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样理解与安慰别人?
首先,要摸透被安慰者的苦闷之源,确切把握被安慰者的心理状态,忧在何处,烦从何来。安慰是一剂心灵的“药”,要想取得效果就需要有的放矢。客套话固然可以充当安慰语,但没有实质性的效应。能够说到对方心坎里的安慰话,是最实际、最有启迪意义的。一般说来,安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对对方心理的了解程度。
其次,从被安慰者的心理出发,选择一些最易于打动对方心灵的安慰方式,也是使安慰产生整体效应的途径。比如,书信式的安慰比较适合于喜欢独自思考、喜好清静的人。人在感情起伏过大的情形下,容易失去自控,旁人亦难以劝阻。这时,通过书信有时比口头劝慰更有效,因为书信发挥效力的时间长,引起深思的触媒点多。一封切中实际、饱含感情、渗透哲理的劝慰信能使被安慰者从自我困惑中解脱出来。礼物式的安慰能使被安慰者见物思人,得到切实的安慰。当知己送来平日喜好的礼物时,被安慰者便会心境豁然开朗。这种借物寓情的安慰往往会产生微妙的作用,使对方了解自己真诚的感情和独到的匠心。闲逛式的安慰对需要放松心境、转移情绪、一吐为快的人较为适用。陪伴他(她)到外面走走,边走边叙,或许能缓解其激奋或郁闷的情绪,减轻其心理负荷,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无声式的安慰对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抚慰的人有特定的作用。在一定时候和特殊场合下,用动作、眼神表示安慰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给人以独特的安慰。由于需要安慰的对象不同,引起烦恼的事态不同,接受安慰的态度不同,所以,在安慰别人时最好循着心理轨迹,在揣摩、辨清基本心态的基础上,予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产生最佳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安慰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对方心理,以致开错了“药方”,与原来的愿望相悖。比如,对别人忌讳的事安慰,就有可能加重对方的负担;揭到别人短的安慰,就有可能触发对方更大的忧虑;增加别人懊悔的安慰,就有可能使对方更加不快;使别人忆旧的安慰,就有可能使对方平添往日的苦楚……而这些不当的安慰,正是在“安慰”中出现的,有的还不知不觉。因此,当我们启口安慰别人时,是否先做一点“心理准备”工作,而后择词择机地送温暖,使说者用心,听者舒心。
62.怎样理解“朋友难求身边有”?
“找朋友”的儿歌,很多人都很熟悉,它含有至少两个重要意思:一是朋友要主动寻找得来,二是要注意善于找朋友。
主动寻找朋友,就要注重“参与”,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使自己增长才干和经验,不会孤僻和内向;使自己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不会委顿或烦躁;使自己交往大量的人,了解熟悉他们,不会感到周围人的生疏与冷漠;使自己了解很多事,经历很多事,不会内心空虚脆弱。在主动寻找朋友中,努力改善自己,主动“推销”自己,积极联系别人,就容易找到朋友。
另外,要注意找朋友的技巧。
首先需要有自知之明。一个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差距甚大的人,是很难正确地尊重社会需要与集体意志的,往往容易使自己陷入困难的处境。每一个人都应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觉地调整好个人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损于人”,才可能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体会和观察别人的需要。由于动机的不同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自己喜欢的别人可能厌恶,自己厌恶的别人偏喜欢。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若能多站到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将心比心,可以减少许多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
再次不要过分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少人害羞、怕与人交往、畏惧参加集体活动,其内心就是怕自己做不好,怕遭别人笑话,因而以回避与人交往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实际上,人无完人,所以,从伟人到平民,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别人或褒或贬的评价,而且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评价别人的不足之处,也由此,不少人就被别人的口水活活淹死了。因此,对别人的评价,自己要有主见,既不为别人赞扬而过分喜欢,也不为别人的贬低而焦躁不安,甚至心灰意懒,而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坦然处之。为人要光明磊落,不背后议论人,使别人感到你可信、可亲、可靠、可敬。还有就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予以肯定和赞扬,一个会肯定和赞扬别人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讨人喜欢,受人欢迎。总之,只要能主动与人交往,并注意交往中的技巧,朋友就在自己的身边。
63.为什么要善于聆听?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内心经常有失意、焦虑、气恼、痛苦、不平等,需要适时化解,使心灵趋于平静。因此,我们会渴求一位伴侣,能够耐心聆听自己的心里话,并最好能给些适当的安慰和帮助。
