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
世人都知道了美之为美,也就知道了何谓丑恶;都知道了善之为善,也就知道何谓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彼此应合,前与后连接相随。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总称,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代名词。这个“道”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并非固定形式,亦非常形,是对世界的抽象认知,又是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活的思维。所以,“道”是虚无,无法说清楚、讲明白的。老子说,要是能说清楚、讲明白的话,那显然就不是正常、恒久不变的道了。
“道”在老子眼中是特指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是存在于事物形态中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态,因此物与物往往是以形态来区别的,而不同形态的事物又往往体现不同的规律性,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由此,我们看出,老子十分清楚地抓住了一个最普遍、最具根本性的问题:世间一切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消亡,无不是在时间、空间及环境等外界要素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其过程的。老子并非不承认有个精神世界的存在,他不但承认而且还特别看重它,只不过老子是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开对待而已。因为客观世界属于万物,而精神世界只属于人类这一特殊群体。
所以,老子其实是在告诫我们,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自然,顺应人情,这样才不会碰壁,才能一顺百顺。听任自然,顺应原本,是老子思想的主旨之一。
顺其原本,具体到处世态度上,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条文,这里不妨列出若干:
顺其原本,安邦不可专制;
顺其原本,当官不可强权;
顺其原本,争利不可豪夺;
顺其原本,为名不可巧取;
顺其原本,求偶不可硬拧;
顺其原本,交友不可勉强;
顺其原本,美化不可矫揉;
顺其原本,文章不可造作。
这里,大至安邦,小至做文,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皆是一个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时只要顺其自然,便可一顺百顺,一通皆通。曲径亦可通幽处,这就是所谓看似糊涂无为的“智慧人生”的处世哲学。
顺其原本,超然人生,并非自恃清高,不食人间烟火。饮食男女,七情六欲,是人的自然属性,生物本能。要真正达到佛家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那是要付出毕生代价,按照清规戒律苦苦修行才行,而且还未必能成正果。事实上,自古佛门也并非一片清静之地,各种抵不住的诱惑时时袭扰着禁欲的生活,所谓“苦行僧”的“苦”字岂是佛门以外的凡夫俗子写得出的?既然不可能成为一个绝对的禁欲主义者,那就顺其自然,即顺人的自然天性,满足其基本需要。欲望不可强禁,强禁的结果只能使人性扭曲、变态、变形。这里所谓“顺其原本”,就是顺乎人性、人道。
在老子的眼里,命运其实就是自然,是人的境遇而已。错过花,或许能收获雨;放下错过的伤痛,或许收获的是更多的快乐。
人生是需要随时面临选择与放弃的,不放下过去的伤痛,就永远无法尝试新的快乐;不埋葬旧的记忆,就无法面对新的开始。你有所选择,同时,你就有所失去。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或者生活,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不要得意忘形
⊙原文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
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福往者福来
⊙原文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
圣人不积累财富,一心为众人着想,自己反而越富有;竭尽全力地奉献给大众,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
利害在于取舍
踮起脚尖来,能站多久呢?其实,是难以长久立足的,练过功夫的人,也不过站短暂的时间。平时,人们很少踮起脚来站立,也许是个矮,为了与人比高,才这样做,或者是谁偶然远望。但是,到底是站不久的。这便是“企者不立”的道理。
“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走路,只能是暂时偶然的动作,却不能永久如此。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不信,且试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因此,老子用这两个人生行动的现象来说明有些人好高骛远。“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最浅近的、基础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里,一切讲求速度:放眼望去,吃的是“速食面”,读的是“速成班”,走的是“捷径”,渴望的是“瞬间发财”,以至于造成社会追逐功利,普遍短视的现象。
古人告诉我们,拜师学艺,至少要三年四个月才会有成。任何工匠,讲究的都是慢工出细活。可是,我们已经把这套宝贵的生活哲学遗忘了。
在“速度”挂帅的前提下,人们不再脚踏实地,按部就班,而是处处显得毛躁马虎、急功近利。
我们做事,要注意速度的把握,并不是越快越好。就像开车一样,当汽车以合理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它会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是平稳而安全的。但是当速度提高以后,虽然看上去短时间内效率提高了,但是它出事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所以,从长时期来看,高速度往往不一定能带来高效率,结果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
在1994年8月,三株公司提出的经营目标是,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第二年保三争五,第三年保九争十六。可是到在1995年之后,三株公司的目标突然放大了上百倍,在《人民日报》上刊出的“五年规划”中,老总吴炳新提出的目标是,1995年达到16~20亿,发展速度是1600~2000%;1996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00%,达到100亿元;1997年回落到200%,实现300亿元;1998年回落到100%,实现600亿元;1999年增长速度达到50%,实现900亿元。正是在这种膨胀心理的驱使下,三株公司的机构、人员极度膨胀。
三株公司在鼎盛时期,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在县、乡(镇)设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各级营销人员总数超过15万人。吴炳新曾豪言,除了邮政网以外,在国内没有比我的网再大的了。三株公司仅1997年上半年就一口气兼并了20多个制药厂,与此同时,其管理队伍也超常膨胀,短短四年内,母公司、子公司管理人员相应扩大了100多倍。后来一位副总裁用“十天十地”为三株画了一幅像:“声势惊天动地,广告铺天盖地,分公司漫天遍地,市场昏天黑地,经理花天酒地,资金哭天喊地,经济缺天少地,员工怨天怨地,垮台同行欢天喜地,还市场经济蓝天绿地。”
事后吴炳新总结经验教训说:“天底下黄金铺地,哪个人能够全得?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贪念。”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不可急于求成。成功的诀窍体现在一个“度”上,不可操之过急或过缓,要掌握求稳渐进的奥妙。做事要稳妥和周全,稳扎稳打,一步接一步有序地进行。急于求成,就可能会功败垂成。
盛大公司总裁陈天桥在2001年年终总结的时候,说:“这一年里,我们总结了几条教训,很简单。这几条说出来现在大家都觉得是笑话,但是我们确实花了一年才拿到了教训:第一,一个人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我们同时做了三个点,而每个点都非常难;第二,不要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包出去,而我们当时什么都让自己做;第三,我们不做未来做的事。”这是盛大在做传奇的前一年发生的事情。公司壮大,搬入浦项商务楼,然后承接各种业务来维持公司的各项开支。盛大开始四面出击,下面的四个事业部全面运转,动漫部当时接了几个像飘柔等公司的广告单子;而技术部开始给其他企业做网站。但最终还是以裁员来收场。裁员是明智的,不仅仅节省了开支,还精简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更重要的是留下的基本都是核心骨干,战斗力更强了。盛大公司先学走路后学跑步,最后逐渐做大起来。
在这个世上,总想一步登天的人实在不少。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按循序渐进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脚踏实地,讲究实际,不可急于求成。在赛跑中,优胜者并非步子迈得最急或脚抬得最高的人。
比如,读书是件慢活,急不得。尤其是人文科学门类,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功夫不到,水平就难达到,体悟不到,感觉就找不到。那种“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办法实在是把学问当作了工具,当作了一件随手可以抓来的用品,这样的实用主义态度是最要不得的。因而读书首要之事就是抛掉这种态度。
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原文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译文
事物的规律,有的被损害反而得益,有的受益反而被损害。
安而不可忘危
⊙原文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译文
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由于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命宝”。
做事善始善终
大器晚成这个词,一般被用来安慰那些少年不得志的人,但这并不是老子本来的意思。“晚”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时间。准确地说,是刻苦努力的时间。只要为成功付出了相当努力,就渴望成功;反过来说,一定要将成功希望寄托在长期努力上,不可急于求成。
人就如一棵树,根深土厚,则茁壮茂盛,必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根浅土薄,则生长无力,恹恹欲睡,到老也是又细又矮的小材料,只能够个扁担的料罢了。因此要想成为撑住国家的栋梁,必须进行艰苦持久的“培土固根”,大器之所以成为大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晚成,因其晚而准备充足。
大文豪鲁迅先生37岁才发表作品,冲飞惊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终成一代文坛领袖;乡土作家刘绍棠17岁发表作品,过早成名,过早恋爱,心浮气躁,最终也没有几部像样的大作。多产并不意味着质量高,很多人著书等身,却都是泛泛之作,不久就默默无闻了。
《三国志·魏书》有言:“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西汉严遵《道德真经指归》说:“大器晚成,无所不有。变于无形,化于无形,动而无声,为而无体。威德不可见,功业不可视。祸息于冥冥,福生于窅窅。寂泊而然,是谓至巧。万物生之,莫知所以。勉勉而成,故能长久。”
