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500000027

第27章 背诵有用论

1925年2月21日的《京报副刊》上,有一篇鲁迅先生对“青年必读书”征求意见的答复。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是距今已是70年前的往事了。

或许如他在一篇《小杂感》里说的那样,“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一石击起千层浪,他的这篇《京报副刊》上的答复,随即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说到底,还是几年前那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的延续。

其实持非议观点的人,对先生所以愤激而极端的看法,并未完全理解。因为“五四”以后的文学革命,很难突破与旧体制、旧思想、旧传统、旧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言文,也就是通称之为古文的障碍,更遭受到那些曾经阔气和正在阔气的复古主义者的强烈抵制。因此,在文言文占绝对优势的时候,鲁迅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个抱着古文而死掉,一个舍掉古文而生存”,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所以,他本着“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一贯精神,对这张报纸提出来的“青年必读书”的问题,做出了这样一个矫枉过正的回答。鲁迅先生发出来的声音,对在全国范围内占垄断地位的古文提出挑战,是具有警醒意义的行为。

我生于1930年的上海,等我进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新文学运动,已经波澜壮阔,至少在大城市里,在实施现代教育制度的学校里,古文基本上退出了文字的流通领域。以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冰心、丁玲,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我记不得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唐诗、宋词,也记不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有韩、柳、欧、苏的文章,在白话文逐渐全方位进入文化领域的那时,即使选录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大概也是为数不多。因此,我才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那些现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对我倒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现在回想起来,我受到的古文训练,倒不是从当时的语文课本而来。基本上完全是在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从死背硬记开始,先是硬着头皮,渐渐发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的。

古汉语的命运,终究维系于辉煌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其生命力应该是不会衰竭的。我记得,三十年代,在离城市并不很远的乡村,也还有科举时代曾经盛行过的私塾,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在偏远地区,也有类似私塾的家学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济负担的原因,交通不便的原因,也还有出于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所谓洋学堂里读书。当时,城市的学校在农村人的眼里,除了能够识字的语文课外,那些常识、算术、英语、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是没有什么用场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外祖父辈的前清秀才,入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在乡闾间,是颇有名望的一位老学究。他教过的学生,其出息者,有留洋、有当官、有领兵者;没出息的,当然更多,不过,老人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暑假期间,家长便让我回乡下去,在那里补习古文,好像我有这样一位斯文长辈,作为后生的我等,要是古文一窍不通,便如薪火相传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似的。于是,我就坐在板凳上,读那些儒学的启蒙书籍。老人对我倒不严厉,别人背不出来,是要吃板子的,我背不出来,就例外豁免体罚了。

我说:“我不喜欢背。”

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我问他:“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你为什么不讲?只教识字,识了字以后就只是背书?”

他的回答:“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

后来,我读《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上家塾,其父贾政讲的一番关于教育方法的话倒是今古同源、如出一辙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讲明和背熟,其实是两回事,也许老先生好一口酒,晚年愈耽迷其中,精力有限,在他的私塾里,于是只有背熟一道而无讲明之说。因此,也有家长持异议者,他的解释很简单,你愿意来念就念,不念请便,还挺拿大。横竖他那些留洋的、当官的、带兵的学生,是他最好的广告,从来不愁生源。我家不也利用暑假,要我到老人家这里开小灶,来打好古文基础吗!

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

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旧时坊间出版的古籍,通常无标点,很难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这时已经上中学的我,曾经求教于老人,如何句读之法。他反问我,句读有法么?我也相信确是无法,但无法之法,意是应该有的,他想了想,还是只有多背书这个法子,他说,书背得多了,也就自然明白哪里该顿、哪里该断了。

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篇短文在报纸发表出来,过了好些日子,收到副刊编辑转来的读者来信,信中说,现在儿童的学习负担,已经够重够重,有必要再增加背诵的古汉语课文吗?我很惭愧,我没有做过调查研究,也不了解目前语文课本中古文的成分究竟占多大比例?因为我们家也没有在小学读书的学生,不了解现在语文课背诵的情况。但我坚持短文中的观点,如果脑海里能记住这些古诗词和古人的文章学问,总比脑海里一片空白要好。

因为我深有体会,由于解放后的语文课本,在一度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下,古汉语的篇幅在教科书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在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出现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硬伤。

所以,我主张不但要大量阅读一些古文,还应该适量地背诵一些古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应该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仅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分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出于与封建文化战斗的需要,建议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其实,他自己“还要翻翻中国书”,他更说:“我读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但没有‘非常的多’;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

经过了七十年时光的沉淀,经过了“文革”的虚无主义,经过对于传统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总结,我认为,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发展中的大国,也是既拥有古老文明,同时又是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因此,以培养21世纪中国人的学校教育中,以恢弘大气、兼收并蓄、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文明为编纂目标;那么,可琅琅上口地朗读,可一鼓作气地背诵的古汉语,占相当篇幅的语文课本,肯定会对人才的培养、文明的建设、时代的进展、国力的增强,做出贡献。

