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1900000016

第16章 我是这头熊,我不使用你们的语言(1)

我四处游走,飘忽于精神之上

经历石头和花朵。一件事物

与一件事物,一双手和另一双手

它们都是我沟通的目的

——《布道者》(节选)

余怒

1966年12月4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84年考入上海电力学院企业管理系。1987年7月在《湖南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标本》。著有诗集《守夜人》、《枝叶》、《余怒诗选集》,长诗《猛兽》等。现居安庆。

我与余怒只见过一次面,但对他的阅读已超过十年。十年来,余怒和他的作品一直是横亘在我心中的磐石,我的眼光无法穿透石幕,看破他内心的秘密,也无法避开他,将他从记忆中挪走。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余怒就像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剑客,行踪杳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招致命。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诗人,多年以来,我一直目光迷茫地注视着这个孤独的剑客,希望能感应他内心的触动,但每一次都没能“开天眼”。也许我太愚笨了,而余怒的作品是一份考验才华和悟性的试卷。那些具有神秘气质和个体体验的文本一再提醒人们:诗歌是天才的事业。可以说,在海子的家乡安徽安庆竟然还会出现像余怒这样与海子截然不同的诗人,人们无法不对这个地方冠以“地灵人杰”这一美好的称谓。

2001年12月9日,艾青的故乡浙江金华,《诗歌月刊》主办的“青年诗会”的最后一晚。和前三个晚上一样,晚餐过后,我和沈苇、余怒、潘维、浪子、王明韵等十四五个参加诗会的诗人直奔每晚必到的鲁氏饭庄。老板娘一见领头的广东诗人浪子就笑开了怀,也许在她的生意经历中从来没有见过一连四天都在一处吃夜宵,并一箱一箱要啤酒,边喝边唱歌的家伙。而我敢保证,如果诗会继续,这些家伙仍然会将活动继续下去。

一大盆骨头火锅很快端上来了,随后,是四箱啤酒。酒杯是多余的,繁文缛节是多余的,甚至,火锅也是多余的,每个人都坐得笔直,像一个个酒桶。从酒瓶打开到数小时后众人离去,酒瓶与酒瓶的碰撞声就没有停下来过。从浪子的《光辉岁月》开始,到魏克的《蒙古人》,再到我的《刘三姐》,歌声也没有停歇过。

晚十一点多,我已醉了八成,为了不至于失态,我悄悄地溜到对门二楼的盲人按摩室按摩。刚躺下几分钟,安石榴打来手机,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外面买烟。又过了几分钟,在诗会期间与我同居一室的虫儿来电话,说他醉了,先回宾馆。然后又是安石榴的电话,问买一包烟为什么要花二十分钟,我只好说,我回到饭店门口了,马上就到。于是在盲人按摩师按了头部之后,草草收场。

回到包间,诗会的操办者、《诗歌月刊》总编王明韵与沈苇已经尽兴而归。余怒醉了九成,会务组打来电话叫他回宾馆商量事情,由于余怒的身体原因,在座众人也力劝他先离开,余怒死活不走,说要陪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而浙江才子潘维则烂醉如泥,伏在陕西女诗人唐卡的膝上独自沉睡。

仍是满地酒瓶,仍是满屋歌声和酒瓶的撞击声。几个小时后大家将各奔东西,唱着唱着就有了伤感的气氛。而我更甚,我的车票是凌晨一点半,马上就得出发。这里面的一些人以后会继续见面,而另一些人,也许这一生只能见这么一面。我煽情地引用了《魂断蓝桥》里的台词“每一次分手就是一场小小的永别”,说这话时,我的眼角有些酸涩。

凌晨一点,我给大家唱了几句谭咏麟的《讲不出再见》,唱到高潮时,我的嗓音嘶哑了,几天的歌和酒,几天的狂欢,足以让人声嘶力竭。

浪子首先过来与我拥抱,这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兄长,和他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酒量大增;接着是海南诗人纪少飞。因为潘维已经转而伏在了纪少飞腿上,使他站不起身来,但他的双臂已经伸出来了,我走过去,弯下腰,在短短地拥抱中,少飞还亲了两下我的右脸,这个海南才子,他的友情让我产生了要时常去海南看他的冲动(2004年5月,我果然实现了这一梦想,在海口与少飞兄喝了三天酒)。广东诗人魏克与我几乎每一次喝酒都要搂着肩膀,这个诗画双栖的天才,我喜欢他的豪爽就像喜欢他热爱的腾格尔的歌曲。还有江苏诗人十品、北京诗人艾若以及几个开朗大方的女诗人:芷泠、李明月、唐卡、江涛,她们给了我绵绵不绝的友情,她们的拥抱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世俗在诗人面前的平庸与无力。安石榴,一个哥儿们、兄弟,由于都是广西人,我们在许多时候有了默契,有了心照不宣,尽管一个月后我们还会见面,但我还是从石榴克制的神情中看到了关心与不舍。几分钟后,也正是他和浪子劝回了其他要送我的人,两人一起将我送到楼下大门口。