假若夫妻二人,丈夫在饭桌上,面对妻子喋喋不休地数落上司的不足时,可千万不要因为妻子的唠叨而打断她的话。作为丈夫不妨放下筷子,默默地注视着妻子,不时地插上一句话,待弄清妻子发牢骚的来龙去脉后,再帮助她分析一下与上司的关系,这时,妻子的牢骚也发完了,对白天与上司的争吵也就不再耿耿于怀了。如果丈夫在妻子说话的一开始就打断她,其内心的怨气得不到宣泄,弄不好会暴风雨般倾泻在丈夫的头上。
作为妻子,当丈夫愁眉苦脸地回家时,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对自己不满。不妨放下手中的活,接下丈夫手里的包,帮他脱去外衣,让他坐在沙发上,为他泡一杯茶,坐在他对面深情地看着他。这时,丈夫就会张开嘴,像打开的闸门一般,把遇到的不愉快事从头到尾说给妻子听,在倾诉中洗去疲惫,卸去重荷,原先凝结着的眉和苦痛着的脸慢慢地放松,而妻子在聆听中,更进一步体会到丈夫肩上担子的沉重。
一个人的痛苦,诉说给另一个人聆听,痛苦就减轻了一半;一个人的快乐,诉说给另一个人聆听,就变成两份快乐。如果说倾诉在夫妻之间是牵心的飞虹,那么,聆听则是夫妻之间相爱的纽带。如果说,倾诉是一种心灵郁闷的宣泄,那么,聆听则表现了一个人的美德。不善倾诉的人,是将自己禁锢在人生的荒岛上;不善聆听的人,则是将别人向你打开的心灵之门粗暴地关上。
64.为什么会异性相吸?
有的青年男女之间关系融洽,互相敬慕和喜欢,总希望能见到对方,有时想到对方时也容易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这实际上是异性相吸。由于进入青春期后,体内性激素大量增加,在生理外形上已发育成熟并发生明显变化,在心理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了性意识,产生了性要求,对异性注意了,会产生好感,常易将友谊误认为爱情,处于性的困惑期中。其实,异性相吸并不一定是爱情,更不要冲动而犯性错误。青春期的男女青年,生理上、性格上、心理上都开始出现明显差异,各自都并不完美,而各自看到自身缺少的东西又在对方表现出来,因而就会促进双方相互吸引、相互接近,进而会产生一些好感,但是好感并不等于是爱情,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好感可以发展成为爱情,但是中学生或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人,就自身的发育来说还不够完善,因而过早涉足“爱河”不利于身心健康及学习。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贵的,但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少单独相处,不要过分亲热,这样既避免了周围人群的议论,也有利于相互间的团结。
65.怎样认识“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的西施,未必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可在情人眼里却确实成了活西施,而这又不是一种幻觉,但却可能是一种错觉。心理学上认为,恋爱时的人容易在视觉中产生光晕现象,当某个人被认为是美好时,就会被一种强的积极性光晕笼罩,容易忽视他们的某些外貌上或性格上的不足之处,容易莫明其妙地赋予他们某些并不存在的优点。情人具备某些外表或性格上的美的特征,这是钟情的先决条件,光晕作用的积极意义是,容易促进双方把对方看成理想伴侣,容易促进爱情不断升华,使爱情之花能结出甜蜜的果实。但是,情人只有长久地符合对方的审美理想,爱情才能持久,态度才能真挚热烈,关系才能越来越美好。如果光晕散去,情人的缺点暴露无遗又不能改正,就容易造成不和。情人之间只有经过思想、情感、心理的充分交流,经过全面的考察和深思,才能真正做到“心心相印”、“情投意合”,能真正成为对方心目中的“西施”,这样的情侣才能爱情常在,白头偕老。
66.为什么恋爱时没有输赢之分?
有不少人都经过多次的恋爱,失败有时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正确评估自己,不断改进自我,全面提高素质,最终达到目的。但是恋爱不成有时也可引起一些打骂、侮辱、毁容等恶性事件,原因是某一方不能忍受自己认为输惨了的结局,由心理高度失衡而诱发违法犯罪。
那么,恋爱当中有无输赢之分呢?
回答是否定的,恋爱当中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恋爱是男女双方互相爱慕、互相探索、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的情感过程,每一方在其中都会有得有失,这种得失是多方面的,如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等,但在双方应是基本上均等的。如果一方在另一方身上“投入”过多,则这种恋爱的结果很可能不妙,因为另一方可能已经看到了他(她)的某些缺点与不足,因而态度不冷不热地在观望,这时他(她)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加大“投入”,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即使成功,婚后的生活基础也常是不牢固的。从另一方面说,被过分追求的一方,如果确实感到对方不适合自己,则应当机立断,给对方以明确的信息,尽早结束这种关系。所谓明确,就是不要含糊其辞、拖泥带水,不要给对方造成在考验他(她)的假象,否则越拖下去,对方会付出更多的期待和热情,到时候他(她)的心理就会越不平衡。当然在回绝对方时,言辞一定要委婉易让人接受,绝不能大大地讽刺挖苦对方。因为被所爱的人拒绝,对被拒绝方来说是一种挫败,心情会极度沮丧,此时若再极力否定他(她)其他方面的能力,则很可能会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导致极端行为出现。另一种回绝的方法就是通过双方都熟悉的“第三者”出面帮助转达这种信息。而最为关键的是,作为被拒绝的一方要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恋爱当中没有输赢之分,一次恋爱不成不等于全盘皆输,也不等于一生皆输,天涯处处有芳草,要紧的是吸取教训,更好地把握住下一次机会。
67.怎样走出失恋的误区?
