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7100000016

第16章 卫灵公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队列阵的问题。孔子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方面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饿病了,不能起来。子路满是怨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呵,你以为我是学了很多知识又能都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我是这样认为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能够用一个基本概念来贯穿它们。”

“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仲由呀,懂得‘德’的人确实太少了。”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能够使自己没做什么就能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恭敬、端正地坐在君王的位子上罢了。”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主张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老实,做事忠厚严肃,即使走到少数民族的偏僻国家,也行得通。但如果说话虚伪欺瞒,做事马马虎虎,就是在本乡本土,又怎能行得通呢?如果站立的时候,就好像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车上则好似看见这几个字呈现在前面的横木上,这样牢记它们才能使自己的主张到处行得通。”子张将孔子的这些话记在衣服的带子上了。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

孔子说:“好一个正直的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刚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像箭一样刚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出来任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就退隐起来。”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但不同他谈,这就会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却同他谈了,这是白费口舌。聪明人既不失掉人才,又不白费口舌。”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因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自己而保全仁德。”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说:“工匠要想完成他的活儿,必定先要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管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用周朝的礼帽,音乐就演奏《韶》曲和《武》曲,舍弃郑国的音乐,疏远小人。郑国的音乐淫靡,谄媚的小人危险。”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罢了啊!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喜欢美德就像喜欢美色那样的人呀。”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举用他做官。”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对自己要多反省责备,对别人要少省察责备,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怨恨了。”

“原文”

子曰:“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遇事从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对这种人怎么办才好了。”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集在一起,言谈从不提到道义,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有出息啊!”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人以符合道义为原则,按照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这样才真正是一个君子呀!”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担忧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最担心的是到死还没有被人称颂的好名声。”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自己严要求,小人对他人苛求。”

“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话说得动听就提拔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差就把他正确的话也鄙弃不理。”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说:“那可能是‘恕’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称赞过谁?如果有我称赞过的人,那也一定是经过考验的人。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这三个朝代能在正道上顺利地进行。”

“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存疑的情况。有马的人先将马借给别人骑,这些现在都没有了!”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可以败坏人的美德。在小事情上不容忍,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他,一定要去明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同样也一定要去明察一下。”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的才干能够把道发扬光大,并不是道能扩大人的才能。”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加以改正,这才叫错误。”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都用来思考,但没有好处,比不上去学习啊。”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学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常有挨饿的时候。学道,能够做官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没学到手,不担心贫穷。”

“原文”

子曰:“知及人,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凭聪明才智可以谋得官职,但如果不用仁德去保持它,那么即使得到了官职,也一定会失去它。凭聪明才智谋到了官职,又能用仁德保持它,但不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百姓,那百姓对当权者也不会尊敬。凭聪明才智得到官职,用仁德保住了它,又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百姓,但不能用合乎礼节的态度动员,使用百姓,这也还不够完整。”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从小事情上去考察他而可以让他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能够让他接受重大任务而可以用小事情去考验他。”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德的要求,比对于水火的需求更迫切。水和火,我看见有人踩在里面而死去的,没有看见实行仁德而死去的。”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在对待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原文”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

孔子说:“君子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

孔子说:“侍奉国君,把敬守职责放在首位,把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我对每个人都可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思想、主张不同,就不能互相交流商讨了。”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

“原文”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告诉他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又告诉他说:“这是坐席。”等大家坐好后,孔子对师冕说:“某人坐在这里,某人坐在那里。”师冕告辞走了。子张问孔子:“这也是一种同乐师说话的方法。”孔子说:“是的,这就是一种帮助乐师的方法呀!”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本书讲述了前门的兴衰历史、传奇故事,以及时代机遇。前门不仅仅是“商业帝国”的同义词,它还是一座世界级古都文化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青春。人们不仅欣喜地看到了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底蕴,也看到了前门自我疗伤的惊人力量。前门的迅速复苏,得益于前门文化的空前活跃。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前门,在21世纪初正迎来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经过这次涅槃,前门的传奇必将续写。
  • 帝玺传

    帝玺传

    一场惊心动魄的寻找之旅,却牵出一段尘封多年的秘密。在权利与欲望的纠缠中,那些无法倒退的残破人生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希望。
  • 郎侠探险记

