神瑛身上的一座大山!神瑛化为人中俊杰贾宝玉,他梦寐冲破牢笼,却又不得不返回现实,真真的欲罢不能,欲言还休啊!

神瑛,其实是忠诚的侍者,他曾经日夜用心浇灌着一枝绛珠仙草,他们难舍难弃,心神合一。如今,绛珠仙草化身为临花照水的奇绝女子——黛玉,款款来到宝玉身边,她下定决心,发誓要用一生的泪水去偿还神瑛的善良与坚贞。这以后哦,桃花零落,她便落魄地泣;雨打妃竹,她也失魂地哭……这一滴一滴的眼泪,何时也还不清啊!也许我知道,这一切皆是定数,仙魂随风就飘散。黛玉还下心存的珠泪后,也就完成了她一生的任务,该结束了,该回去了,回到她的三生石畔便作罢。黛玉哦,一黛一玉,真是如此黯淡,真是如此揪心!

读《红楼梦》几遍,如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便积淀出了意外的收获。那黛玉在《红楼梦》里的出现,竟是那么的纯洁,纤尘不染,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世人都爱她,我亦仰慕她,爱她在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爱她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爱她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如此种种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若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叹息之余,难免不提及宝钗。谁也不知宝钗原先是什么?我至今也不曾知晓,也不想知道。宝钗的金锁,宝玉的暖玉,竟然活生生地成为了封建意识下的“兰桂齐芳”、金玉良缘。这是悲呢?还是喜呢?!或许宝钗对这一切全然不知,仍然扑蝶,依旧作诗;或许她早知后来将要发生的一切,婚姻大事,舍我其谁,自然一是不愿放弃,二则不敢违背?但因而,宝钗被套上了情感的绞刑架,活着一副感情空壳,生着一副行尸走肉,整日里作茧自缚,得过且过矣。最后的最后,宝钗没有获得没有,乃一无所获,也只能“金簪雪里埋”了……

读罢红楼,心里依然还是酸酸的。当内心宁静下来,又想了很多很多。红楼有梦,梦在何时?红楼无梦,梦在何处?无论梦与否,曹雪芹老先生那描绘的梦里啊,让万万千千的后人徜徉其间,无数次地进入中国迄今最神秘的梦境里,无数次地感受着那里写满的无尽荒凉,体味吟尽的珠泪流淌,触摸道完的痴情忧伤,寻觅品尝出的滋味悠长……

(二)莫向东风枉自嗟

——我来探究黛玉之死

“一朝春谢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

这些《红楼梦》诗词,明明白白地描绘着一个千古难觅的奇特女子——林黛玉,她的倩影竟是那前世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这就是黛玉,下凡人间用一生泪水来偿还那日日浇灌她护卫她的神英侍者。泪水的流逝,情感的枯竭,世事的沧桑,人情的冷暖,终于便成为她生命的耗结,不得不魂归离恨天。这就是黛玉哦,那虚幻的、真实的、理想的化身,一个千百年令人为之哭泣叹息的女子,一个临花照水、卓而不群的才女!

黛玉的短暂一生,大多光阴是在“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潇湘馆里度过的。她的一生被情绪美化和情感诗化,也被千百杆翠竹诗意般地映照与演绎,把黛玉打扮成了世人永远的梦中情人、传世佳人。

只可惜,黛玉最终还是去也,因此我不得不说说她的死。

有人曾经讲过,黛玉的死不平凡不简单,整个过程充溢着文学的高级素养和人性的最高境界。但是,我并不否认续书者用残忍悲惨的、毫无人道的“调包计”进行安排,为黛玉那本不完美的命运划上句号。可谁也没有去认真想一想,这样一位神仙一般的梦幻女子,怎么只会的来得那样的至善至美,动人心魄,而去得却是那般的平常平淡,其结果果真是如此吗?我以为,非也!

考究黛玉之死,我得从刘姥姥游大观园说起。那日,黛玉曾在藕香榭湖上坐着游船,同宝玉说,她只喜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宝玉就下了决心,不再拔湖中的残荷叶了。这黛玉如此地这般珍爱莲花,莫非这句诗里隐藏着什么?为读者启发着什么?