很快到手的东西,其价值令人怀疑:用激素催生的速成猪,既无营养又有害健康;在速成班学会的“半吊子”技术,好看不好用;考试前临阵磨枪的速成成绩,造就的只是高分低能;挑灯夜战匆匆完工的速成建筑,真的能害死人……尽管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有些人还是“不信邪”:别人需要“大器晚成”,但我不需要。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智商高,或者说比别人聪明。他们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找到一条捷径,省略辛苦练习的过程,比别人更快地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最后找到的捷径是赌博、买彩票、做违反规则的事情。他们的理论依据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结果呢?最后一事无成。
真正的智者都知道,成功要靠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悟。正如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所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
成功需要积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原文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
慎始慎终,就不会失败了。
当心功败垂成
⊙原文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
人们做事情,常常失败于将要成功之际。
知己知彼为明智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就是顺乎万物的自然规律,只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会相互转换的。高山变成沧海,沧海化成桑田。有生有死,有死有生。一切的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在日常活动中要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不能强势而为,更不能逆势而为。智者顺势而为,愚者逆势而动。一个人能够做趋势的追随者,无论是进是退,都占尽先机。
所有的英雄,都是因时势而成的。天下最不可为者,莫过于逆势而行。逆势逆时,往往不只是事倍功半,而是徒劳无功,甚至身败名裂。
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很精湛,因此游得很自如,一会儿冲向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
它逆行通过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它穿过水流湍急的青铜峡谷,博得鱼儿们的齐声喝彩。它不断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隙,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川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水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个年轻人感叹道:“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游得远,游得长,游得久。”一位老者却为之叹息:“冲动莽勇,逆势而行,自取灭亡。”这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个呢?
凡事都有个趋势,顺势而上,自然成功率高;逆势而上遇到的阻力就会高。自古办事者有顺势而行者,有逆势而行者。顺势而动,无往不利;逆势而行,举步为艰。伟大的拿破仑后期总打败仗的原因就是逆大势而动:天下人都厌恶了战争,他还持续发动战争,结果成为阶下囚。
孙中山说过一句名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既使是孙中山这样的旷世之才,也要顺着天下大势的方向做事,不能由着个人的性子,也许智者与庸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判断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吧。
三国时期,蜀弱魏强。一般的道理是强者吞并弱者。魏国的君臣大多是人杰,又有地广人多的地利和人和,有机会就可灭掉蜀国。蜀国虽然有孔明、刘备,但人才储备远逊于魏国,再加上地小人少,根本无法与魏抗衡。
孔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前,姜维为了完成孔明的志向在后,都一心伐魏,明知做不成的事,却凭着自己的才华,硬着头皮去做,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
孔明七出祁山,每次都劳师动众,但收效甚微。到了姜维主持军事,蜀国更加弱小,但他为了告慰孔明的在天之灵,多次率领小部队进攻魏国,都没有什么成效。
到了费■执政时,姜维三番五次要大举进攻,都被费■拒绝。到黄皓执政时,姜维可以独立主持军事了。他率大军多次进攻魏国,结果没灭了人家,反而让魏国灭了自己。
其实,不是孔明和姜维的计谋不行,也不是他们不够勤奋,而是犯了逆势而行的错误。
顺势者,会使生命舒展勃发,即使凡人也可能成就大事。逆势者,生命蜷曲枯萎,即使伟人也可能面对失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更是如此。万事皆有定律,违背“顺势”法则的人,成功的几率很小。做人行事当牢记:不要逆势而为。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善于了解别人是明智,善于了解自己才最聪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我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生需要大智慧
⊙原文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译文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显扬自己,能自爱而不自显高贵。
过度自信就是狂妄
老子所说的“无身”,也就是“无我”。老子认为,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
道家一向呼吁“无我”的最高境界,老子以及后来的庄子都是如此。道家的另一本经典著作《庄子》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打柴回来,很累,就躺在自己的茅屋旁睡着了。恍惚中,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他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竟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好像来到另一个世界。庄子很惊诧,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方知原来是自己。
这是《庄子》里一个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称为“庄周梦蝶”。在这个故事里,庄子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子。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但这不是庄子的感受。李白《古风》云:“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也就是说庄周与蝴蝶已经“物化”为一体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二为一了。这就是“无我”。
对此,可以做以下推理:如果“我”一会儿可以是庄周,一会儿可以是蝴蝶。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就成了不确定的了。所以说,“我”之所在是始终处于变幻不定之中,庄子称之为“物化”。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这叫“齐物”。“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也就是“无我”。庄子的这种“物”“我”两忘,其实是对老子“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继承和发展。
老子的“无我”,不仅是指四肢肉体会“无我”,连精神也要“无我”。按照老子的“无我”哲学,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间的其他动物或植物本身并不卑贱,人自身也并不高贵。大家都是平等无二,合二为一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达到“无我”的人生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将老子的这种“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智慧予以总结,至少有以下两点:
(1)通过瞑目存神,屏息万缘,而忘掉自己的四肢五体,从而使灵魂逍遥自在。人类的身体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不得不去每天为它谋衣糊口,去奋斗,去抗争,这样自然会惹出许多的烦恼和痛苦来。等到我们物我两忘不受时空的限制、心中没有牵挂障碍了时,就可以光灼灼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了,自然也就不会为了那些衣食住行而操心烦恼了。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什么灾难和不快呢!
(2)将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放在心上是愚人的悲哀,这样的人还在“有我”的境界里苦苦挣扎。在老子看来,既然人间的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没有什么区别,是虚幻不实的,是梦,人们就应该把它们看淡,身处其中而心处其外,不去辨识,不去执著,来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来好了,去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去好了。可是人们却往往做不到,结果是自寻烦恼,等到事情过去了,才醒悟过来,悔不当初。
烦恼的根源就在于考虑自己太多了,心有所求,患得患失间烦恼丛生。无我亦无烦恼,忘我亦为安然。无我无畏,无私无忧才是最高境界。烦恼的时候,试着放下一些东西。大千世界如过眼烟云,何必执著呢?既在人世,内心常想着为社会、为大众、为众生服务,又何惧烦恼呢?
庄子乘鹤图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
知可为而为之
⊙原文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矣。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译文
代替木匠而又不懂木匠之艺而乱砍斫,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心动,更要行动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老子认为,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荣辱毁誉不上心”,就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没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修养,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得意忘形。
例如在前清的科举时期,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
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都不中,但他已经步入中年了,因此心中十分着急。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说:父亲,我已考取了!老子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说:“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声小叫!”儿了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
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在官场、在商场和情场上是最明显的。以男女的情场而言,众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梅妃,后来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要想再见一面都不可能。世间多少的痴男怨女,因此一结而不能解脱,于是构成了无数哀艳恋情的文学作品!
