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族皮毛业的兴起
西北地区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蒙古大草原又是世界三大牧场之一 (另外两个是俄罗斯中亚细亚和美国的西部地区)。据资料统计,从清末到抗日战争时期,甘肃、青海、宁夏、察哈尔、绥远、山西、陕西等地羊毛、绒、皮类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以上。以上地区又是回族聚居最密的地区,回族从事皮毛业的历史相当悠久。在第三章中我们已大致介绍了临夏、宁夏的皮毛情况,这里就不再赘述,这里的重点是张家川、济宁和包头。
张家川皮毛业的兴起远自明清时代。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皮毛市场日渐活跃,羊皮均以户制,做光面皮袄,杂皮由当地皮匠制作各种皮革,就地销售。延至民国初年,皮毛业呈现上升的局势,经营者越来越多,经营地域日趋扩大,四川、重庆客商亦来张家川贩皮。民国11年(1922年),德国德斯股洋行进入张家川扎庄。民国17年到23年(1928年至1934年),德国美得时洋行和英国聚生公洋行先后进驻张家川开设皮店。本地回族先后开设的著名皮店有:马锡武的天锡店、马桓武的桓盛店、马保元的大成店、马少凡的凡盛店、马振河的福来店等等。随着皮店生意一本万利的吸引和市场的日渐繁荣,外省客商来张家川经营皮毛业者也络绎不绝。这些商客有的是常年扎庄,有些是随购随运,来回经营。
此后张家川皮毛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民国21年(1932
年)之前,张家川交通阻塞,皮运主要靠脚户的驮运和人力背挑(叫皮背夹客),少量通过邮寄。输出者多系外商,他们手里拿着由他们国家领到的所谓“练单”,在我们国内可以不交厘金,脚户运输时在一帮驮队的头一个骡马驮子上,插着外国旗子,享有特权,中国人不敢过问。二是,民国23年(1934年)以后,陕甘公路(西兰路)修通,宝天线途经张家川,这时皮运由背、挑、驮等人力运输逐步转向马车、汽车运输。随着运输业的发展,皮毛业也日渐兴盛、当时经营者均系各大皮店,凡售皮者均要在皮店议价,外商依价收购,皮店只收佣金,凡是背夹客从外地贩来的皮毛就能随行就市,随到随销。三是,民国28年至38年(1939年至1949年),这10年是皮毛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无论品种、生熟皮加工等方面都呈现繁荣景象。经营的各类品种以牛皮为主,羊皮次之,少量狐皮以及骡、马、驴、狗、兔等杂皮。除—部分野生皮远销外地,其他杂皮由本地皮匠加工成各种皮革鞋帽等就地销售。生皮一般由外商经营,多系牛羊皮。尤其四川商客善于经营羊皮,他们把生皮运到重庆加工成品然后出售。后来许多人从外省外县买上大宗羊皮,特别是二毛、羔皮、滑子(山羊、羔皮)、云板(未到生育期流产的羔皮、毛短皮小)、板子(没有绒根的山羊皮)运到张家川卖。云板一出肚就很吃香,板面光滑色亮,毛眼细软,是当时的抢手生意。客商在天津驻收,通过水陆两运全部销往英、法等国。此时参与市场交易的人每集不少于千余人,上市各种皮张每集可达2000多张。产品远销武昌、天津、北平、上海、西安、重庆、成都、汉口、宝鸡等地,颇受顾客的好评。四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面铁路中断,张家川皮毛全部销往重庆、成都两地,出口的洋庄被迫关门,外商大都回国,市场一度萧条,有些需要出口的皮货经宁夏绕道天津运出。抗战胜利之后, 民国35年(1946年)皮毛业复苏,市场蒸蒸日上,客商相继来张家川,直至1949年后,皮毛业一直呈兴旺发展的趋势。
济宁的皮毛行业,始于元而盛于明,操此业者多为回民。明后期以来,皮毛业、粮油业、杂货业、绸布业、药材业、竹业、钱业,逐渐形成济宁的七大行业,皮毛业居其首位。18世纪中叶以后,济宁城成为国内重要的皮毛集散地。20世纪20年代,外商洋行涉足济宁皮毛行业,使之有了新的发展。当时城内行栈林立,商贸云集,小南门外皮毛交易通宵达旦。青猾皮尤其著名,在国际上被称为“济宁路青猾皮”。