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另一个重要的细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晚,宝玉与众姐妹共行酒令“花名签”。黛玉得到的是什么?是芙蓉!批语是:风露清愁。要知道,黛玉若与芙蓉联系起来,那倒有悖作者曹雪芹老先生的初衷和意愿了。地球人都知道,晴雯死后,一小丫头对宝玉讲,晴雯是天上专管芙蓉花的花神。这里,倘若说黛玉也是芙蓉花的花神,岂不是前后自相矛盾?!于是,我反复思忖得出这样的结论:黛玉得到“花名签”上的芙蓉之称谓,就应该指的是水上的芙蓉——荷花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黛玉的前世想象成为荷花神了。究其原因,我还认为,那绛珠仙草不是一直生长出落在前世灵河之畔吗?要我的分析真的是这样,我眼下真的要认可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给予黛玉之死所作出的评语了:黛玉缓缓走到湖中心,然后缓缓消沉了下去……而导致黛玉沉湖的根本缘故,我以为有几种:或许是一处文学的最高境界的具体表现——黛玉前往人世间,还完了眼泪和感情,又该回去做她的绛珠仙草……此举,就是正所谓的“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印证,又一次人生的倒转轮回吧;或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打击:骤然而至的政治更迭狂暴的袭击,使她脆弱地无可奈何地离开人世……或许是一份感情的不幸:贾母归天,黛玉唯一的一座靠山轰然倒下,加上她本有的肺病却长期吃人参一类易上火的“补药”,自觉今生病若抽丝,无法救治,选择了如此了断方式——投湖自尽……

这一切的发生,倒真真是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写明了大地上没有安葬黛玉的一方净土。还有那句“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更是为黛玉葬身湖中给了更加清晰的解读。

大观园众多水塘,哪一处才是黛玉归身之地呢?又推断出另一个或许来,这就是我方才所说,藕香榭的水塘吧?!

这是我想象出情景:或许是在一个初秋的深夜,天空还下着蒙蒙小雨,悲伤已极的黛玉跨进湖水,拨开枯荷,念叨着什么,毅然走上不归之路……

或许再有一年之后,贫困潦倒的宝玉也是在初秋的雨夜中,来到藕香榭水塘边,望着那一片枯枝败荷的水塘,心潮翻滚,泪珠涟涟,在凄惨悲凉的呼唤声里,便会想起他那枚曾经照耀他命运的灵通之玉,那枚已经让他生命逐渐黯然的灵通之玉吧?!

(三)冷月葬花魂

风儿漂浮不定。空气潮湿。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愈来愈轻,偶尔感觉微风拂面,吹散了我的心境。

不知不觉中,我的双眼朦胧了,心中的天使迷失了方向……

乍眼一看,自己正斜倚在一个葱绿色的走廊的廊柱上,远处隐隐传来喜庆的鼓乐之声。房檐上,淅淅沥沥地滴答着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股异常的冷清笼罩浸透了小院中几株随风摇摆的青竹。

回首相望,整个院落的廊柱和墙壁,都由着一枝枝湘妃竹并排着,却未散发着清香。

这是哪儿?难道是我一直向往的那个地方吗?我又不敢确定。

正想着,一个梳着小圆髻,穿着淡蓝青布短褂的小姑娘,急匆匆地从屋里走出,我望见了她,她也望见了我,那双红红的眼角还残留着泪痕。

她什么也没说,举着伞,跑出了院子。

这时,屋里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音的懦弱中显透着几分娇媚,听起来像是个女孩。

过了一会子,听到另一个女孩声音琐碎,似乎在抽泣,她絮絮地说:“林……林姑娘,你醒了吗?”

“咳……咳……咳,紫鹃。”咳嗽的那个女孩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那个叫紫鹃的女孩忽然叫起来:“啊!林姑娘,你又咯血了,这怎么好?你的身子日益消瘦了。”

林姑娘喘着粗气,好不容易止住咳嗽,断断续续地说:“没什么,咳……咳……,紫鹃,我没……咳什么。真的,没什么。咳……咳……”

紫鹃不作声了,但忽然大哭起来。

林姑娘咳嗽完了,轻声地说起来,“紫鹃,你是我的好妹妹,自打我爹爹去世后,我进了府上,这些年来,都是你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紫鹃停了哭声,发出一阵抽泣。

林姑娘又咳嗽着:“当年,我们姐妹兄弟几个,一起在藕香榭的水亭上看戏,一起在醉景阁那行酒令,拿刘姥姥取笑;一起斗百草,赞菊花,咏柳絮。那么美好的时光,我……咳咳……现在可好,二姐姐去了,三妹妹也算是巾帼英雄了,可与家人分离,谁受得了?湘云,湘云妹妹,不知她眼下流落到何处?是不是生死未卜……”

紫鹃轻轻笑了,她温柔地对林姑娘说:“姑娘,你真糊涂,你不是还有宝玉吗?”