既然有恋爱,就可能会有失恋。这时会经历一番感情上的折磨,或令人六神无主、消极沉闷、离群索居、自暴自弃、想要报复,或表现为沉着理智、自我激励、转移兴趣、适当倾诉,因而对失恋应有积极正确的态度。
失恋的痛苦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情形不一,内容复杂,可是认真说来,无非是当局者迷罢了。如若当局者后退几步冷静观察,定会感到海阔天空,豁然开朗。有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说失恋不比失马,但里面有相同的、耐人寻味的道理。假如一个小伙子失恋后能站在女方角度上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不爱某人,而某人却纠缠不休,我会怎么想呢?更何况“强扭的瓜是不甜的”,这样一来,也许原来想不通的事可以迎刃而解,消极悲观更是大可不必。
培根说:“爱情是很容易考验的,如果对方不以同样的爱情来回报你,那就是暗地里在轻蔑你。”这是一句非常理智而清醒的话,非旁观者而说不出口。失恋者在感情的蒙蔽下,总希望自己是例外,不肯承认在对方心目中已经失去了分量,不自量力地一次又一次去碰壁,一步又一步地使自己滑向痛苦的沼泽地。对一个本来对自己存有戒心或成见的人,痴迷不悟地穷追不舍,不仅是在浪费精力,而实际上会越追越远。
有了失恋的宝贵经历,有不少人学会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感情;也学会了“爱以互爱为前提”,绝不能一厢情愿、过于痴情;也学会了意志坚强、再创辉煌、自我更新;也学会了尊重对方,不死活纠缠。失恋代表过去的梦已空。何不调整脚步,让心中再充满阳光,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你会再获成功的。
68.为什么说“分手不必伤心”?
爱情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然而,在感情追寻的长途中,并不是每一个当事者都能够眉开眼笑地陶醉在爱情的港湾里。
爱情是更高层次的异性间的友谊,两者都包含着给予、信任、理解、真诚,但爱情还包含着成为终身伴侣的渴望与爱的不断更新生长。
有些情侣往往由于感情不和、价值观念不一致、对方条件不符要求、第三者介入、时空距离、家人反对以及因为误会而分手,甚至因为对方过度关怀产生压迫感、自己付出太多而对方付出太少等原因结束爱情之旅。这个时候怎么处理感情受创伤之后的心境,不致乱了方寸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呢,这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了。
我们说每一对情侣挥手道别的原因虽各有不同,感情触礁之后的心态也因人而异,但是大体上对分手的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创伤、感情上的沉重打击。这时也许有些人会一直沉醉于过去,追忆往日的时光;有些人会再次去努力,企图挽回败局;有些人会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激动、暴躁甚至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还有的人会心中百花凋零,眼中双泪长流,悲叹青春的不幸离去。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干年后这些人后悔的常不是失恋本身,而是后悔失恋后自己过分的心理折磨方式和自我软弱。
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要记住这一点:时间可以医治一切创伤,痛心的感觉终归是要过去的。事实上分手也不见得对每一个人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初恋是最美的,但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分手有时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因为痛苦的经历是自己在人生经验宝库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会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坚强,能够使自己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获得体验,学会怎样控制情绪、学会怎样选择朋友、了解独立的重要性等,也许在下一次的感情交流中就会有比较好的能力来处理感情上的问题。当然,能够避免分手是较好的结果,但假使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就把它当成是感情历程上的一个驿站吧。在感情的追寻历程之中难免会有爱恨交替、苦乐参半,当感情受挫折之后,首先应该泰然处之,不妨以“完整的爱是幸福,残缺的爱是美”来自我安慰,挥去这段不快的往事,不要让它常驻心头。如果她(他)能够回到自己身边,那她(他)就永远属于自己;如果她(他)终究不回来,也不必太伤心,因为她(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自己的,这样一想就会宽心很多,不会陷得太深了。
失恋了,不要去反复想,感情事,不能回首望,找亲人倾诉,听同事开导,让理智的自己战胜感情的自己,既然“强扭的瓜不甜”,又何不“眼不见心不烦”,反正前面的路还长!
