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83.3%的高成长企业是由团队建立的,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性明显优于个人创业型企业。然而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单打独斗思想在创业者中普遍存在,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者而言,要推动所创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创业成功,迫切需要以崭新的团队观念替代传统的个人创业观念。
创业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创业者以及其所带领的创业团队,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素质、能力、个性等因素决定了创业过程的发展方向。在决定创业之前,创业者必须对自身的整体状况合理评价,对能够共同奋斗、共同创业的伙伴也要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人对创业过程的推进力。本章主要探讨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的基本特征,虽然这些特征并非是所有的创业者身上都能看到的,但是结合本章内容思考创业活动的准备工作,至少能够为创业活动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创业者
(一)创业者的概念
对于创业团队的分析从创业者本身开始,在本书讨论范畴中,创业者首先是一个企业的创始者,在创业团队中,核心创业者所起到的是一个创业领导者的作用。当然,在很多场合,创业者也可以理解为某一项事业的创造者。同时,创业者必须是创新先锋,创业的根本就是创新,如果只是延续前人已经成熟的经营模式,不能称其为“创业”,创业的活动必须有创新,必须创造新的价值和顾客。这就意味着创业者必须成为创新活动的领导者。
(二)创业者的风险
在决定创业之前,创业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自己能否应对创业风险。创业者应当谨慎估量其所要面临的风险。无论是创建一个完全从零开始的企业,还是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其中都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且商机越诱人,其中的风险就越高。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风险主要有3个方面:
1.资金风险 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而在最需要资金的企业起步阶段,创业者吸收到外部资金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很多创业者不得不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创业活动中,甚至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创业一旦失败,创业者前期所投资的资金就会全部付诸流水。这一风险是创业者在选择创业之前往往会首先顾及到的。如果下定决心创业,创业者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自己能够承受这一风险。
2.职业风险 部分创业者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他们在选择创业的时候,所顾虑的事务相对简单。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拥有稳定而收入丰裕的工作,对于这部分创业者来说,选择创业活动时,则要考虑到职业发展方面的风险,一旦创业失败,创业者可能难以回到原有的工作或者获得相似的优裕的工作岗位,这些顾虑都加大了创业风险。
3.家庭和社会风险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家庭以及周围的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创业者为所创办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时候,部分创业者的家人可能难以继续支持创业者的工作。此时创业者就有可能面临家庭纠纷的问题,而创业者的朋友,因为创业者的整日忙碌而不能经常聚会,也会逐渐与其变得生疏。
在高度的风险之下,创业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在这种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下,成功的创业者反而会更快成长起来。当然,创业者并不是赌徒。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是适度风险承担者。在他们创业之前,经过了充分的考虑和仔细的估算。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和策略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风险,尽可能让事态的发展都如他们所愿。
(三)创业者的个性特征
除了在应对风险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共性,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创业者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非常繁多,而且其中很多不同的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争议——在很多学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对于创业者某些个性特征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这些情况都提醒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思考创业者的个性特征。本章将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主要分为3个方面。
1.对于个人事业的追求
(1)创业激情 创业者内心有一种自我驱动力,他们内心有一种强大的欲望去竞争,去超越别人,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激情一般源自于以下3个方面:想成为自己的老板,追求自己的创意;获得财务回报。正由于创业者对于这几个方面的执著追求,因此他们才有无限的创业激情。正因为有这种激情,所以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部分创业者愿意舍弃安定的工作,去创建自己的企业,也才能够理解许多亿万富翁为什么在有了巨额资金后,还在不停工作的原因。
(2)主动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创业意味着创业者不再选择被他人雇用的职业道路,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一片全新的天空。在人们看来创业者一直是独立的、高度自我依赖的创新者。渴望独立是创业者的一大动力,他们喜欢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为了使自己的事业能够成功,创业者往往会寻求机会主动出击。他们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喜欢主动去解决问题,并且充分展示出个人对问题的影响力。