还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诗。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地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
众所周知,《红岩》中的华子良,装疯卖傻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这种人确实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多少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其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
人只有卸下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才能轻装上阵。这需要有一种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会让人内心安宁。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这位运粮官真正拥有了一颗平常心。
所以,道家认为,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毫光万道,所谓“给点光亮就觉灿烂”。
聪明的人对一切事物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宠辱不惊。就像古人阮籍所说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为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这些人往往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点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谴责。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全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的心境则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产生于每一捧泥土;千里远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走出来的。
嵇康(223—263),魏晋名士,有气节有情操,蔑视权贵,淡泊名利,清虚自守,与当世名士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为友常聚会于竹林,世人称“竹林七贤”。
修养在言行举止间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听任自然,顺应原本。
○译文
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何必太在乎别人呢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道德经·第七十章》
道家认为,一切有为之治都会使天下之人“淫其性”而“迁其德”,因此“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就应当“莫若无为”。无为,然后能无不为;无为,然后能有作为。
统治者应该以清静无为、无欲无争规正自身,人民就自然地回归于淳朴,社会就自然地趋于安定,国家自会呈现国富民安的太平盛世。相反的,如果事必躬亲,经常有事需要处理,就不能治理天下了。
有为与无为两个看似相反的作为,其实是相互贯通的。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完全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
所以,“无为而治”,其实是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为政策略。
“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符合辩证法的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却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一个高层(相对来说)的领导者即使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也是无法事必躬亲,样样“有为”的。他必须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那么,领导者如何做好“有为”与“无为”呢?
(1)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有为”来。实践证明:很多事情不必领导者躬亲其过程,而只需要在开始表示一个态度就可以了。这种表态可叫“拍板”,也可叫“决策”,算是“有为”的举动。领导者仅在工程之始参加的“奠基仪式”、“开工动员”等就是属于此类性质。
有一个企业的老总,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企业家。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公司里的事,无分大小,她都要亲自过问。她手下有5个副总级的干部,但她不放心,不放权。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身体累垮了,企业还是不断出问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得到而又什么都不想失去。你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中间环节上表现出“有为”来。此时的“有为”,是为了引导、完善群众运动,促使高潮的到来。而当高潮形成后,他应当奔向新的目标,在新的领域开始自己的“有为”。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身在茅庐之中,就已经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并且制定了辅助皇叔刘备匡复汉室的宏伟计划。然而他却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明朝的吕坤在《呻吟语·人品》中说到“有所不为,为必成”。“为”与“不为”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便能“为必成”,有所不为是大有所为的必要前提。相反,如果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为”,其结果必然是“无为”又“无成”。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人却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人愿意实行。言论要有主旨,行事要有主见。正由于人们所知太少,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少,仿效我的人贵。
⊙原文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无贪欲就不会迷失
○译文
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原文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轻易许诺少有信用
○译文
轻易允诺的人往往没有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有人认为,管人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事实上,管人可不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老子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要“无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
有一次,阳子臣问:“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而是要多领导少管理。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领导则给予一种工作的动力,使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领导者有时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要运用领导的技巧。但是,阶层愈高,则须多领导而少管理。
老子认为,优秀的领导者不会让手下觉得他在管人。领导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一致的,基本职能也是互融的、相通的,但两者仍然有着显著的区别。
(1)领导者强调未来,是播种者;管理者着眼点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
(2)领导者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远见和激励;管理者是孔明,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
(3)领导者犹如建筑师,知道怎么设计最有效能的房子;管理者是包工,懂得怎样把房子造得最有效率。
(4)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地方天天喊管理,制度一个接一个地出台,结果越管越乱,越管效率越低。导致人们“管得多,又管不住”的因素主要是: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等。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于领导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清华紫光集团总裁张本正主张“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去除管理并非不要管理,不要管理制度,而是让员工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制度不会成为员工精神上的限制和束缚。具体说来,企业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才可望达到“去除管理”的境界:
一是树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意志,比再严厉的管理制度都要管用百倍。
二是确立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企业上下级关系应当体现平等、团结、友爱、活泼的原则,主要管理者应当统揽而不包揽、敢断而不武断、放手而不撒手、大度而不失度。其他各级各类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都要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分工,相互之间进行协调、配合、沟通,立足自己的岗位把工作做好。这种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起着维系人心、增进团结、实现目标的粘合作用。
三是建立具有活力的成长环境。企业要为每个员工(包括各类各级管理者)架构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使人人都能与企业共同成长。这类激励举措包括加薪、晋级、配送股权期权,当然还包括送员工培训深造等精神激励办法。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目标自觉等高,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同时为员工创造价值,实现“双赢”。
“去除管理”所应达到的效果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流”,生产经营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最优组合,以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消耗、最省的时间、最短的流程、最简的动作来完成最大的工作量。鉴于目前我们很多企业还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认识管理科学的内涵,因企制宜进行管理创新,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好的管理是少管理。谨记老子“太上,不知有之”这句话,就会受益无穷。
《庄子》书影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别被甜言蜜语毒倒
○译文
真实的话并不华美,漂亮的语言未必真实。
⊙原文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
○译文
所以,男子汉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
做学问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增长见识;修道则必须放淡欲望、清净无为,并且必须专一修炼,才能得道与开慧。
“为学日益”是说向外追求学问,通过学习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地丰富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为道日损”是指向内追求智慧,通过默修开启潜意识,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私心杂念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人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可以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去杂念而存朴质的过程。
因此,无为是学道悟道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也就是心灵修炼达到上乘的境界了。人如果能够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当然,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以至无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但即使这样,我们普通人也达不到。怎么办呢?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接近“无为”。
日本著名科学家系川英夫在他所著的《一位开拓者的思考》一书中,讲了一段极富哲理的话:“人生的重挫酷似翻船,为使身体不致由水流动力紧紧地吸附于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落水后借助坠落的劲儿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然后再顺着水流浮出水面,以求摆脱葬身鱼腹的命运。人生处于逆境时,如硬要违背客观规律,结果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逆境之中最关键的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并暗中积蓄力量。”
这里的“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极,一副听天由命、不再挣扎的样子,但却是死中求生的正确选择。如果不顾客观情势在坠水之后就拼命地胡乱扑腾一番,那倒会事与愿违,落得一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一个是“无为”——不作挣扎,一个是“有为”——拼命挣扎。无为者生,有为者死。这就是“无为而为”的神妙。
“无为而无不为”,这几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当中,如果有人想无所不为,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一无所为。做事要有所取就要有所舍,有所攻就要有所守,贪心太大,必遭祸害。
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得到天下的人,靠的就是无为处事。倘若没有无为的心境,而非要用智谋的手段,处心积虑、极尽所能地去争取天下,反而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古今中外的修道之人都必须去掉各种欲望,达到清净无为的精神境界之后,才能功成圆满。所以,做学问讲究每天精进,做人在于每天减少一点杂念与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个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很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的石头如何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袋子里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权力、财富等等。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疲惫。
拥有太多有时并非是好事,拥有太多,顾虑也就多了,包袱也就沉了,那会拖累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懂得放下。收获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放下让心灵疲惫的一切,这样才能轻松地赶路。
凡事都有一个度和量,过分追求自己的所得,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更多。人生即哲学,要有所得有所放。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但有时也需要用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老子和林逋这两位智者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止,其实质上就是说人生要学会选择,要懂得取舍。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收为己用。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只会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做不好。
⊙原文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常怀一颗善心
○译文
战争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行善与功利无关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具备了“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形式上追求“德”,实际上没有真正具备“德”。真正具备“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形式上具备“德”的人,顺应自然却是有心作为。
⊙原文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万事和为贵
○译文
万物背负于阴,而拥抱着阳,阴阳之气互相激荡而又互相调和。
⊙原文
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良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智者改过而迁善
○译文
善良的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的人不良善。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宽容心是福
○译文
以无为来作为,以无事来做事,以无味来品味。不必去计较那些大大小小、纷纷扰扰的事,用德行来回应怨恨。
⊙原文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不要试着去改变他人
○译文
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原文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培养美好的言行
○译文
美好的言词可以博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藏起你的锋芒
⊙原文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译文
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原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的妙处
○译文
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者却似笨嘴。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
○译文
智慧的人不多言,多言的人必愚笨。
大成若缺其妙无穷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
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仿佛有缺陷,但是他的功用却永不衰竭。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彷佛是空的,但他的功用却无穷无尽。
⊙原文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道德经·第二十章》
假糊涂,真聪明
○译文
世俗之人都聪明自炫,只有我愚钝笨拙。世俗之人都严苛明察,唯独我这样敦厚纯朴。
⊙原文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译文
言多反而易失,还不如抱守中道,将一切深藏于内心。
守柔可以得长久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亡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亡后就变得干枯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败灭,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才欣欣向荣。
以“柔道”功夫处世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译文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克坚强却没有东西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无形的力量改变着它们。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却没有人实行罢了。
⊙原文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
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才能成为人们的尊长。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不敢乃大勇
○译文
勇于强悍就会死,勇于柔弱则可活。
⊙原文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不可自居为大
○译文
正由于得“道”的人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把自己放在下位
○译文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原文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处世不亢不卑
○译文
大国不要过分想兼并众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强大者更应该谦下!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柔弱胜刚强
○译文
只有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出入于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而游刃有余。
⊙原文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承担越大越有作为
○译文
要能承受起国家耻辱的人,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祸难的人,才配做天下人的领袖。
⊙原文
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持之以恒最可贵
○译文
坚持往前走的人最有志向。
像水一样适应环境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
“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会低头与转弯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原文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译文
光明之道恰似黑暗,进取之道恰似退守,直达之径反而似曲折。
⊙原文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三十章》
花要半开,人要半醉
○译文
凡事物发展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衰老,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则接近于灭亡!