“宝玉?”林姑娘吃惊地叫起来,“宝玉?宝玉他心里还有我吗?咳……今天晚上不是宝玉和宝姐姐成亲的日子吗?我为什么要有眼泪?咳,紫鹃,替我……替我梳妆,我要到园里走走。”

我以为紫鹃会拒绝,可她在抽泣里轻轻“嗯”了一声。

我的心顿时凝结了,难道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就如此注定了吗?我木讷地坐下。

过了好一会儿,紫鹃扶着林姑娘从潇湘馆里的翠竹影里走了出来。

我看见,林姑娘一张鹅蛋形的满是病容,樱桃般的嘴唇没有了血色,柳叶儿似的眉毛紧锁着忧愁之情。紫鹃一脸写满了哀叹与沉重。

林姑娘眼很尖,一下子就瞅见了一旁的我,气息喘喘地问道:“你是谁?怎么会在我的潇湘馆里来呢?”

我惊慌地知道,她就是绛珠仙子——黛玉。黛玉问话时毫无生气,显现的全是落寞、孤寂和疲惫。

“还有,你怎么穿得这样少?”未待我反过神来,黛玉对我又问了一句,我不由自主地看看自己,我居然只穿着一件汗衫。

尽管我是下意识的动作,我还是不得不结结巴巴地回答:“我,就是宝玉的书童,叫茗烟啊。”

林姑娘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我是谁。

“宝二爷叫我来给姑娘传话,他说……”我还是没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忽然间,林姑娘很是兴奋,她挣脱紫鹃的手,猛地抓住我的肩膀,大声问我:“宝玉?二哥哥他说什么?你快说啊!”

我一时语塞,随口撒了个谎:“宝二爷,他说……他希望你快乐!”

“咳……咳……”黛玉一听这话,身子慌了慌,脚步也情不自禁地凌乱起来,她趴在廊柱上不停地咳嗽着:“代……代我感谢宝二爷。紫鹃,我们走吧!”

一阵悲情涌上我的心头,我看见她们转身离去,紫娟还狠狠地乜了我一眼。我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我的那句话,将黛玉逼上了绝路。

疏雨滴梧桐,处处皆是情。此时此刻,天上的雨更大了,我不放心林姑娘她们,便悄悄尾随她们而去。

我甚至想,水做的黛玉会到哪里去呢,她会不会去秋爽斋门口抽泣?或是去紫菱洲那里呜咽?但见她们的行迹,断然没有去昔日经常光顾的怡红院,难道林姑娘已经斩断万般情愫,六根清净了吗?

没料到,紫娟搀扶林姑娘来到往日黛玉埋下的花冢,黛玉念起与宝玉阅读《西厢记》的情景,回忆落花缤纷的时光,追思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回顾自己吟唱的《葬花吟》……黛玉再也不能自己,突然趴在花冢之上痛哭起来,嘴里还仍然絮絮叨叨着:“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又过了好一阵,林姑娘发出剧烈的咳嗽,她忽然疯了似的,挣脱紫鹃的双手,出人意料地奔跑开去,转眼之间,黛玉便没了踪影。

紫鹃慌了,惊慌失措地边哭边喊。

我也慌了,一边喘息一边呼喊:“林姑娘不见了!林姑娘不见了!”

黛玉的失踪,荣府上下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想知道。老太太、太太、小姐、爷们和丫鬟们无力无心照管黛玉这等琐事,全都在为宝玉宝钗两人的新婚大喜之事张罗着、忙碌着。

我和紫鹃寻找林姑娘花了整整一天的时光,还是一无所获。我安慰紫鹃,叫她去潇湘馆等候着,我自去四下里探询。

最后,我竟在凹晶馆的走廊上歇息时,惊喜地发现了林姑娘,她目光失色,面容呆滞,心如槁灰,正用手拨开水中的荷叶,一步一步地往前行,眼看湖水快漫过它的胸口,她就要走到湖心了……

我惊慌地叫喊:“林姑娘,别想不开!”