69.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度?
现代文明赋予新时代的青年人以崭新的人际交往关系,有的人甚至异性朋友多于同性朋友。有的女青年认为:“女朋友的共同特点是情感脆弱,不够开朗,和男性交朋友可以优化个性,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也可避免一些同性朋友间的相互怄气。”尤其是已婚的异性青年,由于彼此无法获得,便易于产生距离美和幻想,给人带来困扰;有的虽无暧昧之心,心里却不易坦然;有的欣赏有余,产生冲动,不能把握好自己,会产生婚外恋。
其实异性相吸、情趣相投原本是自然的规律,男女的倾慕本来是产生爱的基础,但人毕竟是高等动物,有文明的框架在约束着人的性心理,所以不能依本能的意愿随意放任非理性情感的发展。
男女的交往贵在自然,既不能刻意去追求彼此疏远,又要保持恰当的空间和心理的距离感。对于已婚的青年,面对家庭的某些缺憾,虽然一般会有一种在家庭外寻找弥补的潜意识,但理智告诉我们最好尽量在家庭内弥补。
一个人若总想与异性的某个朋友在一起,总想一起避开熟人,总想着注意其长相和服饰,总有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焦虑,说明双方已快到不愿分离的地步,友谊的界限已快被突破,这时就应把握度不要轻易超越,越过界限就是爱情了。
70.怎样选择爱人?
青年人选择爱人时,常常难以确定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爱情本身有一种盲目的力量,会使人不顾一切地追求心目中的偶像,所以如果一个人考虑是否要与不太爱自己的或自己不太爱的人结婚时,她(他)已经在受现实原则支配了。理想原则追求的是幸福(事实上未必能追求到),现实原则要求避免可预见的不幸(结果往往仍有不幸)。婚姻的质量可以用两个标准进行衡量,一是它的爱情基础,二是它的稳固程度。但两者之间未必有因果联系,热烈的爱情自有其脆弱的方面,而婚姻的稳固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实际因素。两者俱佳,当然是美满婚姻。如果其中一方甚强,而另一方稍弱,也算得上成功。男女双方中只有一方深爱,而另一方仅是喜欢,在婚姻的稳固性方面也会占据一定的有利条件。如果双方性格能够协调或互补,则此种结合仍可能有良好的前景,而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生长起来的亲情也将弥补爱情上的先天不足。如果一方有情,而另一方无意,就不可勉强,即使勉强成事,结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如果另一方真的完全无意,其实也就不存在考虑选择对方的问题。然而,一方相当有意,而另一方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一方就要注意选择了。这时当局者常迷,旁观者也难断感情事。甚至有人认为,只有结婚以后一个人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爱人。恋爱的浪漫性、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常使人看走眼。因此,既要看重“我爱”,又要在乎“被爱”,对两者都珍惜,这样才容易选好爱人。
71.找女朋友一定要长得漂亮吗?
现在不少男性选女朋友一是注意外貌,二是注意性格,要求整体得分高,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人的外貌是天生的,自己无法选择;虽然现在已有了各种美容手术,但对不是特别丑的人,一般不必对此大动干戈;更何况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春的美貌也不可长存;即使人间有仙丹妙药减缓衰老,也不能完全消除岁月留下的痕迹。
古今中外不少女性,虽然容貌丑陋,但其德才兼备,事业有成,至今受到人们称颂。
中国古代最早出名的丑女,首推嫫母。据史书记载:嫫母猥琐,誉者不能掩其丑,可是她德才两全,黄帝乃娶她为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黄帝败炎帝、杀蚩尤,都因嫫母内助有功,至今传为美谈。
战国时,齐国的丑女钟离春,出生于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四十未嫁,凹头深眉,肚大鼻昂,丑陋无比,所以形容丑女有“貌似无盐”之说。但她特别关心国家大事,曾经独自谒见齐宣王,指责朝廷腐败,官多无能,宣王非常赏识,遂立她为皇后,励精图治,政绩显著,万众归心。元代文人将钟离春辅助齐王的业绩,编写成剧本,极赞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
东晋文人许允,娶了富豪阮德尉的女儿为妻,洞房花烛之夜,发现新娘貌丑容陋,吓得慌忙逃出新房,经好友劝解,乃重返洞房,霎时间又想溜走,阮女立即揪住许允不放,许允边挣扎边向新娘说:“妇有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你符合几条?”新娘回答说:“我所缺的仅仅是‘妇容’,而读书人要有‘百行’,你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具备。”新娘反驳说:“百行德为首,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具备呢?”许允茫然无以对,从此以后,夫妇相敬如宾,感情和谐。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妻子黄氏,面貌奇丑,却颇有才能,对诸葛亮的军政大事有所襄助。法国大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亦没有如花似玉的美貌。20世纪40年代,美国好莱坞影后佩蒂·黛维丝,相貌极其平凡,可是她演技超群,曾获得奥斯卡奖,深受人们的尊敬。
目前认为女人整体打分高有以下几条:性格好、气质高雅、修养全面、学识丰富、有工作能力、身体健康、交友广泛、有较好的外貌及经济条件等。因此,过分渲染女人外貌价值的看法是不足取的。
72.什么是爱情中的困惑?