在与我拥抱时,余怒已经醉得差不多了,全身上下摇摇晃晃。我以为他要回宾馆休息了,没想到他一把拽住我,反复地说着同一句话:我的兄弟某某某在桂林,你一定要多帮帮他。其实他的那个兄弟活得挺好,用不了我关照什么,但我想,要是这个兄弟能看到这段话,不知会不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十分钟后,我在开往火车站的出租车上看到了被另两个兄弟架着往回走的余怒。我叫司机停车,跑过去问情况如何,他已醉得抬不起头了……

余怒的诗歌写作始于1985年。那个时候,余怒还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学生,“年轻人的矫情、自恋与前辈诗歌中渗透出的浪漫气息一拍即合,从此走上了诗歌之路”。自然,最初的诗歌是幼稚的,谈不上什么保留价值,因而大部分被自己销毁了。

对于余怒而言,真正可称之为“写作”是从1992年开始的,他决定在诗歌写作上做一个“少数派”,不理会既定的美学原则,不惜担上“乱臣贼子”之名。从那时候开始,余怒逐渐写出了长诗《猛兽》,短诗《病人》、《剧情》、《抑郁》等一批比较满意的作品。

关于“余怒”这个笔名呢?余怒说:“怒和平静,我都有。”所以叫余怒。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名叫“余怒”的男人平静地写下了大量引起争议的作品,也曾在网络论坛上与臧棣、伊沙等同时代的诗人就诗学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余怒什么都能忍受,但忍受不了平庸,当他看到“100个诗歌作者中,有60个人在‘面朝大海’,朗诵徐志摩和海子杂交的抒情诗,30个人在不假思索地口吐口语诗,8个人在有板有眼地‘叙事’,剩下两个人,一个将纸笔扔了,不愿再提诗歌,一个在考虑今后该干什么”时,他愤怒了,“为什么我们的写作要听命于那些规则和模式,将他人的认知和经验窃取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这样的写作侮辱了这个世界!”(在“今天”论坛回答李浔的提问)余怒认为,无论是哪一门艺术,艺术家的独立精神都十分重要,因为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其区别于他物的特征决定了它是艺术品,它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艺术性。倘若一个人趋从时尚,人云亦云,那么他所制造的东西一定也会是赝品。因此,余怒喜欢过的诗人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原创性诗人,比如曹操、王维、李白、苏轼、周邦彦、元好问、阿什贝利、奥哈拉、普列维尔、北岛、顾城等人。

而与这些“闻人”相比,余怒始终是“隐蔽”的。这种隐蔽构成他在漫长而又寂寞的20世纪90年代的存在方式:在集体中的缺席。显然,对于某些读者而言,余怒的诗具有极大的阅读快感,却使另一些读者感到不舒服,甚至达到厌烦的程度,这便意味着,余怒“一个人在两条鱼的夹缝间走着”,并将“乌鸦的聒噪建筑在我的寂静上”(《触觉》)。特别是在这个任何东西都可以复制的时代,余怒无论在场还是缺席似乎都变得理所当然,对优秀诗人的漠视,是这个曾以诗自豪的国度令人悲哀的事情。好在余怒并不在意这些,他甚至有意与大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许在他看来,真理并非握在“群众”手中,被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正好是一个空无的水泡,而他“一生都在反对”这个水泡“冒出水面”(《苦海》)。

更有说服力的是这首《孤独时》:

孤独时我不喜欢使用语言

一头熊和一只鹦鹉坐在

跷跷板的两头

跷跷板朝一头翘起。很多东西

没办法称量,我是熊你们是鹦鹉

我是这头熊我不使用

你们的语言

对余怒的研究者而言,这是一首无法绕过的作品。《孤独时》恰到好处地印证了余怒对诗歌、语言以及所谓的诗坛的态度。有气质,也执拗,看得出文字背后的个性。余怒的内心是强大而自信的,在“熊”和“鹦鹉”之间,他毫不迟疑地站在不动声色,但硕大威猛的“熊”那一边,鄙视那些学舌的鹦鹉。

