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阳困不宣,脘胀少运,二便不爽,法宜温理中阳。(235)
厚朴 桔白 生干姜 半夏 茯苓 大枳实
食物不调,脘胀噫气。(510)
杏仁 厚朴 苏子 枳壳 麦芽 桔白
脉沉弦,脘胀噫气,口燥不寐,宜和肝胃。(17)
川黄连 茯苓 枳实 淡干姜 半夏 桔白
中脘胀而高凸,阳痹湿阻使然。(893)
厚朴 杏仁 桔白 茯苓 枳实 干姜
脘积如覆杯,食下碀胀嗳气,邪在脾络耳,恐延中满。(612)
生白术 干姜 厚朴 厚枳实 半夏 茯苓
舌苔黄,脘胀。(1026)
杏仁 茵陈 厚朴 连皮苓(2)半夏 广皮 草果
滑石粉
气阻脘胀,法宜疏之。(1091)
香砂枳术丸
气钝失运,食下则胀,大便不爽。(155)
香砂枳术丸
肝郁乘中,中脘按之有形且痛,食下月真胀,肠红“3”易怒。(432)
加味逍遥散
“按语”
叶氏治脘胀的9个病案中,共用药16味,应用较多的是行气消胀、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药。按出现的次数有多到少排列前10味药依次是:枳实(枳壳)、茯苓、厚朴、橘白(广皮),干姜、白术、半夏,杏仁、木香、砂仁。从以上用药情况看完全符合脘胀的基本病机,即脾失运化,气滞湿阻。
叶氏治疗脘胀有以下特点:
1 气滞脘胀,擅用枳术丸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病症第十四》:“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主,枳术汤主之。”枳术汤可行气散结,健脾利水。张洁古改汤为丸,李东垣又多所发挥用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多有效。叶氏擅用此方以消胀满。如邪在脾络(612)条、气阻(1091)条、气钝失运432条。常配木香、砂仁加强行气消胀之力。
2 湿易伤阳,治宜温燥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以脾喜刚燥”。叶氏治疗脘胀从脾脏的生理特性出发,结合病机擅用温药助阳散湿。阳困不宣,二便不爽(235),脉沉眩(17),邪在脾络(612)、阳闭湿阻(893)。常选干姜温胃化饮,或配半夏,茯苓,橘白或广皮、草果,兼取二陈汤之意,燥湿化痰、温阳健脾,针对脘胀脾虚湿阻之病机。若有湿郁化热之象(1026),加茵陈,滑石粉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