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由引言和题干及要求组成,引言对话题作了详尽的诠释,它是引领我们理解话题和正确选材立意的方向盘。对“难题”的理解,我们不能局限在其本义上,应从引言中悟出道道来,如:小而言之,从人际关系看:我用宽容之心化解了朋友的误解这一“难题”;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使我战胜了自卑这一“难题”;我巧用智谋,使爸爸妈妈重归于好,扫除了家庭阴影这个“难题”……再从人生经历看:在父母出差的日子里,我解决了生活的“难题”;我不畏“难题”,在与商店的索赔谈判中维护了自身的权益;邻里纠纷,不可开交,解决难题,却原来只要一个微笑……大而言之,我们从自然现象看:全球气候变暖的难题,警示人们要与自然和平相处。从社会现象看:有下岗再就业的难题、送礼拒礼的难题、面对行凶歹徒是挺身而出还是视而不见的难题……如此等等,主要看我们去如何选择切入点了。
话题作文要求比较宽泛,本题也是这样,虽然没有明说“三自”(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但在要求中也作了说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只有一个小小的限制——不要写成诗歌,即可。鉴于话题作文要求宽泛,因此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做到“化大(宽)为小(窄)”。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发生联想,深入发掘,大题小作,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写好“某一方面”,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品读点悟:
我解决了一道难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考生。
周五,学校放假,当我踏上回家的路时,天已快黑了,到了村头苗圃时,一阵古怪的声响从林子里传过来,一种莫名的惊恐不由得涌上心头。(交代时间、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
这是一片深深的灌木林,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那古怪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惊恐地张望了一下,感到心跳到嗓子眼了,汗毛也都竖了起来,极度的惶恐使我壮着胆子用微微颤抖的声音问了一句:“谁?”过了一会儿,才有一种试探的声音问:“是大侄子吗?”我终于听出了那是二叔的声音。(从“惊恐”、“张望”到“惶恐”、“颤抖”写出了心理和表情的变化。)
一条黑影从林子里闪出,左右望了望,压低声音对我说:“没法子,弄点钱给你弟读书,快回去。”(“闪”用得极具神韵。)
我睁大眼睛,不相信地看着跟前这个本来是很老实的二叔,用怀疑的口吻问:“二叔,……”我还没说完,二叔却已闪入了林中,我无奈地轻叹一口气。(“无奈”运用得体。)
我抹了抹额上的冷汗,一面走一面想:二叔这样做是违法的呀,村里明文规定禁止偷窃树木,尽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也不能这样做呀。是的,二叔平素是非常疼爱我、照顾我的,也教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而现在,我的亲叔叔,叫我怎么去面对现实呢?(面对“难题”,如何解决,想写思想斗争,合情合理。)
我怀着无限失落的心情,慢慢地向前走去。前面传来断续的犬吠,一丝淡淡的灯光从前面射来,那是村委会大院。我走进了大院,淡淡的灯光下,院墙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字赫然印入了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由得急跳起来,我叨念着这几个字,忽然豁然开朗起来。(环境描写,映衬出人物思想变化。)
我举起了沉重的右手,终于“冬冬”地叩响了村委会的大门。回家时月亮正从树梢升起,撒给大地一片皎洁的清辉……(景色描写,烘托文章的主题。)
特色简析:
本文构思巧妙,叙事完整,从头到尾没有一处提及话题,但又处处紧扣话题,叙文记事,详略得体,表现手法多样,如文中景色描写,每一处在文中的作用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这是难能可贵的。用词造句,词准意明,语句流畅,中心突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作文。
品读点悟:
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考生。
春雨淅沥沥下着,(听觉,写出雨的细柔。)人们欣喜着,狂歌着,但我的心却烦透了。(对比心境,人“喜”我“烦”,引起下文。)
一连几天,我心中总是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中考前的最后一次“练兵”失败,我一直很忧郁,不知道路在何方,深感前途渺茫。我知道这样对中考不好,试图让自己站起来,但不知为什么一向坚强的我却始终难以从失败中走出来,难以解决这个人生中大难题。(紧扣话题,交代“烦”因,行文自然。)
终于,黎明的曙光冲破了黑夜的面纱。远方的朋友来信了。她在信里写道:人生路上若没有坎坷就没有平坦。朋友,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不要害怕一无所有,人到世上原本就是一无所有的……(朋友来信,推动情节发展。)
读着她的来信,我心里震动了。(“读着”承上,“震动”启领下文,过渡自然。)
我默默地揣度着朋友的话。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群学骑自行车的小孩子。他们正努力地学上车呢!天下着雨,路又这么滑,我真替他们担心。其中有一个身姿娇小的女孩,显然她是这“儿童军团”里最小的。看着别人一个个学骑着自行车,她心里一急,“扑通”一声,人和车都摔倒了。我过去想扶她一把,她却利索地爬起来,撩开了我的手,说:“大姐姐,我自己能行,谢谢了!”我怕她再摔,但又不忍伤了她的自尊,说:“不要再骑了,他们人比你大,要不你又会……”我实在说不出“摔”字。“又会摔倒了吗?”她一边扶车一边扑闪着大眼睛,“摔倒了再爬起来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女孩学车”让我悟出解决难题的真谛。叙事干练,融记叙描写于一体。)
