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底层百姓的收入水平非常低下,在社会竞争中很容易受到大资本的攻击或被大资本吞并,使自己的生活陷入更加拮据的状态,只有通过立法保护这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自己狭小的生存空间内才能继续活动。否则,无论是他们的生存还是自由,都将因为收入的减少而受到严格限制。但在我国,法律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和保护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租房为例,房客较房东是弱势群体,西欧的法律对房客表现出了明显的保护倾向。当房客不能按时缴纳房租时,房东不得擅自将房客驱逐出去,而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这个申诉的过程实际上等于延长了房客缴纳房租的时间,且房客可因为暂时的经济困难获得法律的宽容。而我国则往往对房东对房客的任意驱逐听之任之,这显然不能起到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而弱势群体又是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一群人,周围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很容易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相对来说,中产阶级和大资本家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就非常强。比如,一次生病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的房租无法准时缴纳,当房东将他们驱逐出去之后,他们也很难找到其他的容身之所,原本的生活很可能无法继续,他们不得不换一份可以解决住房问题的工作,生活方式可能因此完全改变。如果医疗支出太过庞大,使他们成为债务人,那么在负债的逼迫下,他们很可能从事非法工作,这大大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一次大的医疗支出或其他的意外支出显然不会影响到中产阶级和大资本家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国未来的立法,应该更加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
即便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执法部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也会失去它的作用。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法律信任危机,都将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人都无视或藐视法律的权威,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行便会彻底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