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之道,手法最为重要。所谓手法,总的来说,就是术者以各种手形,运用不同的力,作用于患者肌体,有一定规范的专门基本技能,是理论、力量和技巧的集中表现。在其背后,蕴藏着我国世代人民千百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并非一般的简单动作。按摩治病,主要是靠手法技巧,不是以粗暴的蛮力。有人认为按摩治病,只要有力就行,甚至力量越大越好,动作盲目、生硬、粗暴。明朝张介宾批评当时有些按摩医生: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实已增害。若此辈者,不可不为之慎。由此可见,古人对手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视操作技巧的。
强调手法技巧,并不是否定力在手法技巧中的作用,而是重视力的运用,必须与手法技巧相结合。即力量是手法的基础,技巧是手法的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体力充沛,能使手法技巧得以充分发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其妙无穷。反之,即使手法技巧十分熟练,运用起来也难免有力不从心之苦。
熟练的手法技巧,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等基本要求。这是按摩前辈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概括。
建国后,随着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各地按摩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淘汰了某些传统的、成套的、笨重的手法,相应地也衍化出了许多新手法和器械。从而,减轻了术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手法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现将我们常用的推、揉、拿、压、踩、敲、搓、颤、抖、弹、拨、动、牵13种手法,简介如下。
一、推法推法,为临床中较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成单一方向,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在各型推法中,有平推法(简称推法)和分推法之别。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温柔,手的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施加一定压力。用力要平稳均实,不中断,不跳越。
2.施术时,多沿肌群、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走行方向进行。回手时,动作要迅速,手指不应触及皮肤。其速度较为缓慢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60~120次。
3.行分推法时,两手的同一部位,应分别置于其肢体中线的相对两侧,由内向外分推。但两手所施之力和速度均应对称相等(一侧需重点,分推者除外)。
4.推法,刺激强度温柔,在每次按摩的开始与结束,均惯用此法。
5.此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对应操作或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 临症时,可分为掌推法、多指推法、鱼际推法和拇指推法。
1.掌推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掌平直。以肘关节为支点,掌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推动。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多指推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掌指关节微屈,2~5指略散开成梳状。以腕关节为支点,3或4个手指的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推动。此法,按触面积较小,适用于胸腹部和头部。
3.鱼际推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推动。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背、腰、臀、四肢和肩部,也可用于头部和颈部。
4.拇指推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拇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第1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指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推动。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生理作用推法,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祛风散寒和化淤消肿之功用。
二、揉法揉法,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吸定于患者体表上,回旋揉动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协调,用力要轻柔和缓,手的着力部位紧贴皮肤,施加一定压力,使皮下组织随手的回旋揉动而滑动摩擦。手不应离开皮肤,或在皮肤上摩擦。
2.施术时,手的着力部位吸定于患者的体表不离原位的回旋揉动或沿肌群、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走行方向,边揉,边不断的成螺旋形向前移动,其速度较为缓慢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90~120次。
3.揉法,刺激强度温柔,多在强手法施术之后,作为缓冲手法使用。
4.此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同时操作或重叠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掌揉法、掌根揉法、鱼际揉法、多指揉法和指揉法。
1.掌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掌平直。以腕关节为支点,掌面着力,吸定于患者体表上揉动。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掌根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根着力,吸定于患者体表上揉动。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背腰臀和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
3.鱼际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以腕关节为支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吸定于患者体表上揉动。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4.多指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微屈,2~5指略散开成梳状。以掌指关节为支点,3或4个手指指腹均匀着力,吸定于患者体表上揉动。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胸腹,四肢和头部。
5.指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拇指或中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或中指指腹着力,吸定于患者体表上揉动。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生理作用揉法,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祛风散寒,开通闭塞和化淤止痛之功用。
三、拿法拿法,也称捏拿法,为临床中较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其余手指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成钳形对应施加 压力的捏合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灵活协调,用力要均匀着实,连续深透,手不应离开皮肤,或用指峰捏拿。
2.施术时,应以肌腹、肌腱的走行方向相垂直进行。手的着力部位,可不离原位的一拿一放。或拿而留之,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松手。也可边拿边向前,连绵不断地起伏移动。其速度较为缓慢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60~90次。
3.拿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同时操作或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多指拿法、两指拿法和捏脊法。
