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笔者还在荷兰时,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不在法国的马赛,不在美国的纽约,也不在日本的神户,而是在西欧小国荷兰的鹿特丹。
鹿特丹在荷兰西南部的鹿特河畔。历史上是一个小渔村。17世纪成为荷兰的第二大商埠。作为港口城市,则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872年开辟的深水航道“新水道”,可接纳来自北海的大型海洋货轮,大大地促进了19世纪荷兰的经济。
今天的鹿特丹港,码头总长38公里,整个港区占地一万多公顷,同鹿特丹市一样大。人们经常饶有风趣地说,鹿特丹究竟是一个拥有港口的城市呢,还是一个拥有城市的港口?一下似乎很难弄清。
这里的码头有散装货、杂货和集装箱码头之分,有装卸车直接进出轮船的所谓“滚上滚下”坡道,还有载货驳船直接用吊车上下海轮码头。全部码头每天可以同时停泊和装卸三百几十艘远洋货船。超级巨轮24小时均可进出港口。港口还设有现代化的“船只交通系统”(VTS),通过雷达显示屏可以跟踪远离海岸60公里的海轮。
那一年,有3万多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远洋轮船在这里停泊,装卸货物共达293000多万吨。港口的“欧洲港”,建于20世纪60年代,专门用于卸油和储存石油。港内的设施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工序利用快速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一条30万吨轮的石油从卸到储进石油联合企业中去,全部过程只需20小时。2002年,鹿特丹港的吞吐量已增加到32200万吨,处理的集装箱也已增至650万个标准箱,在世界上仍名列前茅。
鹿特丹港不但是一个国际航运的枢纽,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它每年吞吐的货物,大约有75%是供转口的。西欧的粮食贸易中心和世界著名的石油现货市场,都设在鹿特丹。此外,伦敦矿产交易所的有色金属,大部分也存在这个港口的保税仓库里。
鹿特丹港的工业也相当发达。抵港货物的一半在这里加工为成品、半成品,然后再转口出去。这里有历史悠久、规模可观的造船厂、修船厂和筑港工业;食品工业和粮食加工业也颇具规模。这些工业大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兴办起来的。战后,鹿特丹港大力发展了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现在它的5个大炼油厂,每年炼油能力可达9000万吨,占西北欧全部炼油能力的20%。
鹿特丹的中央公园,有一座高达185米的“欧洲桅杆”,从那里的瞭望台可俯瞰全市和规模庞大的鹿特丹港区。每次来到这里,笔者都不禁要自问:为什么人口仅有1600多万,面积仅41528平方公里的荷兰能拥有一个世界大港呢?
从历史上讲,荷兰治水、建港历史悠久,这是原因之一。而鹿特丹地理上的有利位置,则是一个重要因素。
荷兰虽小,但地处欧洲联盟的中心,500公里方圆之内,净是工业发达国家。鹿特丹则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形成的“金三角形”区。它作为西欧的最大国际河流莱茵河的出海口,更具有海港与河港融于一体的特点。海上货物在这里卸船后,即可通过莱茵河运到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1000公里外的瑞士巴塞尔等地。西欧大陆国家出口物资,也可通过这条内河航道,运往海外。鹿特丹还有通向荷兰各地和德国、比利时的五条油管,以及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由于这些特点,鹿特丹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港的发展,同荷兰人民特别是鹿特丹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对这个港口城市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据说在这里投下的炸药量同投在华沙的差不多,整个鹿特丹市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只有证券交易所和市政厅等幸免于难。鹿特丹所遭受的损失,等于荷兰在战争期间全部损失的三分之一!战后,荷兰人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把这个疮痍满目的城市重建了起来。
鹿特丹也有不少文化遗址。文艺复兴时期的荷兰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D。Erasmus,约1469-1536)就诞生在这里。1937年,伊拉斯谟大学在鹿特丹成立。
1996年,笔者作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应邀到荷兰海牙演讲香港回归问题。事后路过鹿特丹时,高兴地得知,由于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来到这里的我国远洋货轮日益增多。
更加令人鼓舞的是,我们上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于2004年超过了当时的鹿特丹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