背诵,是学习中国语文,尤其是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功课。

同类推荐
  • 枫叶红了的时候

    枫叶红了的时候

    十二月份的雪愈加厚了,漫天皆白。在一片白中豁然而开的雪岭煤矿的坑口,不语而威。清晨,坑洞前的雪野,早被民工笑笑他们蹚出一条小路,小路蜿蜒南去,连着炊烟乍起的山村……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日日与君好

    日日与君好

    初见,那一笑灿若星华,从此寂静的心门敞开,红尘纠缠,只为生命中注定的芳华……他说:“从你出生起,我就决定让你和我一起肩并肩站在这个位置,如今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她答:“那么我倾尽毕生精力还你这一世教养之情,来世我们不再相见,今日断发,以天为誓!”悬崖边飘飞的衣带,凄美的面孔,撕心裂肺的吟唱:“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 以心为结

    以心为结

    “以心为结,闻思而动,以结为心,平淡如水”“下辈子,我还来找你”每晚都会都会梦到一个老夫妻躺在床上,男的对着女的微笑,说着上面这段话。
  • 寄居

    寄居

    穷女婿通过了丈母娘的严格审察,时光给他们颁发了一个闪亮的红本本。一个如花似玉的大胖姑娘,开始跟着一个穷小子混天下。在这座城市里,他们买不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结婚、生娃、安顿小姑子,婆家、娘家、自己家,就业、失业、创业……这对儿寄居娘家的八〇后小夫妻在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伴奏下,过上了啼笑皆非的生活。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创世卿天

    创世卿天

    一个叫严少卿的人。一壶浊酒,一把轻剑。这青天,他叫它卿天。他不是天骄,也没有雄心壮志,但他被许多许多人记载在心里,恨他的人很多,爱他的人更多.......
  • 黑狐

    黑狐

    一只修炼千年的黑狐九妹,太上老君的徒儿,幼时贪玩偷偷跑到了人间,看到大街上来来人往调皮玩闹,羡慕不已。可惜最后还是被太上老君逮了个正着。太上老君给了黑狐九妹一颗仙丹让她吃下,并且告诉她,5年之内你若在仙狐山没有找到你心爱之人,你便可到孟婆那里索一碗孟婆汤,那样你便可以下生做个凡人,若你找到了,你便不可做个凡人,并且时机到了,为师就会把你的仙丹取回
  • 平凡的世界之新时代的奋斗

    平凡的世界之新时代的奋斗

    1986年,孙少平从大牙湾煤矿回乡过年,替暂时外出的孙少安管理了一段时间砖厂。回到大亚湾后,他继续攻读煤矿学院,在杜梨树下重新与失散两年的田晓霞相逢,面对爱人的失忆,他一边工作,同时照顾爱人。大牙湾煤矿坍塌后,他又重新踏上生活前进的道路....哥哥孙少安,继续留在家中,操持着砖厂,后来生意渐渐扩大,带领村里的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另外,金波,刘珊海,田润叶,孙兰香,田晓晨,安锁子,金秀等人也演绎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展现出30年前一批又一批励志的平凡人的奋斗传奇!新时代的征程渐渐的向他们迎来.....在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的基础上将延续80,90后一代人的奋斗史
  • 镇妖官

    镇妖官

    万众瞩目的擂台上……天才镇妖官:“我的修炼资质是最顶尖的,成为我的妖仆吧。”逆天大妖,露出一副‘滚一边去’的表情。背景惊世镇妖官:“成为我的妖仆,我会拿出世上最好的资源来培养你。”逆天大妖,轻轻的‘啐’了一口,满脸的不屑一顾。实力惊天的镇妖官:“成为我的妖仆!不然我就杀了你!”逆天大妖,脖子一伸,一副你不动手我就看不起你的姿态。各路精英接连上台,阿谀奉承,极力讨好,…皆败退,无人能将令人疯狂的逆天大妖收为妖仆。主角来了!!上台就是将逆天大妖一顿暴揍,彻底打通了逆天大妖先天就而生的修炼顽疾。打完就走,见状,逆天大妖急了,猛然狗趴在地,死死抱住主角大腿,央求道:“主人啊,请带我走吧。”
  • 龙神记

    龙神记

    废材少年当自强,逆天崛起为复仇晴天霹雳一道雷,人生从此大不同废材也有逆袭日,少年亦有出头天愿君与我共协力,同登巅峰铸传奇建了个群,群号是137375213,欢迎各位加入。
  • 我真是小学生

    我真是小学生

    在现世饱受失意的方逸重生了,来到了2000年的时代,成为了一名十二岁的小学生;本来的一个孤僻孩童,携带者穿越光环开始了别样的生活。从学渣到学霸;从默默无闻到星光灿烂;私家侦探、职场精英、整人专家、吸金之王,他各种头衔集一身;有女警、有校花、有明星、有教师,美女环绕,别样风情;一个小男孩,一套超科技系统,一个超现代的头脑,方逸玩转新世界!
  • 末世恩刑

    末世恩刑

    天刑既出、人心不古,毁天灭世、唯道不腐!在至高神的赌约中,人人均已被设定,神、佛、魔、兽,概莫能外!在以身证道的路途上,在创世与灭世的较量中,他是只手灭魔的天恩之体,也是匡济人心的力量之源,他是雷炎,一个注定成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