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000000075

第75章 陆贽

陆贽(754—805),字敬舆。唐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大历进士。唐德宗时,由监察御史迁任为翰林学士,深受德宗赏识,经常就国事征求他的意见,当时享有“内相’”之称。死后谥为“宣”,因此被称为“陆宣公”。陆贽不仅以直言不讳著名,而且以善于作文,尤其善于撰写奏议著名,其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议事辩理,气势逼人,有《陆宣公集》传世。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内侍朱冀宁奉宣圣旨:缘两河寇贼未平殄,又淮西凶党攻逼襄城,卿识古知今,合有良策,宜具陈利害封进者。

臣质性凡钝,闻见陋狭,幸因乏使,簪组升朝。荐承过恩,文学入侍,每自奋励,思酬奖遇,感激所至,亦能忘身。但以越职干议,典制所禁,未信而言,圣人不尚,是以循循默默,尸居荣近,日日以愧,自春祖秋。心虽怀忧,言不敢发,此臣之罪也,亦臣之分也。陛下天纵圣德,神授英谋,明照八表,思周万务,犹虑阙漏,下询刍荛,此尧、舜舍己从人,好问而好察迩言之意也。

臣每读前史,见开说纳忠之士,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皆以进议见拒,恳诚激忠,遂至发愤逾礼而不能自止故也。况今势有危迫,事有机宜,当圣主开怀访纳之时,无昔人逆鳞颠沛之患,倘又上探微旨,虑匪悦闻,傍惧贵臣,将为沮议,首尾忧畏,前后顾瞻,是乃偷合苟容之徒,非有扶危救乱之意,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心蕴忠愤,固愿披陈;职居禁闱,当备顾问。承问而对,臣之职也;写诚无隐,臣之忠也。谨具件如后,惟明主循省而备虑之!岂直微臣独荷容纳之恩,实亿兆之幸,社稷之福也!

臣本书生,不习戎事。窃惟霍去病,汉将之良者也,每言行军用师之道,“顾方略何如耳,不在学古兵法”。是知兵法者无他,见其情而通其变,则得失可辩,成败可知。古人所以坐筹樽俎之间,制胜千里之外者,得此道也。臣才不逮古人,而颇窥其意,是敢承诏不默,辄陈狂愚。伏以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将非其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材不为用。兵不足恃,与无兵同;将不为用,与无将同。将不能使兵,国不能驭将,非止费财玩寇之弊,亦有不戢自焚之灾。自昔祸乱之兴,何尝不由于此!

今两河、淮西为叛乱之帅者,独四五凶人而已。尚恐其中或有傍遭诖误,内蓄危疑,苍黄失图,势不得止,亦未必皆是处心积虑,果为奸逆,以僭帝称王者也。况其余众,盖并胁从,苟知全生,岂愿为恶!若招携以法,悔祸以诚,使来者必安,安者必久,斯道积著,人谁不怀?纵有野心难驯,臣知其从化者,必过半矣。舞干苗格,岂独虚言?假使四五凶渠,俱禀枭鸱之性,其下同恶,复有十百相从,是皆卒伍庸流,茸下品。其志好不过声色财货之乐,其材用不过蹴踘距踊之能,其约从缔交,则迭相侮诈以为智谋,其御众使人,则例质妻孥以为术数。斯乃盗窃偷安之伍,非有奸雄特异之资。以陛下英神,志期平壹,君臣之势不类,逆顺之理不侔,形势之大小不伦,师徒之众寡不敌,然尚旷岁持久,师老费财,加算不止于舟车,征卒殆穷于闽濮,笞肉捶骨,呻吟里闾,送父别夫,号呼道路,杼轴已空,兴发已殚,而将帅者尚曰财不足,兵不多,此微臣所以千虑百思,而不悟其理也。未审陛下尝征其说,察其由乎?股肱之臣,日月献纳,复为陛下察其事乎?臣愚无知,实所深惑,遂乃过为臆度,辄肆讨论。以为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将非其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材不为用。今以陛下效其明圣,群帅畏威,虽万无此虞,然亦不可不试省察也。

陛下若谓臣此说盖虚体耳,不足征焉,臣请复为陛下效其明征,以实前说。田悦唱乱之始,气盛力全,恒、赵、青、齐,迭为唇齿。陛下特诏马燧,委之专征,抱真、李芃,声势相援。于时士吏畏法,将帅感恩,俱蕴胜残尽敌之诚,未有争功邀利之衅,故能累摧坚阵,深抵穷巢,元恶幸脱于俘囚,凶徒几尽于锋刃。臣故曰: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此其明效也。

