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因素理论
智力因素理论也称智力测验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智力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智力理论的形成也是以因素分析为基础。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首先提出智力因素理论的英国心理学家是斯皮尔曼。他在1904年用自己创新的因素分析方法对智力结构作了研究。该理论认为,智力可以分为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G因素是在不同情况下影响智力操作结果的诸因素中的共同因子,即“一般因素”。斯皮尔曼强调,G因素是智力的核心,而S因素只具有偶然意义。
2.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发展了斯皮尔曼的智力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瑟斯顿用自己创设的多因素斜交分析法得出,人的智力可能是由七种基本心理能力组成,它们是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知觉速度。
3.阜南的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由不同的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实际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最后是特殊因素。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
吉尔福特提出三维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操作、内容和产物为三个维度。吉尔福特把智力活动分为三个维度:内容、结果和操作过程,并认为,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内容),产生知识(结果)的过程。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式思维、聚合式思维和评价;操作的内容可以是视觉、听觉、行为;操作的结果可以是单位、类别、关系、系统等。
5.卡特尔的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则提出了较为简明的层次理论。该理论把智力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个因素:液体智力指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生物学上的潜能,它是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所代表的是要经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能力,它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深度、判断力、洞察力等。
智力的因素理论在本质上都有共同点,它们都是利用个体有差别的因素,并以此做分析作为理解智力的基础。智力因素分析理论对智力的定量研究有巨大贡献,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智力的理解,而且启发了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新的探索。但是,这种模式本身隐含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一是智力因素理论强调从智力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忽视了智力本身的分析探讨,描述的仅仅是智力的静态结构,难以深入到智力活动的内部,揭示智力的本质和活动规律;二是智力因素理论过多的依赖相关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因素分析的技术。
二、智力认知心理学理论
1.皮亚杰的智力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皮亚杰从主客体相互作用、机能主义、建构主义的方法论出发,阐述了智力的概念、智力的性质及其发展机制,并对智力的发展从运算的阶段上做了划分。皮亚杰承认智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他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种适应有其内在的内容和功能:内容是指由逻辑运算系统构成的认知结构;功能是指认知结构的反映抽象化和平衡作用。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运用了大量的神经生理学证据,强调智力并不是单一智力的不同成分,而是每一种都独立于其他几种的截然不同的智力。每一种智力都代表着以大脑为基础的一种能力的模块。
1983年,他依此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七种独立的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智力——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音乐智力——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支配自身身体以完成运动作业的能力;空间智力——在环境和方位辨别方面的能力;内省智力——了解、认识自身并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自然主义智力——了解环境与之和谐相处的能力;存在主义智力。
同时,加德纳不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他认为不同的文化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不同的智力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进行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和他的同事们开发了一个“光谱计划”学前项目,设计幼儿园四五岁儿童的课程,观察儿童在课程中的表现、评估其能力,结果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儿童确实具有明显区别。加德纳的尝试既支持了其多元智力的论断,也为儿童的智力开发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的内涵扩大了,将原来人们认为的非智力因素纳入到智力范畴。这种理论从成分的角度对智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强调平衡地建构智力,这是智力理论的进步。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
3.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
(1)智力三元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下辖三个亚理论: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重要的部分,它描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成分结构。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其响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用语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于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和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得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行为内涵。也就是说,周围环境对个体智力具有制约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2)成功智力理论
1996年,斯滕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并指出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构成。