(3)决心和毅力 在创业过程中,每一个创业者都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和挫折,很多人会知难而退,但是成功的创业者始终握有必胜的信念,保持决心和毅力,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甚至是别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阻碍。这种心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凝聚团队的战斗力,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在他们用毅力和决心去攻克难关和障碍时,也不是盲目的有勇无谋。如果问题本身是无法解决的,他们也会很快抛弃。因此,在具有超常毅力的同时,他们会很现实地意识到什么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以及如何解决那些既困难又无法避免的问题。
2.对于创新的追求
(1)善于抓住机遇 对于成熟企业的经营来说,企业的资源、结构或者战略可能更为重要,但是对于准备成立或者刚刚成立的企业来说,则更看重发展的机遇。因为前者需要实力,需要市场经营经验的积累,而这正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所缺乏的。相对而言,对机遇的把握则更需要创业者的判断分析能力,创业者把创新机遇——创业机会作为起点,通过对机遇的把握来规划企业的成长方案。因此,创业者首先是一个积极寻找机遇的探索者,他们对于机遇的寻找目标明确,尤其偏好于那些具备创新特色的机遇,只要遇到符合心中目标的机遇,就会大胆下手,抓住可能转瞬即逝的机遇。
(2)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创业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产品功能、技术、生产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都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为了让创新在创业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能够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创业者本身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够引领整个企业追求创新、发扬创新。当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非天生的,很多人天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很多人可能先天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通过积极参与创业活动,通过团队的运作方式和创意的交流,也能够逐步培育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关注产品和顾客 由于创业的艰巨性,对于产品和顾客的关注尤为重要。这一关注事实上充分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并非盲目地改进产品,只有真正符合顾客需要的创新才有生命力。因此,对于产品和顾客的关注意味着创业者所选择的创新是真正以市场为导向的。为了知道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就要善于寻求产品的反馈信息。
通过有效地沟通,创业者可以判断出他们究竟需要怎么做,以及他们应该怎样改进和提高。同时,反馈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创业者从挫折和失误中吸取教训。通过这样一种高效的学习过程,创业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3.对创业失败的态度
(1)坚韧不拔,不会被失败打倒 创业的本质是对新事物的尝试,这一开发新事业的过程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经历的情形有点类似,实验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不断的失败中提炼经验,最终走向成功。同样,创业的失败率非常高,在走向成功之前,成功的创业者必定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失败。创业者要懂得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不会因挫折失败而沮丧,而是与挫折和困难作斗争,这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很多成功的创业者认为,从早期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早期成功中学到的更多。
(2)要有自信和乐观主义精神 在面对创业活动中的困难时,不仅仅是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足够了,这仅仅帮助创业者自身应对困难和失败。创业需要团队,创业过程中大量的管理事务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由于企业人数少,企业基层员工的士气也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创业者不仅自身能够果断坚决地应对困难,还应当能够充分感染、影响其他创业伙伴,带动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因此,创业者的自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整个创业团队乃至新创企业能够应对困难、跨越阻碍的基本保证,创业者的自信本质上就是创业团队自信的表现。
(3)足智多谋,有远见 一个企业会面临各种困难,遇到各种挫折,甚至是破产的危险,能够应对困难和失败不仅仅意味着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承受困难,并且找出应对之策。作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应该能预测企业的前进方向,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预先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将困难所造成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当然,这种敏锐的洞察力,通常是需要在了解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并深刻研究分析后,才逐步形成的。
(四)对创业有害的性格特征
创业活动本身是动荡多变的,一些前面所讲的优秀的性格发展到极端也可能成为阻碍创业者发展的绊脚石。下面主要分析4种对创业有害的性格特征。
1.过度的控制欲 一些创业者希望公司中的大小事情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中。这种过度的控制欲望会使得创业者希望控制一切,任何威胁到自己控制的因素都会视为异己,是对自己的侵犯,只愿意和按自己意愿的人一起办事。这样就会使得创业团队的存在成为创业者个人意志的放大,而不是集体智慧的整合,不利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适当的控制欲对企业经营有好处,而过度的控制欲望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2.缺乏信任感 过度的不信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非常巨大的。缺乏信任感的创业者会将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而忽略了真正关系企业命运的大事。当然,对竞争者、客户、政府监管者和周围的环境都保持高度的警觉,在别人还没意识到时就采取行动是应该的。而当失去了对现实的把握,偏离理性和逻辑做出错误的判断就是缺乏信任感所带来的后果。