是的,具有个性的语言是余怒孜孜以求的,他期待最大限度地拓展词汇,加大语义的指向,自觉地避开单一的价值指归。当然,这无意义中也将自动生成另外的意义。就像《苦海》所说的:“我一生都在反对一个水泡。”

同类推荐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两个人在一起,相爱容易相处难,当激情褪去,怎样留住爱情与浪漫?长久的爱情,要的不是惊天动地、海誓山盟,而是柴米油盐点滴生活里的用心。用创意把两个人的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生活处处有惊喜:一起收集自然,收藏生活的点滴的美好;一起制作手工:首饰、瓷器、布偶、爱的礼物;一起养宠物,照顾它,给它爱;一起做个吃货,吃遍天下美食;一起去旅行,手牵手走遍各个角落;一起拍照,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美丽......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热门推荐
  • 言叶夏末

    言叶夏末

    再也没有人能代替你,一个个别离都是你陪在我身边,真的谢谢你,但是,我可能已经习惯了你的陪伴;刚开始的时候,你是个路痴,哪里都要我陪着你,到后来,你渐渐变成了我最重要的人,哭,你陪着我,笑,你陪着我,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一直想要你的陪伴了;第一次离开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笑过,直到你回来。那并不是你的错,只是同学之间的憎恨,激化了对你的嫉妒,你只是再帮助,却被诬告……
  • 好婚晚成:蜜战教授一百天

    好婚晚成:蜜战教授一百天

    逗比的她刚回国任教,就得罪了传说中最受女生欢迎的童颜叫兽,并且把他给吃了。从此以后,就被各种花痴围攻,逼急了,她索性把那个陷她于危境的人强行霸占,哪知这正是叫兽的温柔陷阱,她,再也逃不脱他的魔爪!
  • 浮生若梦幽若昙花

    浮生若梦幽若昙花

    浮生若梦.幽若昙花.梦之.亦如.云殇黎。一个身聚人魔幽三族血脉的少年,黎浮生,他如何逆天改命
  • 陪你走到世界尽头

    陪你走到世界尽头

    结婚数月,他说要修身养性,便是对她几个月的不闻不问。其实她知道,他哪里是为了修佛,其实只是不想碰她罢了。可笑的是,她爱他,却偏偏挪不动白檀儿这座大山,越不过他心中的大佛。有一种爱,初尝时,执着。上了瘾,成毒。戒不掉,为爱成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壶关录

    壶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的了结

    梦的了结

    那一天,从不弯腰低头的我看到了你,甘愿为你付出一切,为你心痛,为你残忍。或许,双手沾满鲜血的我不配这样,但是我却都做了,都付出了,不论结果如何,我会遵守我的承诺,永远陪着你。直到我化作灰尘,不得存在于世。一切,只为你。……
  • 爱上美丽女教师复刻版

    爱上美丽女教师复刻版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小说来源于真实生活,犹如发生在每一位读者身边的事,品读之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主人公王小建和杨欣然均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真实原型。一部依靠凭空想象而编造出来的小说是缺乏生命力的,唯有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经历才会博得读者的共鸣。读者能体会到文中的“我”一步一步追求一个心仪女孩的心路历程,为之心跳、为之喜悦、为之叹息、为之心痛。简介:王小建和杨欣然在雨中偶然邂逅,展开一段唯美的爱情童话,由于母亲的粗暴干涉,逼迫让王小建与另一位女孩许静订婚,王小建被迫与杨欣然分手,悲痛欲绝的杨欣然主动调到偏远乡村支教,却在一次突来横祸中为了保护学生而突然离世,留给王小建无尽的忏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宝可梦之白夜传说

    宝可梦之白夜传说

    传说龙源地区是龙系宝可梦的起源之地。本地的训练师都可从西苑镇的刘才上博那里得到圆陆鲨、宝贝龙或迷你龙其中的一只作为初始宝可梦进行自己的训练家之旅。但凡是总有意外,新人训练家小夜不小心失去得到初始宝可梦的机会。但是在初到龙源地区的训练家小智的帮助下,他还是有惊无险的踏上了训练家之路。关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重生1630之美洲行

    重生1630之美洲行

    心血来潮之作,无辜的猪脚王明狗血的来到了1630年的北美大陆(一切都是虚构),而此时的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再有十余年明朝退居江南,再有几十年,汉家江山将被满人窃取。而王明的到来会给这个本波澜起伏的带来什么惊喜呢,拭目以待吧。(一切都是虚构之作,偶文笔极差,看后勿吐之,吐之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