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宁漕运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元,完善于明。到清代,仍然是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它北起全国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市),南到太湖流域的杭州。太湖流域是元、明、清三代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条运河将全国政治中
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
清代漕运图
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结合在一起,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繁荣,加强国家的统一,都有巨大的作用。
自从运河开通以后,历朝都设有专门的运河管理机构。清代治河的最高长官为河道总督,全国共设三处。北河、南河、东河各一人,分管各地区重要河道的疏浚、堤防事务。河东河道总督就设在山东济宁州。北河由直隶总督(驻天津)兼管,南河由驻江苏淮安的漕运总督监管。只有驻济宁州的河东河道总督为专任。河东河道总督官价为正二品,比巡抚(从二品)还高,同时兼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衔。因此,历任驻济宁的河道总督都是清代最高的地方官员。河东河道总督和各省总督、巡抚以及漕运总督一样,有直接管辖的军队,名为“标兵”,用以掌管河工调动、督护及守汛、防洪抢险之事。有本标中、右、左三营及济宁城守营与驻守运河、黄河、淮河、豫河驻军,共为8个营3000多人。河总机构相当庞大,内设72个衙门,又直辖济宁、南旺、泉林、鲁桥等若干个都水分司,仅济宁一个都水分司就配有纤夫、浅夫(挖河泥者)等五六千人。我国著名的治水专家及知名军事专家如潘季训、李如圭、林则徐等,都先后在这里任职。
京杭大运河
山东运河,同整个京杭大运河一样,从开通的那一天起,就主要承担官府繁忙的漕运任务。所谓漕运,就是历代政府为保证京都的食米,通过运河而实行的一种
南粮北调制度。我国自元朝开始,国都设在北京,北方的经济基础历代都比较薄弱,京都所需的粮饷全靠江淮一带资给。据元史记载,元朝初年,京城每年所需江淮的粮米约100万石。当时水运北调京城的“皇粮”,仅由济宁一个码头转运的就有30万石,约占三分之一。明代运河岁运漕粮400多万石。清朝每年漕运总数也是400多万石。要使这几百万石粮米通过木船,行程数千里毫无损失地运到北京,在当时的条件下,并非易事。为此,历代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漕运。雍正四年(1726年)时,各省专门用于漕运的船只总数多达7120只,道光九年(1829年)降至6326只。漕船有运丁,运丁是军籍中比较殷实的军人,另外雇募有身家并熟练掌驾船只的水手9人,10人一船。10船护保,一船生事,10船连坐。就这样,大批漕运船只沿着运河分帮北上。整个山东运河段,整天是桅杆林立,船帆蔽日,号声震天,日夜不断,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古时济宁,自通会河开,漕运大船每年都有千艘由南经济宁北驶。清朝乾隆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济宁就成立“东鲁大郡”、“南船北马,百货萃聚”的“水路交汇之区”。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水、旱大码头成了“兵民杂处,商贾错居,署衙林立”的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因此,济宁就由府所辖的“济宁州”升为省所辖的直隶州。之后,这里更是百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江、淮、吴、楚之货毕集。当时江浙一带的大商人,多带着货物云集于此,然后疏散到鲁西南、河北、河南等地,之后再将北五湖、南四湖一带的土特产品贩运到江南去。当时的济宁,成了各方商人聚集之地,也是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市场繁荣的贸易中心。白天市场上贸易者车水马龙,夜晚更是灯火辉煌。
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
元朝初年,就有大批穆斯林商人先后来到这里经商,明清时期这里的回族商人规模庞大,至今市区河段两岸还住着大量回民。长期以来,他们充分利用济宁有利的地理位置,加入到漕运的行列中,善于经商的头脑使这里的回商能够扎根于此。
明清时的商品流通以水运为主,陆运辅之。济宁的回商借用水上运输的便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用官方运送漕粮等物资的漕船,一是民船、商船从事货物的贩运。在借用官方运送漕粮等物资的漕船时,回商充分利用“随船土宜”。所谓“随船土宜”,指漕船北上南下,经常凭借富余的运力捎带商货,称做“随船土宜”。其中有一定数量可以“免征税钞”。清政府对于漕船携带土宜的政策较之明代比较宽松,且不断增加漕船携带土宜的数
量。雍正八年(1730年),允许漕船头舵工人每人携带土宜3石,每船水手合带土宜20石,合计每船所带免税土宜126石;乾隆二年(1737年),准许江南、浙江漕船每船增带40石;嘉庆四年(1799年),又准每船增带24石;道光八年(1828年),规定每船携带土宜的最高限额为180石。至此,漕船携带免税土宜是清初的两倍之多,是明朝的3倍。虽然清代的漕运船只从清朝初期的10000多只,经过不断裁撤,到道光十九年只有6326只,但就其运力和运转商品的实际情况,加之捎带“随船土宜”的政策不断宽松。漕船转运商品数额十分可观。清政府不断允许增加漕船携带土宜,虽然其主观意图是对运丁“以资运费”,但其客观效果是连通商贾,促进了商品物资的流通和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的回商船只被雇募参与漕运,拓宽了回商通过漕运加速商品流转的联系渠道。
济宁的回民还擅长从事皮毛生产,加工揉制各种裘皮,明清时期就名扬全国,其中青猾皮名誉国内外市场。仅1928年一年,外商就从这里购去青猾皮300万张,羔皮150万张,马驹皮也多达万张以上。从商的回民,在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后,积极投入到当地建造清真寺。1949年前,这里共建有9座清真寺,其中包括2座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