3.对成功的追求超过一切 对成功的追求是创业者奋斗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创业者全部的目标就是追求成功,并且希望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就会创建一些形象工程来见证自己的业绩,如修建庞大的办公楼、规模宏大的厂房、豪华的办公室等。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们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而且甚至会严重破坏组织的文化和企业上下的凝聚力。所以,追求成功是创业的必要动力,而追求超越一切的成功则是创业的阻碍。
4.不切实际的乐观 乐观主义的精神是创业者成功的良好性格之一,决定着创业者的成败。抱有乐观态度的创业者会使得创业伙伴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相信自己,并且一起奋斗。但是当创业者的自信和乐观超出了正常的范畴时,过分的自信就会使创业者把握不住现实、忽略市场趋势而沉溺于一切会好起来的自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是盲目的,而且很容易陷入绝境。
二、创业团队的构建
(一)创业团队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所谓创业团队是指在创业初期(包括企业成立前和成立早期),由一群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特殊群体。
一般而言,创业团队由四大要素组成:
1.目标 目标是将人们的努力凝聚起来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来说创业团队的根本目标都在于创造新价值。
2.人员 任何计划的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去。人作为知识的载体,所拥有的知识对创业团队的贡献程度将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命运。
3.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 即明确各人在新创企业中担任的职务和承担的责任。
4.创业计划 即制定成员在不同阶段分别要做哪些工作以及怎样做的指导计划。
(二)创业团队组建的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合理原则 目标必须明确,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清楚地认识到共同的奋斗方向是什么。与此同时,目标也必须是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
2.互补原则 创业者之所以寻求团队合作,其目的就在于弥补创业目标与自身能力间差距。只有当团队成员相互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实现互补时,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协作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
3.精简高效原则 为了减少创业期的运作成本、最大比例地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能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
4.动态开放原则 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团队中可能因为能力、观念等多种原因不断有人在离开,同时也有人在要求加入。因此,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员能被吸纳到创业团队中来。
(三)创业团队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创业团队的组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组建过程并进一步影响着团队建成后的运行效率。
1.核心创业者 核心创业者的能力和作用是创业团队存在的必要基础。在创业团队的构建中,核心创业者需要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团队的建立是否必要,创业活动中所涉及的事务凭自己一人之力能否完成;其次是创业者希望把企业建立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一定位涉及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配置问题;第三是对创业者当前所拥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以往业绩、关系网络和其他资源进行评价。如果创业者本身拥有较多的资源,显然他对于其他团队成员的依赖性就会有所下降。当然,实际中的创业者不可避免地会缺乏种种必要资源,这就需要创业者根据实际情况寻找特定的创业伙伴。
2.创业机会 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认识决定了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创业机会属于刚刚发展的行业,成长性非常良好,进入者也为数不多,创业者应当把主要的事务放在开拓市场方面,那么团队成员中就需要熟悉该行业的市场人员,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创业者的工作压力,推动市场开发的进程。因此,为了构建创业团队,创业者需要对创业机会的特点再次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选择需要与之匹配的创业伙伴。
3.团队目标与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目标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前提,团队成员若不认可团队目标,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此目标的实现而与其他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奋斗。而不同的价值观将直接导致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中脱离团队,进而削弱创业团队作用的发挥。没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创业团队即使组建起来,也无法形成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缺乏战斗力。
4.对团队成员的需求 与创业者志趣相投,并且对创业同样拥有热情的人群是最好的创业伙伴。除了这些个性方面的考虑之外,创业者还需要考察团队成员是否能够与自己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当自身在某一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时就要积极吸收外部资源来弥补空白,通过吸收创业团队成员来弥补自身劣势的方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能力提升渠道。当然,在考虑吸收团队成员时也应当慎重,注意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是否对创业活动至关重要,是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还是具备重要的专用性特征。同时还要注意,如果确定需要某项特殊技能,那么对于此类创业团队成员的吸收越早越有利,越能够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
