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至三十七章为“道经”,主要是讲直接用“道”施教、修身、治国的。开篇讲了“道”的名称、由来、功能、价值等。老子认为,“道”对于国家管理者即领导人来说,是管理国家社会之本,即管理国家社会之根本理论,亦即管理之哲学基础。故先讲“道”。
老子讨论了“道”和“名”这两个概念,并提出了“常道”、“常名”的概念。所谓“常道”即永恒之“道”。他认为这永恒之“道”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一般的“道”是可以传教、学习和践行的。此前古代的“道”却属于可以传教、学习、践行的“道”。永恒之“道”大概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体悟,在体悟中去概括了。
“道”,无论是一般可以言解的“道”,还是不可以言传的永恒之“道”,都是极其重要的,后者尤其如此。这是做人做事永远应当掌握的,从事国家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人尤其如此。
最为有趣的是,老子提出了对“无”和“有”这两个最普通概念的最高深的概括,并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对象同源而异名,是众妙之门,即认识一切事物微妙变化的总门。
他认为要用“道”这个理论来指导管理,就应从幽深的众妙之门进入,然后及于各个层次进行探索和应用,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暗示。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②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③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④;
常有,欲以观其徼⑤。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可道。第一个“道”,名词,指规律。古已有之。《尚书》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王道正直”,“王道荡荡”。《周礼》规定国子要“修德学道”。第二个“道”,动词。可道,可以言传和借以践行的路径,妙语双关。当时人们说话叫“曰”、“言”、“语”、“谓”,老子用“道”,有传达和借以行走两个意思。
②常(包括下面三个“常”字)。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以下简称“马王堆甲、乙本”)作“恒”。义同。
③王弼本《老子》(以下简称“王弼本”)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联系下一章“有无相生”句,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较妥。
④妙。王弼注:“微之极也。”
⑤徼。终归也。
⑥玄。深幽神秘的意思。
“译文”
“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和借以行走的,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对天地原始的概括和命名;“有”,是对万物本原的概括和命名。因此,永远应从万物显露形体之处体会和认识那个“道”的玄妙;永远应从万物显露形体之处体会和认识那个万物之本原。“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可以说它们都是幽深的。它们幽深而又幽深,是观察和认识一切微妙现象的总门。
“解说”
老子为什么开篇就讨论“道”这个概念,“道”的概念从何而来,“永恒之道”是什么呢?因为在老子看来,“道”是客观规律,是管理(领导)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即管理哲学。
“道”这个概念古已有之,并非老子新造,亦非当时人所提出。据王崇静先生《老子的解说》一书所载,老子从放鹿山常先生研习过自然生命法理乐天地大道,并想以此去造福众生,利国利民。他的师弟尹喜“最佩服老子虚怀若谷、深究天道奥秘的探索精神”。何新先生《老子新解》则说老子世族为观测天文星相的史官,并守藏国家图书。老子所言“道”以及后来道家、道教之“道”,初义皆非抽象之解,乃指天道也,即宇宙之道,统率万物之道。道乃秩序的周期。《古文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以后引申为宇宙自然以至人类社会运动发展之规律。古书《建言》有“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又《尚书·洪范》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王道荡荡”,“王道正直”。《春秋左传·襄公三年》引“王道荡荡”,说“晋国祁奚就是这样的能不偏私举贤的遵道有德之人”。又《国语·周语》单子引先王语谓定王曰:“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至于《周礼》,则规定王公要“坐而论道”、国子要“修德学道”。当然,这些都是可以言传的“道”。老子就是从积极地研究古书和探索宇宙自然来丰富“道”之概念的含义并提出议论的。
老子之所以重视“道”,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和总理论,即理论基础。他认为管理国家社会不能离开这个理论基础的指导。至于“常道”即永恒之“道”更有指导价值。他自认为感悟到了这种永恒之“道”的存在。正如绝对真理,人们可以接近,但不能穷尽。屈原在《远游》里也说“道可受兮,不可传”。即可感悟,不好表达。老子如此重“道”,并将其提到哲学的高度,确是第一人。
事实上,个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体悟到的精微幽深之“道”确实存在,且确是难以言解的。据《庄子》记载,同在春秋时期,木匠轮扁与齐桓公论读书就涉及这个问题。