⊙原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懂得适可而止
○译文
知道知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少失败,这才是长久之道。
多交友少结怨
⊙原文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译文
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从容大度,无德的人就像主管租税的人那样追索计较。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原文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
——《道德经·第二十章》
淡泊是一种享受
○译文
我独自恬静淡泊不起波澜,浑浑沌沌的样子,好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疲乏慵散地好像不知归宿。
守住纯和之气
⊙原文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译文
儿童筋骨虽然柔弱却结实地握住拳头。他还不懂男女交合但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整天啼哭嗓子也不会沙哑,是真气畅通和谐的缘故。
⊙原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十九章》
心灵从容,贫富皆安
○译文
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淡泊超然才是本真
⊙原文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译文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做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境界了。
养生贵在适度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道德经·第五十章》
○译文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得太过度了。
生命重于名利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译文
对我们来说,名誉与身体哪个对我更值得亲近呢?身体与财富哪个对我们更重要?以上几种失去哪个对我们更不利呢?所以,执著于名利,必会耗费心力去追求,而积藏的东西越多,失去得也越多。
⊙原文
俭,故能广。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享受简单生活
○译文
节俭,清心寡欲,所以才能够有宽阔的胸怀,身后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原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道德经·第十六章》
大肚能容天下事
○译文
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宽容的,宽容就会公平,公平就能无所不包。
⊙原文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平淡平和过一生
○译文
只有清静恬淡无为者,才比看重养生的人高明。
⊙原文
道常无为,故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一切随缘就好
○译文
道永远什么都不做,但却无所不在。如果王侯能把握它,万物都会自然发展。
面对他人的恭维,要冷眼观之,冷心待之。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第二章
沉静超然,知足常乐
第二章
道德经
《 道 德 经 》 品 读
沉静超然,知足常乐
第二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道德经
《 道 德 经 》 品 读
孙思邈(541或584—682),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世称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道德经
道德经
《 道 德 经 》 品 读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第五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第二章
清静为天下正,时常保持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态。
《道德经》品读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宁静致虚,内心安详。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沉静超然,知足常乐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藏锋露拙,大智若愚
第六章
道家很注重“清”与“虚”两个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而“虚”则是象征那个境界的空灵,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那万物尽管繁杂,但最后还是各自复归本性,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复归本性,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便可以平和虚静。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天道客观法则的命令,回复了天赋的本然。而这种顺应客观自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常规。能够认识到这种万变不离其宗是事物演化的常规,可谓是明智。
《大学》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就是训练和要求一个人遇事宜心平,做事宜气和。一个平心静气的人由于思考得周详,做事当然不会盲目乱撞,避免不知所做何为的现象出现。一个心浮气躁的人由于不能深思熟虑,往往会使所进行的事功败垂成,所以必须磨炼“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细”的修养功夫。
在战争中,清净沉静的一方就能战胜轻浮狂躁的一方;在气候中,寒冷清凉能够战胜闷热火燥;生活中,“清”“虚”心静的一方可以战胜火气攻心的对手。
一位气质极好的青年女子报名参加一次电影女主角的海选。报考当时,慧眼识珠的导演挑来挑去,最后只剩下她和另外一位候选人。论外形和气质,非她莫属,然而她脸上几颗隐瞒不了的青春痘造成了导演的犹豫。导演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偏向于她的。不巧这时外界又传出了她与导演有染的流言。一贯无瑕的她一赌气便退出竞争。
10年来,她远离可以尽展才华的演艺界,成了一名普通的白领。偏离了自己真正的轨道,从事着不真心喜欢的职业,其中郁积的遗憾和委屈又岂是一口气能赌掉的?
显然,这位女子还没有达到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的境界。想一下,只要自己立得正,外来的评价和蜚语又怎能伤害到自己呢?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心静,就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得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人的心处于绝对安静时,便可以从容思考各种疑难,从容应对多方杂务。我们如果遇到很棘手很困难的事情不妨试试:脑子不能有太多的杂念,而且要有意识地去排斥各种诱惑、干扰,心思尽可能单纯专一,时常保持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态。
以静识物、以静观心,是人们认识真理和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所以古人很早就倡导要在宁静中思考问题,从而透过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平和的心态,拒绝急躁,才能使我们避免误事;而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依靠平和的心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灰心失望、消极被动、丧失信心。
许多人脾气暴躁、性子急,所以做事的时候不能准确拿捏力度、不能很好的掌握分寸。比如说话的时候爱发火,甚至出语伤人;做事的时候不能和别人搞好团结,结果容易把事情搞砸。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是为人通达、妥善处理各种事务的基本要求。
生活有目标有追求。为了实现自己制订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而义无反顾,尽弃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之心,不追求缥缈无定不切实际的幻想。无杂念邪念,在声色犬马的诱惑下,不因自己的一念之差而饮恨终身。这是性静。
遭事业不顺,恋爱受挫,家庭纠葛等等这些令人头疼的失败失意之事,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焦躁,不烦躁。保持内心的平静,情绪稳定,设法寻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这是意静。
即使在极为愤怒的情况下,发作之时,能有理有节,及时让自己平静下来。行事不急躁、不毛躁、不鲁莽,不急于求成,压住阵脚,稳扎稳打,努力思考并实施最佳策略而制胜。这是行静。
静,不是对令人深恶痛绝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拍案时则拍案,但拍案前要冷静思考一下,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为正义还是为面子,为指责恶行还是为自己辩解。
此时之静,当为不冲动,设法寻找能够取胜的最佳策略。不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矜持,也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城府。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然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就是忘却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从而与天道混同为一,做到“朝彻”,达到“见独”的境界,最终“得道”。
这种体道求真的心路历程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佛教的“禅定”有相似之处,在排除杂念的基础上进入精神上的虚寂境界。中国“禅”的思想实际上是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结合。
不过,老子所追寻的精神境界,绝不是宗教所标立的彼岸世界。宗教把人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在于如何超越这短暂的、污浊的人世,到达那永恒的、绝对的天国或极乐世界。老子所预设的理想境界,虽然也具有超越性,但他所追求的并非人死后所进入的“天国”或“净土”,而是人的现实存在,是以超越之境在人世间的落实为标的,最后达致体用不二,圆融无碍的至境。
“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老子认为,守静致虚,排除一切杂念,就可以达到大通,大通乃可大化。通过持守内修,使认识主体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道家这种“守静致虚”的认识境界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呢?哲人说,生活是一种心态。佛语中有一句话:“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这些话是颇有道理的。由于心态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境遇,在不同的人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心境,并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结果。
所以,良好心境的本原是内心。有内心的安详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有良好的心境才会有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状态才会有好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心境有三种:
