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呼唤”?中华在线词典解释为:①召唤:呼唤春天的来临|时代的呼唤。②叫喊;叫唤:深情地呼唤着英雄的名字。作为话题,“呼唤”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呼唤者可以是人,会说话者;可以是物,不会说话者;受呼唤者也可以是人,会说话者;也可以是物,不会说话者。提示语第一句向考生暗示了呼唤的原因,即因黑暗呼唤光明,因酷暑呼唤甘霖。推而广之,便是因遗憾期待而呼唤,因感情凝聚而呼唤:如“呼唤理解、呼唤诚信、呼唤亲情”是因缺失而呼唤,因遗忘而呼唤;如“呼唤民主、呼唤和谐、呼唤文明”是因欢乐而呼唤,因渴求而呼唤。呼唤的意义是什么?挖掘其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那就是母亲的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由此,文章的立意、拟题、素材、文体等等都可以根据以上解读和自己的特长迅速作出决定。如果不落前人窠臼,做到立意新、选材新、角度新,其作品定能脱颖而出,独压群芳。
品读点悟:
绿的呼唤
贵州省遵义市考生。
儿时的家乡,门前屋后到处是那种参天的树,树叶茂密成阴,遮天蔽日,站在树下,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绿。(环境描写,为下文各段绿阴下的活动铺设了美好的背景。)离开家乡这几年,尤其想念那一片片的绿,因为那里有我纯洁的伙伴,有我纯洁的童年,有我美好的记忆。(引出下文,照应全篇。)
春天,那片绿是悠悠的(色泽变化之一)。上学后,我们同住在那个偌大的院子里,悠悠的绿渗透出淡淡的暖,沁人心脾(成语增添了文采,令人回味无穷)。放学后,大家迟迟不愿回家。一次,我们在放学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垂死的小鸟,尽管我们都希望它能活过来,但最终它还是静静地死了。大家捡来许多落叶,轻轻地把它裹起来,然后再用绿叶覆盖它,小心翼翼地将它安葬在那片绿叶中。(意境之“安葬小鸟”。)我们相信,那嫩嫩的绿叶能让人安心,因为它裹住的是童稚者的爱心。
夏天,那片绿是浓浓的(色泽变化之二)。天气炎热,然而,每当置身于那片绿叶下,总觉得阵阵清凉。我们玩着各种游戏,悠然自得。那一阵子大家纷纷收集掉落的绿叶,制成各种各样的小玩艺儿,或是刻上朋友的名字,或是刺绣一句自己想说的话。那些互相赠送的小礼物浸透着树叶的新鲜,散发着树叶的馨香(意境之“互赠礼物”)……
秋天,那片绿是缓缓的(色泽变化之三)。落叶渐渐多了起来。那绿中夹着黄色,说不清是绿是黄。我们大家笑着踩着那些落叶,簌簌地宛若我们的笑声。(比喻,儿时的情境犹如眼前)大家选形状漂亮的绿叶,做制成各种各样的书签,夹在书里,过不了几天它们就干枯了,又硬又脆,永不褪色,可以长期保存(意境之“做制书签”),因此,我们再去捡,不厌其烦地重复,觉得乐趣无穷。
冬天,那片绿是淡淡的(色泽变化之四)。树上残留着一些树叶,是那种零星的绿。下雪的时候,我们穿得厚厚的,躲在树后捉迷藏。玩累了,我们坐在树下,抬头仰望灰白色的天空,数着那些残留在树梢的叶子,盘算着春天的到来。可是,总因不小心数乱,再从头数。丝毫不觉得冷,真是乐不可支(意境之“数残叶”)。
(以上四段形成排比,以绿叶的色泽变化为线索,把儿时的几个生活碎片连缀成章,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意趣无穷。)
如今尤记得的是那一片片的绿叶。我呼唤那一片绿,就好像呼唤那快乐的日子(点题,照应开头)。我相信我的童年是很甜美的。因而,我把那片绿永远隐匿在内心深处,让那片绿呵护纯洁的童年,永远滋润那颗纯洁的心……(结尾照应开头,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其总的特点是构思精巧,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其一、蕴涵丰富。“绿”不仅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而且寄予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纯洁、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二、巧构美文。用排比段式结构展开话题,使文章结构精美,条理清楚,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用“绿”的色泽变化为线索,以春夏秋冬并列成段,把儿时的几个生活碎片连缀成章,表达了作者对“绿”的不同感受,从而,“绿”显得多彩多姿,诗意盎然,给“绿”映衬下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其三、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安葬小鸟、互赠礼物、做制书签、数残叶几个生活碎片都写得妙趣横生,令人流连忘返。其语言简洁凝练,蕴涵丰富;行文清新流畅,格调高雅;结尾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这些,都展示了作者成熟的个性和文学功底,值得同龄人好好借鉴。
(张宗明)
品读点悟:
心灵的呼唤
贵州省遵义市考生。
早晨,因为公共汽车改道外环路,一辆辆挤得快关不上门的公共汽车可以说是桃溪路口的一道风景(环境气氛的烘托之一)。售票员看着车下犹豫的老人:“上吧,再过两站就有座位了。”
于是老人带着他的小孙女,使劲地拉着栏杆才迈了上来(环境气氛的烘托之二)。
