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200000003

第3章 身世迷离(1)

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正月初九,傍晚,玉华寺。一位僧人在跨越后院一条已经习以为常的小水沟时不慎跌倒,小腿上擦破了皮。这本来是个轻伤,但却直接导致了二月三日当时最高统治者唐高宗李治的紧张不安。

二月三日,京城长安,朝堂之上,驻玉华寺的政府代表许玄备上奏此事,唐高宗李治听闻后,即刻下令御医制药,组织专家会诊,前往玉华寺,看望此僧,为之诊断。

二月五日农历,阳历为3月8日,以后如不特殊注明,均为农历。,御医张德志、程桃棒刚刚煎制好药,来不及休息,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坊州玉华山玉华寺,快马加鞭,速度之快,大概只有战事汇报和杨贵妃的荔枝堪与相比了。但是,虽然马不停蹄,毕竟长安距离坊州(今铜川)的路途遥远,关键时刻,一分钟也是漫长的,等专家们到达的时候,为时已晚,医药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事情已经发生。

而就在御医们捧着御药急忙从长安赶往玉华寺的时候,坊州刺史窦师伦正急忙从铜川赶往长安,两个擦肩而过的队伍,关系着同一个人,一个前去救人,一个前往报丧,都是大事,各自抓紧时间,没得时间招呼。

二月五日夜,这位因损足染病的僧人整个身体从脚往上慢慢变凉,气息渐渐微弱,与世长辞。事关重大,坊州刺史窦师伦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上奏,这就与专家们的队伍呼驰而过。

二月九日按照《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是“至九日旦,凶问至京”,有些作者将此翻译为第九天后,此处认为如此理解稍有不妥,原因有二:第一,事情这么大,需要及时上报,不敢有所延迟,所以时间用不了这么久;第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多处类似记载,如“至八日”“至十六日”等等,均翻译为某月八日,某月十六日,唯独此处翻译为第九天后稍有不妥。,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惊,举国悲痛。唐高宗惊呼“朕失国宝矣,朕失国宝矣”,说“朕失法师一人,就像行驶于苦海中,船桨俱沉,行走于暗室中,灯丝俱灭,可以说是四生无导,这让朕可怎么办呀!”说完就悲伤不止,连续数日不理朝政。一时间从皇帝到文武百官,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沉痛的悲伤之中,只是因为一个人的离世。

这个人是谁呢?玄奘。

这位趟过湍急的大河,越过炽热的沙漠,翻过冰冷的大雪山,穿过茂密的森林的人,却没有跨过后院的一条小水沟,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槛,越不过。

有什么事情比生命的终结还让人伤心的呢?生命的离别总让人悲伤。但是这是我们的看法,当事人什么态度呢?

二月五日前一晚,也就是二月四日半夜,玄奘圆寂的前一天晚上。照顾玄奘起居的“瞻病僧”明藏法师看见两个“人”,一丈多长,三米多高,共同捧着一朵有小车轮那么大的白莲花来到玄奘跟前,花有三重,叶子有一尺多长,光净可爱。

这两个人是谁呢,史书上没有说明,但肯定不是一般人,也不是黑白无常,这俩从来不捧什么白莲花,只拿一根铁链子,索了魂就走。所以这两个身长丈许的人应该不是来自人间,也不是来自于地下,而是来自天上,是天上来的使者,我们叫他天使吧。这两个人来干吗呢,跟玄奘打招呼,说你现在病得不轻,快要死了,这是好事,你应该高兴,因为你所有的烦恼都将因为你的死而消除,都将因为你的死而解脱。那这话什么意思呢?这在我们看来就没法理解了。

但是请注意玄奘的身份,玄奘是什么人呢?僧人,高僧,Master,得道的大师级高僧。唐太宗李世民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千古无对”,就是在我们国家宗教干部中,你最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少年才出这么一个。但是除了这些当时最响亮的头衔之外,后人还给了他一个更加响亮的称谓:唐僧。其实在所有的评价当中,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有分量的,这有《西游记》的功劳,也是历史的评价,时间的考验,是真正抛开势利因素得出的客观结论,也是最高评价。就是拨开历史来看唐朝的僧人千千万万,就剩下谁了?玄奘。唐僧就是玄奘,玄奘就是唐僧,由一个泛指变为特指,代表了一个时代,这就很了不起。