田悦既败,力屈势穷,且皆离心,莫有固志,乘我师胜捷之气,蹑亡虏伤夷之余,比于前功,难易百倍。既而大军遂驻,遗孽复安,其后馈运日增,师徒日益,于兹再稔,竟不交锋。量兵力,则前者寡而今者多;议军资,则前者薄而今者厚;论气势,则前者新集而今者乘胜;度攻具,则前者草创而今者缮完;计凶党,则前者盛而今者残;揣敌情,则前者锐而今者挫。然而势因时变,事与理乖,当易而反难,当进而中止,本末殊趣,前后易方,顺理之常,必不如此。臣故曰:将非其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材不为用。此自昔必然之效,但未审今兹事实,得无近于此乎?在陛下熟察而亟救之耳!固不在益兵以生事,加赋以殄人,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患。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兵者,财之蠹也。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而根柢蹶拔矣。惟陛下重慎之,愍惜之。

今师兴三年,可谓久矣;税及百物,可谓繁矣;陛下为之宵衣旰食,可谓忧勤矣;海内为之行赍居送,可谓劳弊矣。而寇乱有益,剪灭无期,人摇不宁,事变难测,是以兵贵拙速,不尚巧迟。速则乘机,迟则生变。此兵法深切之诫,往事明著之验也。

夫投胶以变浊,不如澄其源而浊变之愈也;扬汤以止沸,不如绝其薪而沸止之速也。是以劳心于服远者,莫若修近而其远自来;多方以救失者,莫若改行而其失自去。若不靖于本,而务救于末,则救之所为,乃祸之所起也。修近之道,改行之方,易于举毛,但在陛下然之与否耳。倘或重难易制,姑务持危,则当校祸患之重轻,辩攻守之缓急。臣谓幽、燕、恒、魏之寇,势缓而祸轻;汝、洛、荥、汴之虞,势急而祸重。缓者宜图之以计,今失于屯戍太多;急者宜备之以严,今失于守御不足。

何以言其然也?自胡羯称乱,首起蓟门,中兴已来,未暇芟荡,因其降将,即而抚之,朝廷置河朔于度外,殆三十年,非一朝一夕之所急也。田悦累经覆败,气沮势羸,偷全余生,无复远略;武俊蕃种,有勇无谋;朱滔卒材,多疑少决。皆受田悦诱陷,遂为猖狂出师。事起无名,众情不附,进退遑惑,内外防虞,所以才至魏郊,遽又退归巢穴,意在自保,势无他图。加以洪河、太行御其冲,并、汾、洺、潞压其腹,虽欲放肆,亦何能为?又此郡凶徒,互相劫制,急则合力,退则背憎,是皆苟且之徒,必无越轶之患,此臣所谓幽、燕、恒、魏之寇,势缓而祸轻。希烈忍于伤残,果于吞噬,据蔡、许富全之地,益邓、襄卤获之资,意殊无厌,兵且未衄,东寇则转输将阻,北窥则都城或惊。此臣所谓汝、洛、荥、汴之虞,势急而祸重。

代、朔、邠、灵之骑士,自昔之精骑也;上党、盟津之步卒,当今之练卒也。悉此强劲,委之山东,势分于将多,财屈于兵广,以攻则旷岁不进,以守则数倍有余,各怀顾瞻,递欲推倚。此臣所谓缓者宜图之以计,今失于屯戍太多。

李勉以文吏之材,当浚郊奔突之会;哥舒曜以乌合之众,捍襄野豺狼之群。陛下虽连发禁军,以为继援,累敕诸镇,务使协同,睿旨殷忧,人思自效,但恐本非素习,令不适从,奔鲸触罗,仓卒难制;首鼠应敌,因循莫前。此臣所谓急者宜备之以严,今失于守御不足。

陛下若察其缓急,审其重轻,使怀光帅师救襄城之围,李芃还镇为东都之援,汝、洛既固,梁、宋亦安。是乃取有余救不足,罢关右赋车籍马之扰,减山东飞刍挽粟之劳。无扰则祸乱不生,息劳则物力可济,非止排难于变切,亦将防患于未然。征发既停,守备且固,足得徐观事势,更选良图。此于纾乱解纷,抑亦计之次也。

议者若曰:“河朔群盗尚未歼夷,倘又减兵,必更生患。”此盖好异不思之说耳。臣请有以诘之:前岁伐叛之初,唯马燧、抱真、李芃三帅而已。以攻必克,以战必强,是则力非不足明矣!洎迟留不进,乃请益师,于是选神策锐卒以继之,而李晟往矣。犹曰未足,复请益师,于是征朔方全军以赴之,而怀光往矣。几遣加半之戍,竟无分寸之功,是则师不在众又明矣。然而可托以为解者必曰:“王师虽益,贼党亦增,曩独田悦、宝臣,今兼朱滔、武俊。”臣请再诘以塞其辞。曩之田悦、宝臣,皆蓄锐养谋,剧贼之方强者也。寻而田悦丧败,宝臣歼夷,虽复朱滔、武俊加于前,亦有孝忠、日知乘其后,是则贼势不滋于曩日,王师有溢于昔时又明矣。曩以太原、泽潞、河阳三将之众,当田悦、朱滔、武俊三寇之兵,今朱滔遁归,武俊退缩,唯此田悦假息危城。设使我师悉归,彼亦才能自守,况留抱真、马燧,足得观衅讨除,是则减兵东征,势必无患又明矣。留之则彼为冗食,徙之则此得长城,化危为安,息费从省,举一而兼数利,惟陛下图之。谨奏。

