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要想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既要保证一个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同时,还要时刻防范国际社会施加的压力,努力保持国家经济的外部均衡。二战的结束虽然使我们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时代,但国家间的较量却从未停止过,一个新的国家的崛起必然会降低已经崛起的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一个国家想要保住自己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就必须保证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能力,而要有这种能力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实力,有些时候甚至需要靠打压他国经济来实现这一点。现代金融的发展给了国际较量最好的武器——货币。通过引发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而造成其正常经济发展无法继续,甚至引发一场政治危机,使货币战争发起国成为这个国家的实际主宰。
汇率,是国家与国家间进行货币战争的最好武器。通过对一个国家旧有汇率制度的攻击造成这个国家经济衰退的例子数不胜数。泰国货币危机、俄罗斯货币危机、巴西货币危机、阿根廷货币危机、欧洲货币危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全球大部分国家几乎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货币危机。国际上对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不同解释,我们主要看一看克鲁格曼货币危机模型,因为它跟我们今天面对的情况最为相似。
克鲁格曼教授认为,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是否会爆发货币危机取决于它的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国家总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强国反复爆发的经济危机印证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尽管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弊端不被政府所承认,但事实却告诉我们这些国家一直面对着极端贫穷和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所以,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经济体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几乎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经济衰退和财政赤字。面对这一情况时,政府几乎总是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来解决(通常也别无他法)。
我们假设一国为了平衡财政赤字而开始大量发行纸币并实行信贷扩张政策(两者是同一回事,新增货币通过信贷流向市场,货币增多,信贷必扩张),在短时间内,由于该国有了更多的发展资金,受货币政策刺激的经济就像注入了强心剂,不但原先陷入资金紧张的企业重新获得了救命血液,就连那些还处于融资阶段尚未起步的企业也建立起来并开始生产,这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甚至高于以往水平,基本面的各项数据都表现良好。受这股经济热风的鼓舞,外资不断涌入,为该国提供了更多的外汇储备,而央行收购外汇的同时必然也要投放更多的本国货币。这样,受信贷扩张和外资涌入的双重鼓动,由超发货币支撑的经济增长不断泡沫化。账面的虚假繁荣鼓励政府持续采取信贷扩张政策,因为收缩银根主动刺破泡沫必然会引起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甚至是负增长,财政赤字现象就会重现。当泡沫经济持续一段时间后,经济开始呈现疲软状态,各种问题就会集中爆发,企业的利润甚至比不过通胀中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水平,因此开始倒闭或面临倒闭,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将纷纷暴露,金融机构陷入债务危机中,经济增长的步伐就会放慢。对该国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的恐慌引发资本流出,原先涌入的外资会陆续撤离,本国居民则通过对外投资,购买外国商品,或直接持有外汇资产等形式悄悄转移自己的财富,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流失。当外汇储备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国际炒家便会趁机做空该国货币,当该国的外汇储备消耗至零,政府便彻底丧失了对外汇的调控能力,不得不放弃固有的汇率制度,听任投机者将本国货币炒到巨幅贬值,由此引发的货币危机对一个国家经济的伤害性是巨大的。1998年的俄罗斯货币危机和1998~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就是此模型最好的实证。而阿根廷自二战之后就一直陷入货币危机的深渊中,听凭经济不断恶化。
稳定的汇率是保证一个国家出口顺利的决定性因素。自1949年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汇率改革。2005年之后,政府确定了现行的一定限度内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可以根据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上下浮动,但浮动的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这仍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
我国的经济状况要比克鲁格曼模型更为复杂,且严重得多。
自200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信贷扩张政策并迅速止住了经济下滑,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出现的“小跑式”经济增长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的涌入,而这些国际热钱的涌入对资本输出国来说则是资本流出。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已经处于经济衰中,而资本的流失对该国经济的复苏是极为不利的,于是,美国以中国对外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为理由,不断要求人民币对外升值,这无疑加快了中国经济的恶化程度。
我国不但受到超发货币和外资涌入的双重夹击,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极大增加了外贸企业的出口压力,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不断降低。遭受这致命的三重打击,通货膨胀的恶果在2011年已经完全显示出来,制造业之都再次出现企业倒闭潮,许多中小企业主表示这次通胀的冲击要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许多,百姓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越来越失去信心,鼓吹换外币避险的论调日益高涨。同时,外资也在悄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