    郎侠探险记

    一起探险撒哈拉大沙漠,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 歧道难

    歧道难

    大齐自开朝以来,历经三代明君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然而第四任皇帝昭帝继位不过一年便薨,平南王趁机暗算兄长夺位,大齐从此由盛而衰。司空念出身于北燕皇宫,从小便被告知父母死于大齐皇丞之手,在北燕势力的精心培育下,慢慢沦为了复仇工具,然而身世的真相却万万出乎他的意料......
  • 我痴这一世

    我痴这一世

    又一次,外出务工,人生几何,金钱几许,且看《我痴这一世》你看到了感受到了想到了些什么呢,能说说吗
热门推荐
  • 冥王夺爱:倾世墨离殇

    冥王夺爱:倾世墨离殇

    本帝从未爱上谁,女人你是第一个也绝对会是最后一个,女人是什么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本帝的宝本帝的心本帝的全部
  • 奈何成魔

    奈何成魔

    一生逐梦逐佳人,奈何两袖却成空。至此天下皆恨我,成魔成魔又如何。
  • 快穿之黑心女施虐记

    快穿之黑心女施虐记

    这就是一个黑心肝的女人各种无节操的穿越虐着他人的身心的故事。
  •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熊猫,它与丛林里的其他动物都不同。它不信任何神,不群居,不盲从,它抢别人的食物、地盘,它是恶劣的匪徒;但是当丛林遇到危险时,只有它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哪怕遍体鳞伤绝不认输,它又是勇敢的英雄。从前,所有动物都是勇敢的,自由的,它们想追逐风,想上天入地,想无所不能。然而,世界丢了一颗自由的种子,于是它们成了奴才和信徒,失去了“我”,无条件听“王”的话,哪怕去送死。直到有一天,罗布来到丛林,它告诉别的动物,你是自己的王。
  • 总裁来访:娇妻乖乖入怀

    总裁来访:娇妻乖乖入怀

    一夜醒来,她被人睡了,去上班还被腹黑总裁折磨。终于有一天她忍无可忍道“邱晓明,你丫的还想不想混了。”说完她就后悔了,因为某位腹黑总裁正在一步一步向她靠近,“你别过来,我是有武器的哦!”范芊儿手里拿着一个毛绒玩具。“女人,想保护自己也得挑个好一点的武器吧!”某腹黑总裁邪恶的看着她。
  • 穿越之嫡女重生

    穿越之嫡女重生

    她是南宫候府的嫡小姐南宫慕雅,却因为自己从小就是痴傻被人嫌弃,她是现代的佣兵女王,一朝穿越成了这痴傻小姐,且看她是如何复仇改变自己的命运
  • 80后,涩女新娘

    80后,涩女新娘

    叶小麦来自一个保守且不富裕的家庭,违背了小县城里父母的愿望,她只身来到新潮大都会上海,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机遇,也开始了自己的爱情。只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她如何让自己变得玲珑,从学生到白领,她的蜕变是否完美?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他是不是就是真的他?还是老天爷安排的一场玩笑?
  • 望你安

    望你安

    我喜欢的她也喜欢,尽管没说我知道只要是你喜欢的我都给你,唯独他不行。初见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就一个微笑却也足够颠覆顾黎安的后半生,书上说过喜欢一个人超过3个月就变成爱了。那一辈子是什么。。。。
  • 唐梓:当你懂得或已错过

    唐梓:当你懂得或已错过

    众望所归之时,他们执手相依;亲友祝贺之时,他们不欢而散。没有理由的转变与告别,让她痛彻心扉。三年后的重逢,又激起她无限的回忆与纠结。
  • 第一婚宠:蜜爱99度甜

    第一婚宠:蜜爱99度甜

    “楚先生,我们不熟。”“都吃干抹净过两回了,你说不熟?”他宠她入骨,虐渣爹继母,毁渣男踩白莲花妹,又以一亿聘礼娶她入门!豪门媳妇难做,她却混的风生水起,只因有他相护!“楚少,不好了,有人说夫人抄袭。”“呵呵,黑他IP,盗他号!”“不好了,楚少,夫人被爆潜规则。”“哦,难道他们都知道是我潜了她?去,昭告天下,就说我就是夫人最大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