5.失败底线 任何创业活动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创业暂时失利时,团队成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继续坚守岗位,这也是创业者需要事先有所把握的。因为暂时失利的时候也正是企业生存与否的关键时刻,如果创业团队中有人此时萌生退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企业很可能产生分裂,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创业者不仅必须理性地认识到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失败的压力,同时还要了解全体创业人员的承受能力,及时做好沟通工作,防止出现可能的分歧与矛盾。
6.外部环境 创业团队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制度性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等多种外部要素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要素从宏观上间接地影响着对创业团队组建类型的需求。
(四)创业团队的组建程序及其主要工作
创业团队的组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所需的团队不一样,创建步骤也不完全相同。概括来讲,大致的组建程序如下。
创业团队组建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
1.明确创业目标 创业团队的总目标就是要通过完成创业阶段的技术、市场、规划、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总目标确定之后,为了推动团队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再将总目标加以分解,设定若干可行的、阶段性的子目标。
2.制订创业计划 在确定了一个个阶段性子目标以及总目标之后,紧接着就要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这就需要制定周密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是在对创业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的基础上,以团队为整体来考虑的计划,创业计划确定了在不同的创业阶段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通过逐步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来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3.招募合适的人员 招募合适的人员也是创业团队组建最关键的一步。关于创业团队成员的招募,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互补性,即考虑其能否与其他成员在能力或技术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性形成既有助于强化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又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至少需要管理、技术和营销3个方面的人才。只有这3个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后,创业团队才可能实现稳定高效;二是考虑适度规模,适度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太少则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而过多又可能会产生交流的障碍,团队很可能会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团体,进而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一般认为,创业团队的规模控制在2~12人最佳。
4.职权划分 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执行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预先在团队内部进行职权的划分。创业团队的职权划分就是根据执行创业计划的需要,具体确定每个团队成员所要担负的职责以及相应所享有的权限。团队成员间职权的划分必须明确,既要避免职权的重叠和交叉,也要避免无人承担造成工作上的疏漏。此外,由于还处于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创业环境又是动态复杂的,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团队成员可能不断出现更换,因此创业团队成员的职权也应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5.构建创业团队制度体系 创业团队制度体系体现了创业团队对成员的控制和激励能力,主要包括团队的各种约束制度和各种激励制度。一方面,创业团队通过各种约束制度(主要包括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等)指导其成员避免做出不利于团队发展的行为,实现对其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保证团队的稳定秩序。另一方面,创业团队要实现高效运作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分配方案、奖惩制度、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等),使团队成员看到随着创业目标的实现,其自身利益将会得到怎样的改变,从而达到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团队成员作用的目的。要实现有效的激励首先就必须把成员的收益模式界定清楚,尤其是关于股权、奖惩等与团队成员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宜。需要注意的是,创业团队的制度体系应以规范化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6.团队的调整融合 完美组合的创业团队并非创业一开始就能建立起来的,很多时候在企业创立一定时间以后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随着团队的运作,团队组建时在人员匹配、制度设计、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对团队进行调整融合。由于问题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团队调整融合也应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在完成了前面的工作步骤之后,团队调整融合工作专门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对前面的步骤进行调整直至满足实践需要为止。在进行团队调整融合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团队成员间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协调,培养强化团队精神,提升团队士气。
以上是对创业团队的组建工作的大致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组建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全严格的顺序过程,即创业团队有时并不是严格按照此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组建。事实上,很多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没有明确的步骤划分界限,如制度体系构建、团队的调整融合可能是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创业者在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应在上述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三、创业团队的管理