黛玉一点反应也没有,口里依然吟着:“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林姑娘,你快回来啊!”我发出的声音已经最大,我感觉自己呼唤像破裂的锦帛一样无用。

月暗星繁,蛙鼓已熄。尽管我声嘶力竭,可黛玉什么也没有听见,因为她的心碎了,我只能够无可奈何地眼睁睁地望着她,让那像撒满碎银的湖水掩埋了她……

我失声痛哭,泪眼涟涟,周围的一切变得朦胧迷离。刹那间,凹晶馆旁边的水塘突然开满了荷花,粉嫩粉嫩的花瓣总是在我眼帘萦绕,我想那应该是林姑娘温柔妩媚的脸庞……

荣府张灯结彩,喜庆锣鼓喧天,宝玉宝钗的婚礼热闹非凡……

我一手空空地回到潇湘馆,紫鹃和雪雁也不知去向。我看见,熏香早已熄灭,黛玉的床榻之下有两只白丝帕,上面泪痕斑斑,血迹斑斑……

我哭了,两条冰冷的小蛇在脸上爬行。

屋外的翠竹随风摇曳,发出瑟瑟哀鸣……

时空再次扭转,我重新坐在电脑前,亲眼目睹了一场无法挽回的噩梦。

这一刻,我竟没有了眼泪,心像铁石心肠,情似泰山顽石。

我随意敲了一下回车键,轻松地退出了这场空虚的梦。然后,与周遭人一样,忘了忧伤和同情,每天笑迎二十一世纪的新生活!

(四)日边红杏倚云栽

——我说探春之“嫁”

打从读《红楼梦》以来,我对文中的“刺玫瑰”贾探春始终怀着一股由衷的钦佩之情,我不仅爱着她的美丽,欣赏她的傲气与才华,也喜欢她的不羁的豪放之情。

大观园里,探春可以说是除了宝黛之外,才情比较高的一个!论才干,曾与宝钗协理荣国府!其心中的丘壑不比凤姐差!书中把她比作一朵玫瑰花,又红又香,但是有刺!凤姐,在对待贾府的三个带“春”字的女儿中,独独对她怵去三分!连宝钗也认为她是姐妹之中的拔尖人儿!虽然她是姨娘生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敢小瞧她!

《红楼梦》是一个极大的悲剧,这是人众皆知的,所有人都逃不过悲惨命运的无情捉弄,包括着探春。从高鹗的续书看来,探春后来嫁了贵婿,做了王妃,她的后半辈子有了无尽的依靠,而且也曾喜气洋洋地回来省过亲。可以看出,高鹗对探春也同样地喜爱,不忍她苦陷于贾府的败落中。但他的构想却有悖于曹公原来为女儿们设定“薄命”的定则,因为曹雪芹老先生笔下的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四姐妹取其一字,便为“原(元)应(迎)叹(探)息(惜)”的总结局。所以在我看来,探春的命运,绝非“远嫁并且过太平日子”那样简单。

这里,我们开始分析与探究三小姐探春吧。

先整体分析一下探春的个性特点。曹雪芹老先生笔下描写三小姐探春的与众不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就连她的闺房,那气象不凡的疏朗、格局的空间感,以及室内的每一件摆设,都活脱脱地写出了探春高贵的性情、独特的风格。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写道:探春性格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垒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

这就是超凡脱俗的“秋爽斋”,人如其斋,斋如其人,一派清淡、高雅的气韵,就如那束白菊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然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从那花梨大理石书案中看出些许冷硬的线条美,这可是探春理性人格的真实写照。汝窑花囊及囊中的白菊,既有主人的洒脱又有恣意的生活情趣。而那颜鲁公的书法,端庄雄伟,劲道郁勃,所具扛鼎之力,恰是探春怀有大丈夫之志的象征。

曹雪芹老先生赐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

探春性灵敏锐,作事敏捷,心地敏慧。贾府的人送她绰号“镇山太岁”,又称“玫瑰花儿”,好看扎人。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像一头藏爪狮子一样谁也招惹不得。倘若有人敢冒犯她,她就会像狮子一样伸爪扑倒任何人。

因此,就连恃权横行的王熙凤也惧她三分。小说第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有一段对话,写出了对探春才干敏捷的评价来。文云: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她)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她)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她)一犟,就不好了。

第六十二回黛玉评价探春时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一个乖人。虽然叫他(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她“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可谓评价中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与探春都堪称现代女强人的典范,但是探春之所以高出王熙凤一头,最关键之处是探春的“知书识字”,说白了也就是她文化素质高,所以王熙凤不得不承认探春比她“更利害一层了”。

