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生长与发育
从受精卵着床到胎儿成熟出生,再到青春期结束进入成人期的过程,就叫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叫生长,也就是长个子,增重。功能的成熟、能力的获得及表达叫发育,比如智力、认知能力。
生长发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遗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基因预置了潜能,而经验则决定这一潜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现实。早期的经验越丰富,大脑的效率将会越高。换言之,宝宝最初3年所处的环境,实际上塑造了他的大脑。
理想的生长和发育保证了宝宝的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每个家庭、每个父母和其他抚养者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保障一个孩子正常生长,围绕着如何使一个不成熟的个体正常发育,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健康的个体。
每一个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遗憾的是,父母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体上,而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心理的成长。
2.儿童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健康心理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的宝宝情绪愉悦稳定,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容易抚养,饮食与二便正常,活泼向上,无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强,对生理健康会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儿童的一种健康状态,对于儿童来讲,始终有一个持续发育的问题在里面,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儿童成长过程中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为了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近年来儿童的心理健康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儿童处于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将来的学习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等。这种适应能力除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影响。
3.每一声啼哭抑或每一张笑脸
宝宝从生下来起,就开始主动与人交往了,宝宝想吃饭、睡觉或是想向你撒撒娇了,就会给你一些“信号”。实际上,宝宝们都如此聪明,他们天生善于调动他人。每一声啼哭、每一张笑脸、每一个动作,都是主动交往的信号。把这个责任担当下来的主角往往是母亲,这时的母爱自然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宝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宝宝出生之前,就已经跟你和谐相处10个月了,他对你的感觉作出的各种反应将在心里留下烙印,并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对宝宝微笑,他也会报以微笑,然后他还会继续观察你接下来的反应。此时他的理解是:“你如此关爱地看着我,我完全信任你,相信你不仅能给我安全感,而且会明白我需要什么。你珍重我,我也会珍重我自己。”
宝宝需要被爱的感觉,让宝宝知道你爱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他在一起。全身心花在宝宝身上的时间尽可能多些,也要给自己留点私人空间,这很重要。不仅对宝宝成长有利,对家庭也不乏益处。
4.啼哭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需要
宝宝出生不久,一旦饿了、渴了、尿布湿了,就会满脸涨红地大哭。啼哭是生理和情感上需要的表达和反映,就像需要吃奶一样,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需要。有的时候,他会特别安静,而有的时候,他会很不安分,总期望得到你的关注。有时候宝宝啼哭并不表明需要什么,只是想通过哭来表达一下内心的感受而已。由于宝宝的哭声反映出重要信息,对宝宝的不同哭声,妈妈会相应地作出不同反应,可能生气、焦虑或是欢喜。
当宝宝来到这个崭新的世界时,尽管对哺乳充满了好奇、疑惑,甚至还有些许焦虑,但妈妈和宝宝已是经过感观上的接触而相互了解了。触摸、聆听、眼神交流、熟悉彼此的气息,这就仿佛是感觉上的盛宴。宝宝在你的悉心照料下,很快就会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
5.最大音量地尖声哭叫
不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你的孩子用最大的音量尖声哭叫并不是为了惹你生气,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兴趣的孩子。他要探索能发出最大音量的力量,并企图用嗓音去尝试他所要做的。当他在开阔的空间哭叫时,大的回声使他感到很有趣。
还有一些孩子到处哭叫,就是让他的父母注意他,这是他们说话的方式,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要你注意他而大声尖叫,你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少了些对孩子的关注或让孩子受到压制。对于一个1个月孩子,不论你是否知道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都应该对孩子的喊叫作出积极的回应,让他知道你就在他身边。
2个月时,宝宝已经能坐在你的大腿上,听你们聊天了。说不准还会打断你们,迫切希望能加入你们的谈话。此时,你应该稍加停顿,并要有耐心,给他这个“说”的机会。到3个月的时候,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宝宝已能发出一些音了。此时的他懂得的东西实际上要比你意识到的多得多,他能通过你的说话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揣测你的情绪。
6.动不动就哇哇大哭的孩子
嘉瑞是个男孩,现在快2岁了,一直就是动不动就哇哇大哭,有时候不知道他怎么了,就是大哭,哄也哄不好,有时候急了就打他两下,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面对这样哇哇大哭的孩子,妈妈真是不知所措!
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表达不了,而家长又理解不了他,他内心的挫败感可想而知。如果你再打他,他的情绪就更恶劣了。建议孩子大哭的时候,如果知道哭的原因,先要与孩子感情融合一下,理解他的感受,可以试着跟孩子交流,比如说“妈妈没明白你要干什么,你很着急”。根据当时的情景说几句类似的话,然后安静地陪在他身边,等待他平静下来。如果不清楚他因何哭泣,也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待他平静下来。
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或过多地哄他都无济于事,不如淡定地面对他。简而言之,设法先让孩子平静下来,然后再逐渐和孩子融洽在一起。
7.束手无策时不妨幽默一把
面对孩子大发雷霆而百般无奈时,突然想到不如干脆幽默一把,讲一个简单而滑稽的小笑话或是孩子以往很少见到的“搞笑动作”等,都可能使孩子的情绪突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其实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亲子关系融洽了,就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稳定的、安全的港湾。
有时为了维持一个安静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得不承当亲子关系的协调者。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化解糟糕的亲子关系,孩子就能感受来自父母的那些负面的能量,内心会时常感到焦虑和恐慌,家庭环境就不得安宁。
8.孩子良好品德的铸就
服从是孩子从小要重点培养的品德之一。为了使孩子学会正确地服从,父母要对孩子讲清楚,要他去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父母不制止他的行为,也要说明是什么原因。同时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
诚实是做人之本,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想象,有时候免不了说说谎,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不是好事。对这样的行为不要过多予以指责,但是要注意加以纠正。因为这种无害的说谎很容易发展到有意的欺骗,其间只有一念之差。
善良是做人的美德,孩子生性总是先为自己着想,不过只要注意引导,他们并不会成为自私自利的人。从小时起,奖励孩子把她的各种手工艺品送给小朋友,有时送给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以此培养她的仁爱之心。
崇高品德来自孩子的自尊心,要是丧失了自尊心,一个人已有的品德就会瓦解。有的父母经常把孩子的过失挂在嘴上,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样有损孩子的自尊心。那些爱当着外人面揭孩子短处的家长,会把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自尊心又扼杀掉。
9.儿童健康心理的表现
健康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是适度的,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孩子能关心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良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
儿童心理健康意味着对新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自我表现。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意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任性,能接受别人的劝导。
10.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儿童心理健康
现代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父母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父母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也有一些家庭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致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