人们从爱情小说、戏剧、电影中,被童话般的、理想的爱情所感染和打动,会对理想的爱情痴迷和执著的追求,甚至历经人间沧桑和挫折也初衷难改,直到精疲力竭、白发苍苍还坚信世间存在着完美无缺的爱情。
有些青年在恋爱之初,都希望对方十分称心,既善良又温柔,既聪明又美丽,既大方又健康,殊不知对方一定还有某些特殊的追求、倔强的个性、内心的脆弱。有些青年在恋爱之初,常表现出对恋人强烈的陶醉、依恋和排山倒海般的行为驱动力,这种爱情9/10 是由自己加工生产的,大约只有1/10 才靠被爱的对象来激发。因而初恋常能使人产生误解、进入歧途、遇到挫折和不幸。有些青年在恋爱之初,还比较糊涂、不成熟、不懂得爱情的内涵,常常只因新鲜有趣,想满足饥渴,要先下手为强等而启动恋爱,后来又不够现实、没有计划、全无主张、经常动摇。当发现对方暴露一些缺点时,不能婉转相告以求帮他(她)改进;当又遇一位更好的异性时,又不善于分析实际情况,正确表态;当发现恋人另有所爱时,不善于静观待变,进退自如;当要与性情不合的恋人分手时,又不善于珍重友谊,各奔前程、吸取教训、重新开始。相比而言,男青年较易昏昏人情网,女青年较易注重实际。
世界上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有某种需求的凡人,要得到童话般的,超越金钱、地位、外貌、性欲等现实欲望的恋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人们在恋爱时总希望找到能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恋人,有时某种欲望满足了又会强烈地想往另一种欲望的满足。因此,在恋爱中人们常被欲望引诱,但人们真正的需要却不仅仅是欲望;修养不高的人容易被欲望引入歧途,常常错失能建立幸福家庭的恋人。理想的爱情是先辈们为了引导人们奋进而创设的童话,但当现实与理想有一定距离时,我们要面对现实,抓住机会,摒除困惑,赢得现实的爱情。
73.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情感。它可以使人获得无比的幸福,也可以使人堕入不幸的深渊;它可以使人有个腾飞的起点,也可以给人画出一条失足的轨迹。人在年轻时追求爱情,但成熟以后才真正理解爱情。
爱情是两颗心的和谐默契、理解体贴、共同撞出的火花和相互倾慕的关系,是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强烈感情。它在恋爱中产生,在婚姻后巩固、发展。
从心理学上看,爱情需要以下结构组成,即共同的人生观、和谐与互补、忠贞排他、理解信任、尊重与自尊、节制,注意用事业、学习来充实爱情。
男、女的爱情心理是有差异的,男子重视优美感,女子重视崇高感;男子比较主动、直接、大胆,女子比较被动、细心;男子比较随和、坦然,女子比较容易动感情、不安、哭泣,希望得到男子体贴和关心。男女的爱情有依恋性,能使相聚时候的时间过得太快;也有默契性,即相似性,尤其是道德和心理上愈相似愈好;也有冲动性,这样才使爱情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但也要受理智制约和调节。当双方很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时,爱就很深了,这就基本上达到沁人心脾的真爱程度了。
74.怎样做好婚前准备?