同类推荐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会唱歌的墙

    会唱歌的墙

    莫言的散文,一如他作为乡土民众精神图腾的“红高梁系列”,小说,亦是理解莫言作品的灯塔。该书辑齐了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才华横溢。其中大量散文谈及作者的故乡高密,故乡已成为莫言借以理解沟通和抒写描摹整个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热门推荐
  • 只愿换你倾城笑颜

    只愿换你倾城笑颜

    她,如水晶般纯洁;他,如阳光般温暖。他喜欢上了她的纯洁,而她却被他的贴心所打动······
  • 逆藤

    逆藤

    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不敢去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心声。即使被教导很多次,也只不过在默默地喜欢而已。同时我也是一个叛逆的人,真的幸福来临是我却不愿接受,像个刺猬一样将其拒之千里。也把别人刺得浑身是伤。我们是逆向生长的藤蔓,不顾疼痛,不顾曲折。在那苍穹的一角相互缠绕,彼此折磨得万般疼痛,却相互依存与扶持。【初涉文坛啦,大家关注一下啦~~】
  • 其实可以很简单

    其实可以很简单

    喜欢她,这是陌辰凡心底最大的秘密。第一次见到她,她淡如水,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她是不同的,吸引他去探索,不知不觉却深陷其中。本不该是一条路上的两个人,因为少年的努力渐渐走进。他对外高冷,对她温柔呵护。她对外淡漠,对他灵动狡黠。“冉晚幽你爱不爱我。”他问。“我爱。”她答。毫不迟疑。你爱我,同样的我也爱你,那我们就在一起。就这么简单。外界的压力,我会解决,只要你在,就够了……【大虐伤身,不会有,小虐怡情,可以有,欢迎入坑】
  • 明四家传(上下册)

    明四家传(上下册)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霸天苍龙

    霸天苍龙

    他,十岁偶得无上传承,八年打拼又得无上荣耀与威名,他就是世界顶级杀手“孤狼”。身具无上修炼宝典,得无上传承。且看杀手“孤狼”如何度过千难万阻,成为一代苍龙。
  • 盛夏晚秋

    盛夏晚秋

    当你的人生只剩下十年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是和相爱的人相守一生,还是完成所谓的梦?盛夏一直以为唐晚湫就是她一生挚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也逃不过命运的住弄。父亲意外病危,外祖父的命令,让她不得不放弃梦想,放弃爱情去往异国他乡。回国时,他已站在那星光璀璨的峰顶,她甘愿做他脚下的那座大山。青春,梦想,爱情,音乐,商场的梦即将开启
  • 金陵鬼哨

    金陵鬼哨

    鬼哨,死亡的号角。据说听到鬼哨的人,死亡便随之离近。一所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人员失踪死亡案,究竟与传说中的恐怖鬼哨又有什么关系?
  • 修仙征途:凰傲九天

    修仙征途:凰傲九天

    苏玥看着这一大堆的尸体彻底无语了。自己被自己所爱的人捅了一刀,心已经碎了好不好。可就连当个鬼,老天都不给机会,好吧不死就不死吧!可是为毛把我的魂丢到修仙世界里的废材身上啊!废材就算了,还差不多被打成残废。且看二十一世纪的神偷苏玥穿越到苏小九身上如何上演废材的逆袭。
  • 莲花楼下柳青青

    莲花楼下柳青青

    一支姻缘下下签,校花柳青青成为了聂大少的“猎物”。一夜欢欲之后,她被弃下京都大桥,前世灵魂附身。看京都名妓如何在现代崛起,重新抒写自己的人生
  •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天一中学,这个富有传奇性的名字,不论是学霸,俊男美女都无处不在,刚转来的丫头片子,就入了校草的法眼。这姑娘偏偏就有心上人了,他会怎么样呢?(简介写的不好,文一定争取入的了大家的法眼)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充满了花香鸟语,她就坐在草原的中央,欣赏着日落,忽然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一只大灰狼,晓静定睛一看,竟然还是……陈洋的样子?!纳尼?大灰狼陈洋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新猎物,伸出自己的爪,向晓静扑过去。梦里的晓静大叫了一声,漫无目的地胡乱跑着,突然,“彭”,梦里的晓静撞到了一棵树上。然后便昏过去了,只隐隐约约听到大灰狼陈洋的呢喃声:“死丫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