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38

第38章 团圆庆丰的中秋节食俗

中秋佳节,秋实累累,一年辛勤劳动都将在此时结出丰硕果实。届时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怀着丰收的喜悦,欢度佳节,从而形成中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十五又居一月之中,故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据传吃月饼的风俗始于唐代的甜饼,后才形成了专门的中秋节日的糕点。因为月饼的为圆形,所以富有家家团圆、欢乐之意。

中秋节吃月饼

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开始于宋代,词人苏东坡就有“小饼嚼如月,中有酥与饴”之句,诗中的“酥”与“饴”道出了月饼的主要特点。当时专门记载宋代民俗的《梦粱录》中说:“市食点心,时时皆有……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就门供卖。”不过,那时的月饼还没有成为中秋佳节的节令食品。月饼作为一种时令食品并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自明代之后,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比较普遍了。如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里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说明在中秋这天吃月饼,有以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月圆和团圆的意义。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里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之为“月饼”。可见,“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中国流传几百年的传统风俗。

中秋节吃田螺

中秋吃田螺也是民间的旧俗,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这是因为此时正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中秋节饮桂花酒、吃芋头

在中国古代,每逢中秋之夜人们还要饮桂花酒,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桂花美酒,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妙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中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中秋节吃芋头

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食俗,其寓意是为了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如清代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可见在当时“剥芋头”有剥鬼而食的意思,体现了古人不畏鬼魅的气概。

中秋节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海盐南瓜质量好,曾经是地方特产之一。农民收获南瓜后,不管是吃还是卖,总会选几个最大最好吃的老南瓜藏起来,留待八月半吃,以及送亲友过中秋节之用。吃和送自己种植的又红又圆又甜的老南瓜,是老百姓对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和甜甜蜜蜜的生活向往。时至现在,海盐南北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家,八月半吃老南瓜的习俗仍部分保留着。

八月十五吃南瓜的风俗

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她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于是卧床不起。有一天,正值那年的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于是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同类推荐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热门推荐
  • 封海大陆

    封海大陆

    一个普通的书呆子凡人,被不知名的大能从地球强行带到修真界这里的修真界科学技术竟然也十分发达,有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引人入胜,为了与命运抗争,开展了一段为了生存,不得不修真的艰难路程,其中有汗水、心酸、孤独、热血、爱情、仇恨.........
  • 紫极天耀

    紫极天耀

    从前她天真善良,总是认为父母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但是时间让她看透了一切,年龄又小的她,本应有个快乐的童年,被父母关怀,但她没有,她原本相信只要他够努力够听话乖巧,但她错了,在她父母眼里只有她姐姐才是最好的,不论她怎样都比不上·······一次机缘让时间重来,她重磅回归,不再是以前那个她,她脱离家族,不再被束缚,从此光芒万丈,是所有人所要仰视的存在·······
  • 火影忍者之不一样的迪达拉

    火影忍者之不一样的迪达拉

    该作品为女穿男,微玛丽苏(因为她知道后面的剧情嘛~)我再一次的不负责任的写新文了~
  • 花随风舞

    花随风舞

    她有显赫的家世,倾国倾城的外表,优异的成绩,唯独没有母亲。她阅男无数,却可在茫茫人海中寻见他的身影……叶梓歆表示:非常想不通,明明她在二十一世纪打过混混,杀过流氓,从不好男色的她会栽在一位古代帅哥身上?想不通啊想不通……
  • 废柴妖娆,杠上嚣张世子

    废柴妖娆,杠上嚣张世子

    乱世来临,唯有强者才能逆天!她是被将军府流放在外的废物嫡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毒舌腹黑,护短成性,下手狠辣,最喜欢背后拍人板砖!“居家旅行必备款,一板砖送你上天!”麻辣鸡,一不小心拍了个二世祖!他是身世煊赫,嚣张暴戾的皇朝世子,帝王心尖尖上的人物,皇子需让他三分,霸道无人敢言。结果冷不防被板砖爆头……世子大人脸色铁青,四处通缉,“女人,你死定了!”————不正经的文案:将军府被流放在外的废物嫡女,万妖娆强势归来……左右护法默默对手指,强势个鬼哦,回来三天就被人戴了绿帽子!
  • 装嫩萌妃:爷,本妃很倾城

    装嫩萌妃:爷,本妃很倾城

    她是精灵古怪的腹黑女,一朝囧囧穿越,不小心误惹了杀伐果断的七王,就此结下了天大的梁子……“不要娶我!”大殿上她暗朝他挤眉弄眼,想阻断这莫名其妙的赐婚。哪知妖孽兴致甚浓,玩味挑眉一笑,“本王娶你。”“……”新婚后,她斗殴翻墙逃逃逃,他淡定自若追追追!上演一番爆笑冤家大乱斗!世人都说他冷血无情,熟不知他表面嚣张狂妄,暗地里却宠她甜腻入骨,耍尽腹黑心机,用尽美色,只为勾引她入怀……——只对你一人温柔便可,年少喜欢的人,是你。
  • 豪门霸爱:私宠你好甜

    豪门霸爱:私宠你好甜

    (已完结)她本是豪门千金,一夜之间坠入了地狱。他视她如命,对她霸道禁锢……那一夜,他对她耳语低鸣:“晓晓,你的幸福只有我能给得起。”他霸道,狠毒,却对她倾尽所有!他以爱之名将她禁在身边,只想用一颗心,来换一个她。“晓晓,如果你爱我就别离开我。”可他又何曾了解,她有多想逃开他……当命运牵绊,他们又兜兜转转走在了一起,那一刻,他再不给她逃走的机会!【虐文】推荐另一本完结作品【鬼眼萌妻:我的尸夫有点萌(灵异宠文)
  •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前世人为刀俎她为鱼肉,今生重生到12岁,眼带异能,认珠宝,过目不忘,灵兽随身,她强。身为商业帝国掌权人的他,天底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却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长大,在她的复仇事业中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撑,化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寂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致命尸冢

    致命尸冢

    六岁男童被挖双眼弃尸荒野;饭店客人吃过的包子是人皮肉馅;突然发疯的旅客从火车上跳车,而经过监控观看录像,发现在他脖子上有一只手在掐着他……这些难道只是传言而已?警方公布的结果到底是真的还是故意隐瞒?"
  • 维玛蒂罗狂想曲

    维玛蒂罗狂想曲

    “做主角有没有什么特殊福利?”“应该……没有。”“你之前不是和我说当主角就能美女在旁妻妾成群吗?”“计划不如变化快嘛。”“那天下无敌、富可敌国也没有?”“没有。”“游戏里给点专属装备、收个BOSS当小弟不过分吧。这没有那没有,你让我怎么愉快的玩游戏?”“好吧。东西给你了。祝你身体健康,玩的愉快,再见。”“……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