(一)创业团队的管理原则
创业成长需要创业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这就是说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成员聚在一起就行了,还需要对团队进行管理,才能够使团队效率充分发挥。创业团队管理首先需要注重几个重要原则:
1.要有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建立之初不一定有很远大的成长目标,但是一定要有核心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告诉企业上下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对团队成员乃至普通员工起着一种非正式的控制系统的作用。核心价值观并非创业者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够树立起来的,创业者只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创业中身体力行,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创业精神,才能够形成被团队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吸引并留住有能力的关键性人才。
2.注意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创业团队所共有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又进一步影响企业发展。所谓团队精神就是指一种集体的英雄主义,在团队精神带领之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能够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创业团队成员以及企业员工之间能够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发挥出比每个单独成员的水平相加起来更高的水平。团队精神的建立不仅要靠共同的价值观,更要靠共同的创业目标。创业者应当把创业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创业伙伴身上。在团队精神的带领之下,每一位创业伙伴都愿意努力工作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知道自己是在为企业作出贡献。
3.要事先明确合作原则 很多创业者的创业伙伴都来自于身边的好友,在创业之前他们之间就拥有较多的信任,能够产生较强的共鸣,核心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建设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够让这种朋友情面影响到工作的推进。在准备合作时,创业者应当和创业伙伴签订一个正式的书面文件,把可能出现的争端以及解决方案都写入合作条款中,这样万一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以比较规范、双方都认可的方式协商解决。如果一开始没有做好准备,出现问题又由于朋友情面拉不下面子,只会使得问题越来越大,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是个致命打击,朋友之间的友谊也会受到很大破坏。
4.明确团队成员职责 分工明晰是团队运行效率的保证。创业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十分明确,在此基础上设定各个团队成员的角色。每个人的职责应当权限分明,不存在重叠部分,也不能够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转移给其他人。职责分明的优点在于充分降低了创业活动给予创业者带来的压力,虽然创业活动事务繁多,但是通过分工的形式,有力地降低了具体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职责分工明确也正是企业内部规范管理制度的开端,为企业后期的规范化成长奠定基础。
5.核心领导者敢于作决定和承担责任 创业团队的运行需要围绕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初始创业者,也是创业团队的组织者,创业者要有足够的魄力来管理团队,在团队成员之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案,尽可能达到公平、公正,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当然,在创业团队的发展出现问题时,创业者也应当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将责任推给其他团队成员。这是核心领导者威望以及领导魄力的表现。除了果断决策以及承担责任以外,创业者还应当坚持严于律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成为团队的表率。
6.团队成员多为他人着想 团队工作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契约关系。合作意味着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创业活动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创业过程中的事务非常繁多,较一般的管理活动要更为艰巨。创业团队必须要以一个整体的面目来推进创业活动。既然要合作,就有个是否公平的问题。为他人着想的含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先为他人着想可以促进团队中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而互相体谅、互相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也为培养团队精神打好基础。
(二)创业团队的凝聚力
在创业团队的管理中,团队凝聚力是最重要的管理要素之一。前面所说的这几项管理原则,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升创业团队的凝聚力。高凝聚力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团队成员归属感强,愿意参加团队活动并承担团队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团队利益和荣誉,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快,相互的了解比较深刻,关系和谐,并具有民主气氛。
很多刚刚创立的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分裂,而且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企业初步得到发展的时期。在企业产生的初期,失败的可能非常高,创业团队成员都面临巨大的创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走出创业初期的困境,团队成员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要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企业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即使团队成员之间有矛盾,事实上也无暇顾及。但是随着企业度过生存阶段,获得初步的发展之后,原先所积累的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并且对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创业团队分裂。总的来看,影响创业团队凝聚力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变革所带来的分歧 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中,在企业还很小的时候发展都较为稳定。但是当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引进先进的、规范的管理技术之后,有一些成员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原来的一些敢拼敢干、吃苦耐劳、勇于做事的精神反而成了规范的大企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的团队容易走向解散。