至清道光、咸丰年间(1859年左右),已出现大作坊多家,如马东彪、马西彪兄弟开设的马家作坊,雇工百余人,制作皮大衣,运往江南苏州,由皮庄收购包销。清光绪年间,皮毛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较大的作坊有20余家,雇工千人以上,其中以马振兴、朱养和、王增盛三家作坊最有名。当时的回族聚居区——越河两岸,几乎家家从业,户户做工。作坊资金总额达20万两白银,年产各种皮衣数以万计。
随着皮毛手工业作坊的发展,皮毛行栈商业兴盛起来。清末民初,有马恒兴、盛兴永等数家皮行,尔后发展为30余家,著名的行栈有李增兴、王增盛、沙义隆、陈德隆,旧称“四大行钱”,年经营各种皮张数十万张。各大作坊也有派人去张家口、兰州、东北等地设庄收购的。当时,各路皮张汇集济宁,每逢旺季,一日成交额可达10万余两银子。
20世纪20年代,外国资本逐渐渗入济宁皮毛业。1926年,天津的德、美外商“兴盛皮庄”、“北茂洋行”等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在济宁直接设庄,大量收购青猾皮、羔羊皮。后来,津、沪各地洋行和国内商行陆续云集济宁设庄,最多时外商达17家之众,他们主要收购青猾皮、羔羊皮。这两
种产品一时成了出口的抢手货,行情竞哄抬至市价的10倍以上。由于外商的渗入和价格飞快上涨的刺激,青猾皮、羔羊皮、马驹皮等产量陡增。1928年,青猾皮年产量300余万张,羔羊皮150余万张,马驹和驴、骡驹皮产量也有万余张。当时从甘肃、宁夏等地到济宁从事贩运的皮商约有2000余人,皮毛商业生意兴隆,利润丰厚,促使皮毛作坊和其他行业转产经营行栈商业,大小行栈纷纷建立,行栈最多时的1937年有83家,其中皮行53家,皮栈30家。
包头的皮毛贸易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道光元年(1821),包头镇“商贾会馆”改为“大行”,大行设总领,由财力充足的商号经理担任。最早经营皮毛生意的是“蒙古行”商人。他们用日用杂货到蒙古民族居住的地方换取皮毛。道光年间,梁大汉所开设的复义兴商号开始从事这种业务。
咸丰五年(1855年),包头成立生皮社和绒毛社,说明皮毛行业有所发展。
自1882年起,外商开始大量在蒙古各地收买羊皮毛。西北皮毛顺黄河直下包头,再经陆路运到丰镇、张家口等处,转运天津出口,包头成为西北皮毛输出的门户。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皮毛由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下运。在包头尚未成为皮毛集散中心之前,皮毛货物除了一部分继续下运山西外,大部分在河口码头上岸,经归化城东运至大同、张家口,再转运京津。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皮货东运的“河口时期”。
光绪末年,包头全镇有皮毛店20多家。皮张、绒毛的来源除了包头周围的乌拉特东、西、中三公旗,茂明安、达尔罕、四子王、准格尔、达拉特、杭锦、乌审、鄂托克等旗外,还扩展到宁夏、青海、肃州、凉州、新疆和外蒙古等地。从包头运皮毛去张家口的牛车达百辆以上。
平绥铁路的修建为包头皮毛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民国12年(1923年),平绥铁路修至包头,包头皮毛交易进入全盛时期。皮毛店增至50家,生皮庄30家,皮毛类成交额达1000万元以上。民国14年(1925年),进出包头的皮毛总值达2000万元左右。民国24年(1935年),经包头输出驼毛、羊毛、绒毛2500万斤,价值2800万元;各种皮张25万张,价值155万元。两宗共计2955万元,是包头皮毛交易最多的一年。其中有来自宁夏的“羊毛一千余万斤”。
包头回商开办皮毛店的很多,且在民国时期开业的为数最多,民国29年(1940年)还组织了“回民同业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