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站上庙堂之前,是一个很努力、很乐观的人。儒道释三家,如来佛的神通是不用说的,老子也由原来的周朝图书馆管理员升级到天界做了太上老君,相对说来,还是孔子亲切些。孔子的好学,倒不完全是说些经典座右铭,好日后让弟子整理成《论语》,由官方指定发行出版。孔子五十才开始治易,然后就注解了《易传》,与《易经》合称《周易》,真是十分的专业。他曾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音乐是增加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可惜现在逼孩子学音乐过级加分的家长们,全忘了孔子的本意了。
孔子还富有"暴走族"和"驴友"精神,带着一堆弟子在各国间推销自己的经营理念,虽然大多"茫茫然如丧家之犬",毕竟还是有了"游学"的体验。等以后静下心来写书,回忆走过的路、收过的弟子、经历的世态炎凉,写的书势必就深刻许多吧。佛家有内外布施之说,布施财富是外布施,传授智慧是内布施,布施如恒河之沙那么多的财富却未必比得上传授知识,这也是对知识的尊敬。学习也有内外之分,向内学习更广博的知识,让心灵向一个更深处溯源。向外要走更多的地方,发现行走中的美,与内心的感悟相印证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如此。游子有乡愁,却容易成为大家,李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僧肇大师的《宝藏论》中说:"学道有三,一为闻,二为邻,三为真。" "闻、邻、真"是做学问的三个境界。研习学问为"闻",学尽了学问即接近真道。两者贯透就到达真的境地了。这与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论学问的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是对学习的态度。学习仅仅是听着,学得再好但不进一步思考,你念经来我打眼,你参禅来我袖手,真真是殿堂里的木鱼了。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致的。大乘的佛法,是每个人都可以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修得的。禅宗六祖慧能是不识字的,所以得道,那是他有大智慧,也有传奇的成分。如唐三藏、鸠摩罗什这样的大师,看过的书不计其数,走过千山万水,更是了不得的翻译家。
话头禅是要自己参的,说了就没意思,达不到明心见性的效果。参禅如打鼓,还要自己打,听见"蓬、蓬、蓬"的鼓音,自己手舞足蹈之,那就明白那份热烈的妙处了。往白了说,就是"自己想去",翻译成英文,就是"Do it yourself!"DIY一族的精神,不但在装电脑时要用到,学习和参禅时也是要的。
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去草原走了一遭,就很是写了些好诗。很多人向往远方,或许只是相信在不知名处有一个人,有一种东西就是自己要找的。总是怀着希望,就有理由快乐。在《绿野仙踪》里,狮子要寻找勇气,稻草人要寻找智慧,铁皮人要寻找一颗心。
王洛宾写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打在我身上。"由一个流浪的游子到做一只幸福驻足的小羊,那是幸运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