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原商路
民国时期西北有一首回族民歌这样劝说意欲嫁人的姑娘:“你会嫁嫁上个买卖人,不会嫁嫁上个当兵的人。”这表明当时回族对商人的崇敬与对当兵人的鄙视。还有一首回族儿歌这样唱道:“小娃娃,说实话,阿大来?念班达(班达为波斯语,即宵礼礼拜名称);阿妈来?卖麻花;哥哥上街问斗价,姐姐厨房正拾菜……”它反映了西北回族商人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商业文化在回族中的浓郁气氛。
西北地区近代回族商业的孕育和发展相当缓慢。其大致过程是:明朝后期,居住在城镇附近的部分回族群众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经营饮食服务业,如商品短途贩运、小型皮货加工、牛羊屠宰、鲜货、杂货零售等生意。清朝初期,回族农民和居民中“脚户”(行商)不断增多。脚户们历经远行之劳,将陕西、四川等地的茶叶及其他地区的辣椒、旱烟、调味品、纸张等贩运到兰州、临夏、西宁等地,扩大了商品货源,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并带动了许多小商小贩。清同治初年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西北回族人民因反抗清朝统治的两次武装起义失败,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农业生产及商品流通受到严重影响,萧条达二三十年之久。直到清末民初,随着近代皮毛交易的兴旺和发展,西北回族的商业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在西北回族商业开始兴起的同时,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省的客商也陆续来到西北经商。他们设立字号、成立庄口(当地商人称之为“客货家” “字号家”或“山陕商”),大量运销土布、棉花、小百货、副食品等。京染市布、洋布料子等新产品和舶来品也经客商之手,出现在西北市场。
这种形式,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刺激了当地回族商业,使原先经营杂货的回族商人也开始兼营土布,并新设了许多专营百货、布匹的零售商店;另一方面,随着客商的大量出现,给本钱小、信息闭塞的当地回族商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许多西北回族商人越来越感到无力与客商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回族商人开始将经商的目标转向气候严寒、客商很少涉足的甘南及青海藏区。他们根据藏族的生活习俗和需要,将青禾(藏民做炒面的主要原料)、松州大茶、布匹、装饰品及宗教用品等,用牲口驮运到藏区,赶藏民“从拉”(藏民将摆摊设点,销售商品的集市称“从拉”),向藏民销售。同时,从藏民手中收购羊毛、皮张等土特产品,贩销给内地及东部地区的商人。这样,西北回族商人凭借自己机动灵活、吃苦耐劳的精神,找到新的经商之路,自发地开始了与藏区的贸易。
西北回族商人不仅活跃在著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上,而且还在青藏高原开辟了三条贸易通道,成为连接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商道。
其一是北麓:兰州—民和—西宁—青海湖北—柴达木—当金山口—新疆南部—中亚各国;
其二是中路:兰州—民和—西宁—蝗源—格尔木—唐古拉山口—西藏:
其三是南麓:临夏—循化—贵德—果洛—玉树—西藏。
自明清以来,这三条通道成为回商通商贸易的通道。这三条通道上许多商业城镇,如临夏、兰州、民和、西宁等地,如今成为回族聚居区。这三条贸易商道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冰雪封地,狂风怒号,十分艰苦,而回族商人却经常往来于这些高原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