一个权贵被当时的人认可那没什么,但是能被当时,当世,后世以及后世的后世都认可的人那就了不起。因为“现在”讲话是有一些条件约束的,比如说,很多人说“皇帝圣明”,圣明吗?不圣明。面前说你圣明,回到家就算账,头一转就骂你,什么东西嘛,骂完了就反你。那为什么还要说圣明呢,顾忌太多,真话不敢说,只能顺着毛捋。但是后人就不管你这么多了,跳出这段历史,就不在你的管辖范围之内,评价就可以肆无忌惮。但是我们说肆无忌惮并不是不讲原则、胡乱揣测,而是跳出历史局限性,以现代眼光来看待历史,说出当时不敢说的话,还历史一个真相,这叫历史的现代观。正是因为这种肆无忌惮,才能得到最全面、中肯和客观的评价。玄奘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被历史和时代都认可了的人,如果当时有《时代周刊》,他肯定是封面人物,时代英雄,文化代表,佛祖最优秀的弟子。所以从玄奘的身份来分析,我们就能看出这两个身长丈许的人说应该高兴的原因了,这当然跟僧人的信仰有关系,僧人的死是圆寂,身体是有罪的,死是抛开肉身积累的罪孽超脱了,是修成正果,是一种圆满。所以这样子来看,我们就也可以理解这种说法了。

但是这是我们的看法,我们的理解,玄奘是什么态度呢?“法师顾视,合掌良久”,以僧人的方式表示了他对这个观点的认可。然后接下来干什么呢?摆了一个漂亮的姿势等死。躺在床上,以右手支头,左手放于左腿,平缓舒展,右侧而卧,这是一个标准的卧佛姿势。然后就一直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迄至命终,竟不回转,不饮不食”,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当然,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看法,用佛家的话说,不是死,是解脱,等待灵魂的上升,摆脱肉体的烦恼。所以说玄奘对这个观点是认可的,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是应该高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平静,坦然,大度,“笑”对人生,“视死如归”。

那么这是不是说玄奘就“轻生”,他就“想死”呢?不是。因为在这之前,玄奘就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将要终结,而且很坦然地把这些话说出来了。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正月,正在玉华寺翻译经书的玄奘突然跟所有人说:“玄奘……必当卒命于此伽蓝。”这话说得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说完这话之后干什么呢?继续工作。对所有人说我们要努力工作,“勿辞劳苦”。说这话的时候,玄奘多大年龄呢?六十一岁。在现在的人看来,这是该退休的年龄了。但是玄奘没有选择“退休”,而是积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仍然坚持在一线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玄奘对待生命的态度:尊重。不轻生,但也绝不怕死,面对生命的自然“死亡”毫无畏惧。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尊重生命的态度。尊重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光是尊重活着的生命,也包括对生命自然终结的尊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的尊重。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维持生命在时间上的延续,而且也是用生命中的时间来做什么,要有思想,有灵魂。让生命有生命,散发生命之光彩,这才是生命的真正含义。没有灵魂的生命就是行尸走肉。

接下来的几年,玄奘感觉生命迹象正在一点一点消失得越来越快。

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十二月,六十四岁仍然坚持在一线搞翻译工作的玄奘感觉到身力衰竭,对门人说:“经事既然已经完成,我生命也当终结。你们安排后事要节俭,不要奢华,拿个草席把我一裹,放在一个静僻的山涧安置即可。我这不净的身体,不要靠近宫廷和寺院。”这就与很多大人物竭尽心思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形成鲜明对比,玄奘的后事安排如此简单,简单得让我们敬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玄奘的态度,肉身是“不净”的,修行的目的就是把身上的罪孽清洗干净,所以僧人把肉身终结看做一种解脱。那么玄奘说完这段话之后干什么呢?工作,继续工作。

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正月一日有记载是正月三日,如《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玄奘说“我死期已至,势非赊远”。十六日,说“吾无常期至,意欲舍堕”。二月五日,玄奘法师圆寂。

我们来看这个说法,公元660年,必当卒命于此伽蓝;公元663年,无常将至;公元664年,正月初一,无常已至;正月十六,无常期至。我们感觉死亡的脚步越来越快,玄奘已经知道无常一步步地越来越近。但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放弃,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坚持工作。