如果说湘云的豪迈具有诗人气质、名士风度,那么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自我”,希望生命之光能普照人间。她说过,自己但凡是一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一番事业,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这是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

正因为如此,在贾府中探春最早感觉出这个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当然也只有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方能敏锐地体察出来,并且敢于指出它的弊端的严重后果。第七十四回发生“抄检大观园”之事,探春的伤心也好,愤怒也好,其实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的征兆。她愤怒地说:“别忙,抄你们的日子有呢!”这才是探春担心的真正缘由。只有探春一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凤姐一流的人物何能想到、看到并说出这一层更深的潜在危机来呢?!

不过,探春之“敏”还有胎带来的“敏”——庶出的敏感。

探春生性反对迎春的懦弱忍受,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她反对这种弱者的回避行为。因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她是不惜一切的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面,但也透露她极为“敏感”的一面。有许多人评论到这件事时,常以等级观念来批评探春。

我以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家族中,这样的身世不能不伤害探春的自尊心,但更重要的是她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她强烈地反对这种等级势力的束缚。你看,当王善宝家的挨了她一巴掌后,她大怒地说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如今越发了不得了!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谅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

声色俱厉,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作敢当,这里维护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自尊心,而且维护整个家族的尊严。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这才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

曹雪芹老先生如此去写探春,其实是在塑造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她生于末世,命运不佳,只有千里东风与她相伴。这是探春的悲剧、贾家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再来说说探春后来的命运,说起来又得从清明谈起了。

首先,看《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政又看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

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

——其中,“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可见“清明”暗示为探春的特征。

再,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探春的判词: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诗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可见,“清明涕送江边望”暗示探春和清明节有关联。

综合以上两点文本暗示,作者是希望告诉我们什么呢?有很多红楼梦专家学者赞同周汝昌老先生的探析,说它暗示着探春的生日在清明节这一天。

真的是这样吗?我却有另外的观点与看法。

我以为,发掘探春的命运,得从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说起,当时探春抽到花名签是杏花。

杏花,这可是清明节最形象的妆点物。

“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就是这样的景色。既然“清明涕送江边望”已点出探春的“分骨肉”在杏雨纷飞的祭日里,她那个还叫嫁人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个幽冥鬼气最为阴盛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该扫墓祭祀才对,最忌讳的就是嫁娶。而探春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嫁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而能想到探春嫁人,无非都从那句“日边红杏倚云栽”而发出的联想罢了,既而她分离在清明,用意再简单不过,就是探春会死,会死得很早很悲惨!

日边红杏倚云栽,选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单从这句看,又是“日边”,又是“红杏”,而且还“倚云栽”,似乎能想象一幅恢弘气派的“探春远嫁图”,但那就太显简略了。

在宝玉过生日时,众姑娘抽花名签这一段故事里,众女儿的最终命运都从花名签上一句诗中揭示出来,而有的偏偏要用到那句诗所处于的整首诗才看得出来。举个小例,黛玉的诗句就是选自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中的“莫向东风当自嗟”,其实真意是为了引出隐去上句——“红颜胜人多薄命”来比喻黛玉,如此这般这就好理解其他的了。同样对于探春这句诗,来分析整首诗,就能够得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三句,很明显,得到的是三种不同的花卉。但“秋江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我们就可以把三中花卉看作是元春、迎春、探春。碧桃种在天边,是元春皇妃的身份,这不用说。然后是“日边红杏”与“秋江芙蓉”,尽管这株红杏比这朵芙蓉弱得多,但双方都是庶出,从她们母亲方向看来,无论相貌、人品、才气还是地位,赵姨娘自己就得认输,随着的“芙蓉”自然而然就比“红杏”身份低多了。因而“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种”“倚云栽”之势,又岂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呢?但从另一方面讲,江上芙蓉就是莲花了,从《爱莲说》看来,莲花在江上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得意的桃杏的美,颜色妖娆而不同。从而也顺便证实了作者对探春的内心评价——如莲花般清正、刚直。