(1)不计较的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些非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可以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是随听、随看、随忘,做到“三缄其口”。这种“小事糊涂”的心境,不仅是处世的一种态度,亦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如果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那么烦恼和忧愁便会先于“说法”而来,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
(2)心理上平衡的心境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状态中,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高血压、精神病、心脏病等疾病也会不期而至。而良好的心境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从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就是“保持宁静、淡泊心境”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马季在继承民族曲艺的同时,也吸收传统医学精髓,并作为他的保健良方,潇洒地生活着。
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忙于传帮带,推出年轻相声演员,有人劝他:“干吗不露露脸,大家都快把你忘了。”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干吗老让大家惦记着。要那名干什么?谁不知你身上有几两肉?”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马季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而这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宁静、淡泊的心境”使他有清醒的头脑,轻松的精神状态。
(3)随遇而安的心境
随遇而安的人眼光远大、胸怀宽阔,把世间的一切变化都看得很平常、很坦然。这样的人心理必然平衡,平时笑口常开,自然健康长寿,生活愉快幸福。
(4)潇洒地对待一切身外之物的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吸引着人们拼搏进取,被看做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是,生活中的真正的烦恼,并不在于我们可能得到(比如疾病)或不能得到(比如钱财)什么,而在于我们根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许什么都要,但凡得到的,却又往往成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进的包袱,成为生命河流中的淤泥。
为此,我们必须潇洒地对待一切身外之物,潇洒地看待金钱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处理任何事情,都应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而不应抢先、从众,蛮干妄动。老子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即只要我们自身守静无为,天下就会相安无事。所以,老子才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守静是防止轻率的根基,冷静是遏制躁动的主宰。轻举妄动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危害,从而失去根本;不能把持住自己,鲁莽行事,就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老子主张“静”,但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动”,而是要适时而动。老子曰“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只有以达观的心态去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只有看准走势,不盲目从众,适时出手,才能动而稳妥,制而有效。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将军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但他渐渐地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将军站在旁边,迫不及待,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说道,“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胡须肮脏,剑上铁锈斑斑,一看就知道没有好好保管,你这等丑陋的家伙,打扮得像个小丑,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将军“刷”地拔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头。
利剑将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地说道:“这就是地狱。”
霎时,将军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个敢以生命来教导他的老僧充满敬意。他的剑停在半空,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老僧的确能够沉得住气,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险时,依然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所以,他制服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将军。试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气,与将军争执起来,或者对其不屑一顾,其结果会是怎样呢?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因为只有看透别人的内心,才能最有针对性地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内心则比被人抓住命根子还要可怕,还要恐怖,犹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样陷入被动,只能听命于人,受制于人了。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还岳梦中飞。”世界上虽沧桑变化,但我心事已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的确如此,古今中外,凡是伟人,定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特点,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地判断局势,应变局势,取得成就。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到了爆发核战争的边缘。前苏联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开始在古巴装备核导弹,那儿距离美国本土只有90英里。美国总统肯尼迪随即宣布要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假如当时苏联接受这一挑战,此次危机很有可能升级为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倾巢而出的核战争。肯尼迪估计,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介于13~50%之间”。不过,经过几天的公开表态和秘密谈判,赫鲁晓夫最后还是决定避免正面冲突。
为了挽回赫鲁晓夫的面子,美国做了一些妥协,包括最终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作为回报,赫鲁晓夫则下令拆除苏联在古巴装备的导弹,并且装运回国。
在这场剑拔弩张、令全世界人的心悬到嗓子眼里的较量中,肯尼迪以其果断、坚韧,以及强大的心力,赢得了胜利。
沉住气的心态往往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只要不是处在激怒、疯狂的状况下,都能保持自制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健康、正常的情绪,不仅平时给生活带来幸福、稳定、畅快,而且能在大难临头时,帮助你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是不会被外界牵扰的,也是不会被他人打败的。武与怒都是不善而又好胜的坏性情,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性情,才能胜人而不败。
法国名将拿破仑曾统兵数百万,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他说:“我就战胜不过我的脾气!”
是的,人往往“战胜不过自己的脾气”。在遇到感情挫折、情绪困扰时,就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以致怒火中烧,逼自己走上极端。可是,要知道EQ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绪忍受力”,也要知道“脾气来了,福气就没了”!我们不能让自己处于气愤不已的状态,要懂得“让情绪换跑道”,绝不能使“情绪的癌细胞扩散”!
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闯入了惠灵顿公爵的书房。
他说:“我叫亚玻伦,有人派我来刺杀你。”
公爵说:“刺杀我?真奇怪。”
刺客把话重复了一遍:“我是亚玻伦,我一定要杀了你。”
“一定要在今天吗?”
“他们倒没有告诉我在哪一天或者什么时候,但是我必须完成任务。”
公爵说:“那现在可不方便。我很忙——我有很多信要写。你下次再来吧,我等着你。”说完,他就继续写他的信。
公爵的从容、大度和镇静使刺客大为吃惊,他走出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生活中的“EQ高手”,必须要知道,遇到冲突、生气时,一定要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凡事多思考,切勿轻易发怒”,而且,“不要急着说,不要抢着说,而是要想着说!”
毕竟,人活着,不是要“斗气”,而是要“斗志”!人活着,不是要比“气盛”,而是要比“气长”!人活着,不是要“争一时”,而是要“争千秋”啊!
想一想,“我”这个字是哪两个字的组合?是“手”和“戈”对不对?老祖先造字真有创意,“手拿着干戈”,竟然是变成“我”这个字。所以,人常常是很自私、很防卫的,谁冒犯我,惹我、欺负我,我就拿“武器”和他拼命。
可是,这样值得吗?前些时,有些失学的青少年无所事事搞帮派,为了抢地盘,14岁就把昔日同学砍死。而一名女研究生,为了博士班的男友,也把同班好友(情敌)用化学药剂害死!也有一父亲在暴怒时一时失控,一巴掌把小女儿打得耳膜破裂,造成终身耳聋!这些惨痛的事例提醒我们:“愤怒,是片刻的疯狂!”
生命的长度是上帝所给予的,但生命的宽度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有形垃圾容易处理,无形的垃圾最难处理;什么是真正的垃圾呢?怨、恨、恼、怒、烦,这才是真正的垃圾,假若今天你请垃圾车把这些垃圾全部带走,你今天就可以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只有“幼儿园的程度”,必须学习“转念”,“少点怨,多点宽容”、“多洒香水、少吐苦水”,让负面的思绪远离,用乐观的正面思绪来迎接崭新的一天!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一个人没有私心,反而能成就大私。这里,老子用天道排演人道,他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并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存在。圣人也一样,以公为先,反而成就了大私。
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得老子“后而先、外而存”的真实体现,他本人的经历也是由大公达至大私的范例。他推己及人、先人后己,深得部下拥戴,坐镇北部边陲十数年,令匈奴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一心公事,不念私利,以至朝中上下无不钦服,最后官居宰相。他这么无私,最后功名利禄样样不缺。
有人会说:谁没有私心?难道大人物一心为公、一点私心杂念也没有吗?应该注意到,老子提倡的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绝非只顾他人不顾自己,更不是只办公事不讲私利。连自己该得的那一份也不要,那不成了一个傻瓜吗?无论是耶稣、范仲淹,他们都没有拒绝当得之利。毕竟每个人都要吃饭、要生活嘛,而且要吃饱吃好,营养充足才有精力去办公事。完全轻视私利怎么能行呢?