1.多指拿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和示、中二指,或拇指和其余手指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捏拿。如两手在同一部位施术时,应两手并排,向同一方向进行。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颈、肩、腰,腹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两指拿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示二指指腹,或拇指指腹和示指的第2节指骨桡侧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捏拿。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3.捏脊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或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两手拇、 食二指指腹,或拇指指腹和示指的第2节指骨桡侧面着力,在患者骶骨部拿起皮肤后,交替而连贯地边拿边放、边向前推动皮肤,徐徐自下而上(长强穴至大椎穴),或由上而下(大椎穴至长强穴),分三条线(脊柱中线和两侧脊柱旁线)捏脊。
此法,适用于背部。
生理作用拿法,有疏经活络,宣通气血,调整脏腑,泻热除湿,通利关节和开窍止痛之功用。
四、压法 压法,也称按压法,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或肘尖(尺骨鹰嘴)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垂直施加压力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持久稳健,用力要刚劲深透,手不应颤抖、晃动,或在皮肤上摩擦和用突发性暴力按压。
2.施术时,手可不离原位的一压一放,或压而留之,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松手。或沿肌腹、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走行方向,交替而连贯地向前移动。
3.压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对应操作或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掌按法、多指按法、指压法和肘尖压法。
1.掌按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掌平直。以肘关节为支点,掌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按压。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多指按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2~5指略散开成梳状。以腕关节为支点,3或4个手指的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按压。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头、胸腹和四肢内侧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3.指压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拇指或中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腕关节为支点,拇指或中指的指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按压。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4.肘尖压法:术者,肩关节轻度前屈,外展并稍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尖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按压。
此法,按触面积小,适用于背、腰、臀和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
生理作用压法,有疏经活络,行气活血,开通闭塞,镇静安神,理筋整骨和麻醉止痛之功用。
五、踩法踩法,又称踩压法,为临床中的辅助手法。术者以足的不同部位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胸腹部除外)垂直施加压力且热感强烈的方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缓和稳健,用力要持续、深沉、刚劲,足不应在皮肤上滑动摩擦,或粗暴猛踩。
2.施术时,一手或两手扶着踩床上的横杆,以调节自身体重和踩压力量。可不离原位的一踩一放,或踩而留之,待一定时间后再抬足。或有节律的蹂拨、晃动、振颤、弹跳(弹跳时,足尖不应离开皮肤)。或沿肢体纵轴,交替而连贯地向前移动。
3.踩法,多在手、肘力量不及,或作为重手法使用。但应避免肢体桥空而受力不匀。
4.此法,可一足操作,也可两足同时操作或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足跖踩法、足外缘踩法、足跟踩法和足尖(拇趾)踩法。
1.足跖踩法:术者,踝关节轻度跖屈,以足跖部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踩压。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全身各部。
2.足外缘踩法:术者,踝关节轻度跖屈、内翻,以足跖外缘部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踩压。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背、腰及四肢各部。
3.足跟踩法:术者,踝关节轻度背伸,以足跟部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踩压。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腰、臀和下肢等肌肉丰满的部位。
4.足尖踩法:术者,踝关节轻度跖屈,第一跖趾关节背伸,趾间关节屈曲,以拇趾趾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踩压。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腰骶关节、骶髂关节和肌肉丰满部位的痛点及穴位。
生理作用踩法,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疏展筋骨,解除凝滞,开通闭塞和化瘀止痛之功用。
六、敲法敲法,为临床中的辅助手法。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快速敲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协调,用力要均匀对称,有弹性。不仅具有敲的压力,而且具有敲的振动力,但切忌拖抽。
2.施术时,可不离原位的敲,或沿肢体的纵轴方向来回敲或交替敲。其速度较快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150~200次。
3.敲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拳敲法、掌敲法和多指鱼际侧敲法。
1.拳敲法:术者,腕关节内收,外展或背屈,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握成空拳。以肘关节为支点,2~5指第1节指骨的背面,或小鱼际侧;或2~5指第2节指骨的背面和掌缘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敲。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背、腰、臀和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
2.掌敲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微屈。以腕关节为支点,虚掌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敲。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胸、背部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3.多指鱼际侧敲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2~5指略散开。以腕关节为支点,多指小鱼际侧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敲。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头、颈、肩和四肢各部。
生理作用 敲法,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消积导滞,祛寒除湿和化瘀止痛之功用。
七、搓法搓法,为临床中的辅助手法。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快速来回搓,而产生一定热量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稳健,用力要均匀、温柔,不应使皮肤皱褶。
2.施术时,应成直线往返,不歪斜,不中断,不忽起忽停。其速度较快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120~180次。
3.行搓法后,皮肤类似轻度烫伤,故在该部不宜再施其他手法。常作为结束手法使用。
4.此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交替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掌搓法、鱼际搓法、多指搓法和拇指搓法。
1.掌搓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掌平直。以肘关节为支点,掌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搓。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鱼际搓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搓。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3.多指搓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轻度屈曲,五指略散开成爪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多指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搓。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四肢和胸胁部。