青年人在组合家庭前,应向已婚者多请教,使自己能有较清醒的思路和计划。
(1)做好心理准备:结婚会给人带来幸福,但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因此,有人说结婚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可以是幸福的开始,也可能是悲剧的序幕。如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但也可能因性格差别产生不少麻烦,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相互容忍对方不足的心理准备,没有相互谦让,体谅对方的精神,一旦走入婚姻,很容易碰钉子,对方在恋爱时的可爱形象便会一落千丈,甚至怨恨自己看走了眼。只想索取、不讲奉献,只想依赖、不讲支持,那更难结合在一起。哪怕是性格、趣味、追求相同的人在一起,也难免有磕磕碰碰,也需要相互谦让。
(2)做好知识准备:生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作为新婚夫妇,礼貌知识、烹调知识以及一般生活的常识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性知识的准备更为重要。一项统计表明,性盲是夫妻生活不和谐,导致家庭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知彼知己”,对自己及对方的性生理以及怀孕、生育、避孕等知识要有所了解,不能仓促上阵,慌乱收兵,因情绪紧张不安,缺乏必要准备,而影响生活的质量,带来许多痛苦与麻烦。
(3)做好身体准备:结婚是人生旅途的一个转折,婚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可以使双方进一步了解自己及对方的健康状况,可以发现一些自己本来还不知道的疾病或缺陷,以便及时治疗,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同时,既然彼此相爱,就应坦诚地将自己及家庭中重要疾病的情况告知对方,凡可能因结婚而影响一方或双方及子女健康的都要慎重考虑,听从医生的规劝。如一方患肝炎,就应在肝炎痊愈后再行结婚,否则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容易传染给对方或孩子。即使双方身体健康,在婚前也不应过度疲劳,更不能过多饮酒或吸烟,因为这些都会降低身体免疫力,造成婚后过劳,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发生。
(4)做好经济准备:要建立一个家庭,房子、家具、吃、穿、用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钱对于家庭的建立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钱并非万能,因为钱可以买来婚姻,但买不来幸福,一味追求由钱带来的“现代化”,幸福就显得苍白无味。当然,婚前经济状况,不仅取决于自己,有时还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对子女婚姻的态度。因此,婚前要量力而行地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但并非要大操大办,更不能攀比,打肿脸充胖子。
婚姻是爱的结果,家是爱的场所,婚前准备充分,婚后继续努力,生活才能幸福。
75.什么是婚后心理“四部曲”?
婚前花前月下是很浪漫的,但不管怎样细心观察。有人说:“恋爱的人智商是最低的”,因为有些人在婚前沟通不够,对维系婚姻的纽带建得并不牢,时间是会把生理需要、社会责任、感情内涵、内心修养、身体变化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以至于会奏出婚后“四部曲”。
第一部曲:激情。
新婚燕尔,人们谓之“度蜜月”。这期间,男女依恋强烈,如胶似漆,确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感情浓烈,充满激情,两人容易和谐。
第二部曲:矛盾。
蜜月一过,情侣们冲动的激情渐渐减退,而跨入夫妻生活的现实,矛盾产生了。其表现:①夫妻双方由追求关系变成了法律关系。法律的效应使当事人具有“稳如泰山”的心理。因此,双方(尤为男方)便不再像恋爱阶段那样地体察对方的感情要求和变化,怠慢现象随之而生。稳定感减少了男女之间那种由竞争结合欲所发出的心理兴奋。②夫妻双方由松散的接触关系变成了紧密的时空关系。情侣在恋爱期间的接触,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这种距离使彼此对对方都觉得有一股诱人的魅力和神秘,促进两性间亲热与倾慕,偶尔一触,彼此都有一种触电似的酥然之感。但是,结婚后,夫妻时刻生活在一起,时空的屏障全拆除了。于是,彼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切秘密,就像打开的书一样呈现在对方面前,神秘感消除了,性爱的强度即随之下降。③夫妻双方由单纯的感情关系加上了生存关系。随着关系性质的转移,感情关系常被柴米油盐和一早买菜、做饭,到晚上洗涤,计算家庭开支等琐事所替代,也可被新的人际关系,如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的冲突所周旋、淡化、消退,爱情的纽带从松动到松弛,有的甚至断裂。
这些矛盾如果不甚突出,并得到及时的弥合,预后一般良好。
第三部曲:晦朔。
夫妻中年期是儿女逐步长大,家业逐步创立的时期,夫妻感情跌宕曲折,又是一个婚姻生涯的十字路口。
如果家庭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夫妻双方经过生活的磨炼,志趣性格逐步趋向一致或协调,夫妻就将成为同患难共欢乐的统一体。但是家庭的矛盾未得到妥善解决,且不时为家庭经济、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和彼此的志趣性格而争吵,同时出于种种原因家庭关系仍须保持,那么,夫妻之间就像一块焦了的锅巴,不情愿吃又不得不下咽。如果再加上见解、人生观不同,更易埋怨争斗,厌倦冷漠,甚至分手。
第四部曲:深沉。
如果说婚姻的第一部曲是源头,第二部曲是淌流,第三部曲是旋涡,那么,第四部曲便是平川缓流了。平川缓流虽不易翻船,但要平稳前进,还得掌稳舵,齐划桨。
夫妻进入老年期,由依恋转为伴恋,夫妻像同胞兄妹相随;丈夫看到满脸皱纹、牙齿脱落的妻子宛如自己寸步难舍的母亲,妻子视老态龙钟、双眼昏花的丈夫犹若相依为命的父亲,伴恋深沉。
76.夫妻间怎样交流感情?
