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清凉山公园是当地几个免费开放的公园之一,山姿很是秀丽。虎踞龙蟠中的虎,指的就是这座石头山。公园经常举办一些书画展,也算对得起龚贤所题的"清凉山"三个字,他的积墨画法是比较独到的。前些日子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的艺术展在山间的崇正书院举行,于是前去参观,也得以满足以前只能过其门而不得入的遗憾。
来参观的学生不少,有很好的凳子可以坐着看国内其他人设计的各式书籍。杉浦康平的展览在最里面也是最高处,厅前的池子里点缀了几朵雪白的睡莲,杉浦的画像立在水中,长马褂,小胡子,笑得很狡黠,好似国内某著名笑星。设计展的主题是"疾风迅雷",背景音乐是带巫风的鼓声。杉浦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能是道家的更多些,那些点题的符号应该就是道家的"风雷符"。杉浦的设计艺术综合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日本原始宗教以及现代艺术的精华,科学、神学这两者在宇宙和空间上得到了交融和沟通。他对中国文字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独到之处,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那份执著是现代浮躁环境下许多人做不来的。
马大师的继承人金牛和尚每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自己拿着饭桶在僧堂前舞蹈,哈哈大笑,说:"菩萨来吃饭。"和尚问长庆禅师:"古人说菩萨来吃饭,什么意思呢?"长庆禅师说:"就像因为吃斋而庆贺。"
《金刚经》里的菩萨是要吃饭的,日子过得与常人无异,就是多了份饭后盘腿打坐的冥想。佛教有过午时不食的说法,因而称正午为斋时,而斋食称为午前或中午之食。"斋"并非规定吃的东西,而是规定吃的时间。和尚吃饭和法会上给以施食,总称为斋。但一般人以为"斋"是为精进而禁食肉类,这是大乘戒律另外的意思,而不是"斋"的本意。
金牛和尚是马大师门下的一个弟子,是为庙里的和尚做饭的。这可能也是个比较考验人的职位,灵佑禅师当年就是从百丈禅师那里管理伙食开始的。禅宗门下,金牛和尚作饭桶之舞,喊菩萨吃饭,恐怕为一般人不喜,以为大不敬。但吃饭和思考原本是个很矛盾的问题,专业的思想家十分难得。印度和尚可以光明正大地接受施舍,且施舍之人是满含敬意的。而中国的和尚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除了偶尔有皇帝信仰佛教而大家皆喜的年头,其他大都要自力更生。禅宗的丛林制度就饱含"南泥湾"的开垦精神。基督教的信徒在吃饭的时候都会向上帝感恩,和尚因吃斋而庆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当如来有具象而上得莲花台来,佛像渐近,而佛法渐远。人们顶礼膜拜的是佛像本身,而忘却了本来的真理一面。佛前八百罗汉也有众生相,少林寺与商业结合没有关系,有能支持寺庙运作的和尚,更要有古庙青灯前依然苦思的和尚。佛前作舞也罢,膜拜也罢,其心总是要明如铜镜的。
《易经》里,"巽"为"风",有润泽之意,是能量的流动;"震"为"雷",有震动之意,是能量的爆发。艺术的厚积薄发,也是个不断思考最终有突破的过程。巽上震下为"风雷益"之卦,风雷交荡,相互增长。杉浦康平之"疾风迅雷",追求的也是这种气势涤荡的大气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