无论私心或公心,每个人都会有,但有层次之分。同样是读书,小学生怎么能跟大学生相提并论呢?同样的道理,人人有私心,境界却大不一样。有些人故意混淆概念,好像大家都自私,谁也不比谁高尚。但是,虽然大家都自私,也有公心,摆到一起比较一下,差得就太多了,有的是“国际名牌”,有的是“假冒伪劣”。
有的人在私利与公利明显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私利,这是人之常情。但有的人却为了私利损害公利,这就不是君子所为了。
按照老子后而先的逻辑反面推断,私心越重的人,所失越大。事实也是如此,那些自私自利,“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必然很糟糕。朋友厌弃他,同事冷落他,甚至亲人也背离他。不管他在利益方面的收获是大是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人际环境中,必然感到孤独、压抑,这已经是一大损失。至于那些为了私利违法乱纪的人,时时受到法律的威胁,甚至因此丧失自由和生命,损失就更大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留下传世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第七章
守柔处雌,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人不应该总处于奔波劳碌之中,应适可而止。知足者常乐,知足便不作非分之想,知足便不好高骛远,知足便安若止水、气静心平。知足便不贪婪、不奢求、不豪夺巧取。知足者温饱不虑便是幸事;知足者无病无灾便是福泽。
《庄子·齐物论》中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这其中的玄机,就靠自己去参悟了。过分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已,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
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驾驭好自己的欲望,不贪得、不觊觎,做到寡欲无求,役物而不为物役,生活上自然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了。
知足常乐,可以说为每个中国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聪明,但却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抑郁沉闷,难以享受人生之乐。
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
“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智者问他。
“财富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为补偿。”智者又说。
“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青年人焦急地说。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我们来到这世上时,本来就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是上苍赋予了我们生命、亲友以及思想和财物等等,上苍待我们何厚?使我们拥有了这么多,又占据了这么多。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满足过,依然在祈求着上苍为我们降下更多的甘霖。
如果你想获得什么不妨看看自己拥有什么,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应该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然而,生活不可能也不会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十足地供应我们,于是,我们便失望了,我们便不满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告诫人们要知足,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
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欲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发展到见钱眼开、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致,真乃是欲壑难填!
同为道家的庄子也说:“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忽略了。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多么痛苦啊!”
所以,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物质是永远无法让人满足的。真正快乐的人知道什么是满足,因为只有在满足中才能体味什么是快乐。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人的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是一种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的人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知足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对自己宽容,这样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知足常乐,此之谓也。
第七章
道德经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人生一世,谁总是一帆风顺?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著,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超越外物,超越自我,自己的心境也就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迁移而波动。
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栖居,就不要受拘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不要做财富的奴隶,只能做财富的主人,这样人才能真正地逍遥。否则,就可能迷失在追求财富的汪洋大海里,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对于逍遥的享受。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心安,能让我们抛却浮躁,“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那不是理想的栖居吗?何必刻意地去寻?一片生机盎然的花圃,一座巍巍的大山,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卷,都可以成为我们自由的栖居,都可以容纳我们放逐的心灵和漂泊的意志。
自由的栖居,须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寂寞,达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顿。就好比一个人,汲汲于富贵,切切于名禄,桎梏于外物,怎可能出离尘世而追寻幽独?又好比一匹马,被拴上了枷锁车套,只有一味地卖力奔驰,哪有机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生命?
老子所讲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一门哲学,需要有大智慧,需要有大舍弃。智慧会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充实,舍弃会让我们生活得轻松无羁。不要顾忌舍弃而拒绝简单的生活,那样的话,你将不堪重负,顾虑重重,心力交瘁,六神无主……“少则得,多则惑”的内涵在于抛却杂念,直指目标。生活没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加重你的心事,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其实,只要你把握住人生最最本质的东西,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有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从没体味过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惧时常伴随,一辈子实在是糟糕至极。需知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不如放下,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世事沧桑,而我心定。
愤怒是片刻的疯狂,要学会制怒。
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清朝的金兰生在《格言联璧·处事》中说:挺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快乐总在放下后”,这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
孔子一心求仁义、传礼仪,让天下百姓都讲求仁义、懂礼仪。然至五十一岁,仍未实现自己的想法。为此,孔子心里仿佛有个结,并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日,他听闻老子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
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枯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话说到这里,孔子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观己形体似无用之物,察己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有一句话叫:“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大意是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而人死了倒是其次呢。说明一个人很悲伤,心如死灰了,那还有什么生气可言。但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心如死灰?一定是心灵受到莫大的刺激,而自己又想不开,对这件事情总是耿耿于怀,放不下。
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对一些事情耿耿于怀,放不下,就会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牢牢捆住,心之将死,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
是啊,放下就是快乐,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们每日在尘世穿梭忙碌,每天忙着经营自己的世界,有人可能会为一点得失计较争执,甚至拼得头破血流。更有人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沦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像一只蚕,用厚重的丝把自己给捆缚了起来!
放下很难,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损失或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后,会发觉所有的纠结与烦心反而可以转换为海阔天空。
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便会拥有快乐的人生!何不每天自然轻松地过日子,洗练一份仁厚清静的心境,无憾无悔地走到生命尽头。抛弃一些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心灵上的轻松,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快乐与金钱、权势、名声、地位都无关,真正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是你的心境!
放下是一种感悟、一种心境、一种进退取舍、轻重缓急、远近厚薄的把握。面对日益繁华的物质世界,对名利、物质、情爱能看破放下的人,不能说没有,只是少得可怜。
“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放下是一种幸福,放下更是一种境界。风起的时候,笑看落花,一个华丽的转身,留下的是绵长的回味。
人们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人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人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以及一切的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其实,人生的悲哀之处莫过于太拘泥于一点。而为了这一点,我们又错失了很多风景。其实,成功并不是赢取了某一次胜利,而是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追求下去的信念。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要为外物所拘。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第八章
委曲求全,适可而止
老子告诫我们:立身行世,不贪恋于已得,不在意于未失,才能免于患得患失之恐惧。圣人不以名、位、势、禄之得为得,不以金、宝、财、货之失为失。欲望无满,富贵而骄,贪图享受的人,自招其损。
老子这里的意思主要有两点。
(1)正确对待财富的态度
钱乃身外之物也。一个人钱再多,他也只能跟其他人一样消受一点,而大部分都积攒在那里,永远只是财富的象征而已,并不都能给人带来幸福。人生在世,活得潇洒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商人们为自己的“钱途”奔波,不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人一辈子,只需要那么一部分钱,多出的其实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幸福,那么这么多钱怎么处置呢?藏在金库里,成色再好的金子也不会发光!金钱不用它就是金属!把这些钱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去,发挥它的效用,才对得起其价值。
(2)人不能贪图享乐
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大军攻下北京,便恣肆享乐起来,而忽略了对中原虎视眈眈的东北满洲人。更有甚者,他还抢了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杀了他全家。“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报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吴三桂倒戈为逆,引兵入关,两路大军很快攻下了北京城,不久便一路南下。李自成部队由于进京后骄奢淫逸、贪享富贵而失去了战斗力,根本不是清兵的对手,李自成战死九宫山,大顺政权昙花一现!