①分析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学业智力,还超越了学校的范围,更广泛地指向现实生活。个体的分析性智力主要体现在知觉、记忆、比较、分析、解释、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上。在个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分析性智力的主要目的在于从问题情境出发,克服众多障碍并最终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分析性智力可以帮助个体从多种可能中选择或对机会做出评估。个体运用分析性智力,在问题初现时便能觉察到其所在;能准确地定义问题,甄别出问题的轻重缓急;仔细地制定解题的策略,尤其注重长远的规划;能尽可能准确地表征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能斟酌风险和回报的比率,以保证资源分配的最优化;能对其问题解决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②创造性智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颖有趣结果的能力。个体的创造性智力主要包括想像、假设、构思、创造和发明等能力。他认为,创造性智力既包括创造性中的一部分成分,也包括一般智力的一部分成分。创造性智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造力的人常常是特别出色的综合思维者,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联合点。
③实践性智力。实践性智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性智力体现在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示范、展现、操作、使用和应用等能力上。
他认为成功智力有四个关键元素:应在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内,按照个人的标准,根据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定义智力;个体取得成功的能力依赖于利用自己的力量改正或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智力平衡是为了实现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传统智力所强调的对环境的适应。斯腾伯格还强调,成功智力的基础是跨越文化普遍存在的智力加工过程。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保证分析、创造和实践智力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以使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用。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较之传统的智力理论有很多优点:它拓宽了传统智力理论的狭窄视野,让人们对智力本质、智力测量和评估有了新的认识;它有坚实的实验研究基础,理论的很多方面都已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这种多侧面的理论更能反映出人类智力复杂性的一面。
4.戴斯等人的智力PASS过程模型
1990年,戴斯等人提出了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和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他们把传统智力研究的因素分析方法和认知加工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并以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的大脑三级功能区学说为理论基础。
这种理论模型认为,智力由包括上述四种认知过程的三个功能系统组成,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加工系统(编码系统)和计划系统。其中,注意——唤醒系统对应鲁利亚大脑皮层一级功能区的功能,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同时——继时加工系统对应鲁利亚大脑皮层二级功能区的功能,是智力活动的主要操作系统;计划系统对应鲁利亚大脑皮层三级功能区的功能,负责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等高级功能,对另外两个系统起着监控和调节的作用。这三个系统各具功能又相互作用,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进行。
戴斯等人的PASS模型侧重从信息加工角度描述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过程,重新建构智力的概念,非常强调计划中智力活动的作用。这种理论模型使我们在对智力测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了崭新的视角。
戴斯等人批判传统智力测验注重实用的鉴别性而理论化不足。在其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个适用于5~17岁儿童的标准化测验(CAS),测量与学习有关但又独立于教育的基本认知机能。该测验12个任务类型的4个子测验,分别测量了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四种认知过程。由于所评估的能力宽泛、诊断具体、能为干预提供基础。目前CAS已经作为传统智力测验的补充而被普遍采用。
PASS模型把对智力的研究深入到了动态过程层面。另外,该理论在将理论向智力评定方法转换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对未来智力理论的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以后的智力测验提供了新的视角。
比尔诺德将当代神经生理学、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许多新科学丰富的事实集中起来,说明智能活动的脑机制。智能活动的脑功能机制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皮层细胞、功能柱、皮层映射和网络。在多种细胞中,着重分析锥体细胞与大量中间神经元的连接方法,说明功能上的层次性、整合性及其记忆功能之所在;在功能柱层次上,它们强调信息加工的并行分布特征,皮层上数以万计的功能,可以并行性进行传入——传出的信息传递加工,每一个功能柱又有许多神经共同活动,完成信息加工和学习功能;在皮层映射层次上许多功能相互连接的柱彼此形成区,将许多区结合在行为适应功能之中,如识别物体、空间方位判定等;最高层次是神经网络在几个功能区之间随时的变换连接组合方式来实现复杂智能活动,如语言学习等。
在认知心理学中,已经广泛采用了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方法,并积累了许多科学资料,如脑磁图、脑的正负电子发射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的应用,使认知模型研究与脑功能研究可以在人类被试中同时进行。20世纪80年代,有关认知神经科学的智力研究包括复杂认知模式的猴型与电生理技术相结合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开始探讨认知过程与脑功能变化规律。
三、智力的生态文化学理论
智力的生态文化学理论分析研究在现实情景中的智力活动,把握智力与社会文化情境与环境的关系,力求在智力活动与环境要求和压力的相互作用中揭示智力的本质和起源。
20世纪50年代,费古森提出了文化分化律,它反映了智力研究中生态文化论的核心思想。此后,许多心理学家根据文化分化律深入探讨了智力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各种生态文化的智力理论,如贝利的生态文化理论模式、道森的生物社会学理论模式、鲁利亚的文化历史发展论等。
生态文化的智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智力与环境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生态文化论者一般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平行的、联系松散的智力:一般智力、特殊能力、认知风格。这三种智力分别与种族主义观、相对主义观和普通观三种原则相联系。生态文化论将影响智力发展因素分为四个方面:生态背景、经验背景、变现背景和实验背景。
四、情绪智力理论
1.Salovey和Mayer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Salovey和Mayer于1990年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他们把情绪智力看作是个体准确、有效的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集合,认为“情绪智力是觉知和表达情绪、促进思维情绪、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由此概括出情绪智力包括的四级能力,即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对情绪的成熟调控。这四种能力在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级别之分,一级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四级能力比较成熟而且到后期才能发展。
