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时候最难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作选择的时候。修道也是如此,印度本土的哲学思想千差万别,传入中国而形成的也有十宗。每一宗又有各自的修行法门,所以选择如何修行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就是在生活和自由之间,我们现在也是很难选择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选择,只能在繁忙和无奈之中找一点心灵的慰藉。
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是南泉普愿禅师的弟子,世称“赵州和尚”,道行高洁,有“古佛”之称。有一日,他把大家召集起来,发问说:“达到道的境界不难,最怕的嫌这嫌那,挑三拣四。如用语言来表达,是有差别之见呢,还是所谓的了解?我要的不是这样的了解,如果是你们的话,还护惜吗?”有和尚问:“既然你不了解,还护惜什么呢?”从谂禅师说:“我也不知道。”和尚说:“你既然不知道,为什么还说你要的不是这种了解呢?”从谂禅师:“问完就算啦,我走了。”
从谂禅师所言的是学道不能有差别之见,这是修行之路上看似很小却容易被忽视的难题。佛陀所说的“护惜”,一是不准弟子们伤害生灵,就连那生水中的微细至极、目力不见的小虫,也要弟子们衷心护惜;二是护惜无须拣择的自性。
道不可言,科技越发达,资讯越丰富,世间的诱惑越多。所谓五色令人目盲,要说当代人练太极,做瑜伽,烧香拜佛,追求的多是形式的速成,而于心灵的独醒是非常的少。从谂禅师说修道好难,难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禅讲机锋,讲顿悟,没有长远的修行,又哪能一悟便了?所以还是一笔糊涂账。可是不明白,却还是要修行,护惜什么?护惜自己的心灵。在湖光山色间自在修行,又何必去问明不明白,这不就已经得到“道”了吗?
作选择是件难事。相爱的人在峨嵋山上系上同心锁时,他们不会考虑这把锁以后能不能解开。修佛的人在低诵佛经时,又何必想着自己一定会证得大道。我们在做喜欢的事情时,又何必在乎结果?“得到”是心魔,选择会抹杀过程进行的快感。
时间是最好的钥匙。有些事情,做就做了,开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