小女孩夹在大人中间似乎连呼吸都成困难(环境气氛的烘托之三),但是周围坐着的人都没有站起来让座的念头(环境气氛的烘托之四)。售票员似乎深知这种现象,所以动了动嘴,却没有说出话来鼓励大家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人物描写生动传神之一)。
其实对于这种冷漠,我早已司空见惯了。按说,车上的人大都是些写字楼里办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用时髦的话说,是“白领”阶层。但是那份漠然的表情与身上那高档的衣服,似乎都有一种拒绝的意思(人物描写生动传神之二)。
车过了两站,终于有一个孕妇要下车,这时售票员示意要孩子过去等着座位。我想,这孩子终于不用再被挤来挤去。但是,当我牵过小女孩的手,刚往那边挤过去,一件我意想不到(这个词用的好,引发了下文无尽的思考)的事情发生了——坐在孕妇旁边的那位妇女往里面空出来的座位上一挪,一个胖男人便一屁股坐下来,心安理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看见(人物描写生动传神之三)。小女孩无奈的神色一闪而过,冲着老人淡淡地笑了一笑(人物描写生动传神之四)。
(以上各种人物的描写,寥寥几笔,神色各异,生动传神,从一个方面揭示了文章主题。)
我当时的表情只能用惊愕(与前文的“意想不到”相照应)来形容,这个看上去没有丝毫病状和不适的胖男人,竟然就这么抢了一个小女孩的座位,看到他那心安理得的架势,谁还会说什么呢(环境气氛的烘托之五)?
(环境气氛的烘托,前三处和后两处对比强烈,车厢内的拥挤与冷漠形成的反差,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为作者下文的思考形成高屋建瓴之势。)
我不想知道这个衣衫革履的胖男人有没有必须坐下的理由,我却想知道这件事对于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会有什么影响。她以后也许就会成为这些所谓“白领”阶层中的一员,也许她以后会乐于给别人让座,也许她不会再给任何人让座。但无论她将来怎样,这对于她都没有什么错,因为是现实社会在教育着每一个人的成长。(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感悟把问题引向人们最关心的社会教育问题,虽似涓涓细流,却发人深省。)
而我发自肺腑的呼唤是:人们的心灵在这一“座”之间又飘远了一步……(结尾点题,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特色简析:
本文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至少有三个原因:其一、立意高远:全文紧扣“心灵的呼唤”展开,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售票员、胖男人、小女孩和乘客的种种心态,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教育问题——人们的心灵在这一“座”之间间又飘远了一步……其二、人物描写生动传神。“白领”阶层“漠然的表情与身上那高档的衣服,似乎都有一种拒绝的意思”,售票员“动了动嘴,却没有说出话来鼓励大家给老人和孩子让座”,胖男人“一屁股坐下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看见”。小女孩“无奈的神色一闪而过,冲着老人淡淡地笑了一笑……”可见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其三、构思独特。公共汽车“挤得快关不上门”,老人“使劲地拉着栏杆才迈了上来”,孩子“夹在大人中间似乎连呼吸都成困难”,烘托出老人、小孩急需帮助。而周围坐着的人“都没有站起来让座的念头”。“看到他那心安理得的架势,谁还会说什么呢?”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车厢内的拥挤与冷漠形成的反差,不正好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吗?所以,这样层层铺垫,收到了高屋建瓴,水到渠成的效果,其文章主旨不言而喻。
(张宗明)
品读点悟:
自然的呼唤
贵州省遵义市考生。
春风拂来,我的视线被流光溢彩的绿色偷偷吸引,仿佛我在倾听你的轻轻呼唤!(点题。用第二人称,角度新。)走近你呵,我的心顿时泛起层层涟漪。(全文情感的基调。)
(全文辟开生面,写自然对“我”的呼唤,并用“你”和“我”的对话形式,人物情感的交流,让读者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眼前的“绿”是如此让人心醉。在这片绿中,我可以仰天长啸,也可以闭目倾神,倾听你的呼唤(全文几次出现“倾听你的呼唤”,让人产生温馨和谐的心境),倾听你的哀怨。你携着我来到百花园中,我们席地而坐,促膝长谈,共同领略这无边的欢乐,陶醉于沁人心脾的花香。(用拟人化手法,为下文人与物心灵的对话创设美好的意境。)
听说你不喜欢单调。于是,蔚蓝的天空深邃而又不乏可爱,缥缈的白云时而点缀其间,葱绿的草原生机蓬勃,肥美健壮的牛羊流连于绿意盎然之中(排比句式一)。我说,这些都是你别出心裁的构思,你用金黄诠释收获,用火红阐释温暖。就让我珍惜你的美丽吧。
听说你不甘寂寞。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每一条云消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次雪花飞舞都是你的匠心独运;你用潺潺的溪水声,向我诉说山谷的静谧;你用轻柔的落叶声,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神秘(排比句式二);你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向我描述群山的灵秀。(多处排比,情景交融,如涓涓细流,倾诉其仰慕之情。)