2.Goleman的理论
Goleman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他认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更大,而且通过测验和训练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他认为情绪能力和情绪智力是有区别的,情绪能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而情绪智力决定了我们学习那种依赖于情绪智力的实际技能的潜能。
3.Bar-on的理论
Bar-on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综合,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他还对情绪智力和社会智力进行区分,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人管理能力,如冲动控制,而社会智力是关系技能。情绪智力是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一生都在变化,能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以及通过治疗干预得到改善和提高。
Bar-on提出了情绪智力模型,该模型由五大维度组成: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这些成分又由15种子成分构成,它们都是相关的能力和技能。他认为,这5种子成分是个人应对生活的能力和个人总的情绪幸福的决定因素,因此是情绪智力最有效、最稳定的成分。
五、个性智力理论和社会智力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或个性特点,是偏重于认知方面的特点,是一种综合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吴福元教授则将个性的动力体系纳入智力的研究中;陈中永教授也认为,智力应从个性方面研究,并视之为个性的表现或特点。
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最早提出了社会智力的观点,认为社会智力即人际关系的调适能力。后来人们对社会智力的概念进行了发展。坎特和基尔斯托姆认为,社会智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概念性知识,即关于他人或情境的事实;规则性知识,包括对人分类、作出推理和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各种行为表现,在实际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总之,社会智力是一种理解人际情境中人的感受、思想和行为及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包括一系列的知识、经验和解释社会信息、解决人际问题的技能。
社会智力从知识、规则和具体行为方面阐述了智力的内涵,强调智力的社会适应性,这与斯滕伯格的实践智力概念比较相似,也推动了智力概念本身的发展。但该理论并未将社会智力内部三方面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而且用知识来描述智力概念也值得商榷。
六、综合智力
综合智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多元智力和情感智力理论在实践中的不足。中国学者王垒等人认为综合智力包含人格、动机、认知、情绪和社会五方面因素。这五个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必定和个体成就相关。综合智力中的认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而动机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综合智力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理论体系尚处于建构时期,但其创新之处却吸引了众人的眼球。首先,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是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统一。其次,传统智力理论过分强调遗传对个体的作用,而情感智力则又有矫枉过正之嫌,明显忽视认知、淡化遗传。综合智力明确提出认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控制,而且动机、情绪、个性和环境关系密切。再次,多元智力及情感智力将智力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因素并试图定量研究某一因素对成功的影响,但未注意或刻意回避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交互作用。综合智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所有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各个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及他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七、生物生态学智力理论
1996年,塞西提出了生物生态学智力理论。他强调智力是天生潜能、背景以及内部动机的函数,并把背景作为其理论的中心。指出背景影响了能力的获得、获得类型以及能力的表达,对于智力的发展是关键性的。塞西定义了四种类型的背景: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历史的,并通过许多实验证明了背景的作用。
塞西认为,虽然人的潜能都具有生物学基础,但还是不能分割背景的作用。塞西指出,智力是领域特异性的,并不存在一个单独的、基础的智力因素,决定智力发展水平的是个体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基本事实、解决问题的程序、策略等)及其整合和精细化,而学校教育使得获得知识基础成为可能。因此,它无论对IQ分数还是以后的生活结果都起着重要的因果作用。塞西还通过实验证明了学校教育解释了儿童IQ差异的大部分,个体受教育数量和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智力。
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一同演进,作为影响个体智力发展的单元,同时又是发展整体中的成分,这种生态学的思想使我们对智力有了更加有机完整的认识。而塞西对学校教育作用的考察也给教育者努力提高学生智力的实践以更大的信心。
八、神经可塑性模型
智力理论最新的取向源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2002年加里克等人综合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现,通过对人工神经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智力的可塑性模型。该模型提出,个体的智力随着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发展,神经可塑性的高低,反映了个体神经联系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标志着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一方面,环境刺激可以激发神经系统对任务的调节而发展神经可塑性;另一方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适应能力随时间、区域而不同,表明了智力发展关键期的存在。因此,要发展某一特定智能适当的神经联系,就要在关键期呈现适当的刺激。
加里克等人认为,神经可塑性模型可以很好地把传统智力理论的G因素与后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现的能力的模块论、特异性等整合起来,并能解释智力研究中许多未能解释的其他发现。
加里克等人把多领域的智力研究整合起来的努力,使神经可塑性模型对智力有了更强的解释力。而且,它开辟了许多通向未来研究之路——首先是对智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另一前景是低IQ儿童智力差异原因的推断。最令人激动的是一旦确定了造成智力差异的神经过程,将使提高低IQ个体智力的生物干预(如基因分析、基因治疗)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