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身在职场中的人,压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指突发性的职场事件或政策变化所造成个人工作经验的改变,后者则是长期累积性职场人事物所导致的个人工作经历耗损有关,但同样曾造成各种职业性精神疾病和职业压力症候群,因个别工作人员的人格特质和因应方式不同而有各种症状表现。
常见职业性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如恐慌症、畏惧症、强迫症等)、忧郁症、适应障碍症、心身症、身体化疾病、睡眠或饮食障碍及酒药瘾问题等。常见职业压力症候群则有科技压力症侯群、燃烧症候群、妇女职业症候群及人事异动症候群等困扰。
1.生理指标
头痛的频率与强度增加,若非生理因素引起,则很可能是压力反应。肌肉紧绷,通常发生在头部、颈部、肩膀与背部。皮肤显得太过干燥、出现斑点或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出问题,例如胃溃疡等。心跳急促、胸痛等。
2.情绪指标
容易生气、对小孩子没有耐心。觉得忧郁,觉得过节也没什么意思。当外在要求超过自己的能力时,容易产生失控感,对自己失去信心。有太多要求加诸于己,因而感到心力枯竭。有疏离感,在别人欢声笑语的时候,觉得别人的热闹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3.心理指标
因为有太多事情萦绕心头而无法专注。即使是日常琐事,也会犹豫不决。记忆力变差。常作出错误决定,顾头不顾尾。对自己与自己的处境常负面思考。
4.行为指标
睡不好,失眠或需要睡很久。为了舒解压力,而比平常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烟。性需求下降,可能又因此变化而引发忧虑,影响亲密关系。从人际关系中退缩。很难放松、坐不住。
通常承受压力者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磨砺:
一是初始受压阶段,在这一阶段,受压者刚刚接触到压力,大多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并没有真正重视压力的存在,因此,也不会产生什么心理负担;
二是承受重压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有时甚至于超过了受压者的承受能力,承受压力的人会感到心情烦躁不安,即使是很有自控能力的人,有时对压力也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三是渐进转移阶段,到了这一阶段,人们已经增强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已习惯于顶住某种压力,并且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压力的心理准备,这时,压力已经不是某种负担了,而是一种潜在的驱动力。
来自家庭的压力有的更甚于来自学校的压力。主要是有些人的处理方法不得当,他们不是在引导中加压,而是一味的刺激或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来自社会的压力,是指相比之下,环境、条件、社会背景的差异,对人们造成的心理障碍。自我施加的压力,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说它是一件坏事,是因为有些人过于看重考试得分,缺乏自信心,由此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反而导致学习成绩不断地向下滑落;说它是一件好事,是因为有的学生对自我加压能够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也就是说以不压垮自己为准则,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奋进,这种自我加压当然是有益无损的。
只要你能正确对待“压力”,“压力”也能变成“动力”。通常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能促使人的大脑机能的活跃,能刺激人的思维比平常更加敏捷些,也能消除人们惯有的那种惰性,使之习惯于生活在一种紧迫的环境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定式,难道这还不能算是一种动力吗?所以我们说:人是在压力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