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正确的选址是家乐福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商业界,家乐福不仅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际零售业巨子,而且是一个响亮的品牌。这个来自法国的连锁商业企业,在短短40年间,就发展成为年平均销售额突破60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目前家乐福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连锁超市9500多家,其中在中国的近20个城市就开设有30多家超市,年销售额已突破60亿元人民币。
家乐福的成功取决于许多方面,而正确的选址可以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家乐福每开一家分店,首先会对当地商圈进行详细而严格的调查,历时都在一年以上,涉及的调查范围包括文化、气候、居民素质、生活习惯及购买力水平、竞争情况等诸多方面。
首先,家乐福对商圈内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行调研。例如在中国,由于缺乏现有资料,家乐福不得不借助于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各方面数据。具体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分别测算5分钟、10分钟、15分钟步行到达的地方;根据中国的特色,还要测算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以车速来计算小片、中片、大片覆盖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区域进一步细化,展示这片区域内各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和特征等详尽资料,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指标。
其次,家乐福会对商圈内的城市交通情况进行研究。家乐福认为,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的半径就可以放大。家乐福上海北古路店周围的公交线路不多,家乐福干脆自己租用公交车定点在一些固定小区间穿行,方便那些离得较远的小区居民上门一次性购齐一周的生活用品。
最后,由于未来潜在销售区域会受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所以家乐福也将未来的竞争对手计算进去。家乐福在开店前将周边的其他商店情况摸得很透,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其不足进行打击。
家乐福的选址一般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便靠近中心城区和大型居住区,因此,通常在十字路口。家乐福的第一家店就是开在法国巴黎南郊的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家乐福一火爆,大家都说去十字路口,反而把店名省了。因此,十字路口就成为家乐福选址的第一要素。当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家乐福的选址的具体地点也在变化,但不变的是选址过程中耐心的调研和慎重的决策。
案例二:互补商圈吸引客流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商业正逐步形成多个经营互补型的商圈。
在上海徐家汇商圈,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第六百货三家大商厦隔路相望。前两年,三家商厦也曾摆出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但很快认识到恶性竞争只会带来三败俱伤。于是各家商场主要在突出自己的经营特色上下工夫:东方商厦主要针对中高收入顾客,突出商品档次,向精品店方向发展;太平洋百货则成为流行时尚的窗口,主要吸引以女青年为主的青年消费者;第六百货则以实惠诱人,坚持以薄利多销、便民利民为主要经营方向。比如彩电,东方商厦主要经营大屏幕进口彩电,第六百货则主要经营国产彩电,太平洋百货则基本不经营彩电。
这三家商厦近一两年销售额不仅没滑坡,而且都在增长,在上海市单位面积销售和利润排名中名列前茅,徐家汇也成为上海新的中心商业区。目前,这三家商厦成立了“徐家汇地区商场老总联谊会”,定期研究分析市场形势,合理划分各自的经营范围,共同发展。第六百货还出资修建了一条空中走廊,把自己的店和太平洋百货连接起来。
位于南京路上的中百一店、华联商厦、新世界是上海商界三大巨头,由于它们各自经营有别,利益冲突不大,能做到联手繁荣南京路,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上海各商圈因地理位置不同,在整体经营上也有差异。如巴黎春天、百盛、二百永新构成的金三角商圈,主要吸引外资机构、高收入白领阶层;南京路上的商圈则针对国内旅游购物者,以大众化名品为主。
资料来源:沈为,上海商业:互补型商圈吸引客源[N],市场报。1998年4月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