4.拇指搓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拇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以腕关节为支点,拇指指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搓。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生理作用搓法,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祛风除湿,化淤活血,通利关节和消肿止痛之功用。
八、颤法颤法,也称振颤法。为临床中的辅助手法。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的不同部位着力,在患者体表上进行传导性振颤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稳健,用力要均匀持续,不中断,不忽起忽停。
2.施术时,是在手略施加压力的同时,前臂和手部肌肉作强力而持续的静止性用力,使力量集中于手部,由此所形成的振颤力,传递至被按摩的部位。其速度快而有节律,每分钟约在300次以上。
3.颤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重叠操作或对应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掌颤法、多指颤法和指颤法。
1.掌颤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掌平直。以肘关节为支点,掌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振颤。
此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2.多指颤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五指略散开成爪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多指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振颤。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头、颈、胸腹和四肢各部。
3.指颤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拇指或中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指间关节屈曲。以肘关节为支点,拇指或中指指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振颤。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生理作用颤法,有疏经活络,和中理气,调和营卫,消食导滞和镇静安神之功用。
九、抖法抖法,也称抖动法。为临床中较常用的手 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一手握(扶)着,或一足蹬着患者肢体的近端;另一手或两手,握着肢体的远端,在轻度对抗性牵引的同时,进行小弧度,高频率,成波浪式起伏抖动,而关节有松动感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协调,用力要稳健,均实,不中断,不忽起忽停,或用突发性暴力。
2.施术时,应沿其肢体的纵轴方向,其他手法(关节周围软组织已放松)之后进行。其速度较快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200次。
3.抖法,多以两手同时操作,或手、足协同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肩、腕、腰、髋和踝关节抖动法。
临床各部操作方法略。
生理作用抖法,有舒展筋骨,祛滞解凝,化淤活血,行气通络,通利关节和消肿止痛之功。
十、弹法弹法,也称提弹法。为临床中较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其余手指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将肌腹、肌腱提(拿)起后,便立即放开,在放开的同时,顺势用手指一弹,如弹弓弦一样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灵巧,用力要均匀着实,有连贯性,手指不应在皮肤上滑动或用指峰提弹。
2.施术时,应沿肌腹、肌腱的走行方向相垂直进行,可不离原位的提弹。或边提弹,边不断地向前成波浪式的起伏移动。其速度较为缓慢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60~90次。
3.弹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同时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两指弹法和多指弹法。
1.两指弹法:术者,腕关节轻度背伸或屈曲,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示二指指腹,或拇指指腹和示指的第2指节骨的桡侧面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提弹。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2.多指弹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示、中三指,或拇指和其余手指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提弹。如两手在同一部位施术时,应两手并排,向同一方向进行。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颈、肩、腰和四肢等面积较大的部位。
生理作用弹法,有疏经活络,通畅气血,散寒除湿,化淤消肿,解凝祛滞和开窍止痛之功用。
十一、拨法拨法,也称弹拨法。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手指或肘尖着力,在患者体表上来回拨动,如弹拨琴弦一样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灵巧稳健,用力要均匀着实,手不应离开皮肤,或在皮肤上摩擦。
2.施术时,应先下压至有酸胀感时,再沿肌腹、肌腱、神经、韧带的走行方向相垂直进行。可不离原位的来回弹拨,或边弹拨,边不断地向前移动。其速度较为缓慢而有节律,每分钟约为90~120次。
3.拨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同时操作或对应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 临症时,可分为多指拨法、指拨法和肘尖拨法。
1.多指拨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五指略散开成爪状。以腕关节为支点,多指指腹均匀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弹拨。如两手在同一部位施术时,应两手并排向同一方向进行。
此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腹部。
2.指拨法:术者,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拇指或中指的指间关节背屈,其余手指的指间关节屈曲。以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或中指指腹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弹拨。
此法,接触面积较小,适用于全身各部。
3.肘尖拨法:术者,肩关节轻度前屈,外展并稍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尖着力,在患者体表上弹拨。
此法,接触面积小,适用于背、腰、臀和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
生理作用拨法,有疏经活络,行血散淤,调整脏腑,解除凝滞,通利关节和分筋止痛之功用。
十二、动法动法,也称运动法。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一手或两手托着或握着患者某一肢体,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轻快灵巧,发收迅妥,用力要稳健均实,力到中症,切忌突发性暴力,或强拉硬扳。
2.施术时,应在关节病理、生理允许范围内,其他手法施术之后进行。
3.动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协同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颈、腰、肩、肘、腕、指间、髋、膝和踝关节运动法。
临床各部操作方法略。
生理作用动法,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解凝祛滞,化淤止痛,滑利关节和整复脱位之功用。
十三、牵法牵法,也称牵引法。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术者,沉肩屈肘,肩肘关节放松,以一手握着,或一足蹬着患者肢体的近端;另一手或两手,握着肢体的远端,进行对抗性牵引而增大关节间隙的手法。
操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和缓稳健,用力要刚劲均实,应有劲而不蛮,力大而不野。切记突发性暴力。
2.施术时,应沿其肢体的纵轴方向,其他手法施术之后进行。
3.此法,可一手操作,也可两手同时操作,或手足协同操作。
手形分类及临床应用临症时,可分为颈、腰、肩、肘、腕、髋或踝关节牵引法。
临床各部操作方法略。
生理作用牵法,有舒展筋骨,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淤消肿,开利关节和整复脱位之功用。
上述手法,贵在运用,应用之妙,在于据症选法,数法同施,方获奇效。