你创造了一个个美的奇迹,走近你才能感悟美之所在。夕阳下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云雾中领略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惬意;黄昏时享受那份渔舟唱晚、满载而归的愉悦。(恰当融入古诗名句和使用成语,增加了语言的文采,意境更富有情趣,更富有诗意。)
(第二段与第三、四、五段形成总分关系,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赞美自然,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仰慕、热爱之情。给读者以形式美、意境美、语言美的享受。)
攀登高山,你时而化作延绵的绿毯,时而化作漫山的红叶,用你的温柔点缀着我的生活。
融入大海,你时而化作滔天的巨浪,时而变为文静的波纹,用你的豁达感染着我的情怀。(长句形成对仗,句式整齐,感情真挚,表达“我”赞美自然的原因。)
我仰慕你的美,仰慕你与生俱来的气质。你浪漫中透露着现实,阴柔中不乏阳刚,娴静中也有活泼。你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我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照应前文“倾听你的哀怨”),我愿用一生的光阴倾听你的呼唤——为了你,我美丽的自然!(水到渠成,直抒胸臆,表达“我”献身自然,保卫环境的决心,升华主题。)
特色简析:
读罢这篇优美的散文,心灵无不为之震撼。亮点之一:角度新颖,不落窠臼。作者别开生面,另辟蹊径,倾听自然的呼唤,让人与物的心灵对话,让人与物的情感交流,其创意,不同凡响。作者笔下,与之相对的仿佛是一位美少女,作者对她那智慧而又聪颖,娴静而又活泼,“与生俱来的气质”的描述无不深深地打动着读者。亮点之二:立意高远,平中见奇。作者在前文不露声色,娓娓倾诉自然的智慧聪颖,娴静活泼和气质,文章的结尾异峰突起,“我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我愿用一生的光阴听候你的呼唤——为了你,我美丽的自然!”其主旨寓于其中。亮点之三:语言简练,行文流畅,个性鲜明。用对话的形式将诗一般的语言糅合,其风格不同寻常。
(张宗明)
原版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同学们,读了上面的材料,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生活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之时,我们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奔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围绕话题“奔跑”来写作。从所给的材料来看,“奔跑”的实质就是竞争、奋斗、忧患意识等,因此第一步一定要确立好本文的主旨,切不可浅层次把“奔跑”理解为表面上的迈开大步向前奔。其次围绕主旨选取材料,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一项事业,甚至可以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然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要求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所以从小处着笔,要容易一些。如果考生把这些想清楚,想透彻了,作文一定会写得不错。
品读点悟:
幸福之花在奔跑中绽放
江苏省镇江市考生。
我不仅爱在操场上奔跑,更爱在生活中奔跑。奔跑使生活有目标,有发展,更有实现目标后的幸福感。(落笔不凡,用“不仅……更……”句式,突出文章写作的中心内容。笔法简洁,入题快捷。)
花苞诞生了
赛场上的奔跑有目标,它的目标是终点线;生活中的奔跑也有目标。(类比用得好,令人信服。)
那次是初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看着试卷上糟糕的成绩,刺目的红叉,想到进入初中后,因兴奋而在学习上松懈,导致今天的后果,难过、悔恨的泪终于控制不住奔泻而下。课后,在班主任的启发和诱导之下,一个念头萌发了,并定格为我初中阶段奋斗的目标:考到年级前二十名,考进省重点中学。理想的花苞诞生了,奔跑的目标确立了,那瞬间,我好像闻到了幸福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用喻恰当,虚笔从嗅觉、味觉写感触。)
花儿绽放
要想实现目标,就得努力奔跑,而奔跑是不怕苦、不怕累的。早晨,我提前二十分钟进入班级早读;夜晚,我推迟二十分钟休息。我变得吝啬起来了,非常吝啬时间,对一切浪费时间的行为不屑一顾,整日地在书山中攀登,在题海里遨游。(概写一天生活,突出“要想实现目标,就得努力奔跑”这一段首句。)
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学习的乐趣,生活因此而更有意义。看到红叉在悄悄减少,成绩在慢慢提高,我似乎看到理想的花苞在绽放,奔跑的目标在拉近,幸福的味道嗅到了。
花儿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