佛家讲因缘,生命也总有规律,任何人都逃不了这个劫数。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玄奘圆寂。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一个全国人民的超级偶像,一位惊动朝野的人,一位“国之导师”,在大家要为他写点什么的时候,却不知道大师生于何时,出于何地。即便是现在,大范围虽已经确定,具体地点却还存有争议,这是非常大的遗憾,也成为唐史研究的一个缺陷,一大争论。

同类推荐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母爱耀皇宫

    母爱耀皇宫

    本书介绍了顾全大局的赵威后、女中豪杰萧太后、影响三代皇帝的窦太后、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善良的慈安太后等27位皇太后。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易牙遗意

    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踏着失败走向成功

    踏着失败走向成功

    本书内容包括:有梦想才有远方、心怀梦想、追随梦想、为梦想打工、怎样走出沙漠、飞向自己的目标、埋下逐梦的种子、奔向成功的门等。
  • 乱世麒麟

    乱世麒麟

    三国,华夏史上最璀璨壮丽的时段。史家众说纷纭,一个后世人因缘际会之下生在这个世界,当他走出山门,却发现历史正按着演义的方向发展,是天道的玩笑?还是高人的摆弄?
  • 嫡女妖娆:神冥笑妃很倾城

    嫡女妖娆:神冥笑妃很倾城

    她,是华夏的修罗杀手“鬼冥”,却被一个神秘的男子一番古怪的话而穿越到魔舞大陆丞相府的废材嫡子身上。一丹难求?不怕,宝鼎在手,神火奇丹统统全都有;渣男恶女很嚣张?待她略施小计,凤凰变草鸡;身世另有隐情?霸气回击,拒不受这窝囊气!但,谁来替她收了身后的妖孽。
  • 蜕变之残月

    蜕变之残月

    屹立在地球巅峰的少年余双,拥有着极为神秘而悠久的家世,黑石空间代代相传,沉寂了无尽岁月,黑石空间终于不甘沉寂,惊天之谜终于初露尖尖角!余双(夜月)在平定了地球之乱后,一切骤于平静,但却没想到新的风暴来临!眼前瞬间天昏地暗,家传黑石空间没有任何预兆剧烈抖动,划破时空,带着昏迷的余双(夜月)驶向未知的空间......
  • 倾世萌妃

    倾世萌妃

    一觉醒来成为楚月护国公主,楚凤裳有些凌乱了。“我这是……做梦?”楚凤裳揉了揉眼睛,看着面前美男幽怨的眼神,喃喃自语。某男扶额醉倒,“美人啊美人,你想偷看人家洗澡就看嘛,居然还一副梦游的样子,你以为本太子会被你的小伎俩蒙骗?”他是南风国太子,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她是楚月公主,调皮捣蛋,总是让他头疼。而命运的火花就在一场误会中慢慢燃烧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季的角度

    四季的角度

    故事从早春开始,兔阿庄发现了一把被遗忘的勺子,通过它大家懂得了知识能让人快乐。小巴意外从河里带回一个音乐精灵,春天森林音乐会上便有了陶笛之歌。嗡嗡嗡的夏天,大家刚弄懂蚊子,转眼秋天就来到了。在这个连果子都要让人醉掉的季节,大家学习酿酒,一起看着獾老先生冬眠再帮他轻轻关上房门……翻开这本书,一起开始友谊、快乐和科学的酢浆草森林之旅吧。
  • 青梅站住:竹马是BOSS大人

    青梅站住:竹马是BOSS大人

    安皓然和夏晴天是青梅竹马,却从小不对盘。夏晴天不知道的是,安皓然竟……
  • 流光:魔帝的新娘

    流光:魔帝的新娘

    若守了千年,那千年便是弹指一挥间。若守了万年,那万年便是沧海桑田。凡人的生生世世,神族的沧海桑田。落葵在流下最后一滴泪时将自己投入了桃花涧,她说守成一块顽石如何,那种相守只会让她癫狂。神灭,不灭,灰飞烟落。花时荼蘼她终得再生,再生荼蘼。这种荼蘼没让她学会忘却。荼蘼花开……
  • 心灵悟语

    心灵悟语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涉及生活,第二章描绘人格,第三章关于情感,第四章阐发处世,第五章论及工作,第六章休闲娱乐,第七章温馨家庭,第八章讨论成功。每章通过大约二十个故事展现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