一个人的精神快乐并不需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女人,这些东西都不属于生命本身的,真正的快乐是从生命的本性流露出来的,它来源于自己的精神内部。享乐则来源于生命的外部,它是身外之物刺激的结果。因而,享乐常与放荡、荒淫、堕落连在一起,享乐与堕落只有一墙之隔,甚至许多享乐本身就是堕落,而堕落是与危险连在一起的。
快乐的心境是自在安宁的,享乐则狂热放纵,有时还失去了理智。得意了就彻底狂欢,失意了便垂头丧气,受了创伤更是失魂落魄。享乐者的心里总得不到安宁,受到的刺激不同他们的心情就不同:时而狂喜,时而愤怒;时而大笑,时而悲伤;时而放纵,时而怯懦;时而浮躁,时而叹息……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三毛说,她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不要有窗,也不必太宽敞,只要容得下一桌一椅一台灯即可。桌上放一叠书,灯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有一个作家,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隐居在山村。那里山多,一座连一座,望不到尽头。山上有高耸的崖壁,还有茂密的森林。一到天黑便有“哗哗”的响动,那是野外的鹰飞倦了,回归巢穴。
快乐可以不受外物的影响,不为穷困而苦恼,不为富贵而得意,这是由于快乐,不是来于外物的刺激而来自心灵。它是一个人具有生活目的、人生信念和创造乐趣后的一种情感状态。这样,快乐又是与对人生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
追求快乐,但不贪图享乐,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陈圆圆,生卒年不详,苏州名妓,善歌舞,后被吴三桂纳为妾。
第八章
少则得,多则惑,不要对生命苛求太多。
第三章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激流勇退,归隐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世称“陶朱公”。
《道德经》品读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随缘。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祸福相依,得失相携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我们常说要见微而知著,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先兆,把问题和动乱解决在萌芽状态。老子的这个智慧可以活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比如,当我们的爱已经不再存在,当两个人爱的火焰快要熄灭的时候,当婚姻即将破裂的时候,这已经到了最坏了。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它总归有一个前因后果的,总归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总归有一个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朦胧到渐明的这样一个进程。老子的智慧教导我们,要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比如,谈到婚姻的转折,最常听到的一句便是“七年之痒”。其实,现代人的婚姻,往往等不到7年,便已“痒不可支”。激情的厮守是否变成无味的相对,甚至最终分手?作为当事人并非完全不可把握。有先见之明的人,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认真面对和把握,可以说,这才是避免婚姻危机产生的重要秘诀。看下面这个故事。
乔天民的苦恼,他的妻子郭凤云从来不知道。乔天民是个爱面子的男人,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他永远会扮成婚姻幸福的样子。但其实他对这桩婚姻从来没有满意过。“我知道她很爱我。但是,真的,我经常觉得很不舒服。”
不快乐的种子其实早就埋下了。郭凤云与乔天民是多年邻居,自情窦初开时便恋上对方,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等待,终于等到他来求婚。然而真相是,答应结婚并不是因为他终于爱上了她,而是觉得无法不给郭凤云一个交代。
郭凤云在别人眼里看来,并无什么明显的缺点。温柔,勤快,苗条,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极爱乔天民。或许她唯一欠缺的便是对丈夫的了解。“她自己非常爱我,就认为我一定也非常爱她,因此就觉得我们之间不会有任何问题。她一点都不知道,其实常有异性对我表示好感。”乔天民对此很郁闷。
“晚上回家,我喜欢看看碟片,结婚前她经常陪我看,结婚后起初还看看,后来便只顾着自己看电视了。其实我一个人看碟片很寂寞,而且看完了总想谈谈感觉,但一看到她赖在沙发里看肥皂剧的样子,就觉得懒得讲话了。”
3年看似美满的婚姻之后,乔天民的医院新来了一位女同事,不漂亮,又因为太瘦太苍白而显得不够健康,但是乔天民动摇了。“你知道吗?我看过的所有电影,她都看过。我们常在MSN上聊电影,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乔天民说。
郭凤云就像很多具有灵敏本能的妻子一样,及时发现了丈夫的异常。她向丈夫哭诉,又去找那所谓的“第三者”谈话,甚至每天去乔天民的医院接他下班。一番折腾之后,以那位女同事辞职走人收场。而郭凤云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沙发上,继续着她的肥皂剧之旅。
乍似一切归于平静,对方罢手,紫气东来,但所有人都可以预见,虽然这一次郭凤云留住了丈夫,她还会遇到下一次,再下一次,直到丈夫彻底没有了内疚感,直到丈夫彻底地爱上了别人。
问题出在哪里?第三者的出现?不,问题出在那段平静的日子里。太多人一直到婚姻已经病入膏肓才急忙想着补救。其实婚姻就像一只桃子,当表面坏了的时候,里面已经烂了。
永远都别认为你的婚姻绝对不会出问题。当你这样想的时候,问题已经很有理由出现了——由于你的忽视。
老子认为,一个人越是有私心,就越难以做自己;越想有所为,就越难以有所为。如果你与全国人去争国家,与全天下人去争天下,与所有领域中的人去争成败,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你如果不与他人去争,恬淡无为,或许会有所得,不争之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老子看来,最无争的,莫过于水了。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就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里,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孙子》中说“夫兵形象水”。他认为最理想的作战方式应该像水一样,水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却没有固定的形状,视容器的不同而改变形状。所以,孙子以水喻兵,主张作战时要学习水的精神。他说:“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打仗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态势。需视敌人的态势自在地变换战略,方能掌握胜利之机。”因此,为将者首先要把握住大的原理,不可僵硬死板,墨守成规。需视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运用原理,自由自在地变换我方的战略。具有这种灵活多变的伸缩性,那么在逃避对方攻击的同时,便能积极地积累自己的力量。就像水一样,虽然它具有往低处流的倾向,但是当它形成一股漩涡或急流时,再大的岩石,再粗的树干也都能轻易地冲走。
日本的围棋高手高川秀格,曾以“流水不争先”作为座右铭。他在围棋比赛时,将阵形布置成像水一样的悠散,不让对方感到畏惧。一旦开战,沉静的波澜立即发挥出所蕴含的能量,迅速击溃对方的攻势,这就是灵活运用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以其不争”,绝非被动人生。现实人生中“以其不争”是指大有为而小“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处世哲学。可以说是百态人生中“曲径通幽”、“曲线有为”的做法。顺天意、顺时势、顺民心、顺人性,绝不是做被动状,完全把自己交给大自然,像原始人那样任自然摆布,由天养活,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命运之舟,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正所谓“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在这方面,春秋时期的范蠡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士,知识渊博,精通兵法,与孙子、张良齐名。他与当时另一个赫赫有名的谋士文种是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王”的两个关键人物。
范蠡与文种侍奉越王勾践,可谓辛勤劳苦,尽心尽力;经历二十多年,最终灭掉了吴国,同时也洗刷了勾践会稽兵败、为吴王洗马的耻辱。
勾践称霸中原后,范蠡、文种都被封官,其中范蠡被封为大将军。但范蠡居安思危,视权势为祸害。况且他知道越王勾践为人心胸褊狭,“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便坚决辞官不做,装上轻便的珍珠宝玉,和家人乘船而去,驾一叶扁舟,走三江,泛五湖,然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终生未回越国。
走前范蠡给大夫文种留下一封书信,劝他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是脖子长,嘴尖得像鸟,这样的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但却不可以与他同欢乐,你应该离他而去!”