家里有了孩子以后,关于孩子的话题多了。那么,夫妻之间怎样交流感情呢?时间紧了,空闲少了,但机会还是有的。
(1)每天抽时间进行一次交谈。一个心理治疗专家曾说,“夫妻需要每天交谈,让他们自己觉得他们互相联系着”。即使累了,夫妻之间也要花上几分钟时间,互相交流一下这一天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不要泛泛问问题,而是要问具体问题,主动引起对方兴趣。双方都要袒露出这种神情:一直注意听,且很关心这些事情。
(2)创造讲话的机会。现在,许多家庭夫妻分工明确,工作效率变高了。如果两人一边干活,一边随意聊着天,由于在做同一类事,夫妻间谈话的兴致要高得多。夫妻所谈,往往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而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这能加强夫妻之间的感情。夫妻要有意识地留些时间,来进行长时间交谈。一个星期谈一次绝对少了,如果多几次,那就会好多了。如有可能,就离开家,避开孩子或令人心烦意乱的事,到外面去谈谈、去散散步,或到外面就餐,这能调剂互相间的感情。
(3)谈谈互相感兴趣的事,调剂互相情绪。夫妻间谈哪一类题目会使配偶眼睛发亮?回想一下,当还没有孩子时的情景和夫妻间那时经常在一起做的事;谈论夫妻俩都喜爱的活动,如烹调学习班或跳舞学习班。也许,这能加强夫妻之间的关系。
(4)不要让配偶处于防守状态之中。无论是做丈夫还是做妻子,都应该知道,没有什么再比“你总是……”这类话使人处于防守地位。坚持“我”这样称呼,避免批评口气,使配偶明白自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任何一方真的有什么苦恼的话,就应该主动向对方倾诉。
(5)不要害怕敏感的话题。夫妻间应亲密无间,没有什么不可以随便谈谈的事情,包括最敏感的话题,如不太满意的性生活或家庭经济问题等。如果一方说的是一个敏感问题,令对方紧张不安的话,那么应先说出自己的感受,双方就能随意地进入谈话之中。比如说,“我心里有件不大好说出口的事情,想同你谈谈”,这样就创造了一个良好愿望的气氛,就能使自己最初显得比较困难的谈话变得比较容易了。
77.为什么“夫妻要有七分爱三分敬”?
一位家庭问题的专栏作家常常这样说:“要维持夫妇之间和谐,双方都应该重视‘敬爱’两个字。”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夫妇之间,除了爱,还必须互相尊敬。古有明训,夫妇相敬如宾,也就是这个道理。
换一句话说,那就是叫夫妇双方必定要客客气气,大家都知道,夫妇之间的“敬”,就是维持对方的尊严。
有一些妻子常常这样说:“大家做夫妻还讲什么礼貌,对丈夫是不能客气的,否则他得寸进尺,我还有太太的地位吗?”
妻子为了摆出太太的尊严来,结果夫妻之间始终不和谐,虽然丈夫在表面上是让步,但是心里总是有些别扭,这实在是家庭幸福的暗礁。
夫妇之间虽然不必什么事都客套礼让,但是彼此能够保持七分爱,三分敬,那么一定可以相处得很融洽了。
夫妻在争执的时候,指责对方的借口就是“没有礼貌”,因为没有礼貌,便损伤了对方自尊心。再说一对夫妇,倘若完全没有一点敬心,则双方一旦发生矛盾,便流于侮辱,不论男方或女方,都是非常禁忌的。
78.为什么夫妻间要互相称赞?
夫妻各有自己的优点、才华、奉献。当妻子下班后,马上风风火火地“战斗”在厨房,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做好一桌饭菜,丈夫应该问候致谢一下;丈夫奋斗多年,只是尚未晋升,妻子应该善于开导,经常赞赏丈夫的工作能力,劝其耐心等待“水到渠成”。夫妻在听到赞赏后,并不会以为自己是当代名厨或天才,但至少可以使其心境甜蜜,增加信心。
赞赏是一首动人的诗,它会使疲倦的身心得到放松;赞赏是一道灿烂的阳光,它会让失意的心灵顿时明朗。充满温馨的赞赏是一枚神奇的磁石,它能拉近两颗心之间的距离。夫妻之间诚恳适度的赞赏,能使对方从中发现自我价值,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心理满足。同时,因一方所具有的同情心和善解人意,就会在对方心目中愈发妩媚动人、风度翩翩。赞赏会使夫妻之间的爱情,就像太阳一样,每天都是新的。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压力,心灵世界的内外冲突,使现代人的心理危机越来越多,人们的婚姻生活也受到了心理失衡的冲击。不少女士婚后抱怨丈夫对自己不如婚前爱抚,而丈夫则埋怨妻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温存。其实,要使婚姻生活美满,不妨学会赞赏。在赞赏中,双方都会发现一个从前没有见过的缤纷世界。
79.怎样缩小夫妻间的差异?