说了这么多,再回过去看第五回中贾惜春的曲子《虚花悟》中的“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和“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这里再次出现了“夭桃”与“杏蕊”,以及“秋”,自然是指探春的“秋江芙蓉”,三种花刚好与前句“三春”相照应。一对一刚好,也证实了我上文的观点。同时也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贾府的败落日子在深秋时节,也说明了这三朵鲜花在家败前都纷纷凋零。再继续说,《虚花悟》中有“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几句用互文的写作手法,预示了贾府后来家破人亡、人烟荒芜的凄冷景象,刚好三句,间接说明了“三春”的命运都是“死”。下面还有更重要的,“昨贫今富人忙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瞧,这谜团迎刃而解,第一句很明显指元春,她的进宫封为贵妃使得家族的声望得到空前提高,这自不用说。第二句指迎春也好理解:“春荣秋谢”指一年,而“花折磨”,则是说这株红杏美人嫁到孙家一年受尽凌辱,含怨而死。特别是这个“青枫林”,或许会成为迎春上吊自尽的地点。一对一,最后一句自然是探春的评价:生关死劫谁能躲?无论探春多么伟大,多么精明,在生死之神面前终究逃不过。而且这句前还有个“似这般”。怎么个“似这般”?似元春、迎春这般仙逝?也就是死而已。佛教里,死不过是种飞升、一种超脱。因而削发为尼的惜春自然将死去的“三春”看破而遁入空门,与世隔绝。还有个重要细节不得不说,六十三回里探春抽得花名签后众人说,家里已有了个王妃,难道探春也想当王妃不成?这句看似表达了探春的远嫁,按我理解,其实暗指了探春也会像元春一样死,且死于相关的政治原因。这也只是我个人观点,不必多作结论。

探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中有“与贾政议探春婚事书”,其文中曰:金陵契好,桑梓情深。昨岁供职来都,窃喜常依座右,仰蒙雅爱,许结“朱陈”,至今佩德勿谖。只因调任海疆,未敢造次奉求,衷怀歉疚自叹无缘。今幸棨戟遥临,快慰平生之愿,正申燕贺,先蒙翰教,边帐光生,武夫额手,虽隔重洋,尚叨樾荫。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茑萝之附;小儿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仪。如蒙践诺,即遣冰人。途路虽遥,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辆之迎,敬备仙舟以俟。兹修寸幅,恭贺升祺,并求金允。临颖不胜待命之至!

这封信是贾政外任江西粮道衙门时接到的。写信者周琼何许人也,他是贾政同乡的旧相识,去年他们同在京就职,后来周琼调至海疆任职。因他过去曾与贾政谈起过儿女婚事,所以现在他便来书相求。

可以想见,续书者高鹗在拟此书札时是相当得意的,以为颇有飞扬文采。然而,他或许不知,这种骈四骊六的陈腔滥调客套话,正是曹雪芹所最为讨厌的。

从书札中“仰蒙雅爱,许结‘朱陈’”等话和书中情节叙述来看,探春的婚事是贾政自己找的,所以一议就定。对方是贾政的上级的亲戚,因此还得到了“照应”,使他对探春婚事十分高兴。王夫人也说出探春远嫁没有什么不好:“孩子们大了,少不得总要给人家的。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只要孩子们有造化就好。”

宝玉初闻叹春要远嫁时,虽悲分离,但后来莫名其妙的“探春倒将纲常大体的话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来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究竟宝玉醒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于是,探春放心地辞别众人,径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第一百零二回)。可是,我们知道《红楼梦曲·分骨肉》中所唱的是“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等等,而高鹗续书中做爹娘的根本没有哭嘛!可见,不符曹雪芹原意。还有“判词”也不实了:临别时,连宝玉都“转悲为喜”了,还有谁“清明涕送江边望”呢?这样的“判词”还不是乱判?再说,画册上画的“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不是也完全画错了吗?因为高鹗续书中探春是“放心辞别众人”而去的,何曾“掩面泣涕”来?由此可以断定高鹗续书真正违背了曹公安排的伏笔!

最后一幕呈现出来了,当父亲贾政把她许往他乡,探春告别众人,掩面泣涕登舟而去!这里正应了此书开头的关于探春的那首诗: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如此美丽动人的一个国色天香人物啊,也逃不过“薄命司——金陵十二钗”的凄苦命运安排。

而探春为何而死?这也是个更大的迷雾之原,基于我的文学水平和历史积累的匮乏,目前还不能够进行彻底解读,但这笼罩在探春身上的一层层雾嶂,却值得我们今后仔细去进一步考究。

我对于探春,除赞美、同情和种种迷茫外,最重要的,还是为她的红颜薄命而深深地感伤啊!