做车轮子的木匠轮扁在齐桓公那里做车轮时,看到齐王在堂上读书,就问他读的是什么书,齐王答是古代圣人之书,书里的话是圣人的话。轮扁问这些圣人是否还活着,齐王说他们早就死了。轮扁说:“既然如此,您读的书里的话就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齐王听了十分恼怒,要求轮扁给个说法,否则就要杀他的头。轮扁不慌不忙,娓娓道出了他一生做车轮的经验和感受:做车轮必须不快不慢,砍木头必须深浅得当,这样才能做出好的车轮。齐王说:“这与我读书有什么关系?”轮扁回答:“做车轮要不快不慢,砍木头要深浅得当,快慢到什么程度、深浅到什么程度全靠我的手感和心灵的体悟,这是言语说不清楚的。就是我的儿子也无法传授给他,要靠他自己去体悟。古圣人的思想和道理随他们一起死去了,写在书上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齐王听了颇感有理,于是点头认同。庄子这则寓言强调了亲自实践的重要性,认同了老子认为某些微妙感悟难以言传的思想。
老子认为有的“道”可以言传,有的不可以言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最好是说“道”有的可以言传,有的难以言传。随着认识的加深和语言的发展,一时难以言传的“道”就会变得可以言传,当然随后又会有新的难以言传的东西出现,而人类语言等又会进一步发展,人类的认识也因此不断前进。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希望有国君用他这个人才,他也想直接参与国家社会的管理。可惜,社会变化太快,除楚王一度参考过他的意见外,当时没有人用他。
不过,尽管老子本人未曾受到重用,但很有趣的是,作为规律的这个“道”的概念自产生并经老子发挥以后,就没有公开反对者。相反,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借用,先秦各个学派无一例外地对其加以利用。为什么没人反对?就因为它是规律,有谁会去反对和抗拒规律呢?例如,《国语·晋语》说,晋国饥荒,乞求向秦国买粮。有人说晋国曾对秦国无礼,建议不要卖粮给他们。秦王说:“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天殃流行,国家代有。补乏荐饥,道也,不可以废道于天下。”问公孙枝:“予之乎?”公孙枝回答说:“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今旱而听于君,其天道也。晋若弗予,而天予之。苟众不说其君之不报也,则有辞矣。不若予之,以说其众。众说,必咎于其君。”这里,君臣都拿“道”作理论根据。老子则把“道”用于管理,创立了管理哲学。
老子对“无”和“有”的界定尤为有趣且极其伟大。他认为“无”是对天地原始的概括和命名,“有”是对万物本原的概括和命名。这一真理直到20世纪才被英国著名的宇宙学家、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用科学证明。“天地之始”即我们的这个宇宙本“空无一物”,在宇宙大爆炸发生的那一瞬,万事万物才有了一个开端。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与此相合。
老子认为“无”与“有”同源而异名,极其幽深,是我们观察和认识万物的总门,管理人即领导者就应由此而入,对各个层次的规律(道)进行探索和体悟,以便正确、有效地管理国家社会。
早于老子的齐国大臣管子(名仲)就著有多篇论述管理的文章,后来加上其他学者的文章编成了《管子》。“道”的治国价值在《管子》一书就有论述,如其第二篇《形势》(是否为管子亲著不得而知)就说过:“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在战国末年,韩非子则说“道”是要用来治国的,也是丰富发展于治国的:“所谓有国之母,母者,道也;道也者,生于所以有国之术。”韩非子在这里明确指出“道”是产生于国家社会管理的需要的。“有国”即掌握和管理国家。他还明确指出“道”即是“理”。也就是道理、规律。他不像现在有些学者说“道”还是万物的本原。他是这样理解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万物之制。万物各异理。”显然,他理解的“道”就是“理”,就是规律。这些规律是为万物制约和反映的,又是制约和促成万物发展的。
老子之所以要用“无”与“有”之名给事物命名,也是管理国家社会的需要。正如《管子》所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由此可见,老子开篇讲“道”的特点和“有”、“无”的价值,就是为了治国,《老子》就是一部管理国家社会的专著,即“有国之术”或“王术”。
显然,在老子看来,要治国,就要讲治国哲学,即管理哲学;要讲管理哲学,就要从宇宙自然的规律开始,从最根本的概念“有”、“无”和“道”(规律)开始。因为人类社会归根到底也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系统是从属于宇宙自然之大系统的,其运动受大系统运动的制约。显然,他在暗示人们特别是国家社会的管理人,探索国家社会的管理规律不能“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也不能只研究国家社会现象本身,“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更重要的是探索宇宙自然之规律,以便在管理国家社会的实践中学习之、效仿之、接近之,从而创造有关管理之哲学,进而创名、制,创具体管理方法等。
同时,他还暗示管理的根本要素——人——是从哪里来的,即由“无”中生出来的;又暗示着他的服务于人的政治理想——分配公平合理的新社会虽然当时没有,但将来会从“无”中生出来;当然还暗示着一切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都可以从“无”中创新出来。正如他在后面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同时也暗示着不好的东西也可以无中生有,不可不察。观察研究人、人类的国家社会以及管理国家社会的方法等,都要以“有”、“无”作为基本的微妙入口。所有这些哲理就是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运用的。
“诗赞”
感悟常道,何处入手
观察万物,哪里开头
——“无”、“有”
老聃以言赠善友
特别是国家要员百姓领袖
别忘了
——“无”、“有”
寻源亘古宇宙的微妙入口
把握天地万物的可靠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