春雨飘到脸上,凉丝丝的。(触觉写雨。)小女孩的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摔倒了,再爬起来”,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问题,我却难以从中摆脱出来。雨的清凉使我清醒了许多,我扔下手中的伞,享受着春雨的滋润。(四写春雨,与文首照应。)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结尾再次点题。)
特色简析:
文章从“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到“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扣题紧密,脉络清楚。其次是表达方式多样,尤其是描写极具特色,写春雨,考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描写,这是目前许多初中生都不易做到的。在“女孩学车”这一情节中,环境、人物的情态、动作、语言等描写都很到位。再次,结构流畅,详略得当,过渡自然,无不反映出考生扎实的语文功底。
(韩小洁)
原版试题:
话题作文:道路常有坎坎坷坷,生活常有波波折折,交往常有磕磕碰碰,学习常有疙疙瘩瘩。人生哪能一帆风顺?生活中、学习中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难题,积极面对就能顺利超越;消极回避则会陷入困境。亲爱的同学,你有过解决难题时的困惑吗?
你有过解决不了难题的痛苦吗?你有过解决难题后成功的喜悦吗?
请以“难题”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06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品读点悟:
我的难题
湖南省邵阳市考生。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难题,如同沙滩上无数的沙子。(扣题下笔,用喻想像,言“难题”之多。)朋友,听听我的难题吧。(起领下文。)
我的难题其实很简单,但很特殊,就是我的姓名为什么叫life(虚拟名)。(“但”作转,造成悬念,继而释疑。)
这个问题呀,我以前从未想过。(承接自然,“从未想过”看似轻松,实为后文铺垫蓄势。)有一次,老师突然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姓名表示什么意思,象征着什么?”这时,许多同学眉飞色舞,侃侃而谈。(侧面描写为“我”的“百思不得其解”正面描写做陪衬。)我却愣住了,爸妈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字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问个明白,真有“身在教室心在家”之感,盼望着,盼望着,放学铃声终于响起,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啊,“解放”了。(长短句交错运用,反映急切的心情。心理刻画具体逼真。)
我飞一般地回到家里,(“飞”字用得传神,且与“迫不及待”应和。)向父母请教了这个问题,爸爸笑眯眯地说:“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组成,你姓L,和爸爸一姓,它代表“liability”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哈哈”。爸爸爽朗自豪地笑了起来。(“笑眯眯地”、“哈哈”、“爽朗自豪地笑”描绘出人物神情,反映出人物的心情。)
“我姓名中的‘I’字是什么意思?”我转脸问妈妈。妈妈微笑着说:“傻孩子,‘我’不知道,它呀还是“independent”的开头呢,说明你是有主见的人。”我又问:“F啥意思?”妈妈用手指弹了下我的脑门,我才想起去查词典。(注意对话形式的变化。)哇,F是“faculty”的开头,代表着才能才华。至于“E”,我已经明白了,它是“enjoy”开头字母,表示享受。哦,我的姓名寓意是说,生命是无价的,只要你有责任心有才干有主见,就会有享受。(一个“哇”字,表示惊叹,一个“哦”字,恍然大悟,与前面的“百思不得其解”照应。)妈妈深情地抚摸着我:“乖孩子,看到你就想起我中学时代对‘生命’的理解,那是一个多么朝气快乐时代啊。”(“微笑”、“弹”、“抚摸”等词语让一个慈爱可亲的妈妈形象跃然纸上。)
啊,我的名字是父母的一份骄傲、一份寄托、一份遐思,寄寓了父母望女成凤的情思。(直抒胸臆,简洁明了。)
啊哈,朋友,我终于解决了这道难题啦!(语言轻松,烘托喜悦之情,且点题与文首照应。)
特色简析:
不论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还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都得处理好人和事的关系。事是人做的,人又要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是文章的精灵。如何写好人物,无非从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但有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文章内容的实际需要,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果把升格前后的文章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解决难题”这一情节上作了适当细节描写,增写了人物动作、神情以及个性化的语言(如爸爸一个“哈哈”,就能表现他的爽快。再看看妈妈的语言、神情和动作,也是极具个性,与众不同),使文章内容丰厚,富有感染力,从而突出了主题。再之,文章语言虽为朴实,但流畅顺达,偶尔有些传神字眼极具文采,吸引你的眼球,使你的眼睛为之一亮。精巧的结构,圆合的过渡,更是让你读不释手。