同类推荐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身有残疾,是人生最为悲苦之事,可是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心,只要心中充盈着希望,便依然能走出辉煌完美的人生。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此为根基,有名人,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残疾与病痛是生长梦想的土壤,挫折与逆境是激发力量的源泉。本书没有说教,没有条条框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体现了那些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感人的事迹和精神,还有动人的真情实感,能给人以共鸣和启迪,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热门推荐
  • 茅山后裔之算命人

    茅山后裔之算命人

    经历了爷爷的死亡,爷爷去世给我留下茅山秘术,同时也带给我一个大麻烦,恶鬼的封印与我如影随形,是诅咒,还是际遇。我体内封印了恶鬼,一只死人眼带给我的是厄运,但也逐渐被我掌握。捉鬼风水不分家,我逐渐领悟茅山道术的真正奥秘,同时我体内的封印因为一次和恶鬼的碰撞中破碎,邪恶笼罩了我,与此同时爷爷死亡的真相,另一个世界的本质逐渐揭开面纱。我行走世间,慢慢在迷雾中走出属于我自己的路……
  • 牧野寻青

    牧野寻青

    空难穿越很俗,但是很有效,飞机上所有人对着红色的月亮指指点点,而此时的我却心如刀绞双眼模糊,耳边隐隐听到:驹隙百年,谁可安然平生?还是散了去罢…直到很久以后,听说,鬼魂眼中的月亮才是红色的…呃,回来回来,本篇为穿越言情,并非穿越灵异。希望写一个娱人娱已的故事^_^
  • 重生之娱乐先锋

    重生之娱乐先锋

    一觉醒来,许青衣发现自己重生在一个平行世界。那个世界的娱乐文化极不发达,没有迈克尔杰克逊,没有斯皮尔伯格、没有福尔摩斯。于是,带着前世记忆的许青衣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写写小说,搞搞音乐,拍拍电影,纵横娱乐圈,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时代周刊:他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娱乐先锋。(PS:新人写书诸多不易,希望大家看到的话都能加个收藏!求推荐!感谢!)
  •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三公主玩转圣黎学院

    性格淡漠的白昕宁、文雅淑女的白昕彤、活泼调皮的白昕语、三位小姐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了皇家圣黎学院,同时三位家族继承人的公子们也在皇家学院,在这高大威武的学院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毕业之后他们之间是否还会有联系?
  • 心天心

    心天心

    谢谢大家关看我的作品。。。。。。。。。。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盘星天道

    盘星天道

    魔导师的天才弟子,在与老师一次伟大的魔法实验中离奇穿越,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以斗气为唯一基调的世界,名叫斗气大陆。这里没有绚烂华丽的魔法,只有纵横激荡的斗气。斗气修炼困难并不足以让林潇自甘堕落,庆幸的是林潇发现自己竟然能在这陌生的世界重新修炼魔法!异族复出,七国争霸,群雄荟萃,一个来自异世界的魔法少年,在陌生大陆追求巅峰力量的路上,又会演绎出什么样的传奇?“何为天?何为道?在我眼中,苍茫大地尽在脚下,天道,不过就是用万千枯骨砌成的阶梯罢了!”
  • 黄河禁忌

    黄河禁忌

    我出生的时候,正巧赶上梅雨时节,而且当时黄河泛滥决堤淹死了不少无辜的人,接生婆说,这样的孩子出生肯定不吉利,要不是克妈就是死爹。临盆时母亲身子虚,头出来一半她就大出血晕了过去,我出生时身体带着鲜红的血液,而且怎么打也不会哭几声,这样奇怪的婴儿可是吓坏了奶奶。出生后便拿着我的八字去找算命的看,但却跟她说看不透这八字,只怕是阴性压过阳性是个纯阴的男孩,所以就取名夏剑,这个剑字就是为了控住我的八字。索性并未出现和接生婆说的凶兆,但家里却对我严格管束,生怕我真的变成灾星。就在我出生的前一天,黄河上游改道,但却酿成了大祸,由于炸药师的失误,大坝完全被炸毁,黄河的决堤让它变成了夺命河,也闹得人心惶惶的。
  • 罚:伪神之都

    罚:伪神之都

    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的陈明却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个神秘少女,从此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你的身上有着神的力量,在这场神与伪神的战争中,你无法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