2.不同观念所带来的分歧 团队中成员之间的经营理念不同,团队的思想不统一,或者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与一些创业团队成员的价值观相冲突,这些都是导致团队走向分裂的原因之一。企业在由小变大,由集体企业走向规范化的大企业的过程中,这一分歧非常普遍。例如,部分创业伙伴可能觉得企业的发展差不多了,只要守住现有市场就可以,另一部分创业伙伴则可能追求更大更强的成长机会,这种分歧如果没有妥善解决,就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3.性格差异所带来的分歧 部分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是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性格、个性、兴趣的不合所导致的,这种分歧常常导致团队工作无法正常进展。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由朋友、同事、同学、校友或亲戚合伙创业的团队中。这些人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相似的技术背景,这样会掩盖团员之间性格的差异和处理问题的不同态度,在创业之初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由于追求团队的效率和企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差异会被暂时掩盖。但是,在企业获得初步的发展之后,性格方面的差异就逐步暴露出来了,这种差异的积累甚至会引起团队成员价值观的分歧。
4.利润分配方案所引起的矛盾 由于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在成立之初没有明确的分配方案,但企业做大、利润变多时在分配方面就会出现矛盾。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经常出现,这都是因为在最初设计团队合作方案时,考虑不周全或碍于面子的原因没有提出明确的分配方案。因此,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应当明确分配方案,并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地考虑到位,使得利润分配方案能够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持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创业者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就应当选择正确的创业伙伴,防止未来出现可能的分歧。核心创业者在选择团队成员的时候要对每位成员的特长和其擅长的方面进行分析,做到扬长避短,各司其职。有些成员是属于“主内”型的,有些成员是属于“主外”型的,应当予以准确的配置,以免出现工作责任与特征不匹配,影响团队成员的创业热情。除了对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之外,还需要注意每个人的性格和看问题的角度,在选择团队成员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有积极性、对工作有热情的成员,这会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是对创业没有热情,那么这种人并不是创业团队的最佳人选。
第二,在团队的运行过程中,要有特定的经营纲领和行为准则。在团队制定出创业的目标和方向时要不遗余力地去执行,而且创业者自己应当带头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如果核心创业者自己首先对准则进行破坏,团队伙伴以及企业员工就会对准则产生反抗情绪。同时,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的财产、权力、增资、扩股、融资、人事安排和解散等与成员利益有关的事宜一定要做到有根有据,以备在将来出现纠纷或矛盾时做到有据可依。因为即使是在当时非常相互信任的合作者之间,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理解不一致导致矛盾的情况。
第三,在出现矛盾或分歧的时候,应当着手妥善解决。团队成员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创业者应当注意在成员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沟通,使每位成员朝向企业的远大目标发展。当团队成员把企业的目标和个人目标更好地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团队成员也愿意主动沟通,化解矛盾。
除此之外,创业者也要制定适合于创业团队的评估体系,使得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够得到恰当评价。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评估体系要针对于团队而不能针对个人,其目的是明确团队成员要完成的工作,纠正行动上的偏差,培养团队成员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团队成员提高能力并且最终促进团队的工作业绩。在制定评估体系的时候可以建设团队成员间的互评制度,可以采用成员间的互相沟通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以反映每位成员对团队的贡献。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客户对团队成员进行测评,从客户的角度分析评价团队成员的工作状况。当然,无论是哪一种评估体系,公平、公正都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必要基础。
(三)创业团队的激励
如何合理激励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团队的运行效率以及企业的绩效发展。虽然很多人选择创业,或者加入一个创业团队以团队形式进行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业热情所激发,这种热情也许在最初创业的时候能够有效维持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但是往往难以长期保证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要想激励人们持续努力工作,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仍然是给予他们有吸引力而且公平合理的激励。而吸引力和公平度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创业团队成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创业者所制定的激励制度应当以激励团队中的成员的积极性为目标。激励制度贯穿于创业成长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每个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增强创业的活力,提升企业发展速度。同时,激励制度也要有足够的魅力留住团队中的人才。正如前文所述,虽然很多人愿意加入创业团队有种种的考虑因素,但是无论如何通过创业活动获取经济利益是其中比例最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他们很可能会适时退出创业团队,另觅高枝,这对于创业活动的推进将是致命的。