夫妻间的差异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一是素质差异,如文化修养、道德观念、工作能力、处世能力以及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等;二是习惯差异,如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三是心理差异,如日常生活心理、消费心理、性心理等;四是个体差异,如年龄、职业、职务等。可见,差异可以表现在个体间的一切方面。出现差异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差异过大,确会给一些人的家庭生活带来不尽的烦恼,甚至造成一些家庭的解体。
那么,如何缩小夫妻间的“角色差异”呢?
首先,从婚姻关系上看,夫妻之间具有足以合为一体的聚合力,不存在任何互斥性;另一方面,双方都是自食其力的,又都是家庭财富的创造者,不存在依附性。夫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家庭地位上,在对家庭所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上,不存在主次与高低之分,不存在谁从属于谁的问题,即使这个人在单位里是处级、局级干部,但一跨进家门,仍然只是一个丈夫(或妻子)。因此,夫妻间理应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这是夫妻感情赖以维持和发展的前提;而纯真的爱情常常会使差异退到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去。
其次,理解是连接夫妻两颗心之间的一座无形的桥,心相通了,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有依赖感和谅解。而这又是夫妻感情赖以植根的土壤。再次,学会互相接近,这是缩小和消除夫妻间“角色差异”的有效办法。如何接近?一是取长补短,即以一方之长,补另一方之短;二是自我完善,即低的一方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向高的一方靠拢;三是强化自己的长处,一方有这方面的长处,而另一方有另一方面的长处,以长处互等来实现“角色平衡”;四是作必要的牺牲,比如夫妻一方有某种兴趣与嗜好影响着夫妻关系,不妨来一番忍痛割爱。
最后,说夫妻间完全没有差异是不现实的,因为有些差异却难避免。因此在承认差异的同时,还得学一点差异转化的本领。比如一方有某些兴趣爱好,或喜欢交朋结友,而另一方再学也不会,那就各干各的,互不干涉,都有一点独立性。学会在差异中相处,也不失为保持夫妻“角色平衡”的一个办法。
80.为什么夫妻应该自我消化矛盾?
人总是会做错事或遭遇失败。要消化夫妻之间由此而产生的矛盾,首先注意“家丑不可外扬”,其次要给予时间自我解释,避免矛盾激化。家庭成员向外人揭家人之短,不仅有损家庭形象,还挫伤家人自尊心,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上常常会有这种现象:夫妻间为一些小事闹情绪,夫或妻在气头上向外人揭对方的短。有些头脑简单的人为了当时自己的不快情绪得到宣泄,将夫妻间的隐私都一并向人倾吐,以图一时之快,结果往往被听者作为闲话或耻笑的材料。而倾诉者事后往往后悔莫及,夫妻两人心里都因此留下一道阴影。
通常男人较女人更重视隐私保密,不喜欢向外人揭家丑。女人则比较藏不住话,在自己烦恼时喜欢找一个说“心里话”的对象,说东家长李家短,发泄发泄自己对家里那一位的不满。这往往成了“出卖”家庭隐私的窗口。本来夫妻间的矛盾就很难说清谁是谁非,一旦有外人介入,被外人偏袒的一方就好像成了正确者,而另一方就好像成了罪人,夫妻矛盾就可能因为这“公正”的评判而升级,更加难以调和。
夫妻本是人生中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伴侣和朋友,有性关系、经济关系、抚育后代的共同责任等纽带密切相连,双方的前途、名誉和幸福息息相关,夫妻之间属于二人世界的东西是双方的隐私,具有保密性。如果妻子在自己的朋友或父母面前揭丈夫的丑,伤丈夫的自尊心,是妻子犯的最愚蠢的错误。丈夫若是那样,也是愚蠢的。
人间最亲密无间的朋友应当是夫妻,双方在任何时候都应当维护彼此的利益。如果一方在其他场合揭对方的短,便是损害了对方的利益,这无疑是对亲密关系的背叛和伤害,这是聪明的夫妻应忌讳的。所以,夫妻矛盾一般应自我消化。这是夫妻应具备的一种重要修养,也是一对夫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然,在夫妻矛盾已经恶化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或出现牵涉到法律问题的事情,如妻子受到丈夫人身虐待,一方在外做了违法事等,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