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本姓王,4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由于她与亡国之君宋徽宗有密切的关系,又加上《水浒传》中说她与水泊梁山的宋江也有关系,于是便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虽然正史不屑于提到她的名字,但在笔记小说、野史传闻及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故事也随之带上了一层传奇乃至神秘的色彩。李师师在京师当红的生活已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徽宗退位、北宋灭亡之后李师师的下落更是争论得热闹非凡。
作为一名风尘女子,李师师不仅色艺俱佳,名动京华,拥有着当时最高统治者宋徽宗的厚爱,而且得到宋江的垂青,同时和当时的著名文人周邦彦、晁补之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样的一个集当时众多优秀男士宠爱于一身的女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的身上又包含着怎样的故事?
像所有无奈堕入风尘的女子一样,李师师的身世也很可怜。北宋徽宗年间,李师师出生于汴梁永庆坊。她原本不姓李,而姓王。她的父亲名叫王寅,母亲在生下师师时,就因为难产而去世。可怜的师师,降临到人世间连自己母亲一面都没见到就早早地成了孤儿。还好她有个疼爱自己的父亲,王寅父代母职,用米汤来喂养尚在襁褓中的师师。
一个男人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注定是艰辛异常的。要知道那是在几千年前,没有奶粉,没有煤气灶,当幼小的师师饿得哇哇大哭时,父亲只好一边抱着她一边给她着急地热米汤。偌大的人世间,只有父亲和她相依为命。在师师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是她唯一的亲人,是她一生的依靠。
在师师4岁的时候,天降横祸。师师的父亲受官府诬陷而判死刑,无家可归的师师成了孤儿。只好被所谓当时的“慈幼局”(相当于现在的福利院)收养,稍稍长大后被交由金钱巷的鸨母李婆惜领养,并由此改姓李。
在李婆惜的悉心调教下,十几年后的李师师终于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不仅色艺俱佳,而且擅长诗词文赋。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都慕名而来,指名要与她吟诗赋文。尤其是其中的著名词人周邦彦和晁补之,不仅为她写下了大量的充满溢美之词的文章,而且与她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美艳绝伦的李师师名动京城,几乎所有的男人都知道金钱巷里有一个绝代佳人,所有的男人都想见她一面。
当时的朝廷老大是宋徽宗赵佶。他也是一个男人,而且风流成性,当他从下属的口中知道了李师师的名字后,产生了一探绝色美女的念头。但自己总归是皇帝,直接去找妓女显然是有失身份,不过,没关系,他可以乔装打扮。当时又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网络,皇帝长什么样子除了一些大臣见过外,大部分的民众都没有见过。
于是宋徽宗乔装成一个有钱的商人,花重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李师师。果然是名不虚传,美女不仅有着绝色容貌,而且谈吐不凡,宋徽宗一下被这个风尘女子迷住了。可是李师师却对这个宁愿花重金也要见自己一面的满身铜臭的男人没有好的印象,对他的态度很冷淡。
有句话说得好,上赶着不是买卖。相对于那些讨好谄媚的女子,李师师的冷淡显得是那样别具一格。
男人总是喜欢与众不同的女人,赵佶就像一个刚恋爱的少年一样,疯狂地喜欢上了李师师。之后频繁地来和李师师约会,并赏赐给她重金,直到宫内的郑皇后知道了这段风流韵事醋劲大发和赵佶大吵大闹,他才有所收敛。
表面上是不敢再密切来往了,可是陷入热恋中的赵佶哪里禁受得住相思之苦?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聪明绝顶的办法——那就是从皇宫里挖一条密道直接和李师师去偷偷幽会。
当几千年后的我们看到这段故事时,可能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原来君临天下的君王也不是自由身,也有无奈之处。只为了见自己心爱的人一面,他一定急得抓耳挠腮,在地上来回踱步。亏他想得出,挖地道时倘若让郑皇后知道了,他会怎样解释?是说为了防止刺客,还是说用来修炼仙身?总之不管他采用什么样的理由,地道是挖成了。以后,每当夜半无人时,他就会穿上便服穿过长长的巷道,大步如飞地去见心中的爱人。
纵使李师师再美丽迷人,再满腹才学,纵使再有许多的不舍与不愿,大多数的男人都知道她成了皇帝的女人,对她不敢再存非分之想。可是偏偏有些男人不知趣不开眼,偏要和老大去争女人,结果差点儿为此送掉了自己的小命。
当时的武功员外郎贾奕就是这样一个不开眼的男人。仗着自己是风流才子,以前和李师师有着深厚的交情,他还试图斗胆继续与李师师保持这段情意。宋徽宗听说后醋意大发,龙颜大怒,差点儿就要砍了贾奕的头。还好有人在旁边提醒,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杀官员传出去不好,宋徽宗才忍住满腔怒火,把他贬到远在天边的琼州做了个参军的职务。
自不量力的除了这位贾兄以外,还有一个不开眼的主就是当时的大才子周邦彦。趁着一次宋徽宗生病的机会,胆大妄为的周邦彦忍不住相思之情竟然来看望李师师。当二人正深情叙旧之时,宋徽宗突然想给美人一个惊喜,没有经过通报就直接前来看望。周邦彦躲避不及,只好藏在了李师师的床下。当宋徽宗和师师在床上温存亲热时,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心里五味俱陈,牙齿都恨得咬出了血!虽然后来周邦彦把宋徽宗的这段风流韵事写成了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讽刺“绝佳好词”,但是自己也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毕竟朝廷大员躲在美女的床下偷听人家的风流韵事也很窝囊!