当然,创业团队的报酬激励问题本身较为复杂,创业团队激励制度的复杂性一方面在于创业活动本身,创业活动的发展本身具备较大的起伏,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资源和实力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来分别制定激励制度。例如,在企业的早期阶段,由于发展水平不高,付给报酬的能力有限,创业者能提供的激励应当以长期激励为主,只有到企业发展到拥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创业者才有足够的资源来支付一些货币形式的报酬。创业团队激励制度的复杂性还来自于不同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通常,团队中的每个个体价值观不同,对报酬的理解就存在差异,有些人注重眼前的收益即资金或短期收益,而有些人却注重长远收益,或者一些非经济报酬,如得到培训的机会或者工作经验的积累等。这些不同的偏好使得创业者应当考虑更丰富多样的报酬方案,既保证公平公正又确保其针对性。
总体来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回答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应当是怎样的。但是,创业者在制定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的时候,不妨遵循以下6个原则。
1.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综合考虑 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是为了保证创业团队的运行效率,以实现创业团队的共同目标;同时,这一激励制度又是为了满足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个体目标,以实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上体现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不可厚此薄彼。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而制定的报酬制度,如果没有考虑到每个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那么这种报酬制度就无法持续运行下去;相反,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每个团队成员的要求,将会在报酬的公平公正性方面存在缺憾,进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因此,应当综合考虑团队与个人的目标,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出最佳方案,这样的激励制度才是最有效的。
2.积极分享创业财富 创业活动需要创业团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需要各个成员共同承担,那么创业所获得的财富也应当在各个成员中分享,每一个帮助企业创造财富的人都有资格也有权力分享创业的成果。通过“分享”这一个理念,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动力来把企业做得更大,创造更多的利润。创业者应当认识到,只有当企业的整体财富和价值增加时,个人的收益才会增加,而当企业的总价值很少时,即使是自己完全独享也没有多少财富。因此,创业者应当积极激励创业团队共同把蛋糕做大。
3.报酬制度的程序应当规范 不论采用哪一种激励制度,规范的制度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制度能够使得每一位成员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付出能够平等地有所回报。规范的报酬制度并不意味着创业者把所有人的薪酬公布出来,供别人比较、评价。但是,创业者至少应当让每个人了解他为何拿到这些报酬,其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程序作为基础。这样,无论拿多拿少,团队成员都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目前的报酬是公平的。
4.具体的激励制度应当合理 虽然对于创业团队的激励制度目前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但是很多学者也都提到了一些激励方案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第一,激励制度应当体现出团队成员工作的差异化,创业者应当根据对企业的贡献不同来建立报酬分配方案,这是从工作的投入角度来建立激励制度。
第二,激励制度应当反映团队成员工作业绩的差异化,一些做出很大贡献的创业伙伴,如果报酬得不到改善,就会影响到他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跳槽,这样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因此这是从工作的产出角度建立激励制度。
第三,激励制度要具备灵活性,不能太僵硬,因为团队每个成员在不同的时期的贡献不会相同,而且企业中的人员也存在着流动性,所以激励制度应当留有改进和调整的余地。
5.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制定激励制度 从根本上说,团队成员的激励制度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绩效。虽然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初步确定了激励方案,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状况必然与事先设想不同,在企业发展的整个周期内激励方案应不断调整。很多具体的报酬制度的实施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程度。很多刚刚创立的企业对于现金的需求非常迫切,此时创业者就会把现金首先用于支持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发放奖金。只有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采用现金作为业绩报酬的形式才能普遍推广。
6.股权分配应当慎重 很多创业者在吸收创业团队成员的时候,都会对这些成员给予一定的股权。股权激励的意义在于使得拥有者感到企业的一份是自己的,他就会有充分的动力来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绩效,因此股权激励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另一方面,股权的分配也会造成创业者手中持有的股权被稀释,也就是说,创业者对企业的整体控制权被团队成员所分摊。在创业初期,团队成员能够高度一致,保持充分凝聚力的情况下,股权的分配状况不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特别是企业可能进入变革期的时候,企业的控制权往往成为团队成员之间的争夺对象,如果团队成员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那么凭借着手中的股权,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分裂,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致命影响。因此,创业者对股权的分配应当较一般的激励制度更为慎重,只有那些对企业发展拥有不可代替的资源或能力的成员才能赋予股权,而赋予股权的数量也需要团队上下共同协商讨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