文种于是托病不再上朝,但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离开越国。最终越王果然赐予文种一把宝剑,并且说:“你教给了我四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三种,还有第四种你到先王那里用吧!”文种无奈,只得自刎于家中。
而范蠡呢,泛舟过海来到齐国后,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从事商贸,没过多久,财产已经无法计数。齐国人都知道他的贤能,便要请他做丞相。范蠡却不肯,散尽财产,悄悄离去,来到陶地安居。陶地是天下的交通中心,贸易重地,他善于等待时机,贱买贵卖,每次只追求微薄的利润。没有多久,财产累计达到百万,富可敌国。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次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范蠡与文种同为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王”的功臣,但两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成为天下巨富,与西施泛舟湖上,不亦乐乎;而另一个却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最后被迫自刎于家中。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范蠡明白“无争才能无祸”的道理,不贪图高官厚禄;而文种对自己的权势富贵还恋恋不舍,最后连性命也丢了。
老子的“不争”并非目的,而是策略。正是这种“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的策略艺术,使领导者能退而避免过错,保全自身;进而消解矛盾,乱中求治。“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屈求伸,以曲求全的生存哲学,很有些现代心理学的自我心理保健的味道。老子这里的“不争”内容很广泛,包括不争长短,不争高下,不争是非,等等。
真正修养深厚、庄矜自重的人,不与人争长较短,因为他们把自身的优势,向内变成为一种人格涵养,向外变成为一种不屑计较的态度。宋代宰相富弼年轻时,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个人又说:“叫着你的姓名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据说,那位骂他的人,听到这事以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为什么惭愧呢?因为与自己一比,富弼人格庄矜自重的优势太突出了。
因此,矜而不争,是一种高度的自信、高度的自尊,是在人格价值上超越对方、压倒对方。
当然,“矜而不争”是有条件、有场合、有限度的,它并非要求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争以致甘受欺侮。因此,所谓“矜而不争”,不仅只是自己自尊自重的一种处世态度,而且也要有事实与优势地位,不然,矜无所矜,就成为阿Q,成为懦夫了。那也不是我们所要修养的内容。
与人无争,就能亲近于人;与物无争,就能育抚万物;与名无争,名就自动到来;与利无争,利就聚集而采。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老子认为,祸和福这对矛盾,像一切对立的事物一样,是辩证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互相转化。
在福与祸这对矛盾关系中,要做到顺其自然,就得想得开,看得透。有时候想开点,看透些,就是福;想不开,看不透,就是祸。福也好,祸也罢,仅仅就是一念之差,别因一时冲动,毁了自家的幸福。
我们说,人生短暂,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为短暂的一瞬。况且,有时候,恩和怨,喜和悲,功名利禄和一介草民的转换,也许就在那么一瞬间。面对恩恩怨怨,喜喜悲悲,潮起潮落,我们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我们还分不清哪是福,哪是祸吗?
所以,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幸与不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悟透了其中的道理,便会豁然开朗。
可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香车美女、别墅洋楼、鱼翅燕窝、鲍鱼熊掌……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面对这一切,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浮躁起来。似乎我们什么都想得到,似乎这些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但我们的心灵呢?
我们应该让它安静下来,还它美丽。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 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 师傅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徒弟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 师傅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
在这个故事中,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常常为事物的表面所左右,而师傅的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其实,能够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历代仁人志士崇高忧乐观的精辟概括。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在忧喜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也可以达到顺其自然“难得糊涂”的境界。
范仲淹记岳阳楼,一为重修岳阳楼,更为劝老朋友滕子京。滕子京当年作为改革派人物受诬被贬到岳州,心中愤愤不平。范仲淹便借记岳阳楼,把规劝之言和自己的处世态度自然艺术地表达出来。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人的忧喜情绪不因客观景物美好而高涨,也不因个人境遇不佳而低落,而应顺其自然,豁然,超然。
一般人难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人毕竟是有情有欲,不可能受客观外界干扰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还麻木不觉。只是要在客观外界向自己压迫而来时,能够慨然以对,洒脱些,想开点,看远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要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无节制,而是要懂得掌握一个“度”。凡事都要有个限度和分寸,过了那个限度和分寸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自由人性和放纵自我之间只是一步之隔,一念之差。忧忿过度会导致对现实不满,进而伤害他人,损害社会公德;无限制地“享受生活”,就会堕落,就算不会堕落,也不利于养生。所以,过忧过喜都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
忧也好,喜也罢,有时在客观环境不变,或变化比较小的情况下,就得靠主观调节,努力减少忧虑,多寻找一点快乐。把目光放远些,不要为眼前的境遇所困扰所压倒;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所腐蚀,做一股“浅浅水”,让它“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最美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这是“道”的至高境界,看似没有味道,其实却包含了一切味道。做人应该含蓄内敛,少说话是有道者的普遍特征。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突然拈花微笑,众人不解其意,而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祖的意思,他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
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老子说“大音稀声”,这两位东西方高人真是殊途同归。它劝诫人们:为人宁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可以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陶觉说:“出于身当言者,缓颊而陈;不当言者,卷舌而退。”就是说一个懂得讲究说话艺术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如何做人的人。
所以说,人不可无缄口之铭!
在各种场合,能言善道的人,似乎拥有一件强有力的武器,占尽一切便宜。但是,成功的人,并非因为那一张嘴巴而成功。正如俗语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多人的失败,往往又是因为那张不能控制的嘴巴。事实上,上天赐给你说话的能力,但没教你说话的技巧。能说话和会说话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前者是上天特别的照顾,而后者要靠后天的努力才可得到。
话说得太多意味着思路不清和信心不足。一个思路不清晰的人,很难让人信任。连自己的事情还没搞懂,如何帮助人家去做好事情?如果思路是清晰的,但话太多,表明这个人信心不足,其中信心不足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说的东西不像他所描述的那样好,他想尽力让人相信他的谎言。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比我们有经验的人在时。因为如果说多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没有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说话不容易,然而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要能达到双方沟通的效果,说话就必须有要领,否则就会有“做人难,难做人”之苦。那么,应该如何说话呢?
(1)言必契理。有的人见到老农老圃,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菜蔬;见到商人,就说出一套生意经;见到工人,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表示其说话能契合听者之意。契机固然必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言论能够合理、也就是契合道理。
(2)言可承领。这是说所有的言论,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如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言论呢?这就是要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此外,即使说好话也要能适时适地,简单明了,让人生起欢喜心,而接受我们的美言。否则,有好话不能使人承意领受,岂不可惜!
(3)言则信用。言而无信,如何立身?所以,说话要有信用。我们一生说话童叟无欺,不虚伪,能让人相信我们的言论,其人格必为人所肯定。
(4)言无可讥。这是说我们所说的话要圆融,面面俱到,令人无懈可击。要慎言,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而随意发言,让人有讥讽的口实。什么话可以让大家接受、欢喜而不讥评呢?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则能不为人所讥讽。
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所以,一个人最可贵的才能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在用一个词就能说清楚的地方绝对不用两个词。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抱朴守真,修道养寿
第九章
⊙原文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第十六章》
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自然主义的功德篇。老子的这一篇文章,旨在说明事物是互相对立而存在的,同时也说明了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
老子在这里主要阐述自然与人事的相对论,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它们相辅相成,彼此互补。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地变动。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辩证法,说明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对立中相调和。
比如,人生的处境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处在顺境中,一顺百顺;有时候我们处在逆境中,看不到未来的方向;甚至一会儿心情很好,一会儿又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让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有一个连续性?
根据老子的辩证法,要避免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的大起大落,就必须在顺与逆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实现“顺不足喜,逆不足忧”。
《菜根谭》有言:“居逆境中,周身皆针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接触到的全是犹如医治自身不足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消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人生的路有起有落,看待人生的起落顺逆应该有辨证的观点。居逆境固然是痛苦压抑的,但对一个有作为、能自省的人来说,在各种磨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一旦有了机会,就可以由逆向顺,振翅高飞。居顺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没有良好的品质和远大追求的人来说,优裕环境中往往容易堕落腐败,这和在清苦环境中的容易发奋上进的道理一样。一个人生活一优裕,就容易游手好闲不肯奋斗;相反,如果处在艰苦的环境中,就会“穷则变,变则通”。所以贫与富不是绝对不变的,顺与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告诫我们,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的,你应该算算看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失去的要多得多。踮起脚尖儿,又是另一条生命,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
老子还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
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了。战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样,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很不顺。
而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应该更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顺与逆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这样,在子文的人生中就全是顺境,没有逆境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