后来,宋徽宗在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满,对周邦彦恨之入骨。为了惩治这个不开眼的情敌,宋徽宗派人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那些艳词来作为罪证,接着又找了一个轻薄放纵不能在朝做官的理由,将他贬出了京城。可怜的周邦彦,虽然有李师师为他求情,但是他仍然好几年不能回家探望,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说,还有两位男人与李师师的关系也值得一提。一位是当时的梁山领袖人物宋江,一位是梁山好汉燕青。尽管后人对于宋江和李师师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但是宋江对李师师的爱慕却是有目的的。他只是想借助李师师和宋徽宗的关系达到招安的目的,所以才屡次去拜访她、接近她。至于燕青,民间传说他才是真正让李师师心动的男人,一些影视剧中对二人的关系也有过演绎,但是最终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罢了。
随着宋徽宗年龄的增大、对朝政的厌倦和对女色的疏远,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自己跑到深山里做起了隐居道士。
对李师师来说,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就意味着失去了强大的靠山,未来变得难测,她感到了种种恐惧。为了免祸,她把宋徽宗赏赐给自己的钱财全部献给了官府,以资助河北地区官兵抗击金兵,并表示自己愿意出家。但即便是这样,新任的皇帝宋钦宗仍然不肯放过她,下令籍没李师师家。此后不久,金兵南下,京城汴梁失守,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经过了这次变故,李师师的家产全部丧失殆尽,而她本人也自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一个传说。关于其人的下落也变得众说纷纭,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关于她的下落大约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李师师“以死殉国”说。据《李师师外传》记载,金主久闻她的大名,重金寻赏李师师。在奸臣张邦昌的出卖下,她被找到。不愿侍奉金主的李师师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咙,后来又在失败的情况下折断金簪自杀。临死之前,她大骂张邦昌:“告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她的这一举动,受到了后世之人的大加推崇,并被认为是一位有着侠士之风的风尘奇女子。但这一说法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包括国学大师鲁迅等人。
第二种是“老死江湖”说。《青泥莲花记》云:“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墨庄漫录》也说她流落到浙江,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清初陈忱的《水浒后传》继承这一说法,说李师师流落在杭州,住在西湖葛岭,操旧业为生。宋人平话《宣和遗事》的记载相似,只是又加了“为商人所得”一节。宋代人写的《汴京记事诗》也吟咏了她凄凉的下落。
第三种说法是“被俘北上”说。被俘北上,逼嫁残废金兵,了结残生。这种说法有无依据暂且不论,事实上,李师师当时已经出宫,金兵主帅是按张邦昌等人提供的名单索取后宫妇女的,其中怎么会有李师师呢?
对我们来说,宁愿相信第一种传说,她是为国慷慨赴死,这样才能突显出这位奇女子的侠士之风、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这样美丽绝代的女子,总希望她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便身死,也要死得有风骨,死得其所。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容颜老去、光彩不再的李师师流落到民间,过着困顿不堪的生活,还要凭着人老珠黄这样的年老身躯去出卖自己的色相,获取微薄的收入,这样的结局,对于历史上这位曾经风华绝代、名噪一时的奇女子来说是不是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