(韩小洁)
原版试题:
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审题指导:
本题没有引言,没有材料,没有设置审题障碍,简洁明了地出示话题和写作要求,为考生节省读题和审题时间,是现在不多见的好题。
写作本题,关键是对“亮点”的理解,要从词的比喻意义入手,选择材料,大到国家、集体,小到家庭、个人,可写事情比比皆是,如生活中的亮点、(如一些新鲜的事儿或一些堪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东西,被现在的人们已经忽略,甚至丢失了又被重新寻找回来的,诸如诚信、孝心、回报、感恩等等。)学习上的亮点。(如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文体选择上,宜用记叙类文体。
品读点悟:
龙女的故事
江西省考生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人间生活,关爱灿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笔简洁,点扣题眼。)
一个严冬的早晨。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却有许多人围在一起看着什么,忽然一个中年男子挤进了人群,(“挤”写出人多,同时也突出“他”想看个究竟的急切心情。)他发现冰冷的地上竟蜷着一个哇哇直叫的女婴。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他顾不得一些人的议论,毅然地把女婴抱回家。(“蜷”字用得准确形象,“顾不得”写出心情急切,“毅然”描绘出态度果断之势。)
这位中年男子便是本地的一位菜农。他家的经济并不富裕,一家人靠卖菜为生。他的妻子见丈夫抱着婴儿回来时,先是吃了一惊,当她听完丈夫的叙说后,便同意收养这可怜的孩子。夫妻俩商量了一下,给孩子取名为“龙女”。从此,龙女幸福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可好景不长,好的名字并没给她带来幸福的命运,就在龙女11岁那年,一次她在放学的路上突然昏倒。龙女的父母得知后,迅速将其送进了医院。(插叙身份、家境,为下文替龙女治病蓄势。“吃了一惊”既写情态,又写心理。叙述故事,反映生活中的“亮点”——收养弃婴。)
医院办公室里传来了医生和龙女父亲的谈话:
“你的女儿患的是肾功能衰竭症,两个肾的功能不久将会完全丧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想治好这种病,只有换肾。”
“换肾!”龙女的父亲惊疑地问,猛然间又急切地说,“换,一定换,我就是要饭也一定给她换上!”(从“惊疑”到“急切”写出神情的变化,两个“一定”可见态度坚决。)
“可医疗费是很昂贵的,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再说这合体的肾又从哪里去找呢?”医生同情而又为难地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很有个性。这几段对话形式变化多样。)
龙女的父亲急呆了,他没说话,只是沉默,只是流泪。(情态描写得体。两个“只是”写出了急切,写出了无奈。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主动地捐款,来救助龙女。(过渡自然,情节陡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市各级领导一边组织了“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一边在媒体上寻找合适的献肾者。这时,山东一位干部来电说,要献出一个肾。人们忧愁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龙女患病,众人相助,侧面描写社会各界捐助活动,这真是文明之花处处开,生活亮点时时有。)
换肾手术成功后,在医务人员悉心护理下,龙女康复很快。(略写换肾手术,目的在于突出“关爱”主题,剪裁得体,详略得当)。龙女知道这一切时,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一场让她无法置信的梦。可无论如何,在龙女的眼里,她已有了成千上万的父母——那些曾经救助过她的好心人,是他们给了她新的生命。(写龙女所感,有助于主题的升华。)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了这段感人的故事后,难道你不认为这是生活中用爱交织成的亮点吗?在生活中也正是这些亮点,奏响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伟大乐章。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生活中的亮点一定永放光芒,发扬光大。(抒情议论,点明题旨,深化主题。)
特色简析:
本篇考场作文紧报文题选材,全文选取一个被弃婴儿被一菜农收养,后又患重疾,得到众人相助的事例,反映生活中的亮点,不落俗套,选材新。其次,立意深,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奉献”,体现了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爱之情。再次,结构巧,开头用类比,简笔提说故事,然后叙述故事,结尾议论抒情,深化主题,突出生活中的“亮点”。
整篇文章脉络清楚,结构完整,叙次井然,情节波澜起伏,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语言流畅,是一篇考场难得的佳作。
(韩小洁)
原版试题:
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
在黑暗中,我们呼唤光明;在酷暑中,我们呼唤甘霖;在生活中,我们呼唤理解、呼唤诚信、呼唤亲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呼唤民主、呼唤和谐、呼唤文明……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